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90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90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启平还不到五十岁,也有足够往省里发展的资源;苏恺闻跟着水涨船高,等到副厅之后再下地方,那就已经是寻常官员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了。

    不过很显然,这条路线很美好,但通常只会给一个人去走。苏恺闻即使有老子当靠山,但也怕有背景比他更强的人跟他竞争走谭启平的秘书路线,而沈淮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去,都非常像是他的一个威胁。

    沈淮这时候已经能确认谭启平知道他是宋家的弃子,那在谭启平面前,他是远远比不上苏恺闻有优势的,毕竟苏恺闻的父亲苏唯军能给谭启平在省里带来最直接的同盟利益。

    也许谭启平也很乐意促成苏恺闻跟他女儿之间的关系吧?

    沈淮在电话里也没有跟熊文斌多说什么,也知道熊文斌打这通电话想要弥补些什么。

    沈淮对此也只是笑笑:

    熊文斌经历宦海沉浮这些年,变得世故,屈服于现实之下,也不能怨他什么。

    把这里的诸多关系厘清楚,沈淮心里还是忍不住骂一声:还以为自家是个公子哥,没想到来了个高富帅……

    沈淮要赵东早点回宿舍陪同肖明霞,如此雪夜,把未婚妻留冰冷的宿舍也不大好;也要杨海鹏去敷衍苏恺闻跟周明去,不管怎么说,表面的关系也要维持好——沈淮没心情去应付苏恺闻,他要赶着回镇政府,在这场雪小下来之前,还是不能麻痹大意。

    县里也统一部署防灾救灾工作了,梅溪镇就算提前做好了工作,有些情况还是要一把手亲自汇报,才更合适一些。

    沈淮赶到政府里,除了值守的李锋、黄新良外,何清社、郭全、褚强等人,在看到县里都统一部署防灾工作之后,也重新回到镇上待命。

    了解过各村委及两个居委会的最新情况后,沈淮跟何清社、李锋合计后,还是不能把马虎;大雪封路,下面的村子一时间顾不上,镇区两个居委会还是要再排查险情。

    沈淮先带着黄新良、褚强赶去镇卫生院,也要李锋除了派出所的值班民警外,要把镇联防队的人都动员起来。

    压塌事故倒没有发生,不过有两名骑车走夜路滑倒摔骨折的村民,连夜送到镇卫生院救治。镇卫生院救治条件差,但这种天气也没有办法送市里去。

    另外,入夜前镇区两个居委会也把十多个特危房的住户临时安置到镇卫生院里。

    镇区居民的住房条件,其实比农村还要差。

    村民翻建房子批复还要宽松一些,宅基地相对宽敞,这些年陆续翻建新房比例还是很高。反而是镇区的老旧房子比例特别高,大片的居民区都跟棚户带似的,出问题的可能性更高。

    小小的卫生院一时间嘈杂无比,还有小孩子在院子里溜动着扔雪球。

    赶着陈丹过来接小黎回去,陈桐也不晓得什么时候,没有留在宿舍里,或者找钱云谈恋爱去,也跟着出来瞎走。小黎不愿意走,看着沈淮进来,跑过来问道:“镇上需不需要志愿者?我留下来当志愿者行不行?”

    “要的,”沈淮站在廊檐下,把身上雪粒子抖掉,见小黎冻得小脸通红,镇卫生院里又没有什么取暖设备,到半夜气温还要下降,沈淮把身上的冲锋衣脱下来给她穿上,“你小心点,不要把自己整成病号,等到明天还再找别的志愿者来照顾你就成,”跟陈丹、陈桐说道,“酒店里要没事,你们俩也留下来当志愿者吧。”

    镇卫生院就六间住院病房,除了一间要安置两个骨折病号及家属外,一间腾出预备有新的伤病送进来,寇老头跟其他十几户人家临时挤剩下四间住院病房。

    陈丹、陈桐也跟着深一脚、浅一脚的陪沈淮沿街巡看镇区的雪情。联防队在入夜前就给召集起来待命,这时也都动员起来,深入街巷排查险情。

    过凌晨时,雪势越发的大,沈淮跟李锋、黄新良、褚强他们站在一个巷子口背着风抽烟歇力,陈桐也想过来抽烟,给他姐一把抢过去。

    郭全深一脚浅一脚的跑过来:“北居二组塌了两埭房子,就在通塘河前面,有一户临时迁出来;有一户说着没事不肯动,居委会就没有坚持做工作,可能有三个人给压里面……”

    “……”沈淮想骂娘,又不知道骂谁,把抽了半截的烟塞雪堆里,往通塘河那边跑去,边跑边跟黄新良、李锋说,“我跟老郭去北居二组组织扒房子救人,你跟黄主任立即回镇上:一是把闲下来的人手都派出去排查险情,二是用高音喇叭把镇上人都闹醒。房子塌之前会有预兆,人醒着看到房子不对劲,就能来得及逃出来……”

    李锋也没有想到情况比想象还要严重,与黄新良踩着雪就往镇政府跑。

    陈丹跟不上沈淮的步伐,摔了一跌,身上都是雪,跟着跑了半夜,整个人也累得慌。

    沈淮走过来搀她起来,帮她把身上的雪拍掉,跟她及陈桐说道:“你跟陈桐去卫生院找何清社,让他把人都转移到镇小去。那边的房子结实些,卫生院的病房还是要空出来,夜里伤号可能会增加许多……”又跟褚强说道,“你立即带人去菜市场,看住不要让人进去,彩钢棚吃不住压。”

    沈淮这时候就怕那些不敢睡家里的人挤到菜市场彩钢棚下去,却不知道菜市场大面积的彩钢棚,结构强度更差,更经不住雪压;一定要让人看住那里。

    北居二组就在通塘河前面,沈淮跟郭全赶到,先赶到联防队员与周边邻居已经动手从压塌的房子把一家三口人都扒了出来。动作很快,给压在房梁下的一家三口人,满身是血,但身子还在动弹。

    沈淮立即组织人手这边拆了房门,抬着人就往卫生院赶。

    沈淮又赶回镇中心小学跟何清社汇合,临时出来避灾的民众陡然增加许多。赵东又从宿舍赶过来,从生产线上抽调二十多个夜班工人过来增援,场合就没有那么混乱。

    之前防灾,还是以劝导为主,但很多居民都不重视,对雪灾没有什么风险意识;大过年的,谁愿意在外面熬夜?

    这边出了压塌事故,李锋就强令联防队员跟派出所的民警,对所有看上去不那么结实的房子,直接过去敲门、踹门,告之已经出现压塌伤亡。

    两个居委会的高音喇叭也打开,播放防灾信息,主要是把全镇的居民吵醒,只要清醒着,遇到危险还能有避险的时间。

第一百二十章 情况严重() 
从后半夜,压塌事故接连不断的汇报过来。

    不仅县里连续打电话来询问灾情,市级防灾体系也运作起来,要求大雪覆盖最严重的乡镇定时汇报灾情——沈淮他们也隐隐约约的猜测,这次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能要远超乎想象。

    天濛濛亮,雪势才小下来,梅溪镇接到各村的报告,连同牲口棚在内,已经给压塌房屋一百一十三间。

    菜市场的彩钢棚由于面积太大,没有办法派上去清雪,在凌晨两点钟时,吃不住重负,从中间垮了下来。

    从昨天下午开始,梅溪镇陆续转移群众达八百余人;包括最初摔骨折以及给压在房下的一家三口,镇卫生院到清晨已经接受十一名伤号,所幸没有出现人死亡。

    跟县里联系,沈淮不如何清社熟悉;沈淮让何清社留在镇政府坐镇,他与李锋等人分东西南北四片,无法开车,就骑着自行车带队到各个村摸情况。

    到中午时,差不多整个人要累趴下来的沈淮,返回镇上,卫生院因灾受伤送来救治的受灾群众增加到十二人,还有一名重伤送往市人民医抢救。

    沈淮回到镇上,看到何清社等人神情凝重,问道:“其他乡镇情况怎么样?”

    “这次暴雪覆盖全省,受气流影响,暴雪的中心区恰好就覆盖唐闸、霞浦、新津两县一区,一天一夜的积雪厚度要超过历年以来的最高记录一大截。目前汇总的灾情,唐闸区稍好一些,毕竟是市区,建筑质量要普遍好过郊县。整个东华市压塌房屋已经超过三千间,有七成集中在霞浦跟新津两县。人员伤亡数据不会通报到乡镇,不过,据说鹤塘镇就压死了六个……”

    “这么严重……”沈淮吓一跳。

    “我们镇也是亏得沈书记你下午就开始部署防灾啊,”何清社想想也后怕,说道,“镇上排查的特危房,差不多有一半都塌了顶。要是这些人家不早一步搬出来,情况怕是要比鹤塘镇更糟糕……”

    这也是梅溪镇这几年经济发展滞后的欠帐,危房、特危房数量众多,更经不住风刮雪压。

    沈淮根本顾不上去关心苏恺闻、周明以及熊家姐妹、谭晶晶他们上午是怎么离开梅溪镇的。

    小黎夜里还是着了凉,早上就发起烧来,卫生院的病床都挤满了伤病,陈丹只能让小黎住到酒店客房里挂上水,沈淮也没办法抽空去看一下。

    在办公室囫囵吃过盒餐,沈淮坐到沙发上,眼皮就打架睁不开,但感觉刚眯上眼睛,就又给黄新良推醒:“葛县长带队下来视察灾情……”

    沈淮跑到水龙头下拿刺骨的凉水搓了两把脸,就跟着黄新良往楼下走。

    县里的三部车在政府大院里刚停下来,其中有一辆是县电视台的采访车。

    葛永秋大概也是一宵没睡,眼袋黑深的从车里钻出来。有个穿米黄色大衣的漂亮女人,拿着话筒跟着葛永秋下车来,沈淮看她的面孔很熟,下走廊才想到她是县电视台的主持人,也许是见到真人了,感觉长得比电视上还生动、漂亮些。

    国内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漂亮女人,沈淮一时想不起这个女人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李锋在什么地方跟葛永秋遇上,也一起下车来。

    沈淮这才意识葛永秋来之前没有跟梅溪镇这边谁打招呼,而是直接突袭梅溪镇,李锋应该是在救灾现场跟葛永秋遇上。

    沈淮不动声色的走过去跟葛永秋握手,说道:“梅溪镇受灾情况很严重,葛县长能亲自来主持救灾工作,真是太好了……”

    葛永秋知道沈淮这么说是想多讨点救灾款,他当然希望梅溪镇的情况能真正严重一些,这样不仅可以训骂沈淮一顿,还可以指责某些人让这么年轻的干部当乡镇一把手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很可惜,梅溪镇的防灾工作以及灾后救治工作,比其他乡镇都要出色得多。

    房屋大量坍塌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是历史遗留问题,需要花时间去消化,不能赖到刚接党委书记位子没几天的沈淮头上。县里接到梅溪镇汇报受灾前后只有十四人受伤,其中重伤两人,无一例死亡,葛永秋不相信。

    鹤塘镇是夜里接到县里防灾通知后,才慢腾腾的召集人手展开防灾工作。那时已经过了八点半钟,大雪封路,再一个动员劝导村民从危旧房子里疏散出来的工作也很难,再加乡镇干部对雪灾没有足够的警惕,一夜就有一百三十多人受伤、六人死亡,是这次雪灾伤害最惨重的重灾区。

    梅溪镇跟鹤塘镇挨着,无一人死亡,受伤人数也只有鹤塘镇的十分之一。这个数据报到县里,叫陶继兴、葛永秋等县领导打心底就存了疑:下面乡镇隐瞒造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县里领导分片下去摸情况、组织救灾工作,葛永秋负责西南片,本来计划是先赶去重灾区鹤塘镇,没有通知就临时改变行程,插到梅溪镇来,就想打个突袭,叫梅溪镇来不及弄虚作假。

    在到镇政府大院之前,葛永秋先出去卫生院跟灾民临时安置点镇小看过,也看过几处压塌的房屋以及镇上干部组织群众清理废墟的现场,不得不承认,梅溪镇的情况,要比他上午走过的两个镇好得多,组织救灾也非常的得力……

    “梅溪镇的情况要比想象中要好一些,说明新党委书记上任后,整个班子运转没有停顿下来,我回去会向陶书记汇报梅溪镇的工作,要其他乡镇向梅溪镇学习,”葛永秋等电视台的人把摄像机扛过来,才开始讲话,“不过灾后救治工作,你们镇领导一定要重视起来,一把手要亲自抓全局……”

    摄像机朝沈淮的脸部晃了两下,但没有给沈淮说话的机会,摄像机就关了。

    沈淮眨了眨眼睛,又不能朝那个扛摄像机的家伙踹两脚,那县台漂亮的女主持人似乎更在意脚上的红色高跟鞋给雪地毁得厉害,也完全没有过来采访沈淮的意思。

    请葛永秋到会议室部署救灾情况,看到何清社跟县民政局局长从后面赶回来,沈淮落在后面问:“救灾款什么时候能下来,到年尾没想到会遇上这情况,镇上可没有余粮了……”

    “压塌房屋,一栋先补五百;伤亡一人,补一千——先放款后核实,下午就应该到各乡镇的帐上。”民政局长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