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626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626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鹏有些接触,会偶尔问一些城关镇的情况,但这些接触都是蜻蜓点水,没有什么深度,他对朱鹏这个人,自然也谈不上什么了解。

    官场就是如此,很多人眼睛只盯着上面,沈淮还算克制的,但也没有办法将全县两三百个乡科级干部的脾气都摸透。

    此时的朱鹏,有如丧家之犬,在看到沈淮打开房门之后,眼睛都露出些意外的喜色。

    沈淮岔腰站在门口,问道:“朱镇长倒是坚持不懈啊。城关镇的事务,是葛常委跟赵副县长分管的,要不是什么紧急事情,你找我直接汇报,好像有些不合适啊?”

    朱鹏也有自知那晚在医院里给沈淮留下的印象很恶劣,沈淮虽然一副冷冰冰的口吻,但至少比刚才连房门都不打开、直接赶他走要叫他看到更多的希望。

    朱鹏也不清楚丁秀给沈淮怎么说的,也不清楚他这时候该不该去解释这些年来跟罗戴民、丁秀的恩怨,他眼睛往客厅里瞄,意思还是想进屋“汇报工作”,这样能叫他稍从容些,但又不确定沈淮的心思,进退之间显得很犹豫。

    “你进来说话吧。”沈淮往屋里走,他既然决定给朱鹏一个机会,就不会介意让朱鹏跟他到院子里坐着说话。

    ********************

    大概是丁秀知道避嫌,这会儿拉女儿进屋去了,隔壁院子时就剩下一张空竹榻摆在那里——沈淮也不问朱鹏要喝什么,让他先到院子里住,他拿水壶沏了一杯嵛山茶端出来,看到朱鹏眼睛往桌上的文件上瞅。

    这些文件都是霞浦县旧城改造的规划设计方案,城关镇也有参与,目前邀请三家设计单位,但最终的方案还没有定,沈淮希望前期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细致些。

    看着沈淮端茶过来,朱鹏诚惶诚恐的抬起屁股过来接茶杯。

    沈淮坐到椅子上,朱鹏将茶杯放在桌角上,也没敢坐实,虚着半片屁股,身子往前倾,说道:

    “还是前几天在医院里,才知道沈县长你也住咱们小区里。一直想着上门拜访沈县长您,又怕沈县长您日理万机,打扰到沈县长您休息?”

    朱鹏稳定心头不安的情绪,琢磨着把话头打开来。

    “哦,我此前也不知道朱镇长你住这边;朱镇长,你家住哪栋?”既然放人进院子,沈淮也就不再板着脸说话。

    城关镇党委葛逸飞,同时也是县委常委,他是知道沈淮住这边的,毕竟常委之间的联络方式及地址,都是要互相通告,以出现什么状况,能随时联络上。

    至于之前葛逸飞没有跟朱鹏提及他的新住处,还是说葛逸飞跟朱鹏有提过,但朱鹏此前克制着没有过来登门,沈淮也不甚关心。

    “27栋,南门进来往拐到角边上那栋”朱鹏说道。

    城南小区作为城关镇牵头建设的集资房小区,县里很多机关、企业员工都有参与,总共建有三十多栋楼,放在大城市不算什么,但放在旧城人口才五六万的霞浦县,就要算一个超大社区。沈淮习惯走小东门进出,确实跟没有机会跟朱鹏碰上。

    听朱鹏说他家住17栋,沈淮就觉得有些奇怪,问道:“城南小区集资搞一期建设时,你好像是在城关镇当常务副镇长负责这个工程——怎么,27栋,好像是三期的?”

    在沈淮之前,霞浦的经济发展只能说是稳健,压根不可能有什么项目跟新浦钢铁、新浦炼化及临港新城比,但在不多的几个有亮点的建设项目里,城南集资房社会,要算一个恨断乾坤。

    听沈淮这么说,朱鹏也要知道沈淮之前对他是有注意的,但沈淮的这个问题,他也觉得不好回答,细思觉得沈淮在这个问题背后隐藏更多对他更多的探究,他要是稍不注意,可能最后那点希望就会湮灭。

    “当时考虑县城应该往南发展,在城南开发区跟旧城区之间,留下大约有**平方公里的空地,搞集资房,也是考虑给城南开发区搞配套,拉人气,是陈兵市长在霞浦县里提议推动的,城关镇只是牵头做些执行工作,”朱鹏心知有些情况,沈淮心里是清楚的,但他不想给沈淮造成贪功,甚至贪陈副市长功劳的坏印象,还是多费了些口舌头,将这些来由解释了一遍,“当时葛记,手里头的工作很多,而当时的党委副书记、镇长,也是现在的县政协副主任祝成得了甲肝,需要静养,工程建设缺个跑腿的,陈兵市长便叫我站起来试一试。不过,一期还没有建成,我就给调往岔桥当镇长了,中间隔了四年,一直到前年,才调回城关镇,所以也是前年底才住进来”

    沈淮点点头,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九二年时,城南集资房社区在霞浦县绝对要算重点工程,一般情况下,不会更换工程负责人——在这个当儿,朱鹏给调离城关镇,但在官场并没有受到严重打压,说明当时他离开,是有些其他因素的。

    这个可能涉及到个人的往事,沈淮犹豫着是直接问朱鹏呢,还是说等到明天问杜建。

    朱鹏似乎倒是看明白沈淮的犹豫,说道:“九二年的时间,我前妻跟我办离婚,影响很不好。葛书记当时就觉得我不适宜继续留在城关镇,也是出乎关心爱好,跟县委建议我去岔桥镇工作。”

    沈淮手支着下巴,不说话的看着朱鹏:九二年的时候,朱鹏才三十二三岁,当时他就是城关镇常务副镇长,在同龄人里绝对算得年轻有为,他前妻跟他闹离婚,显然背后是有很大的曲折。

    朱鹏把话说到这份上,不把这背后的曲折说出来,那今天晚上的谈话就没有什么意义——沈淮耐心的等着他往下说。

    朱鹏也将宝押在最后这一出上,不敢放肆的跟沈淮对视,说道:“我离婚这件事,也跟我与罗戴民的个人恩怨有关,这也是我今天过来要跟沈县长您反省的。当时,罗戴民是镇上的助理,丁秀是下面居委会的妇女主任,我当时还兼着计生委的工作,在工作上跟丁秀有些接触,外面也因此有些不那么好的传言。也不知道罗戴民是喝了酒之后受人挑唆的缘故,跑到当时我的办公室里,大闹了一场。后来,我把我的婚姻、工作调动,都狭窄的归结到罗戴民的头上,一直对此怀恨在心;再调回到城关镇,就自私的利用手里的职权,对罗戴民进行打击报复,失去作为一名党员的基本原则跟人格。沈县长您叫人认识到这些错误,这些天,我想到这些事,想到自己的狭窄胸怀,就觉得愧疚难当,对不住县里跟沈县长您对我的信任,我”

    朱鹏说到最后的声音如哽,沈淮也只当他是在演戏,但不过他所说的一些事还是合乎逻辑的:

    罗戴民生性懦弱,酒后却又是闹事的性子;朱鹏当时那么年轻,就有望担任城关镇镇长,惹人忌恨也是正常——而忌恨朱鹏的人,暗中拿男女之事挑唆罗戴民出来惹事,以此将朱鹏从城关镇逼走,闹得朱鹏家庭破散,都是合乎逻辑的。

    当然了,具体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沈淮还要找人核实一下。

    沈淮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无意间发现丁秀就贴在隔壁屋的窗前听着这边的一切。

    丁秀跟只吓着的猫似的躲开,沈淮又回头看了朱鹏一眼,心想朱鹏当年跟丁秀,未必真就是清白的。

第八百零八章 交接() 


第八百零九章 暗藏杀机() 


第八百一十章 调兵遣将() 


第八百一十一章 幽会() 


第八百一十二章 选人() 


第八百一十三章 谈话() 


第八百一十四章 缘故() 


第八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任命() 


第八百一十六章 菜市场() 


第八百一十七章 做饭() 


第八百一十八章 和稀泥() 


第八百一十九章 临门差一脚() 


第八百二十章 分工() 
成怡走后,就是为期两天的市全委会议,沈淮都窝在市里开会。请使用访问本站。

    这一次的市全委会议,对全市建设总规划稿提出较大幅度的调整,明确新津港开发建设、市钢厂迁建、靖海公路扩建、海防公路、沿江快速道延伸段、新浦港集装箱码头等工程以及嵛山县旅游产业开发、推动国有土地储备、市级财政制度建设为下一阶段全市的重点工作。

    随着熊文斌、吴海峰二人调离东华、杨玉权退居二线,梅钢系在市委常务委员会不再拥有直接的话语权,但这次的市全委新增委员选举中,梅钢系则是大获全胜,李峰、何清社、黄新良、赵天明、肖浩民等五人,新增入选市委委员。

    加上沈淮、陈兵、梁振宝以及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顾培英、顾金章五人在内,在总数为七十二席的市全委会,梅钢系已经直接占到十席。

    在区县干部调整中,除了顾金章、耿波调离霞浦外,李峰也从唐闸区调到市监察局担任副书记,同时担任市纪委常委。何清社提拔任唐闸区副书记,成为继孟建声、周岐明之下的第三把手,黄新良则担任常务副区长兼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

    戚靖瑶、潘志强调到霞浦县工作的任命,也在这次全委会议上,正式确定下来。

    此前,市里也没有就这项任命,将沈淮、戚靖瑶、潘志强叫到一起正式的谈一次话,还是在全委会议期间,陈宝齐将沈淮、赵天明叫过去谈话。

    沈淮身兼县委书记、县长两职,那除戚靖瑶之外,这次增选市委委员的赵天明就是第三把手,排名要在政法纪、纪委书记、组织部长等人之前。

    在其他区县,政府常务副职在常委班子里的排名较为靠后,也只有在霞浦、唐闸两个经济发展建设额外耀眼的区县,分管经济及工业发展的政府常务副职的地位才这么突出——黄新良担任唐闸区常务副区长、梅溪新区党工委书记,这次也增选市委委员,看上去有违以往的官场传统,但大家都能认同这样的结果。

第八百二十一章 我有我的后手() 
沈淮跟陈宝齐打太极拳,郭成泽乐得看好戏,不过他参与今天的谈话,有他的意图,看着陈宝齐、戚靖瑶他们的意图给沈淮推得干净,气氛有些沉闷之际,时机恰好的插进话题:

    “现在你们霞浦县一二三把手都在,有个问题,我要跟你们提前谈啊。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郭市长说这话,我真心是怕啊,”沈淮笑道,“霞浦有什么问题,郭市长批评时,能不能轻点声啊?”

    沈淮不像以往那般锋芒毕露之后,郭成泽也不觉得就是什么好事,他现在就需要为沈淮的油滑头痛,但有些话还是要硬着头皮说:

    “江堰等县,没有几家像模像样的企业,地方财政困难。江堰的姜志军,每次到市里就是哭穷,我也很头痛,看到他都想躲着走。是要考虑江堰当前的困难情况,但是市级财政就那么大盘子,缺钱的又远不止江堰一家,而且都是缓不得的事,我当市工,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霞浦县是不是要考虑替市里分忧解难啊?”

    这次梅钢系有五人新增选为市委委员,占到新增选市委委员的一半,不是没有代价的。

    李峰、何清社、黄新良增选市委委员,跟此前梅开分拆、组建淮海融投集团、支持成立区土地储备中心、推动市里进行土地储备制度建设有关;肖浩民入选市委委员,跟他担任常务副县长、推动嵛山旅游产业发生密切相关,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沈淮同意推动市级财政制度建设。

    九四年前后国内推行分税制,由于淮海省作为当时的发展落后省市,省市财政上能获得较大比例的中央转移支付;九七年,也就是去年,省级财政开支里,中央转移支付部分占到一半还多些。故而,地方上进行进一步的分税时,由地方分享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都较大幅度的由区县一级财政占有。

    这使得梅溪新区、新浦港财税总规模急剧增长之后,收上来的钱要么直接上缴中央国库,要么就留区县??区县,市级财政从这两地高速增长中分享到的直接收益比例很低。

    所谓的市级财政制度建设,其实就是要对由地方分享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在区县及地市之间重新调整分配比例。

    对于经济发展落后的区县,虽然上缴比例增加,但在市级财政大规模增涨之后,从市级财政下拔的款项会更大幅度的增长,故而是支持这个工作的;唯一不利的,也就是唐闸区跟霞浦县。

    去年,也就是九七年,除了上缴国库的税收外,霞浦县归属地方的财税收入达到十亿,其中上缴市级财政仅一成,其他都用于霞浦县的地方建设及民生开支;唐闸作为市属区,受限制较大,但上缴市级财政依旧不足三成。

    这也使得东华这几年虽然发展速度极快,但市级财政增长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