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537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537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洋石油总公司此次上市融资,主要为了计划启动预计耗资一百二十亿的茂名炼化基地的建设。

    融资计划受阻,茂名炼化基地的建设自然也无从谈起,发展炼化业务暂时也被迫回到与地方炼化合作的老路上来重生之假想夫夫。

    然而对海洋石油总公司高层来说,无论是为了控制住融资计划受挫对公司的消极影响,还是要说应对国务院接下来可能会有的问责,这时候都极需要一个大型的地方炼化合作项目来缓冲一下,叫他们看上去不那么乱阵脚。

    对梅钢来说,当前也极需要中海油参与进来,才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到国家计委的批文,以便新浦炼化基地建设全面的展开。

    中海油此前就有跟地方炼化企业合作的经验,也有相对成熟的模式,不仅能拿出一部分资金参与合资,还能为新浦炼化项目的建设及运营提供相当的人力及技术支持。

    中海油此时也无意提多苛刻的条件,最主要的要求,就是中海油这边要组织人手,对新浦炼化现有的建厂方案进行论证、评估。

    沈淮对这点也能理解,中海油将拿出一笔不算少的资金参与合作,在炼化厂建成之后,也将负责主要原油供应,还要在淮海成为燃油公司,以消化炼化厂生产的部分成品油,故而在签署正式协议之前,对新浦炼化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也是必然的程序。

    国内在八十年代初决定在近海区域开采油气资源之时,既缺技术又缺设施,中海油这些年来主要跟海外石油巨头合作,要比绝大多数的央企,更注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塑造,官僚主义作风相对要比中石油、中石化轻得多,也算是梅钢当前较为理想的合作方。

    而中海油参与合作的资金,沈淮也与姚荣华紧急联系过,业信银行也有意愿向中海油提供一部分资金。

    新浦炼化项目预计总投资要超过五十亿,中海油持20%的股份,也要拿出十个亿的真金白银出来——中海油上市融资受挫,资金就变得极紧张,不过仗着国家三大石油公司之一的名头,信用等级就不是梅钢能比的,从国内银行融资一百亿、两百亿资金很困难,融十亿、八亿的资金还是有能力的。

    业信总行从年初就收紧对东华的放货额度,但额外向中央直属的中海油借出三五亿不受什么限制;中海油凑出十亿资金,也不会有特大的难度。

    东华在石化产业方面没有什么基础,沈淮主要还是借助徐城炼油厂的资源,在新浦孵化炼化产业集群,同时也注重在徐城炼油厂之外聚集资源,打开始也希望能有大的石油公司或炼化企业参与新浦炼化项目的合作。

    此时中海油也是迫于当前不利的形势,没有提多苛刻的条件,也无意觊觎新浦炼化的控制权,甚至愿意在技术及人力资源弥补梅钢的不足,双方就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利用一个下午就谈出大体的合作框架来。

    更具体的技术细节,沈淮自然是丢给今天紧急赶来的杨林等人负责,跟中海油的工程师去谈——杨林此前所在的淮大化工系实验室,跟中海油也有密切的联系,甚至中海油负责炼化厂筹备的两个副总工程师,都要算是杨林的师兄,工作就更容易开始。

    沈淮在饭桌上,将下午拜访曹光明的成果,说给老爷子听。

    听着这件事,老爷子颔首而笑,说道:“十年前,能源口还是多头管理,我确实也有对能源工作做些批示,倒没想到这个曹光明还能记得”

    沈淮微微一笑,很多事都是这样,没有联络,什么关系都扯不上,但国内终究还是一个人情社会,有往来,有利益的互动,总能挖到拐弯抹角的联系。

    他离开霞浦也有一周时间,如今全面支持政府工作,不宜在外面长久滞留,今天晚饭吃过之后,就要带成怡连夜乘火车回徐城去。

    谢芷在旁边听了则是暗暗心惊。

    事情到这一步,她也能明白,胡林在背后指使人跑到农业部举报,倒不是因为跟沈淮有什么私人恩怨宁王妃最新章节。

    说到底跟此前搞出来选举事件的目的一样,胡林在背后控制的天益集团,也有意跟石化总公司合作,在新浦争夺炼化项目的建设权,才千方百计的拖梅钢的后腿。

    谢芷虽然不清楚,沈淮到底什么时候有在新浦发展炼化产业的念头,但徐城炼油事件发生,就能肯定沈淮那时候就已经有了清晰的计划。

    梅钢入主徐城炼化之后,在人力及技术资源上,甚至对下游产业链的渗透上,都获得明显优势;此外,省里也更倾向支持梅钢在新浦发展炼化产业。

    这跟梅钢多年来发展取得卓越成就更容易获得普遍信任有关,并非省市一两个领导表态反对就能扭转。

    天益集团虽然在证券市场搅风作浪,但在大型工业项目建设方面缺乏经验、成绩,显然还不能叫人投以信任;而石化总公司那边在当前经济收紧的情况下,主要是加强其在镇海炼化基地的投入,对到淮海来参与全新炼化项目的建设,积极性也不是特别高。

    照常规的手段,新浦只可能有一个大型炼化项目获批,天益集团是不可能竞争过梅钢的;故而胡林及天益集团才要在其他方面想办法、设置障碍,去拖住梅钢的后腿,让梅钢的计划流产。

    举报征地违规无疑是一个妙招,征地违规,就意味着整个项目的合法性都受到动摇,国家计委就可以无限期的拖延下去,不给新浦炼化项批文。

    谁都没有想到,胡林设下的这么大的一个障碍,就将要给沈淮轻易的突破。

    小姑宋文慧这时候想调回燕京来,放弃淮能集团的控制,除了换取宋系将政治资源向成文光倾斜外,还有就是确保新浦炼化不出一点意外的实施下去。

    谢芷看了看鸿奇跟他爸,鸿奇他爸脸也有些阴翳,大概也是想到即使将淮能集团的控制权争过来,但淮能集团未来的发展,也未必能压制住梅钢

    ********************

    沈淮离开霞浦已经有一周时间,他如今全面主持县政府工作,也不知道有多少事情积累下来,等着他去处理——这边暂告一个段落,沈淮就要赶着回去处理县里的事务,也没有歇下来的机会。

    九点钟有一班飞机前往徐城,在老爷子这边吃过饭,沈淮与成怡就直接跟众人告别,乘车赶往机场;王卫成等人,则到机场跟他汇合。

    小姑、小姑父难得回来一趟,还要多住两天。

    宋鸿军作为新浦炼化的直接投资人之一,他也会留下来,带领杨林、宋彤等人,在燕京跟中海油进一步谈合作的细节。

    等正式的框架方案谈下来,中海油就会组织人员对现行的建厂方案进行论证、评估,正式的协议要等这些工作完成之后才能签署,而国家计委的批文就不再是什么紧要关卡了。

    在机场安检口,沈淮跟前来送行的褚强说道:“你在外面摸爬滚打了两年,老褚似乎也是希望你回去收收心呆几年,你自己什么打算?”

    褚强拎着脚底板,不好意思的说道:“我爸当年让我进镇政府工作,那是他当年看到跟政府不打好交道不好做生意,还是从学做生意的角度,希望我能学会怎么去打好人际关系、开拓视野——他现在又觉得我专业能力不足,跟周总他们远不好比,就希望我能在这方面加强些。”

    “老褚也就初中毕业吧,”沈淮笑道,“看着跟他文化层次差不多的大小老板,我接触过很多,但心思能有老褚这么透彻的,真是没有。你要是愿意收收心,我跟陈市长说一声,让你代表京投,进新浦炼化的团队——你这两天就接着给杨林他们打下手”

第六百九十三章 后手() 
乘飞机到徐城,出机场,一股股热浪滚滚而来——都夜里十一点钟,室外温度都有三十度左右,这几天徐城还真是热得可以。请使用访问本站。

    送成怡回宿舍后,沈淮也没得说能立即就坐车赶回去,还要赶着跟李谷见面。

    也不能说傍了中海油这座靠山,就将省国投撇一边去,沈淮还是希望省国投、中海油能同时参与新浦炼化的建设,故而他下午与曹光明会面所谈下的成果,还是要跟李谷、以及通过李谷向田家庚汇报。

    李谷也是回家刚洗过澡,打算歇下,让沈淮直接到他家里来谈事。

    就隔了几天没见,见沈淮人是瘦了一圈,脸上也皆是疲态,李谷也猜不到沈淮这趟燕京之行收获到底如何?

    沈淮当然不会将宋系内部的事情以及成文光跟纪家的交易向李谷兜底相告,甚至也不会将在淮海大酒店挤兑赵秋华的事相告,跟李谷只谈中海油将向新浦炼化注资的问题——听到这个,李谷也能知道沈淮这趟燕京之行的收获不小。

    梅钢当前面临的局面,像一团乱麻,宋系上层观岸观火、外部敌对势力虎视眈眈,违规征地、债务危机问题,又兼之此前的选举风波,看上去很棘手,但实际只要能抓到关键的结,解开来,其他问题跟矛盾,就会多米诺骨牌似的迎刃而解。

    这也是田书记要求巡视组对东华各区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检查工作之后,再回省委报告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月的时间,也就应该够沈淮活动搬来援兵了。

    事实上,只要海军新驻泊基地选址新浦的事情,能从淮海舰队那边放出风来,省委这边再积极的推动一下,不管实际能推动哪一步,都会叫一些人投鼠忌器。

    现在中海油有意参与新浦炼化项目的建设,那是再好不过,省里更有借口将其列为省重点建设工程,加以保护跟推进,而超量征地的检查,也就顺理成章的雨点小下来。

    中海油参与新浦炼化项目的建设,意味着新浦炼经在人力及技术资源,将得到更强的补充,同时原油供应也将更稳定风流医圣最新章节。而中海油有意在淮海省成立燃油公司,也将有利于淮海省成品油市场的建设——这时候省国投代表省里,则更要积极的参与进去。

    谈话持续到凌晨两点,沈淮从李谷家告辞离开,连夜坐车赶回霞浦

    ********************

    沈淮上车就打鼾而睡。

    怕将沈淮颠醒,王卫成让司机压着车速往回开。

    沈淮醒过来,车刚刚过收费站进市区,天已经大亮,车在路上已经开了三个多小时。青蓝的天际浮着几朵白云,虽然东华的夏季不比徐城酷热,但清晨穿窗而入的晨风,还是叫人感受到一点躁热的气息。

    沈淮搓了搓脸,跟王卫成说道:“到老熊家蹭早饭去”

    中海油、省国投入局,新浦炼化从计委拿到批文不是难事,很多事情都会迎刃而解,包括对淮海舰队将新驻泊基地选在新浦,都有很强的推动力,但这边拆靶子的动作还不会停下来。

    而在熊文斌、吴海峰正式给调出东华之前,有些防御性的动作还是要尽可能的部署下去。

    熊文斌调离东华,唐闸区委书记的人选自然也会改弦更张。

    沈淮也无意将所有权力都抓在手里,也知道不可能将所有权力都抓在手里。

    除了郭全、何清社、李锋等一大批人,以后都继续留会在唐闸区发展、并且都已经形成自己的威望外,梅溪新区的发展也形成态势,不说随随便便谁就能搅乱的。

    京投那边会比较麻烦一些。

    毕竟京投的人事任命、重要决策,市里都能直接干预,没办法对陈宝齐、虞成震形成强制约,陈兵仅仅是副市长,很容易会给他们从京投割离出来。

    不过较为有利的条件就是,京投作为融投资平台,除了投入市政基建的资金,对城商行、对新浦钢厂、对新浦炼化的投资跟持股,份额都有限。

    而且这些股权投资,可以转让,可以中止,但投出来的资金想撤回则是不能,所以也不用担心京投集团可能会的人事变动,会对梅钢系造成直接的冲击;沈淮甚至近期会安排京投集团帐户里的资金,都尽快的撒出来。

    梅钢一旦放弃利用京投集团这个投融资平台,而京投集团闲余的资金也变得有限,实际就变成市里调节、监管市属资产的一张壳,有价值,但关键还是要看在谁的手里能发挥出价值来。

    沈淮反而希望在熊、吴调出东华之前,使京投集团一些有潜力、有能力的人手,以派遣的方式进入梅钢系下属企业工作,避免在京投将来的人事变动中,受到什么冲击。

    这也是沈淮在登机离开燕京之时,跟褚强谈话的主要意思。

    让褚强他们以派遣的方式参与新浦炼化等团队,能在实职岗位上继续得到锻炼,发作应有的作用,弥补这边人手的不足,而不用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