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468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468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城炼油事件的惊扰颇大,党校县干班的同期学员也纷纷打电话过来询问细情,沈淮无法一一解释。秦大伟打电话过来,沈淮也只是请他帮忙收拾留在宿舍的生活用品,驻徐办会有工作人员开车去拿回来。

    市委组织部的任命已经下发,葛永秋正式调离霞浦,沈淮回去就要直接主持政府工作。

    虽然他到霞浦工作有半年多时间,基本人事关系已经摸熟,也差不多将主要的经济事务承担起来,但全面的接手政府工作,还是有他一段子的手忙脚乱。

    沈淮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抽身再回徐城,便是与徐城炼油的谈判,都由完全丢给孙亚琳负责。

    淮煤东出的全盘计划里,新浦港的综合开发跟徐东铁路改造是同等重要的。

    将来淮煤经徐东铁路每年会有四千万吨甚至更高的煤炭资源输往东南沿海省市,新浦这边必然也需要有年吞吐达四千万吨以上的输煤码头与之相配套。

    徐东铁路改造后,年运力达到一亿吨,新浦、梅溪等港口就必然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年吞吐量,不然徐东铁路的运能无法发挥出来,等待投资方就是持续的长期亏损。

    但说到新浦港的综合开发,耗用的资金绝对不会比徐东铁路改造会少。

    一切都丢给淮能集团承担的话,资金压力就太大了。

    在沈淮的计划,未来会由地方投融平台及引进外来资本承担港口综合开发建设的任务,不与徐东铁路改造以及淮煤开发等项目捆绑。

    而对计划要参与徐东铁路改造项目的各方来说,梅钢系及东华地方有无能力承担港口的开发建设任务,则是必需要优先考察通过的核心要素宋王。

    宋乔生等人到东华后,重点考察的就是为新浦钢厂配套建设的年吞吐量近一千万吨的铁煤码头。

    明年初将兴工建设的徐东铁路东延线工程,将直接与铁煤码头接驳,到九八年中,新浦港将初步完成港口、铁路、公路网的布局。这样,淮西的煤炭资源也能先小规模的运抵新浦港集散。

    海防公路新浦镇段是沈淮到霞浦后,就最先启动的基建工程,全程长八公里,与梅浦公路、浦北公路以及靖海公路城关镇东段,初步形成新浦港及工业区的通港环线。

    车队拐入海防公路后,道路两边虽然种植着多排梧桐、白枫、水杉等树木,但透过入冬后稀疏的枝叶,还是能看见两边的田地已经停止耕作,大量的农舍已经或者正在给拆除,目前还看不到有太多的工业项目进入。

    谢海诚虽然这段时间不到东华来,但始终都在关注这边的动静。

    原以为沈淮到霞浦才半年时间,就算他的动作再大,也会有一定的限度,但真正实地看过,还叫人胆颤心惊。

    照霞浦县的规划,不管明年有多少工业项目进入,明年年底之前就将新浦工业区一期规划范围内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要拆整出来;同时梅浦公路、浦北公路城关镇东段,道路两侧要拆出一公里宽度的绿化带来。

    绿化带只是骗鬼的噱头,又不是造国家森林公园,什么样的绿化带需要沿公路线两公里的宽度?明眼人都能看到沈淮这一切的动作背后,都是在为未来可能要引进的工业项目大规模储备用地。由此可以预测,新浦工业区二期规划出来,规模必然将超一百平方公里,甚至可能会更高。

    “拆迁安置,加上大规模的基建,接下来还要在沿海填淤积地,弥补工业项目对农耕地的占用,新浦的债务规模肯定也小不了”谢成江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手指轻轻的敲着车窗,就眼前看到的情形,说着他的判断。

    谢芷负责海丰在东华的投资,长期就钉在这边,对新浦的动作细节更清楚一些。

    虽然新浦开发投资集团,还没有正式的填海造地,但也已经开始在新选的海岸线上抛下大量的毛石。

    在近海大量抛石形成海岸基线,涨潮时大量的泥沙会随潮水上涨进入基线以内的区域,在退潮时就会给留下来。以淮海湾近海的海水含沙量,一年时间就将海底抬高一两米——这是填海造地的前序动作,这也意味着沈淮接下来会通过填海造地的方式进行工业项目用地的大规模扩张。

    新浦开发集团以土地折入的形式对新浦钢厂、新浦电厂进行持股,故而没有土地出让上的现金收入;以及近期的县属企业改制,新浦开发集团都选择持股而非套现,这就使得新浦开发集团成立半年多来,实际上是没有什么现在收入,主要都是靠银行贷款支持此前的开支。

    然而在半年时间,以新浦开发集团为主体,在工业区内拆迁安置四千余户,新修道路近三十公里,这些动作必然叫新浦开发集团积累下大量的债务;而后期真要进行大规模的填海造地,投入的资金及速度必然就将大幅上升。

    这还是整个梅钢系在基建上所承担的债务,而梅钢在工业项目上背的债务规模有可能更大。

    谢芷明白她哥哥话里的意思。

    即使业信银行张力升、姚荣华都坚决的选择支持沈淮,但姚荣华、张力升在整个业信银行体系都只能算是省市一级的负责人,还不能直接影响总行的态度。

    即使对业信银行参股的孙家在背后支持沈淮,孙家也只是对业信银行参股,而非控股。

    梅钢这些年的发展跟业信银行的支持分不开。

    在临港新城还是一片荒芜之际,业信银行就投资建造霞浦县第一栋超百米的高层商业建筑,实际与新浦钢厂、新浦电厂等项目共同为新浦的大开发注入强心针修元风云最新章节。

    无论是沈淮重振梅钢旧厂,还是梅钢二厂建设以及新浦钢厂项目,在张力升、姚荣华等人的支持下,业信银行都直接提供大量的贷款。

    倘若通过业信银行,清查梅钢系此时的债务规模,哪怕不能直接勒断沈淮的脖子,哪怕仅仅是业信银行内部发出风险警告,对梅钢系的影响也是极深的。

    而除了业信银行外,国有商业银行体系里,计经系的渗透及控制力极深。

    通常来说,地市银行参与地方上的常规融投资,上一级银行不会干涉,但动辙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超级项目,不要说地市银行没有这个实力支撑了,便是省级银行都力有未逮。

    目前情况下,只要计经系渗透及控制极深的国有商业银行,不对梅钢及新浦港的发展提供额外的金融支持,再限制住业信银行对梅钢系的支持,不要说梅钢的工业项目扩张会受限制,新浦港综合开发动辙几十亿、上百亿天量资金的基建,也将无所谈起。

    谢海诚也没有动作,只是轻声说道:“哦,建国或许也有意识到这点吧?”

    谢芷还是看着窗外的风景,知道她爸的意思,是要她哥将梅钢的债务问题点拨刘建国一下:刘建国在京城圈子里厮混久了,本身看上去没有特别大的成就,但搅屎的能力还是极强的。

    刘建国在徐城炼油的事情上,给沈淮抽了一记响亮的巴掌,甚至与鸿义都没有再随同到东华来。以刘建国的脾气,断无可能忍忍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的,现在他缺乏的只是攻击梅钢的缺口而已。

    而在燕京,谢芷相信看不惯沈淮做派的公子哥应该大有人在;而更上层,鸿奇他爸以及贺、戴等人的态度更将起决定性作用。

    *******************

    车队在临港新城东片区新浦小镇前停下来。

    临港新城大规模的建设还没有开始,新浦小镇由渚江建设投资开发,主要是为工业园前期开发配套。

    渚江建设集中资金跟施工力量,仅半年时间,投资总额达四亿的新浦小镇项目就建成一半,目前已经建成含安置房、商品房及员工宿舍在内的住宅逾三千套,幼儿园、小学、社会卫生院、社区警务室、农贸市场等配套项目年后就能投入使用。

    沿安置社区以及新浦钢厂住宅区的商业街等项目,都将为临港新城东片区提供初步的城市职能。

    业信大厦经过半年的施工建设,裙楼已经装修完成,即将投入使用;塔楼已经封顶,开始外立面的装潢。

    其他金融机构虽然进入的时机较晚,但在新浦钢厂兴工建设之后,都相继进来拿地建楼,将与业信大厦一起,为临港新港形成初级的金融商务及行政办公区。

    年后更多的公共设施工程以及一些高档次的住宅、商业项目都将陆续兴工建设,到时候临港新城东片区才会渐成气候。

    而真正与城关镇进行城市融合的西片区建设,还要等新浦产业形成一定规模之后,区域经济真正拉抬起来,才有可能吸引更大的开发资本进入。

    沈淮计划是将临港新城建设成能容纳五十万以上居民生活的新兴港口城区,完成与东华主城区的融合后,使东华发展一座城市人口超过两百万、甚至将近三百万的新兴城市。

    只是这些想法跟计划,沈淮都提不起兴致来跟二伯宋乔生一行人太详细的介绍。现在说得越多,解释得越深入,无非是叫他们的戒心更深罢了。

第六百一十三章 势态(七)() 
参观过新浦小镇,车队从夹于麦田的宽敞公路往东、往海边行驶。请使用访问本站。

    越过旧海塘的遮挡,两座砖红色的高炉赫然闯入眼帘。

    新浦钢厂及设计年吞吐量为一千万吨的煤铁码头此时正值建设**,除了施工单位,没有谁会无事往这边走。

    除了五月中旬奠基来过一次外,谢芷也有半年时间也没有再看一眼这边,五月中旬时这一片还是什么都没有荒滩

    沈淮领导下的梅钢之建厂能力及速度,在梅钢二厂的建设过程中就得到完美的体现,不然也不可能对西尤明斯、飞旗实业以及众信投资背后的华商资本有这么强的吸引力。

    不过梅钢二厂终究是短流程的电炉钢项目,施工协调的复杂程度、工程规模,都远不及长流程的高炉炼钢项目。

    长流程设计的新浦钢厂项目设计年产350万吨铁、300万吨钢、280万吨钢材,年销售额将逾百亿,整体规模是梅钢二厂的五六倍之巨——在谢芷看来,新浦钢厂建设速度再快,也不可能突破梅钢二厂的记录。

    更何况梅钢二厂的项目建设用地都是预先平整好的,新浦钢厂项目启动时,新浦仅有六百亩工业用地提供,而其他两千五百亩的项目用地,都在五月中旬过后才开始拆迁平整,其间甚至还要施工建设长两公里、高七米的防波堤坝

    面眼前的情形,两座砖红色的高炉被蓝天白云映衬着分外壮丽,高炉旁排列着如林的厂房钢结构支柱,新浦钢厂的工地直接海天,满眼望不到尽头,从宏伟之极的框架里,对钢铁产业稍有了解的人都能看出来,新浦钢厂的土建部分差不多都已经建成了破天武道全文阅读。

    除了厂区东侧的防波大坝,没有哪里的视野比旧海塘更开阔,而水厂等项目建在旧海塘内侧,沈淮就安排车队上旧海塘,居高临下介绍新浦钢厂的建设情况。

    钢厂工地一眼望不到尽到,总计有二十六家施工单位分别承担料场、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作业区的建设,大型施工车辆仿佛兽群一般往来穿梭,在将晚的夕阳之下,闪闪的焊花仿佛隐晦的星火。

    四通八达的施工道路,仿佛巨人的血脉,将新浦钢厂连为一体,协调推动,将一幅气势如虹的钢城建设图卷铺陈在众人的眼前。

    不想引起二伯宋乔生等人更深的戒心,但沈淮又必须要让华东铁路局、省国投、淮煤集团以及随行的省级银行官员,对新浦港的未来充满信心,带着激情的向他们介绍新浦钢厂的建设成就:

    防波堤坝建设,三家施工单位协调作业,在雨季泥泞狭窄、机械难以展开的道路上,分段包干、穿插作业、昼夜施工、人息机械不歇,仅用五十天就造成钢厂外围长两千米、高七米的防汛大坝

    工地建设临时用电四公里的线路,连架杆到拉线,前后只用七天;从五千吨级材料码头到厂区、未来会衔接铁煤码头、两公里长的港区铁路,路基垫方仅用三十五天,从铺设道路、铁轨到通车,只用了四十天

    两座高炉基础六月上旬开工,十一月底先后建成

    而为了保证项目建设不给征地拖延,新浦开发区两委及各局、新浦镇及各村组的工作人员,并从霞浦党政系统抽调人手,近两百人几乎日夜守在征地现场挨家挨户做工作

    当然新浦小镇的安置社区建设也是飞速,半年两期项目两千四百套安置住房即投入使用。

    不包括外围配套项目,仅新浦钢厂及煤铁码两片工地,总计就有九千名建设者,仿佛蚁群一般,连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