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296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96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七百多万的漏洞,等着镇财政去补。”

    “这么多,花得这么凶?”顾同眼皮子跳了两跳。

    “这还没有把渚江建设拿的那块地算在内。”周明补充说道。

    之前外界是很难知道梅溪镇土地款的消息,顾同大体能知道梅溪的土地转让规模巨大。

    开发区一亩工业地只能卖三万,梅溪镇这边的工业地至少五万打底,商业地更是卖出上百万的高价。渚江建设拿的那块地,是抵销之前垫资建设渚溪大道所花费的工程款,沿梅溪河东岸的六十亩商业地就折算了五千万。

    要是把渚江建设拿的那块地计算在内,梅溪镇九个月转让土地收入就将超过两个亿,加上近亿的财税收入,一镇之地就抵得上半个东华市。

    乖乖,梅溪镇真是一块金矿啊,难怪谭启平卯足了劲,要把梅溪镇收回去。这不能怪谭启平眼皮子浅,一定要跟沈淮过不去,换了他当市委记,也不会叫这个钱袋子落入他人之手。

    再个叫他吃惊的地方,梅溪镇花钱之凶也叫他诧异:算一算,九个月差不多就花了两亿四五千万出去。乖乖的隆个冬,这以前别人都说他顾同是东华的散财大爷,谁能知道梅溪镇花起钱才像无底洞?

    不过细想也不意外,看看沈淮之前在梅溪搞的这些动作,没有巨大财力的支撑,怎么搞得起来?

    听周明解释,苏恺闻下午看到土地账之后,震惊之余,把黄新良、郭全拉过来逐一核对这两年来的花销。

    沈淮在梅溪,在梅钢之外,还创立了工业投资、新城镇建设投资两大集团,都是在早初的资产办分拆出来。

    梅溪镇之前的工业用地、住宅商业用地的转让收支,就由这两大集团分管。

    梅溪镇工业投资集团还代表镇zhèng fǔ管理所有镇属工业资产,并负责代表镇zhèng fǔ对新的工业项目进行投资,仅对梅钢系企业持有的股权资产,就超过两亿。

    新城镇建设投资集团是沈淮启动梅溪新镇建设的主体,由最早的镇置业公司发展而来,新梅新村、蔡家桥社区、渚溪大道、渚园、学堂街改造、梅溪老街、梅溪中学、新城园小区等等项目,都归新城镇建设集团负责建设管理。

    现在苏恺闻到梅溪镇,要把土地转让等相关权力收上来,主要也就是从这两大投资集团收权。

    顾同之前听苏恺闻聊过他到梅溪镇之后的打算,想要一下子打散沈淮在梅溪镇建立的体系很困难,目前可以做的事,一是要尽可能的收权,二是要另起炉灶。

    这么看来,顾同猜测苏恺闻会在新城镇建设投资集团之外,成立新的镇属公司,负责下梅公路改造工程,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手没有。

    这会儿工夫,罗毕探头进来,先抬手朝苏恺闻指了指腕表,接着才看到顾同跟周明坐在里面,笑道:“顾总、周总已经过来了,我说怎么没有见到你们两个人,”又跟苏恺闻说道,“周区长马上就到,你陪着顾总、周总,我下楼去迎接一下周区长。”

    苏恺闻点点头,顾同的身份比周岐宝要高,他不能拉着顾同去迎接周岐宝,那就只能让罗毕代劳去迎接。

    顾同看着罗毕走出去,心想罗毕这次没能担任镇长,心里大概有着怨气吧?

    这边谈了一会儿话,听着罗毕跟周岐宝的声音传来,他们也就走出去,在走廊里汇合,才一起进会议,参加下梅公路改造工程的筹备协调会。

    下梅公路改造工程跟郭全无关,但黄新良作为镇长及新城投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这样的会议倒是无法脱身。

    他只得硬着头皮,挤到一群给苏恺闻拉来的谭系官员之间,听苏恺闻独断专行的对下梅公路改造工程进行安排。

    今天只从工投与新城投收到账,没有到钱,甚至还有七百多万的漏洞要镇财政去补,叫苏恺闻心里很不爽,但他这段时间也摸清楚了梅溪镇的一些运行细节。

    学堂街中段以及沿河路的商业地块,每亩转让售价从五十万起步,最高达一百二十万,也叫他看到下梅公路镇区两侧地块的巨大商业价值。

    下梅公路镇区段,从梅溪河到梅鹤公路,全长一点六公里。特别是从梅溪河到学堂街之间的路段,将跟梅溪老街、沿河路、学堂街中段将形成规划中的新城镇商贸中区,商业价值很高。

    这段路清出来,两侧能用来建街铺的土地,差不多有四十亩。

    这些商业地以八十万一亩的商业地价来算,差不多就能置换出三千多万出来。从学堂街口往东,到梅鹤公路,除了要给镇中心小学留出一段出口外,能规划来建街铺的商业地虽然要少一些,但也有二十五六亩地,差不多能置换出一千五六百万的钱款出来。

    有这两块价值近五千万的商业地,苏恺闻估算着下梅公路改造及拆迁安置的费用,就有着落,关键是怎么运作、谁来运作的问题。

    黄新良列席会议,听着苏恺闻除了打算新组建实体公司负责下梅公路的具体运作之外,拆迁公司、建设公司、投资公司,都从外面拉人,摆明了要把沈淮留在梅溪镇的老人都排斥在下梅公路改造工程之外,他就索xìng闭嘴不说什么。

    这么多人进来,都是张开嘴要吃食的,顾同亲自跑这一趟,难道是善茬,是为做公益的?

    下梅公路两侧能挤出来的商业地,加起来也就七十亩。

    沿河路商业地,置换给渚江建设,冲销五千万工程款,主要是沿河路是沿梅溪河东岸新建的一条道路,涉及到的都是民宅,拆迁成本是可控的。

    这区域涉及拆迁安置差不多一百四十户人家,镇上在新城园及新梅新区拿出一百八十余套新建住宅,跟其他一些补偿款加上进心来,总额差不多一千两百来万,就把这些住户安置好了。

    下梅公路两侧是梅溪镇最早的商业区域,沿街虽然破落不堪,街铺都低端得很,但本身xìng质就是商业用地。

    要拆迁,按照梅溪镇以前的街铺拆迁补偿政策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货币补偿,这个成本较低,但另两种补偿方式,一是是从其他地方拿出店铺,供拆迁户抽签选择,还有一种就是原地新建街铺补偿,成本就不低了。

    现在拆迁户又不都是傻子,沈淮主政梅溪镇时,主要是大规模工业化中获益,去补助城镇化建设的缺口,并无意压榨拆迁户的利益。

    拿学堂街改造来说,镇上无利可图不说,差不多还要倒贴一千万进去。

    也是相对宽松的拆迁政策,才知道诸多改造工程,迅速的推进。

    下梅公路改造,涉及到梅溪大桥要推倒重建,整个工程的成本比学堂街改造更大。不考虑其他因素,黄新良估算着,镇上差不多还要额外投进去两千万,差不多也就够用了。

    苏恺闻现在从其他地方筹不出钱来,而从外面引进来的投资公司、建设公司还要从整个改造工程里吃肉,这时候还单纯想着以地补偿,短缺的口子,会更大,从哪里补?

    那只有尽可能压低拆迁成本。

    黄新良心里想:潘石贵虽然“投湖自杀”了,但他与杜建等人,花费数百万从下梅公路两侧收购的商店房,留下更复杂的产权关系,倒不知道苏恺闻怎么花解。他也抱着看好戏的心态,看苏恺闻去捅这个马蜂窝,苏恺闻不叫他沾手下梅公路的改造,他也巴不得从这桩麻烦事彻底脱身出去。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百九十一章 相约东华() 
十月下旬,梅溪电厂在成功进行180小时的试运行后,于十月二十八rì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建设周期仅用不到十五个月。   w w wnbsp;。  。 c o m

    投资规模达一亿六千万的梅溪电厂建成运营,是梅溪港码头一期工程之后,第二大标志xìng工程完工。

    作为东华现有的第二大热电厂,梅溪电厂建成运营,将彻底缓解梅溪新区建设及工业发展用电紧缺的困境。梅钢一厂也可以摆脱成本高昂的柴油发电机组维持电力供应,仅电力消耗一项,每个月就能节约近百万之巨。

    梅溪电厂正式商运及淮能集团总部大厦落成仪式,除宋文慧等东电高层赶来参加外,也邀请省分管工业能源的副省长罗成辉也与省电力部门及下属企业官员到东华来列席商运仪式,为淮能集团涨涨脸。

    二十八rì上午九点钟,沈淮就与淮能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胡舒卫等人,赶到西陂区的西平渡口等待小姑与其他东电高层渡江过来后,就先到鹏悦国际大酒店下榻,等待谭启平从国道口迎接罗成辉副省长一行人赶来汇合。

    淮能大厦落成,也只是完成外立面装潢,内部装修才进行了两三层,先用过淮能集团总部的办公用房。副省长罗成辉随行车队还没有进东华境内,有些时间,沈淮与胡舒卫等人便陪小姑及其他东电高层,乘电梯登上淮能大厦的天台,眺望梅溪新区。

    淮能大厦落成后,就成为唐闸区的地标建筑,站在淮能大厦的天台上看风景,视野要比渚溪大桥上还要开阔。

    淮能大厦虽然只有十六层高,但整个东华市比淮能大厦还要高的建筑不过六七栋,在周围低矮的建筑群里,颇有鹤立鸡群之感,由此也可见东华市的经济发展还远远未走入快速道。

    淮能大厦建后之后,鹏悦国际大酒店就不再孤零零的耸立在渚溪大桥的西头。不过梅溪大桥以西,稍成规模的建筑,也就淮能大厦跟鹏悦国际大酒店两座,周围地区都是尽可能植树种林,稍稍掩盖城乡结合部的荒凉破落。

    虽然这些地区都规划进梅溪新区的范围,但要建设成规模,还有待时rì。

    站在淮能大厦天台之上,远远看见数辆jǐng车开道,引领一支主要由黑sè轿车组成的车队,从北面下梅公路通过,往梅溪镇而去。

    邵征拿着手机走过来,说道:“市委办刘主任打电话过来,说罗省长在车上提议直接去梅溪电厂,他们走下梅公路过去。要我们赶过去跟他们汇合。”

    沈淮没怎么跟罗成辉打过交道,但罗成辉是副省长,他们这边级别最高的是他小姑,还只是享受正司级待遇的副司干部。

    罗成辉要临时改变路线,他们都没处抱怨去。下级尊重上级是国内官场最核心的规则。

    沈淮陪同小姑乘电梯下楼,司机也把车子开到淮能大厦前的停车场来接他们。

    沈淮让小姑坐他的车,夹在车队中间,越过渚溪大桥,直接往电厂方向开去,在车上笑着问小姑:

    “小姑,我这段时间在梅溪要算规矩吧?谭启平说叫我往东,咱就绝不往西;说要我配合他陪同好罗省长,咱就差点团成一个球滚过去。”

    “胡扯,”宋文慧哈哈一笑,笑骂让沈淮不要胡说八道,又说道:“怎么说呢,往大里说,宋家都希望自家子弟都能有大将风度,而不是随时就冲出来冲锋陷阵。也不止宋家了,大院子里的人略知道你在东华事迹的,都会觉得你不够稳重。”

    “我有什么办法,我刚到东华时,什么都没有,心里想着乱拳打出一片天地来,但是我自己不跳出来冲锋陷阵,一心想着稳重,哪有小弟给我当炮灰用哦?”沈淮笑着说道,“现在嘛,他们搞梅溪新区,把我踢到一边,我一没打滚二没上吊,乖顺的配合,够稳重了吧?这样我身上是不是能多加点分啊?”

    “你想要加什么分,三天不上房揭瓦就要讨表扬啊?”宋文慧横了沈淮一眼,问道,“成家那姑娘,你还在联系吗?不是说让你有机会约人家到东华来玩?你们要时常见面,才能增加感情啊,不然你们一年都见不到两三回,多好的一桩姻缘也会拖淡了。”

    “人家在英国留学,咱总不能耽搁她的学业不是?”沈淮胡掰道,“我作为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也没有办法动不动就出国潇洒去。”

    人家女孩子对他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大家都拖着无非是要应付家里,沈淮就想着一年见个两三次面意思意思,过上两年就借口xìng格不合、八字不投拜拜了事,何苦大费周章的请人家到东华来、还要小心伺候?

    “人家现在就在燕京,”宋文慧说道,“刘雪梅前两天过生rì,成怡专程从英国回来给她妈过生rì,听说这次回来会多住两天;你约她过来玩,应该不会耽搁她的学业……”

    “要是人家不愿意,哪多没面子?”沈淮说道,见小姑要绷起脸来,连忙求饶,说道,“我给她打电话还不成吗?不过话说在前面,人家要是嫌东华地方破落,不乐意过来玩;再万一人家愿意过来,但机票卖光了,小姑你可不能再怨我了,我还没有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