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236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36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快过chūn节了,门厅都还没有装修好,黄沙、水泥什么的建筑材料,就堆在门厅里。沈淮与孙亚琳往里走,一时间也看不出装修好之后的风格会是怎么样子。

    不过这片楼北临裤衩子河,西北侧就是梅溪老街,等学堂街改造完成,周围的风景倒不会太差。

    之前的众信投资,只是孙亚琳父亲名下的一家私人公司,最初成立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更方便的进行避税。

    这样的私人公司,孙亚琳她父亲名下还有好几个,财务、税务等等公司事务,都是委托其他专业公司代理,本身并没有什么员工,压根儿就是一个空壳子的皮包公司。

    当初孙亚琳也是为了向梅钢注资方便,才将外汇资金通过这家公司的账户汇到国内来,顺便把这家公司的控制权,从她父亲手里拿过来。

    如今要在众信投资这家海外私人公司的基础上,搭建梅钢在海外的筹资平台,也就需要招募一些员工,把这家海外私人公司真正的做起来,自然也要在梅溪镇成立正式并且专业的办事机构。

    这时候朱立与女儿朱仪也走过来,看到沈淮跟孙亚琳站在空阔的四楼办公大厅里研究装修图纸,很抱歉的走过来说道:“李裕福这个人倒是不坏,但手里有几个钱,多少有些忘乎所以,害孙小姐陪了这么久。”

    “……”孙亚琳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就问朱立这办公室什么时候能帮她整出来。

    “还得要两个月,赶着chūn节,这半个月给再多的工钱,工人都不会有心思干活。”朱立说道。

    “那个李裕福走了?”沈淮问道。

    “他是意识刚才对沈记你不礼貌,没好意思再留下来,先走了。”朱立苦笑道。

    沈淮笑道:“没什么,做生意不谈好恶,只要彼此都守规矩,能做好事情就成。这个李裕福要是想做梅溪的工程,照着正规程序走就行。”

    朱立点点头,表示知道。

    四楼也才开始做装潢,但整层楼只做了五个隔断,朱仪凑过头来看设计图,图纸上标出的总裁室空间格外的开阔,差不多占了半层楼,惊讶的说道:“好大的办公室啊”

    “还行吧,”孙亚琳说道,她倒没有觉得两百平米的办公室有多夸张,跟朱仪说道,“你以后毕业了就到我这边来工作,专业也对口……”

    “咳……”沈淮忍不住咳嗽了一下,打断孙亚琳,说道,“老朱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女儿,准备拉到公司帮忙,你抢过去合适吗?”

    “建筑公司里面都是糙老爷们,工作地点不是这个工地,就是那个工地的,”孙亚琳横了沈淮一眼,把朱仪拉揽过去的心思才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说道,“到我公司来,时不时到香港巴黎出个差什么的,购物也方便。”

    “是嘛,是嘛,我真的可以进孙小姐的公司工作?我在学校里还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呢,暑假到我爸公司实习,整天都给他骂,说这个不会,那个不会——我本来就不会嘛,他又没有耐心教我。”朱仪兴奋又忍不住抱怨的说道。

    “我这边工作简单,就是整理整理报表,以后还要干啥,以后再学就是,”孙亚琳又问朱立,“朱总不会怪我从你那里挖人吧?”

    “孙小姐喜欢谁都挖去好了,我可不敢有什么意见。”朱立苦笑道。

    朱立并不清楚孙亚琳个人名下的资产到底有多少,但众信投资陆陆续续投入紫萝家纺、投入渚江建设、投入梅钢的资金多达四百万美元。

    四百万美元拿到金融资金汇集的香港、伦敦、巴黎等地,根本算不上什么,甚至在财大气粗的孙家也只是说九牛一毛。

    不过,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东华,真正私人比她还有钱的,能有四五百万美元家底的,怕是不会超过十个人。

    朱立平时是很尊敬孙亚琳的,刚才李裕福自恃见过大世面,有些看不起梅溪镇上小打小闹的土财主,拿捏姿态,还有意在孙亚琳面前炫耀,满嘴跑火车——朱立也是念着李裕福以前对自己有恩,也不好说什么。

    沈淮心想着朱仪还要一年半才毕业,毕业后到底会在哪家公司工作还说不定呢,也就由着她先兴奋一阵子。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平台公司() 
沈淮这两三天都没有睡好,将夜就直打哈欠,见朱仪看他的眼神,直以为他抽了大烟似的,沈淮手捂拍着嘴唇,跟朱立笑道:“在伯明翰以为够累了,没想到赶回来更惨,连着三天都没有怎么好好睡觉了……”

    “没办法的事,平时没有什么事情,到年尾什么事情就都钻了出来”朱立倒是表示理解,渚江建设这边也是渐渐走上正轨,不然很多事情也是动不动就找沈淮指示。

    “我现在就要赶回去睡觉了,有什么事情你们先商量吧。”沈淮知道陈丹的眼睛也厉害,要是一群人都跑到渚溪酒店吃饭,朱仪也跟着过去,指不定给陈丹看出什么明堂来,他现在就脚底抹油,准备开溜。

    “渚江建设年尾的情况,还没有找沈记你汇报呢。”年尾找沈淮也越来越困难,朱立本就想着凑今天找沈淮谈事情,看到两脚叉开要溜,赶忙说道。

    “渚江建设是民营企业,有什么事情你们几个股东讨论好了,找我汇报什么啊?”沈淮不给孙亚琳、朱仪缠上来的机会,边跟朱立说话边下了楼梯,到楼梯拐角处,才回头问孙亚琳,“我年底要回一趟燕京,过chūn节再回来;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回去?”

    “好吧。”孙亚琳想着一个人留在梅溪镇,也孤零零的好生无趣,反而到燕京过chūn节,认识的人多,便要沈淮帮她按排机票跟住宿的事情。

    听着沈淮年底要回京,朱立问道:“沈记,你年后几时再回梅溪?”

    “没定下来呢,过两天给大家确定的行程。”沈淮说道,把朱立挡下来,直接下了楼。

    朱立看着沈淮脚不停的走掉,无奈的走回来。

    孙亚琳也不知道沈淮是怕跟她在一起,还是怕跟朱仪在一起,但见朱仪眼睛有些黯淡,跟朱立笑道:“沈淮这次回京,是赶回去相亲,听说对方也不是个省油的角sè,他的头疼事多着呢,哪有时间管我们这些小事?”

    朱立偷看了女儿一眼,心想要是能早断心思也好。

    虽然渚江建设渐成规模,也渐渐走上正轨,在朱立的心里,仍然认为沈淮与孙亚琳所处的世界,跟他们截然不同的,是高高在上的。

    这也不能怪朱立妄自菲薄,一年前的年尾,他家还给不到两百万的债务差点逼得家破人亡。

    当然了,现在的朱立也是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他找沈淮商议,就是想在渚江建设之下,分拆成立四家更专业的建设公司——工业建筑、路桥码头基础工程、住宅开发以及装潢装饰工程——除了把渚江建设未来发展的框架搭设起来之外,也是为了明年能更好的管理所承建的梅溪镇诸多工程建设。

    跟梅钢发展轨迹类似,渚江建设的发展,也是踩着市建公司的身体前进——作为市建公司的前经理,朱立在东华市建筑行业有着极深厚的人脉,有资金、工程以及周家等提供的更深厚的人脉支持,渚江建设在一年时间里,几乎就把市建公司近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都拉过来。

    抛开基层的施工队不算,渚江建设拥有的正式员工就超过三百人。就算是在整个东华市,把各区县的建筑公司也放眼在内,渚江建设也能挤进前十去。

    包括两千余套住宅、近二十公里的主干道及辅路修筑,渚江建设今天所完成的工程师,更是能挤进东华前三的位置里去。

    渚江建设处于急剧扩张期,手里头握有的现金不多,但近一年时间,添置的施工设备就多达三千余万,净资产跳级似的从两三百万,跳到一千万,再跳到两千万,总资产更是高达七千万……

    面对渚江建设如此迅猛的发展速度,说实话,朱立心底对公司接下来要怎么发展,要怎么做扎实基础的事情,也没有十足的底气。

    而渚江建设的其他三大股东,褚宜良、杨海鹏以及周家,对建筑行业也谈不上有多了解,对公司进一步的发展,也没有办法给予更多的建议。

    朱立倒是想着找沈淮多聊聊,奈何沈淮忙得屁股冒烟,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见他,又给他脚底抹油的溜走了。

    沈淮溜走了,孙亚琳倒不能耍xìng子也回去补觉去——她今天才回梅溪,筹资的情况,跟沈淮沟通过不算,还要跟褚宜良、杨海鹏、周知白他们再通报一下,还有沈淮关于要搭建更专业筹资平台的事宜,也简单的先讨一下。

    过了片刻,杨海鹏与钱文惠以及郭全,陪同市锻压厂的赵益成过来。

    杨海鹏好奇的问道:“沈淮上午没在家里睡觉,怎么这会儿就打着哈欠先溜回去了?”

    孙亚琳也不说沈淮上午给区教育局几个局长sāo扰的事,说道:“谁知道啊?”

    杨海鹏又介绍赵益成给孙亚琳、朱立认识,说道:“我们是不是到饭店等老褚、周总他们过来?”

    梅溪镇南片是新镇区,北片还是老旧破烂,但正是坐车在学堂街从南往北行,看着两片区域的天差地别,也就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沈淮在梅溪一年半时间,给梅溪带来的变化到底有多大。

    赵益成跟沈淮才刚刚见上面,但也因为业务洽谈往返梅溪镇多次,对梅溪镇一年多来的变化也是知道的,也知道梅钢的发展速度有多迅猛,对市锻压厂接下来的发展,也不禁热切期待起来。

    吃过晚饭,赵益成等人先离开,孙亚琳还要跟周知白、褚宜良、杨海鹏、朱立他们通报海外筹资情况——

    “目前筹资还谈不上多理想,关键还是梅钢的声誉没有打出去,在东华以外,还没有形成影响力——再一个,东华整体的招商引资条件,也没有什么吸引力。除开前期投入的资金,我这次筹到的资金,甚至不到一百万美元,”孙亚琳说道,“为了保证新项目建设速度不落下来,保证筹资效率更高,沈淮打算把新项目公司的股权整合一下,分成四块:梅钢算一家,众信算一家,宋鸿军在香港算一家——香港那边其实有很大潜力可挖——然后就是周总、老褚、杨总你们几个算一家。这次chūn节,沈淮回京,会跟宋鸿军沟通这件事……”

    周知白、褚宜良他们都知道沈淮、孙亚琳的意思,是要他们对新项目公司的投资整合到一个平台下,通过这个平台对外筹资,对新项目公司占股,而不再是以各家分散的对新项目公司持股。

    这样一来,新项目公司的筹资任务,就可以分散到四个平台公司上来,梅钢那边就可以专心负责工厂建设。

    对新项目公司而言,不管平台公司筹资的方式是拉人入股,还是向银行借贷,还是向私人借高利贷,只要这些资金通过平台公司汇入新项目工厂的建设,就不会影响到新项目公司的财务稳定。

    而且新项目公司的自有资本增加,也可以再向银行追加更多的贷款——说到底就是为了以更小的代价,撬动更多的资本。

    孙亚琳把事情大体通报了一下,也觉得这些天劳累得很,身软体娇,要先赶回去睡觉,留着周知白、褚宜良、杨海鹏、朱立他们在一起商量。

    这本来就是要把他们对新项目的投资凑到一个平台公司里去。

    “还是沈淮有想法啊,”褚宜良笑道,“平台公司一成立,我们明年从其他地方补上来的血,都要这平台公司吸过去用了……”

    褚宜良他们对新项目的建成,没有太大的疑问,他们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梅钢的崛起,知道沈淮率领下的管理团队有多强的能力。

    新项目现在就有一亿的自有资本,银行放款也超过一亿两千万,就算额外筹资困难;只要整个九五年的经济形势不变化,梅钢、鹏悦、紫萝家纱、渚建建设等公司,也能产生上亿的利润注入新项目,顶多就是将新项目公司的建设周期拉长而已。就算再差,陆陆续续拖到九六年底、九七年初,新工厂也能建成。

    一个年产能逾五十万吨的钢铁项目,两到三年的建设周期,在国内当然不能算快,但也不能算多慢。

    有梅钢现在运行的炼钢钱进行参照,褚宜良他们对新项目的运营前景也相当看好。

    就算随着各地钢铁产能持续释放,使得国内钢材市场供需缺口减小,但随着梅溪电厂及码头的陆续建成,新项目公司随同梅钢一起,生产运营成本也将能持续降低。最先失去竞争力的,将来市钢厂这些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钢企,新项目的盈利预期还是相当明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