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205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205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在后面公寓楼里的宿舍。

    苏恺闻回宿舍不久,周明的电话就打了进来:“苏秘书,南园今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闹得这么沸沸扬扬?”

    自从上回给岳父训斥,周明有什么事情也只是主动联系苏恺闻打探消息。

    苏恺闻看着时间还早,谭启平夜里也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找他,就跟周明约地方见面。

    都知道万紫千红是沈淮的地盘,苏恺闻、周明没事也不会凑过去,但他作为市委书记秘书,东华有的是想讨好他的人。

    ?

    周明赶到帝豪ktv,听着低沉的音乐声,推门走进包厢,苏恺闻已经搂着一个长发垂肩、衣着性感的年轻女孩子在喝酒了:“南园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搞得大家都很打鸡血似的?”

    “你都打听不到消息?”苏恺闻笑了笑,说道,“也没有什么事,合资的事情谈得好好的,沈淮太子爷的脾气突然发作起来,就算因为日方代表的手无意碰了周裕一下,他就当着谭书记的面,拿着一杯滚烫的水,泼得日方代表满脸。谈判就被迫中止,进行不下去了……”

    “不会吧,他就一点都不懂分寸?”周明知道沈淮脾气暴躁,一言不和就拳脚相加,但每有这种事情发生,还是觉得不可思异,说道,“他窝里横也就罢了,谁叫他老子是副省长,普通人惹他不起,只能躲着,日方代表能容他胡来?谭书记怎么说?”

    “谭书记没有说什么,他虽然想促成合资项目,但场面给沈淮搅成一团糟了,暂时没法收拾,也只能先离场——我刚送谭书记回家,离开时,谭启平正给宋副省长打电话汇报工作,”说到这里,苏恺闻朝周明神秘一笑,说道,“我看啊,你在梅溪镇的苦日子快熬到头了……”

    周明欣喜有加的问道:“真的?谭书记给宋副省长打电话,到底怎么说的?”

    “我怎么可以留下偷听谭书记打电话?不能一点规矩都不讲,”苏恺闻说道,“不过啊,谭书记这时候找宋副省长汇报什么工作,你掰着手指头也能想到是怎么回事了。只是这事也不能急,我琢磨着沈淮给宋家踢到东华来,也是宋家人受不到他这个臭脾气,谭书记总还要再给他几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你要有些耐心,在梅溪轻易不要惹他……”

    “我知道。”周明眼见曙光在眼前绽放,喜笑颜开。

    宋炳生到淮海省履新已有三个多月了,旁人看不出什么名目来,但周明在梅溪镇,清楚的知道在这三个多月时间里沈淮虽然去过两回省城,但一次都没有留在省城过夜,都是当天办事当天赶回,而且两次都是请省直部门的官员吃饭。

    从这些细节时,说明沈淮非但没有留在省城家里过夜,甚至跟他父亲宋炳生连一顿饭都没有吃过。

    再联系到谭启平去年突然对沈淮冷淡下来,而谢海诚、孙启义等宋家或孙家的长辈,在公开场合都有意无意挤兑沈淮,稍有些脑子的人,实在不难推测,沈淮跟宋家以及孙家的关系其实很恶劣——这也解释了沈淮家世这么深厚,为什么当初会给踢到东华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

    宋家、孙家虽然有如高山大海,叫人望而生畏,但倘若沈淮都不受宋家、孙家待见,那实在也没有特别可以畏惧的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来,周明也看到谭启平越来越对桀骜不驯的沈淮流露更多的不满,包括派他去梅溪镇、坚持要市钢厂参与合资谈判,无疑都是想限制沈淮。

    周明知道,只要沈淮继续胡作非为下来,将谭启平的耐心消耗干净,就算沈淮不给逼走东华,也差不多是他开始给踢去坐冷板凳的时候了——他现在就是要耐心的等待那个时机出现。

    *************

    沈淮没有跟周裕同行,而是坐孙亚琳的车返回文山苑。

    夜色已深,孙亚琳把书房里那么高背皮椅子抢先占过来,跟沈淮说道:“你今天可真是威风了,看着周裕春情荡漾的样子,好像对你是上心了……”

    “你胡说八道,人家都是有家庭的人。”沈淮一本正经的要孙亚琳不要胡说八道。

    “我怎么胡说八道了,周裕她男人瘫痪好些年了吧,真不知道你们到底是什么想法,难道她守活寡一辈子,不找个男人,就叫有道德了?”孙亚琳打小就在欧洲长大,压根儿就不认同国内传统的道德观,又疑惑的盯着沈淮问,“你什么时候道德观这么强了?你不是最受这口吗?”

    “那也是别人家的事,你没事不要操这份闲心,”沈淮将孙亚琳的心思给岔开,又问道,“周知白跟赵东先去英国,要是确认西尤明斯的生产线确实有拆回来的价值,你跟不跟我去英国?”

    “好吧,反正留在东华也无聊,”孙亚琳笑道,“新项目,我把所有的身家都押了上去,要是失了手,我还得找个地方好好哭去。”

    沈淮打算把孙亚琳赶下楼,洗澡睡下,小姑宋文慧的电话又打了进来。

    “你爸刚给我打电话,”宋文慧在电话说道,“说你在东华又惹事生非了。”

    沈淮捂着电话筒,跟孙亚琳说道:“谭启平把状告我爸那里去了,我爸又打电话给我小姑,让我小姑来批评我。”

    孙亚琳不屑的横了沈淮一眼,指了指浴室方向,示意她还要在这里洗过澡再下楼去;沈淮只能由着她。

    沈淮接着跟他小姑通电话,说道:“怎么,我爸让小姑你来批评我了?”接着将今天晚上在南园的事情详细经过,跟小姑宋文慧说了一遍,“日方代表抛出百万吨产能合资项目的饵,谭启平就又有些忘乎所以,在桌上把梅溪电厂跟梅溪港码头的底都泄漏出去。他怎么就不明白,电厂跟码头的重要性且不去说,就算富士制铁真要在梅溪上超大规模的合资项目,要维持超大型项目的建设跟运转,也会把梅钢跟市钢厂的技术力量跟熟炼工人都抽空,梅钢跟市钢厂自身还要不要维持运转跟发展了?谭启平有舍弃一切也要把合资项目谈成的念头,听不进梅钢的意见,我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借题发挥,先把所谓的谈判给中止掉,让大家有机会冷静冷静。招商引资很重要,但不能把自力更生的根本给忘掉……”

    沈淮对谭启平也满肚子的意见,难得小姑打电话过来他有机会抱怨一通。

    “唉,”宋文慧在电话里轻轻叹了一口气,就合资项目的事情,沈淮也早就跟她沟通过,富士制铁对东华投资建合资项目,这本来是件好事,但富士制铁谋求对电厂及码头的控制权,有意把梅钢这一年多来在渚江北岸的产业布局成果据为己有,有意鸠占鹊巢,压制梅钢自身的发展,这则不是沈淮所能容忍的,而偏偏谭启平以市委书记自居,无视沈淮及梅钢自身的利益跟意愿,想不起冲突都不可能,她说道,

    “谭启平在担任市委书记之前,一直都在组织部门内工作,对整个工业实体该怎么运作并不清楚;其实你爸也不是很懂——不过事情都已经这个样了,你爸在电话里已经把我责怪了一通,还要我告诉你,要你在东华能尊重谭启平。我说啊,你接下来还是要主动给谭启平有台阶可下,真正要闹翻了,其他人可能未必会支持你。”

    “我也不是一定要做茅坑里的石头,只要保证梅钢的经营自主权不旁落,哪怕我现在给踢去坐冷板凳也无所谓,”沈淮无奈的说道,“我还年轻,经得起折腾,坐三五年的冷板凳,算不了多大的事情,但梅溪、但东华,要是错过发展的机会,就可能从此给耽搁下来,经不起折腾……”

    “你还是要注意策略,你爸打了这通电话,我又不能装不知道,”宋文慧在电话里说道,“不管合资项目最终会谈成怎样的结果,谭启平都不会对梅溪再无动作,不过,小姑我总是支持你的。”

    “谢谢小姑。”沈淮知道未来的道路会很曲折,但听到小姑这句话,心里总算是有些依仗。

第二百七十三章 台阶() 
孙亚琳洗过热水澡出来,随身穿上沈淮放在浴室洗净的衬衫。

    孙亚琳虽然身材不比沈淮矮多少,但骨架子要小一些,故而沈淮的衬衫她穿在身上显得大而肥,下摆挂下来,遮住她的臀部,雪白的修长双腿张扬而性感的裸露出来。

    孙亚琳拿着电吹风进房间找电源插上,弯腰之间,衬衫往上缩起,露面棉质内裤包裹的臀部边缘来,显得紧致弹软娇嫩,有着完美的浑圆曲线,差点没把沈淮眼馋死。

    “宋姨电话里怎么说的?”孙亚琳回头问沈淮,但沈淮眼睛盯着自己的身后在看,站起来伸手将衬衫下摆拉了拉,不屑的横了沈淮一眼,“你们男人就这点出息,看两眼能长一块肉来?”

    沈淮笑了笑,视线从孙亚琳的诱人长腿上收回来,说道:“我小姑还能怎么说,无非是要给谭启平一个台阶下,不要闹翻了。”

    “得了,真没看出你有多委屈的。谭启平都要揣摩你的脾气,委屈得只能躲在背后打小报告,人家是市委书记呢;而你爸连电话都不敢打,只能叫你小姑来批评你——我看他们也怪可怜的,你随便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得了。”孙亚琳拉了一把椅子坐沈淮跟前,将电吹风递给沈淮,让他帮着把头发吹干。

    “你说给什么台阶合适?”

    “小日本的气焰已经给你打下去,威逼利诱或者给个远景期许也容易;谭启平一心想上合资项目,你就如他的意就是,他大概也不会再直接干涉谈判过程了。合资项目挂梅钢的名可以,总之是要独立运营,尽可能减少对梅钢本部的影响。”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沈淮接过电吹风,将孙亚琳湿漉漉的质感十足的长发捧起来,露出的脖子纤细修长,十分的美丽——沈淮站在孙亚琳的身后,从领口能看到她浑圆胸部的边缘,沟又白又深,他心里轻叹,这么漂亮的身体,什么男人勾搭不到,偏去喜欢女人?

    沈淮伺候孙亚琳吹干头发,赶她下楼去,又给陈丹打了电话,躺到?躺到床上辗转反侧的思考合资项目的事情,第二天一大早,他也没有主动联络谭启平或熊文斌,而是直接赶到厂里,召集管理层讨论合资项目。

    所谓要给谭启平台阶可下,也就是要对合资项目要有一个积极的姿态,让谭启平觉得自己的意愿得到尊重,同时合资项目谈成,也让他脸上有光,有政绩,让他对省里也有交待。

    不过沈淮必须要优先考虑梅钢的利益。

    梅溪电厂、梅溪港码头的控制权不能旁落他人之手,这是毋庸置疑的——

    梅溪港码头附近的岸线资源十分优良,航道深而码头修造成本低。从产业布局上,梅钢以后的原材料及钢材进入,将主要依赖于梅溪港码头。

    梅钢内部已经确定主要发展电炉钢的战略,电炉钢对电力的消耗极大,依赖性也最强,没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发展电炉钢基地就是妄想;而供电价格的高下,直接决定着炼钢成本,在未来梅钢内部成本控制及利润获得上,梅溪电厂将占据极重要的角色,自然更不容叫他人控制。

    除此之外,在合资项目跟从西尤明斯引进二手生产线建新项目之间,梅钢管理层也一致的倾向于后者。

    要是两个项目同时上马,就会面临技术及管理资源分配的问题。

    事情是靠人做出来,人才是梅钢最核心的资源。

    梅钢之前的技术及管理力量很薄弱,沈淮这一年多来,形成以赵东、潘成等人为首,约二百人的技术及管理队伍,有八成以上的人,都是来自市钢厂,梅钢可以说是践踏着市钢厂而崛起。

    没有这么一支队伍,沈淮就是神仙,也没有办法将梅钢的连铸坯成材率,做到比市钢厂电炉钢线高七个点的程度。而仅仅这一个因素,就为梅钢吨钢利润的获利,做出一半的贡献。

    仅靠挖人,难以持久,市钢厂也不是源源不断的活泉流水,关键还要培养自己的力量,保持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

    不过阶梯技术及管理力量的培养,是需要时间跟周期的。

    赵东、潘成等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除了自身的天赋跟努力之外,每个人都在各个生产管理环结上给精心琢磨了七八年的时间才成大器。

    沈淮大规模招聘大学生以及将员工里一些有上进心、有学习潜力的人送出去进修,要有好的效果,需要两三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逐步发挥出来。

    新的项目,普通工人可以随时招聘,但主要的技术及管理骨干力量甚至核心操作岗位,都只能从老项目里抽调。

    新项目规模太大,或同时上马的新项目太多,不仅会造成老项目技术及管理力量流失太快、而新项目的技术及管理力量集中不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