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钢铁大亨 >

第170部分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70部分

小说: 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鸿军拉沈淮到一旁,问道:“东华是不是美女很多啊,这样的美女副区长还有没有了?要有,我明儿也去东华投资建厂……”

    “你那个歌星有没有搞定呢?”沈淮笑着问。

    “你说姚莹啊,她常年都在广南,所以我才要在广南之外投资啊。”

    见宋鸿军一副“你了解”的神情跟自己挤眉弄眼,沈淮很是无奈,就算他工作上的成绩得到认可,别人依旧会认为他是一个沾花惹草的家伙。

    小姑、小姑父她们是老一辈的正派人,所以不会想多,但在宋鸿军眼里,哪怕他跟周裕真的一点暧昧关系都没有,宋鸿军也压根不会相信他对周裕的心思是纯洁的;偏偏他还真是对周裕很动心。

    “要我说实话,一两百万的投资,你就不要来东华了,”沈淮开玩笑说道,“一千万起步,东华的美女资源我倒可以叫你分一杯羹。”

    “行啊,我正打算在广南投资一家厂做灯具,不到一千万的样子,项目书都做好了。不过投哪里不是投,放在梅溪镇,咱们兄弟间还能帮衬一些,这样我也机会时常到东华找你聚一聚,”宋鸿军说道,“你们下午还要赶去电力部吧?电力部的田志国不喜欢我,我就不过去凑不痛快了,我直接去找谁?”

    沈淮让周裕先跟区招商局局长唐川联系,让宋鸿军直接去淮海大酒店找唐川。

第二百二十五章 投资() 
梅溪电厂怎么建不是问题,而是在当前国内资源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东南电力拿出一亿甚至更多的资金,垫资替梅钢集团建造电厂,能得到哪些回报。

    宋文慧看到沈淮回京这些天连个家门都回不了,心痛之余也是铁了心要帮衬沈淮,不过这个理由不能摆到台面上来。

    整个下午,沈淮与周裕,都在东南电力驻京联络办公室里,向小姑从电力部请来的有关官员,解释东南电力垫资建造梅溪电厂项目的可行性,最后大家摹画出一个“东南电力与乡镇企业合作建电厂,摸索新模式突破国内当前能源困局”的大帽子出来。

    设宴招待过电力部及东南电力的官员,将小姑送回家,沈淮与周裕才赶往淮海大酒店,跟东华市的招商队伍汇合。

    沈淮与周裕赶到时,淮海大酒店的招待宴请还在进行之中,西式自助餐宴会厅额外的宽敞,各地市招商官员与投资商代表杯盏交错,在灯红酒绿之下,差不多四五十人没走,看上去热闹非凡。

    周裕要避嫌,在外人面前要跟沈淮拉开距离,先进了宴会厅。沈淮落后两步,走进去看到熊黛玲跟辛琪也在宴会厅里,给一群衣冠楚楚的男人围着说话,感到有些奇怪。

    熊黛玲看见沈淮走进来,微微而笑;倒是辛琪没有顾忌,把围在身边的男人们甩开,走过来打招呼。

    “你们怎么也在这里?”沈淮好奇的问道。

    “是你们的梁市长,临时拉我们充当工作人员;条件是把我们的住宿费给免了,”辛琪大概注意到周裕跟沈淮今天一整天都没有出现、现在又前后脚进来,“你们周区长今天好漂亮啊!你们一整天跑哪里去了?”

    辛琪本身又是大方又热情的性情,加上火车上的相处,叫她在沈淮面前没有什么拘束。

    沈淮看向刻意在外人面前跟他保持距离的周裕。

    刚才陪同电力部官员吃饭,由于沈淮在场,周裕就放心的喝了不少红酒,脸蛋醉红酡然,在璀璨的水晶灯下,分外的艳丽迷人。她这时走过去找梁小林汇报工作,一路吸引那些个政商显要们目光相随。

    沈淮自然不会跟辛琪解释梅溪电厂项目的详情,随口敷衍道:“又不一定要在这里才能做招商工作……”

    梁小林在宴会厅对头,周裕走过去时,他正跟谢海诚、孙启义以及叶鸿军端着酒杯站在一起说话;周明跟熊黛妮站在一旁,虽然插不上话,但也脸露微笑的倾听着——看样子他们今天接触下来,就已经变得很熟悉了。

    梁小林、谢海诚、孙启义等人完全无觉,倒是叶鸿军看到周裕出现,朝这边看过来,跟沈淮挤了挤眼睛,也不道破。

    沈淮心里还是疑惑梁小林怎么会请熊黛玲跟辛琪临时充当工作人员,为什么又默认周明携同熊黛妮一起参加活动,这完全是梁小林向熊文斌拉拢关系的姿态啊;难道说梁小林要下决心跟高天河划清界线了?

    沈淮心里正疑惑间,周明倒是先看到沈淮了,朝这边招手,接着梁小林也看到他,示意他过去说话。

    沈淮不想跟谢海诚、孙尚义他们凑到一起去找不痛快,但梁小林都示意了,又不能一点面子都不给的甩头就走。

    看到沈淮走过来,梁小林说道:“谭书记给我打电话了,小沈啊,你真是瞒着大家好紧啊!”

    听梁小林这么说,再看孙启义、谢海诚眯眼而笑的神情,沈淮也就知道梁小林经谭启平已知他的家世,以及他父亲将到淮海挂职副省长的事;也就知道梁小林是彻底跟高天河划清界限,从此成为谭系的一员。

    梁小林这句话里的信息量很大,但并没有把事情说透,完全是一副“你知我知”的神情。梁小林身边的官员,包括周明在内,自然都很疑惑,不知道梁小林面带喜色的在说沈淮瞒着大家什么事。

    沈淮微微一笑,说道:“我能有什么瞒得过梁市长您的?”

    梁小林哈哈一笑,指着谢海诚、孙启义以及宋鸿军,爽朗的笑道:“那大家就不用再介绍了。小沈,谢总、孙总已经决定在东华投资成立一家机电合资企业。谭书记还特地吩咐我,要我在招商会之后,就代表市委市政府,直接邀请谢总、孙总到东华做进一步的考察……”

    沈淮心知是谭启平昨夜的电话发挥了作用,也应该是跟他父亲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

    他父亲刚去淮海,又是挂职,在省里想要一下子获得多少实权是不大现实的。沈淮这时候多少明白他父亲的心思,心想他估计是想先尽最大努力的帮谭启平在地方上扎稳根脚,让省里以及其他地市看到他的影响力跟人脉关系,并以此自重。

    沈淮估计他父亲也许不甘心只是挂职两年就调回部委干个副部级的闲职,说不定还想在地方上扎根、在地方上能有进步。

    若是不能更进一步,在地方上担任党政要职,比在部委里挂着闲职,要威风、实惠得多。这年头在部委看不到出路的司局级官员,都巴不得有外放任职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他父亲促进海丰实业、长青集团对东华有实实在在的投资,也就不那么奇怪了。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梁小林才彻底选择跟高天河划清界线的吧?

    的确,从谭启平要东华担任市委书记,高天河就处于劣势,虽然一度搭上省委组织部长戴乐生的线,但在英皇案之后又冷淡下来。当谭启平通过宋家展现出比高天河强得多的人脉关系跟社会影响力,本来就善于选择阵营的梁小林会有什么决定,压根儿就不会叫人意外。

    见沈淮不说话,谢海诚还以为他给自己的话震住,将周明拉到圈子里来,说道:“东华真是人才济济,也是下午我们听周处长一席话,我们才决心在东华投资建厂。”

    沈淮看了周明一眼,他脸上虽有讨好的笑,但也有抑不住的得意洋洋,他或许真以为这笔投资是他拉到的。

    “周处长是东华的人才,他不仅是东华市长熊秘书长的女婿,还将到跟梅溪隔壁的鹤塘镇担任镇长,想必孙总跟谢总已经知道了吧?”沈淮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哦,也是刚知道,”谢海诚哈哈一笑,看似回应梁小林,却瞥了沈淮一眼,“我跟孙总就决定将合资工厂建在鹤塘镇,跟梅钢隔一条梅鹤公路……”

    沈淮相信梁小林也不会知道谢海诚选择在鹤塘镇投资的真正意图。

    毕竟在沈淮给梅溪镇、鹤塘镇做的布局上,最先成熟起来的工业园一期,分布于年底之前将建成的梅鹤公路两侧。

    梅鹤公路以西的地块,沈淮打算都预留给梅钢作后续发展用地,招商引资所建的工厂,现阶段只能部署在梅鹤公路以东;那边现在确实还是属于鹤塘镇。

    从谢海诚能迅速找到周明来打击自己,沈淮心知谢海诚以前对东华、对他是有持续关注的,对不然不会想到利用他跟谭启平、熊文斌之间的复杂关系打击他。

    没想到事情过去都有三年多时间了,谢海诚对他的恨意还是一点都没有消。

    “能落到实处的投资额多少?”沈淮问道,“宋总是打算拿一千万真金白银投到梅溪镇建灯具厂。”

    宋鸿军在一旁举手投降,示意他不参与沈淮跟谢海诚的恩怨中去。

    “鸿军在梅溪镇投一千万建厂,我们自然少不了两千万打底啊,”谢海诚很不以为意的说道,“不然鹤塘镇真要事事都给梅溪镇压下去了……”

    沈淮他知道谢海诚、孙启义两人表明的是什么态度,无疑,他们会支持他父亲、支持谭启平发展东华经济搞政绩,但始终会看他不顺眼,甚至连投资建个厂都故意建到鹤塘镇来奚落他。

    即使谢海诚有理由怨恨他,沈淮此时的心里也是冷冷一笑,说道:

    “即使投资不在梅溪镇,我作为真心诚意希望东华经济能发展的人,也欢迎海丰实业跟长青集团到东华来投资,希望到时候谢总跟孙总不要发悔了。另外,两千万投资额,对海丰实业及长青集团这样的大企业来说,有些太不起眼,”

    看到谢海诚的得意洋洋,沈淮不以为意,只是梁小林说道,“对了,我出去跑了一天,还没有跟梁市长你汇报呢,周区长刚刚为东华拉到一笔总额将达一亿五千元万的能源项目投资。要是海丰及长青的投资意向书还没有签的话,我觉得明天可以安排在一起……”

    谢海诚、孙启义脸上的笑容迅速的僵在那里,他们刚才故意说“两千万”这个数,就是想奚落沈淮一下,没想到沈淮转手就扇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他们颇为难堪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也无法当着梁小林的面置疑沈淮话的真假。

第二百二十六章 返回东华() 
安排在第二天下午的签字仪式,不管谢海诚、孙启义心里有多么不情愿给当陪衬,但不能拂了宋家老小宋文慧的面子不露面,只有硬着头皮参加。

    虽然明面上的招商成绩,东华市算不上多好,意向金额加起来也就四个亿,但也算是圆满完成任务。

    更为重要的,四个亿的意向金额里,有近一半有真正得到落实的可能,这个才是实实在在的成绩。唯有这样的成绩,才能将国民经济值、税收及地方财政收入等硬指标撑起来。

    宋文慧已经在燕京耽搁了两天行程,没办法应邀去东华给沈淮撑场面,梅溪电厂项目后续的动作,还需要宋文慧回到东南电力建设集团在江宁的总部去亲自推动。

    为了盛大迎接谢海诚、孙启义、宋鸿军等投资商到东华做进一步的考察,谭启平也是用了吃奶的力气,招呼打到民航总局,特加了一趟从燕京飞往东华的临时航班。

    沈淮也得以无法等到周末,周二就随同大队伍,一起返回东华。

    上飞机之前,沈淮就得梁小林告之,谭启平会亲自到机场来迎接。

    虽然说谭启平是为了向谢海诚、孙启义等人表示重视,但无疑也会加重梁小林在东华市的地位跟影响力。

    毕竟这次招商是副市长梁小林带队,明面上的成绩还是要归到梁小林头上。

    有这个做铺垫,谭启平接下来大概会推动梁小林进入常委班子吧?沈淮看梁小林在飞机兴致高昂的跟谢海诚、孙启义高谈阔论,也能猜到谭启平应该对他的投靠早有许诺的。

    在飞机上,沈淮没有硬凑到前头在一堆中年人里找不痛快。

    周裕为了避嫌,坐得恨不得离他有十万八千里;而熊黛玲以及随熊黛玲到东华做客的辛琪则跟周明、熊黛妮夫妇坐在一起;沈淮在飞机上,则跟唐川等唐闸区招商局官员在一起坐了两个小时。

    透过舷窗,能看到接机的车队就直接停在停机坪的边缘,虽然谭启平、高天河等人的脸很糊涂,但他们二人会有怎么的心情实在不难想象。

    “你怎么不下飞机?”辛琪拿着行旅背包,走到沈淮旁边,看他坐在座位岿然不动,好奇的问道。

    “乡下人,难得坐一回飞机,这么赶着下飞机,总感觉亏了点什么?”沈淮笑着说道。

    “扑哧”熊黛玲在辛琪身后,听到沈淮鬼扯,忍不住笑出脸来,见沈淮眼睛看过来,粉脸又忍不住微微泛红,低下头不去看沈淮,催着辛琪快走。

    “你这么大行旅包,买了很多礼物要给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