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十年-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谢大家的帮助和辛勤劳动。尤为感人的是,他们一家用哑语比划出“我们都是一家人”,这句话如果用嘴直接说出来,会少了很多份量和意味,但用哑语手势比划出来,员工们一个字一个字地猜,直到比划完,念着“我们都是一家人”的话,温馨和感动,在大家的心头流淌。正如宋先生说的:“老板和员工,大陆和台湾,本应该亲如一家人。”
苏州的台商不会感到孤独,全市几千家大大小小的台资企业,到处都有他们的朋友,他们来大陆创业,不是“身在异乡为异客”,而是有种回家的感觉,台湾有他们的家,大陆是他们的故乡。每个乡镇,都有台商联合会,每个礼拜聚会一次,“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然还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流,中间哪位台商遇到困难,大家也会援手帮忙。台商来大陆投资经营,给国内解决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当然,其中不乏小气鬼,希望他们能像宋先生那样,善待员工,因为,我们都是自家人。
2001年的中秋,在苏州的金鸡湖畔,中央电视台主持一场两岸三地同庆中秋的晚会,晚会上最引人瞩目的,是那个巨大的“中华月饼王”,这个重5400多公斤、直径5米多的月饼,创下了新的吉尼斯纪录,而这块月饼,就是由宋先生的心园食品公司一手制作的,这是最让宋先生一家引为骄傲的。为了制作这块特大月饼,分别从各地采集制作的原料,其中包括新疆的葡萄干﹑海南的椰粉﹑东北的松仁﹑陜西的大枣﹑台湾的菠萝等,而制作用水则分别来自黄河源头﹑长江源头﹑苏州太湖﹑台湾阿里山﹑日月潭等地,确实是名符其实的“中华月饼王”。
中华月饼王的制作成功,使他们赢得了荣誉,公司生产的面包、蛋糕、月饼等,销量很好,几家分店的生意,也在不断发展。有的台湾老乡,到他店里品尝后说,蛋糕的花式、配料和口感,不如台湾本土蛋糕的丰富,宋先生说:“心圆蛋糕的制作工艺,确实要精益求精,在配料和口味上,还需要完善和开发。”2004年,小镇上的大酒店多了起来,过来吃饭的生意少了,宋先生把心圆大酒店重新装修了一下,布置得很有情调,供应、咖啡、茶饮、精致点心和酒菜,楼上还辟了几个温馨的包厢,主要做白领的生意,情况比较良好。
宋先生的生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祥和的氛围中,稳稳发展。他们夫妇的为人还很低调,作为在苏州生活了10年的台商代表,见证了苏州的发展,也见证了他们自己事业的成长,苏州电视台几次想采访他们,都让他们婉言谢绝了。企业需要知名度,需要必要的宣传,但他们的生活不想张扬。引用他们说过的话:“祝福所有的人,对自己好的和不好的,祝福人家也祝福自己啊,心里就被美好照亮堂了。”不论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创业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宋先生的经营和为人的心态,就有点“宠辱不惊”的味道,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29、送人一支玫瑰,芳香留驻心头
从报上偶然看到,胡润发布的新一轮“中国百富榜”。民间评选富豪榜,无可厚非,但中国素有藏富的传统,你如何得知他人确切的财富?其中的水分暂且不说,所谓的财富,更有很大部分是股值,这来源于股民投资的钱,严格来说,是不属于企业主的,胡润把这部分资金算进去,是一种误导,不能把集资来的钱,当成自己的收入。另外,出来这样一份富豪榜,又能说明什么呢?标榜个别人的巨额财富?还是表明中国人的富裕程度?要知道,中国还有数千万人,挣扎在贫困线上。
不过,这份富豪榜,并非一无是处,有位女性的名字,深深震憾了我。她叫张茵,是华人中的女首富。打动我的,是她的创业经历。她出生于普通的家庭,年轻时,她创业的基础,竟然是回收废纸。真正展现她商业才能的,是她并没有停留在废纸的回收,而是废纸回收再加工业务。收回废纸再卖掉,赚取的不过是微薄的差价,而自己办起造纸厂,把回收来的大量废纸加工成纸箱等,这不但是废物利用,更是利润倍增的一种方式。20年前,她就是靠一台造纸机器,赚到了创业最初的金子。
她一边在家乡东莞开设纸品厂,一边去香港闯荡。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那儿站稳了脚跟。1990年,她和丈夫移民美国,在美国做起了“废纸回收大王”。10年时间,她在美国建立7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她的财富,固然令人艳羡,但她白手起家的经历,更能激励志在创业的人们。废纸回收,以及回收再加工,这是一条貌不惊人的创业之路,她却坚持了20多年,终于创造了辉煌,这样的执著和远见,正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乏的。贫穷不是永久的,富裕也并非遥不可及,也许,它就在我们脚下,就在路的前方。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进在汪洋中的船,的确如此,因为四周无依无靠,而你倘若不逆水而上,不去和风浪搏击,就可能被浪头打翻。其实,还有一种情况,你可以把船拴在岸边,暂时不进不退,因为大多数人,是行进在水流并不太急的江河里,先保全实力,然后伺机而动,乃至奋勇反扑。开店也是如此,如果暂时不景气,如果没有实力去抗争,就暂时维持,养精蓄锐,等找到时机就再前进。
小镇上有一家卤菜店,开了将近10年了,买过熟菜的人,到过菜场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这家卤菜店的,它的名称叫“天一盛”。天一盛原先开在老街,尽管位置有点偏,但生意还是很好。卖卤菜,厨艺是第一位的,然后是价格。开在老街上时,店门口放着几只酒瓮,看上去有点醒目,也有点特别,有点古色古香的味道。2000年新菜场造好后,天一盛就从老街搬到了菜市场,老板还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天一盛”的商标。老板说:“现在虽然是新店,但我要把它经营成一家老字号。”
一排卤菜店,有五六家,奇怪的是,总是天一盛的生意最好。每天中午和晚上,天一盛的卤菜店门口,买熟菜的人排着队,其它的几家却很冷清。天一盛在市场中间的门口,位置比其它几家稍微好一点,但同在一排,相差无几,可是,生意的好坏,差距实在太大了。现在,熟菜店就剩下三家了,其它两家合起来,可能还不及天一盛的三分之一。
天一盛的房租是八万元,熟菜店内有三个人在售货,家里还请帮工宰杀鸡鸭之类,每天的开销很大,但他们一年仍旧能赚几十万。菜肴有荤菜、素菜几十种,一般饭店的家常菜,他们都有卖。年底时分,他们免费赠送精美的挂历,上面印有天一盛的地址和电话,你就是没买他们熟菜,直接跟他们要挂历,他们一样送给你。我去买过十几次熟菜,在价格方面,他们并无优势,甚至还贵一点点。口味和卫生还可以,当然比不上饭店里的那个色香味,但作为家常菜,是很不错的。在我们镇上,天一盛的熟菜,已经是一块招牌了。
我一直不太明白其中的奥妙,要说熟菜的样式,几家都差不多,风味上可能有点差别,价格也基本一样,可为什么生意就不一样呢?我想,可能有几个方面原因:一,他们有注册商标,其它的熟菜店没有,这在人们的认可方面,要胜出一筹;二,他们的生意好,每天的菜几乎都卖光了,这样的话,每天出售的熟菜保证了新鲜度,而其它店由于生意不稳定,会有不少当天没卖掉的,就会放在冰箱里明天继续出售,影响了菜的风味,这样就会失去回头客;三,他们的品质、价格和服务,保持了一致性,形成了一个品牌店的形象,大家比较信得过,他们熟菜的花式也在增多,满足了人们的需要,加上人们购物的从众心理,生意好的店越发好了,生意冷清的店越发冷清了。
开一家书店或者花店,是很多人的梦想,尤其是女孩子的梦想。不需要太喧哗,不需要赚太多的钱,安静地守店,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生活平淡而温馨,这是多么诗情画意啊?的确,书店是雅的,花店是美的,这样有品位的店,真是很赏心悦目的。可是,我们不是靠别人养的,我们首先要养店,店才能养人。无论开什么店,都需要精心经营,生意不好,是会影响心情的,影响心情比影响收入更糟糕。
城市和小镇还是有些区别,十年前,城市里的鲜花店,就开得很兴旺了,而在我们镇上,花店里卖的还是假花,结婚人家买的花瓶,瓶里插的也是假花。我想,花店是想卖真花的,毕竟真花更鲜艳,而且有香味,意义也不同。但这里毕竟是小镇,怕是进了卖不掉吧?鲜花的保鲜期短,卖不掉就烂掉了。只在每年的2月14日,这一天是情人节,花店才会出售真花,能卖掉一百来朵红玫瑰。
含香花店是镇上开得比较早的,在迎宾路上,原先也是卖塑料花,逐渐的,有不少客户需要鲜花,比如结婚用的玫瑰花,开业用的花篮等,花店的老板娘,当然不会回绝上门的生意,就按客户要求进了鲜花,还试着进了一些鲜切花,并学会了插花手艺。没想到,真正的鲜花有卖后,假花就卖不动了,人们都喜欢购买鲜花了。每天置身于香气馥郁的花店里,心情也会变得美丽吧?
很多新事物,只要有人带个头,很快就被人们接受了。鲜花的需求量,一挨开发出来,销量很是喜人。公司开会,办公室里会放几盆鲜花;商店开业,门口会放置两排花篮;开工剪彩,也需要鲜花点缀;新婚典礼,玫瑰表达爱情;亲友生病,鲜花水果送关心……特别是那个花篮,利润很高,那个竹篮还能低价回收过来,重新插上鲜花,能重复利用。
生意刚做出头眼,渐入佳境时,房东要把店面收回,说是要自己开花店了。这种现象很普遍,是很不道德,也很让经营者伤脑筋的。如果租的店面只签一年协议,那到期后,房东很可能会以自己要开店为由收回店面,有的是真的自己开了,有的是高价转租他人。最让人不平的是,房东眼见你生意做得不错,房租到期后,硬生生地把你赶走,做起和你原来一样的生意,这不是明着抢你的生意吗?你这一年的忙乎,成了给房东打基础了,你说冤不冤?
幸好很快租到了房子,含香花店搬到了马路对面。要是一时租不到店铺,这初尝甜头的花店,就得夭折了。打过交道的顾客,是认人的,就是看到老板才进店;有的是认店名的,认准了这块牌子,直奔目的地而来;如果熟悉的老板和商店都没找到,才会到新的店里消费。顾客看到原来的花店易主,会下意识地四处张望,看到对面有一家含香花店开着,自然一脸欣喜,转身就过去了。房东虽然借了光,但生意并不好,她可能积极性就不高了,整天就和人搓麻将,无心打理花店。一年后,花店就租掉了,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
含香花店搬到新址,老顾客依然找上门来,新顾客在日益扩增,生意丝毫不受影响。不到一年,她就盘下旁边的店,把花店扩大经营。她还学会了布置婚车,给婚车妆点99朵或999朵玫瑰花,以表示天长地久的爱情。这样的生意,自然有得赚了,在劳动节、国庆节期间和春节前的结婚高峰期,她和家人加班加点地布置婚车。看到喜气洋洋的新郎新娘满意地开走婚车,她的脸上也绽开了祝福的笑容。
花店确实能陶冶人的性情,满室的花香,满眼的红花绿叶,似乎把春天浓缩在了这片天地,让人的心里也充满了爱心。一个如花的女子,一份美丽的事业,把娇艳欲滴的鲜花和生机勃勃的美丽,通过这个花店,通过这双手,传递给爱美的人们。我并不熟悉花店的老板娘,但花店隔壁的油漆店是我的同学开的,有时经过闲聊时,同学笑着说:“虽然我的油漆店比花店开得早,但我还是有点不忍心继续开在她的旁边,油漆的味道,会杀掉不少花香,我想搬走了。”我笑道:“她的花店开在你的旁边,生意又如此繁忙,对你是有好处的,因为来买油漆的人,闻不到油漆味,只闻到花香了。”
苏州园区有位朋友,他的妻子也是开花店的,前年就听说,每天能做3000元的生意,如果只有一半的利润,也有1500元,有能力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了。女人如花,花店是适合女人开的,男人“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