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 >

第42部分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第42部分

小说: 中国思想通史 第三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乡里,礼辟皆不赴。” 
在偏安江左的小朝廷中,葛洪并不顶得意。自叙对建武后的生活未有记
录,晋书本传记载得也很概略。本传说: 
“元帝为丞相,辟为掾,以平贼功,赐爵关内侯。咸和初,司徒(王) 
导召补州主簿,转司徒掾,迁谘议参军。干宝深相亲友,荐洪才堪国史, 
选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固碎不就。以年老,欲炼丹以祈遐寿,闻
交址出丹,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
耳。’帝从之。洪遂将子侄俱行,至广州,刺史邓岳留不听去,洪乃止
罗浮山炼丹。岳表补东莞太守,又辞不就。岳乃以洪兄子望为记室参军。
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后忽与岳疏云:当远行寻师,克
期便发。岳得疏,狼狈往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岳至,遂
不及见,时年八十一。视其颜色如生,体亦柔软,举尸入棺,甚轻如空
衣,世以为尸解得仙云。”(太平寰宇记谓卒年六十一。) 
咸和为成帝年号,咸和初为公元三二六年。考晋书卷八十一邓岳传:“郭
默之杀刘胤也,大司马陶侃使岳率西阳之众讨之(时岳为西阳太守),默平, 
迁督交广二州军事,建武将军,领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假节。”又考晋
书卷七成帝纪,咸和四年冬十二月,右将军郭默害江州刺史刘胤,陶侃率众
讨之,明年五月,擒郭默斩之。邓岳为广州刺史,在咸和五年(公元三三○ 
年)之后,葛洪再度南行到广州,当也在咸和五年之后了。由此看来,葛洪
封侯食邑后在江南,也至少住了十四年左右(公元三一七——三三○年)。
就是说,洪再度南行时,当在五十四五岁光景。这十四年的时光,是以掾属
主簿之类的佐吏职位度过去的,在官阶上说,并不得意。
晚年的葛洪,被邓岳留在广州,在罗浮山修道,度他的神仙丹鼎生涯。
本传说他“止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述不辍”。所谓在山
积年,究竟多少年呢,本传没有交代明白,但如以本传所载卒年八十一而论, 
则在山当在二十六七年以上。但太平寰宇记又记他卒年六十一,则在山仅六
七年。考本传,洪死时,邓岳当为广州刺史。考岳傅,岳卒于广州刺史任内, 
又成帝纪,咸康二年(公元三三六年)冬十月,广州刺史邓岳击夜郎,五年
(公元三三九年)三月,广州刺史邓岳伐蜀。以后,即不再见有有关邓岳的
记载,邓岳以咸和五年任广州刺史,至咸康五年,历时十年。则葛洪在山, 
当邓岳广州刺史任内,似以六七年为合理。就是说,关于葛洪的年寿,太平
寰宇记所载六十一,比晋书本传所载八十一较为可信。
总结葛洪一生,他本是江南世贵子弟,少年时饱受亡国悲哀,然而儒道
双修,仍找到了他的安心立命之处。青年的葛洪,以协平农民暴动石冰之乱, 
建立功业,可是功成不赏。北国的复亡与江南的鼎沸,使他流浪到广州,这
时,他沈浸在神仙生活的向往之中。东晋开国,他以旧功被录,封侯食邑, 
然而仕途既不达,江南又离乱靡已,他终于再度南行,以丹鼎生涯终老罗浮。
可知他出则为仕宦贵族,处则为神仙贵族,儒道双修,出处两得,外儒术而

内神仙的具体应用,在他的一生中,作了典型的体现。
葛洪对自己的身分,曾加以夫子自道式的说明。自叙说:“不成纯儒, 
不中为传授之师。”又说:“洪忝为儒者之末。”又说:“念精治五经,著
一部子书,今后世知其为文儒而已”,这是说,他是一个儒者。但又说:“将
遂本志,委桑梓,适嵩岳,以寻方平梁公之轨,”又说:“每览巢、许、子
州、北人、石户、二姜、两袁、法真、子龙之传,尝废书前席,慕其为人”, 
这是说,他是想做一个隐逸之士,神仙家之流。他的著作,内篇自说“属道
家”,外篇自说“属儒家”。可知他儒道双修,是自己承认的。关于抱朴子
的得名,他有一段自述:“洪期于守常,不随世变。言则率实,杜绝嘲戏, 
不得其人,终日默然,故邦人咸称之为抱朴之士,是从洪著书,因以自号焉。” 
所抱之“朴”,当即为他的神仙贵族的幻想吧。
葛洪的著述,据自叙所说:“凡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颂诗赋
百卷,军书檄移章表笺记三十卷,又撰俗所不列者为神仙传十卷,又撰高尚
不仕者为隐逸传十卷;又抄五经、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伎、短杂奇要三
百一十卷,别有目录。”据此则所著作共二百二十卷,所抄述共三百一十卷, 
两共五百三十卷,真是洋洋大观。著述之见于后代书史所著录或引述者,计
有: 
隋志著录: 
汉书钞三十卷后汉书钞三十卷
神仙传十卷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
抱朴子外篇三十卷遁甲肘后立成囊中秘一卷
遁甲反复图一卷遁甲要用四卷
遁甲秘要一卷三元遁甲图一卷
遁甲要一卷神仙服食方十卷
玉函煎方五卷序房内秘术一卷
新旧唐书著录: 
要用字苑一卷史记钞十四卷(新) 
老子道德经序诀二卷太清神仙服食经一卷(新) 
宋史著录: 
大清玉碑子一卷太乙真君固命歌一卷
七录著录: 
龟决二卷周易杂占十卷
肘后急要方四卷抱朴君书一卷
道藏目录著录: 
神仙金汋经三卷大丹问答一卷
金木万灵论一卷抱朴子别旨一篇
元始上真众仙记一卷(此见
宋灵佑宫道藏目录) 
释法琳辨正论引: 
修撰庄子一七卷服食方四卷晋书本传称: 
抱朴子内外一百十六篇碑诔诗赋百卷
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隐逸、集异等传各十卷
五经史汉百家之言方伎杂事金匮药方一百卷。(内篇杂应篇云: 
三百一十卷“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别病

名,以类相续,不相杂错。其九十[注, 
当作救卒]三卷皆单行径易,约而易
验,篱陌之间,顾盼皆药,众急之病, 
无不毕备。家有此方,可不用医。”当
即金匮药方。) 
肘后要急方四卷
所以本传说他“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富于班马”。虽然其中大
部分都是钞述的,然而其数量实为不少。
在遐览篇,葛洪曾列举各种道经、诸符的名称,那可能是当时流行的道
书,而今天却成为东晋初年的道书总录了。为之分类,每类撮记其一二部, 
如下:
一,文三皇内文天地人三卷、元文上中下三卷、樊英三壁文三卷
二,经混成经二卷、九生经、老君玉历真经(道书称经者,数量最多。) 
三,录元录二卷、杂集书录、黄老仙录
四,记墨子枕中五行记五卷、隐守记、玉策记
五,书养生书一百五卷
六,图守形图、观天图、木芝图
七,契左右契
八,仪升天仪
九,言微言三卷
十,九宫九宫五卷
十一,子凌霄子、去丘子
十二,集三尸集、■里先生是生集
十三,法登名山渡江海敕地神法三卷、兴利宫宅官舍法五卷
十四,秘法采神药治作秘法三卷
十五,要赵太白囊中要五卷、郄公道要
十六,大禁入温气疫病大禁七卷
十七,律道士夺算律三卷
十八,术立亡术
十九,道意少君道意十卷
二十,大霓孔安仙渊赤斧子大览七卷
二十一,口诀李先生口诀
二十二,肘后肘后二卷
此外尚有书名见各篇者,不列,诸符亦不列。
据方维甸统计,抱朴子所举“仙经神符,多至二百八十二种”(校刊抱
朴子内篇序),真是洋洋大观。但其中绝无道家诸子(老子庄子等都不在内), 
更无汉末流行为黄巾所本的太平清领书之流,因为葛洪出自郑君所传,则其
本门户之见摈弃他家是很显然的。在这许多道书中他认为最重要的,是三皇
文、五岳真形图。讲变化之术的,“大者唯有墨子五行记”,“其次有玉女
隐微”,“又有白虎七变法”,“过此不足论也”。

第三节
内神仙的唯心主义理论及其修仙方术
葛洪的道教思想,关于神仙部分,集中表现在抱朴子内篇二十篇中。关
于内篇的性质,葛洪在自叙中有所说明:“内篇言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
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属道家。”又,在内篇之首,洪自序作书旨趣道: 
“今为此书,粗举是生之理。其至妙者不得宣之于翰墨。盖粗言较略,以示
一隅,冀愤悱之徒省之,可从思过半矣。”可知内篇的中心旨趣是长生之理。
一切方药,一切禳邪却祸的方法,目的为了养生延年,为了长生,而长生的
极致,则可以登神仙。至于鬼怪变化,实为禳邪祛祸的宗教所必须具有的空
虚的胡说,因而也在他所究明之列。
考二十篇的篇目,依道藏本,次第如下: 
畅元第一论仙第二对俗第三金丹第四
至理第五微旨第六塞难第七释滞第八
道意第九明本第十仙药第十一辨问第十二
极言第十三勤求第十四杂应第十五黄白第十六
登涉第十七地真第十八遐览第十九袪惑第二十
这二十篇中:畅元、地真论道之本体;释滞、道意、明本论儒道之异,儒道
本末;论仙、对俗、至理、塞难、辨问论神仙必有,服食可信;金丹、仙药、
黄白言求仙之主要方法;微旨、杂应言求长生及却祸的各种小方术;登涉言
登山涉水的方法及诸符;遐览举各种道书;极言、勤求、祛惑言求仙须终极
求之,敬礼良师。其中除论道之本体及儒道本末的五篇外,其余十五篇全属
神仙家言,即论道之本体及儒道本末的五篇,其中所谓“道”,也是神仙家
的“道”,与道家之“道”,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可以断言,抱朴子内
篇二十篇,全属神仙家言,是现存体系最完整的关于神仙家言的著作。
下面,我们试对葛洪的神仙思想,加以䌷绎。
葛洪论道之本体,袭用道家范畴,名之曰“元”(即玄),这是道教依
附道家的地方,不从葛洪始。不但在范畴上袭用道家,即“元”的涵义,也
与道家所说相似。畅元篇一开头就说: 
“元者,自然之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 
这表明宇宙的“始祖”或“大宗”(注意身分性的豪族在理论上用的祖宗名
词)是元,一切(万殊)都从“元”产生出来。接着论元的深远高旷,无所
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为,无所不能: 
“眇眛乎其深也,故称微焉;绵邈乎其远也,故称妙焉;其高则冠
盖乎九霄,其旷则笼罩乎八隅。光乎日月,迅乎电驰,或倏烁而景逝, 
或飘滭而星流,或滉漾于渊澄,或氛霏而云浮。因兆类而为有,托潜寂
而为无。沦大幽而下沈,淩辰极而上游。金石不能比其刚,湛露不能等
其柔,方而不矩,圆而不规。来焉莫见,往焉莫追。乾以之高,坤以之
卑,云以之行,雨以之施。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吐纳大始,鼓冶亿类, 
佪旋四七,匠成草昧。辔策灵机,吹嘘四气,幽括冲默,舒阐粲尉。抑
浊扬清,斟酌河渭。增之不溢,挹之不匮,与之不荣,夺之不瘁。” 
凡宇宙的生成、运动,都是元的作用。一切都从元出,而元又超乎一切
之上。这个元,是先天的祖宗,是葛洪的上帝。

元的同义语是“道”,这也是袭用道家的。道意篇说: 
“道者涵乾括坤,其本无名。论其无,则影响犹为有焉;论其有, 
则万物尚为无焉。■首不能计其多少,离朱不能察其仿佛,吴札晋野竭
聪不能寻其音声乎窈冥之内,■狶■猪疾走不能迹其兆朕乎宇宙之外。
以言乎迩,则周流秋毫而有余焉,以言乎远,则弥纶太虚而不足焉。为
声之声,为响之响,为形之形,为影之影。方者得之而静,员者得之而
动,降者得之而俯,升者得之以仰。强名为道,已失其真。况复乃千割
百判,亿分万析,使其姓号至于无垠,去道辽远,不亦远哉!” 
元和道都是宇宙生成运动的根源。道与元一样,也是无所不在,无所不
有,无所不为,无所不能,是上帝的代名词。故元即是道,道即是元。这一
点是很与自然泛神论接近的。在魏晋以后,易老庄并称三玄,因此,玄就代
替了道,成为道的同义语,而在葛洪的思想中,则毋宁说是以元易道,故首
篇即标畅元,但为了数典不忘其祖,又揭明道意。不过,我们知道,葛洪的
道,乃道教的神仙之道,与道家之道不同。道家主无,而道教主有,故道家
贵无生,而道教贵长生。
从元中产生了元一,产生了两仪。这里没有物质,都是些空虚的数字。
畅元说:“胞胎元一,范铸两仪。”元一又是一个神秘的东西,与之相关的, 
还有一个神秘的真一。地真篇说: 
“元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