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造就中国的微软-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业发展的宝贵财富;二是科利华是一个敢于探索、善于思维的企业。尤其是
逆向思维、由点到线到面及体的思维方式,最后升华为量子思维,激发灵感,
不断产生新的创意。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根本性。办企业就是办人,办
不了人也就无从谈办企业,从特殊到一般,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以人为本的企
业能够取得成功,主要由四大要素来决定:
思考和创新能力
组织和沟通能力
传播和影响能力
示范和领导能力
而对于一个学习型企业与冲浪型企业来说,则要看到企业领导人的导向
作用,企业领导人的志趣爱好、精神状态、思维方式和目标追求,对这个企
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科利华的信息主管孙斌,由于对自身的修炼有
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对他领导的部门也就有着不同的感受。他认为一个人在
学习型企业里,应该掌握:
1。学会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能动的学习意识,这是信息时
代对每一个人的客观要求;要有坚强的意志力、顽强的毅力、伟大的目标,
要追求高效的行动和完美的目标,要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对任何从事教育软
件研究的员工而言,深入学习、学习教育、研究教育,体现某种教育思想是
必不可少的。
2。学会思考。即学会创新的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学会学习是
学会思考、创新的基础。创造具有三个层次:
A。高级创造。像爱因斯坦、牛顿、波尔属于高级创造者,这类人少,但
其所做的是前所未有的、划时代的创造。
B。对社会有较大价值的创造。
C。与众不同的创造。这是一种最常见、却又极易被忽略的创造。培养中
学生的创造力应从此入手。
创造标志着一种知识的飞跃和跳跃,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创造与创
新是未来人才的核心。创造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量子
思维则是这种创造思维模式的典范。其核心为“四结合,四突出”:
自觉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突出直觉思维。
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突出发散思维。
直线思维与非线性思维相结合,突出非线性思维。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相结合,突出求异思维。
3。学会组织管理。未来信息社会是依赖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科学的组织管
理向前发展的。善于规范并组织实施、充分协调,具备一定的决策能力同样
是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标准之一。
4。学会获取信息。善于从书本、各种媒体等方面获取、利用和处理信息,
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的能力同样是未来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
5。学会交往。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关系形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资
源,充分、巧妙利用这种正当的人际关系,可缩短与社会的距离,节约资源。
6。善于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在分工愈来愈细的信息社会,一个不会与别
人合作的人,是一个没有成功希望的人。要真正做到与别人合作好,首先必
须正确认识、评价和评估自己;其次要善于发现别人,学会包容,敢于否定
自己,勇于承认别人,这是成功者必备的因素。
这是一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论断。看一个企业超速成长的过
程,主要是看这个企业的战略是否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
求;看一个企业的成长是要看这个企业的领导怎样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理
论,怎样让员工来认同企业文化。也就是“用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来指导企
业的超速成长”。IBM 的一位高级管理人士说:“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确
定企业战略目标,把公司的宗旨与各项精神原则相联系,组织家庭式的企业
环境,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并能积极影响企业的目标和价值;能使企业领
导产生众多的追随者;能鼓励员工创新和建立起敢于向自我挑战的冒险精
神;能把竞争当作是促使自己去标出新的行动路线,以此能为企业的超速成
长作出实质性的努力。”基于此,从事教育软件开发的科利华提出了“科利
华的理论大厦建成之时,就是科利华腾飞之日”。
1991 年,科利华凭借600 元钱开始创业,经过八年的发展,却将一个软
件企业做得气势磅礴。导致同行业的人士曾经嫉妒地骂道:“科利华简直是
个异类,不知情的人认为科利华已经处于进退维谷的边缘,但是人家的软件
大厦却越盖越高了。”事实也是如此,1996 年以来,科利华的年销售额均是
在亿元的基础上成倍地增长,致使美国《新闻周刊》将其视为对中国软件产
业发展具有影响的“决定性力量”。
然而,在我们剖析科利华成长时,却不难发现,它的每一次变革均是在
“思想与观念”上产生的变革。
在宋朝弟看来,软件要发展首先要否定原有的观念。“只有在相对论的
指引下,才可能找到原子弹,牛顿从来就没想过有原子弹。”
而宋朝弟的当务之急就是在量子力学观念的指引下,掌握软件的核武
器。“在观念、思想、方法、行动四个要素中,我们把行动看得最弱。因为
在信息社会中,你不需要‘动’很多东西,关键是要在一个正确观念的指导
下,产生一种思想。思想具体化以后,想出一些办法。真正要做,就是几个
动作的问题。因此,在我们企业中,观念的灌输是最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观
念通了,具体事情好商量;观念不通,具体事情很难商量。事情想清楚了,
做起来不难。不管多大的工作量,只是个人力量和时间的问题,总能实现。”
但“有资金,没观念,资金可以消耗光。没观念引导,可以做成一个好
产品,但第二个产品不一定好。没有共同观念的队伍,待遇好时,能凝聚一
批人,但总有遇到困难、遇到波折的时候,那时,队伍还能挺得住吗”?“在
传统牛顿的认识论里,过去决定将来,历史能告诉未来,但90 年代以后,已
不再是今天具备了什么素质,明天就一定会有什么结果。决定论认为,从开
始就有结果,这都是牛顿的东西,量子力学不谈这个。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
一个火花,是没有因为所以的。我们企业的进步不是由过去决定的,而是我
们每一天都在进步。”
宋朝弟的机会观和世界观紧密相连:“当很多机会和现有的观念矛盾、
冲突时,你不会觉得它是机会,但你若换个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它的确是
机会。不要埋怨周围的环境不好,不要说自己命不好,没赶上机会,换一个
角度来看世界,你马上就会发现,你面临着很多机会。你的思维一旦改变以
后,你就会发现你的能力加强了,你几天就能起来。人不前进,是自己束缚
了自己,不是自己能力不行。”
宋朝弟对大学所学知识本身持否定态度。“我们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本身
一点价值都没有,只是学到了一种信心和方法。因此,不论你选哪一个学科,
都能搞管理,都没有问题。管理跟管理学本身没有关系,因为我可以学习,
而且知识在不停地变化,每天都有大量的新知识生成,生成的速度远远超过
原来所有知识的总和。怎么办?你只能是不断地去学,跟上这个步伐。”
“人必须主动地挖掘自己的意识,去感受社会的变化,这最重要,而不
在于经历;你经历得再坎坷,再辉煌,再崎岖,都没有用,没有观念指导,
下一步还是不知道怎么走。”
在宋朝弟的新观念中,软件的跳跃性发展取决于灵感。
在量子力学新观念的指引下,宋朝弟认为,软件企业的科学性变得越来
越弱,艺术性变得越来越强。“软件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传统物质生产特
别讲究科学,讲究过程严谨、社会调查和分析;而艺术讲究一个点上的感觉,
讲究突然性、偶然性、创造性和个性。艺术是推导不出来的,它得躺那儿想,
坐那儿侃,突然冒出一个灵感,抓住它。艺术是没有道理的东西,在艺术上
没有因为和所以,说这幅画值钱,它就值钱,为什么不值钱?不知道。感觉
值钱就值钱。管理太规范了,艺术就不出来。所以,有时候要有意创造一个
不规范的环境,这有利于创造。”
关于观念的革命,我们已经知道科利华在企业观念上提出了“量子理
论”,而引起社会轰动的则是科利华通过教育软件推动了“学习的革命”。
事实表明,宋朝弟用他的“直觉”实现了中国出版市场前所未闻的轰动:
从1998 年10 月12 日开始的100 天内,《学习的革命》一书发行到500 万册,
这意味着至少有相同数量的中国家庭,积极响应了科利华软件集团的号召,
希望自己在新时代到来的时候,不会落伍。这使我想起了美国的约翰·凯特
和詹姆斯·赫斯肯特在《企业文化与业绩》一书中指出:信息企业的企业文
化的应变性或者说适应性越强,就越有利于关键的企业管理过程,这些过程
包括体系结构的开发、传统体制的转换、项目商业价值的评测,信息规划对
业务的支持等等。
二、怎样做企业的“先知”
宋朝弟认为,基于牛顿经典力学的思维方式已经不能充分解释目前这个
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确定的、可以预测的、渐进的思维方式是工业化社会的
产物。现在,我们要用量子思维去“敏锐地感觉变化、快速地做出反应、坚
决彻底地行动、灵活机智地调整”。他说:“当今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事
件本身是不连续的、跳跃的,呈现出一种波动的状态,这个时代具有了量子
的基本特征。21 世纪是一个量子时代,如果我们掌握量子思维模式,注定不
可能不成功。”
宋朝弟认为,科利华这个企业像量子理论中的一颗量子,要么不运动,
一运动,就是跳跃,不存在(至少是不追求)渐进发展。
“健康企业,可持续发展”是许多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许多企业
求之不得深深苦恼的原因。宋朝弟却称科利华不追求“百年老店”,“老字
号往往意味着保守,不思创新与变革。而没有创新思想,在信息时代肯定立
不住脚”。现在我们需要构建的却是自己的量子思维,以及用“量子理论”
的各种特征来管理科利华。
那么,科利华在构建“中国的微软”的过程中,究竟是怎样来思考的呢?
在知识经济时代初见端倪之时,现有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及其它活动方式
必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量子思维对传统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
思维方式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维,从单向思维转向多向思维,从顺向思维
转向逆向思维,从匀速思维转向跳跃思维。
宋朝弟在提出量子思维的过程中,就认为量子思维是人们基于牛顿经典
物理学的一种超越于自然范畴的一种解释。
按照常规,诞生于18 世纪的牛顿力学在为人类创造巨大的工业财富的同
时,也训练了我们数代人的思维。因为A,所以B。苹果从树上掉下来,是因
为地球的引力,这是我们最熟悉的故事,也是我们认知的模式。而量子思维,
就是要在我们的这种思维方式上产生一种超越。
宋朝弟认为:“我们所处的社会,已不再等同于原来的物质工业社会。
因此,也就不能再以17 世纪牛顿经典力学的观念来解释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
社会。我们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但现实是,我们
大多数人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更,而改变牛顿直接因果关系式的思维。”
“在传统的牛顿思维中,过去决定将来,历史告诉未来。但90 年代以后,
已不再是今天具备什么条件或原因,明天就一定会有什么结果。决定论认为:
‘有开始就有结果,而量子力学不谈这个,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火花,是
没有因为的’。”
事实上,这就是对传统思维的一次激烈冲击。如果按照传统思维的方式
去考虑问题,我们就会按照“因为”和“所以”的逻辑关系去判断事物。仅
在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条线上去发展,只考虑它周围的一切事物,而从
不去考虑别的什么。但在信息社会里,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已经习
惯“因为”与“所以”的逻辑关系也就有了新的变化。例如,由于英特网的
建立和联通,信息来自四面八方,不仅有过去的、将来的,还有前景的、背
景的、虚幻的、现实的,就像一个巨大的、虚空的、内外交错而又完全连接
的金属线球体。它要求我们观察事物和思考事物时,不仅仅是孤立静止地看,
而是从联系和发展的立体角度去思维。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