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当空照中华-第6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也是因为他知道临洮丢了之后,兰州保不住,若是去了兰州,即便他张献忠保住了大西营剩余的人马,他也仍将不得不跟着高迎祥过了黄河,继续西去。
既然如此,何不带着自己的人马走积石关自行往西,一旦抢下了西宁城,从此拥有河湟之地,然后进可攻退可守,搞一个自己的独立王国静待以后的时机?!
这可比跟着高迎祥一路被官军追赶着一直不停地往西跑好多了!
至少积石关还掌握在自己人的手里,从河州西去出关要容易得多,而跟着高迎祥,一方面有被兼并的巨大风险,另一方面过了黄河往西去也不太平,那里有着太多实力雄厚的木速蛮了。
这些木速蛮的势力,对于闯王高迎祥来说,是一支可以拉拢和利用的力量,至不济也可以相忍和并存。
但是,对于张献忠来说,这些木速蛮势力,可是比高迎祥更危险的一种存在。
因为八大王张献忠及其麾下的大西营,可与高迎祥及其麾下队伍大不相同。
高迎祥率领麾下流贼队伍窜入西北以来,先是自称大白高国党项羌人的后裔,平时也是一副白衣白帽的打扮和做派,说起来与如今云集河西以及河西以西的白帽木速蛮们很是相似。
即使后来,高迎祥麾下众头领与西北木速蛮闹掰了,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去,双方也没有结下什么血海深仇。
贺一龙、贺锦两人的老部下们,当年倒是在固原城里与木速蛮结下了血海深仇。
可是,贺一龙、贺锦两个头领都死了,其麾下残部也没剩多少,根本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影响不到高迎祥的战略决策。
但是这个问题,放到张献忠及其大西营各部身上,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张献忠及其大西营各部究竟杀了多少木速蛮,甚至是当做过冬的食物吃掉了木速蛮,张献忠自己都说不清楚了。
而且张献忠及其大西营自从进入西北之后,几乎是每占一地必屠城。
而当地的汉人早在木速蛮之乱刚刚起来的时候就逃往干净了,剩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木速蛮。
张献忠及其大西营屠城所屠杀的人口,自然几乎也是清一色的木速蛮。
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张献忠麾下的队伍,当初靠着屠杀木速蛮的事实,赢得了那些逃亡隐匿起来的西北汉人们的信任,大西营各部迅速“招降纳叛”发展壮大了起来。
可是与此同时,张献忠的大西营,也成了西北木速蛮各股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成了所有木速蛮乱军头领们的公敌,彻底失去了与木速蛮联手的可能。
也正因为这一点,张献忠在带着大西营的骨干队伍撤离临洮城的路上,就下定了决心:
第一,不能去兰州,因为去了兰州寄人篱下,难免要被自称“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的闯王高迎祥所收编;
第二,也不能去河西,因为去了河西之后,面对满地都是实力强大的木速蛮,他的大西营可能根本无法生存。
这儿也不能去,那儿也不能去,到最后能去哪儿?
唯有河湟之地。
就这样,张献忠带着自己的骨干人马,一路逃到了河州城,劝说“义军”左路副元帅刘希尧跟自已一道撤离未果之后,径直从河州西进积石关。
“改世王”刘希尧这个人能力虽然一般,但是贵在有自知之明,知道罗汝才所部叛变、张献忠丢掉临洮之后河州城的巨大危险所在,因此,二话不说就率部撤离了河州,北上兰州而去。
这一样来,奉命率军驻守积石关的“争世王”蔺养成及其所部别无选择,在张献忠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之下,终于打开了自己把守的关门,迎了八大王张献忠入内。
蔺养成被派到这里原本是为了给高迎祥、刘西尧等人看守积石关,防备积石关以西的西宁官军以及西宁城以西蒙古人的进攻,结果反倒是在关键时刻给八大王张献忠留了一条后路。
此时,蔺养成听了张献忠这一番颇为自得的话之后,连忙陪着一幅笑脸说道:
“八大王这话说得没错!倒是兄弟当初多虑了!原以为这西宁城雄踞西陲、威震河湟多年,一时间怕是难以打下来,是以有所顾虑。结果倒没想到,八大王一到,率领众兄弟还真就打下了西宁城!
“只要守住了积石关,西宁湟中之地从此进可攻退可守,正是成就大业的风水宝地!
“从今往后,兄弟们一心跟着八大王休养生息,坐看关东河西两地龙争虎斗可也,兄弟们也正该好好歇歇脚了!”
蔺养成对着张献忠恭恭敬敬地说出这样一番话,毫不在意张献忠话里话外透漏出来的嚣张跋扈。
张献忠一直盯着蔺养成看他的表态,当最终看到这个在流贼队伍里年龄比自己大、资历也比自己深的“争世王”,如今在自己的面前是这么一个表现和态度,心里更加高兴,当下再次哈哈大笑起来,声音嘶哑,如同鸱夜鸣。
蔺养成所说的话,也不全是为了拍马屁迎合张献忠的奉承话。
张献忠他们这伙人,如今跑到了积石关外,盘踞在了西宁城,等于是暂时摆脱了官军的围剿,暂时跳出了三边之地各种势力交错冲突的这盘棋局。
这里除了人口稀少之外,其他的一切,的确都是一副风水宝地的样子。
第一零零四章 臣尽力了()
当初蔺养成奉命入驻了积石关之后,也曾打过西宁城的主意。
他也曾经想过占了西宁城,占了河湟之地,从此埋头蛰伏上几年,静观积石关外陕西三边之地的风云变幻,然后等待时机成熟了之后,再出关东进,争雄西北。
只不过,西宁城的城墙高大坚固,城中军民数万之众,而城头又有大炮镇守,并不好打。
至于城内的大明官军,虽然早就断了外援,但却一直坚守城池,不仅本地作乱的那些木速蛮乱军对它久攻不下,就是林丹汗领着察哈尔和西海蒙古各部人马前来,面对西宁城也是久攻不下,只能采取围困之法。
等到蔺养成奉命率军占了积石关以后,只是尝试着攻打了一次,就放弃了率军强攻的打算。
接下来,就坐等着城内官军的食物彻底耗尽,到时候城内的军民不战而降。
然而,让蔺养成没有想到的是,他在积石关左等右等了小半年,结果还没等到西宁城的守军不战而降,却先等来了八大王张献忠。
而久困疲敝之下终于生了内乱的西宁城,竟也稀里糊涂地便宜了前来摘桃子的张献忠。
“争世王”蔺养成对张献忠的到来内心并不欢迎,但是面对张献忠的到来,他却只能扭着鼻子认了。
一来,积石关距离河州城虽然不算远,但也有上百里的距离,真要是两边儿闹翻了脸,他的背后除了西宁城内的官军,还有海西蒙古人的威胁,一旦出了事情,可不是说撤就能撤得脱的。
二来,河州城内的改世王刘希尧说走就走了,也没等蔺养成撤回河州,也让蔺养成失了先机。
其实,说到底,还是八大王张献忠的大西营,比“争世王”蔺养成的队伍更“精锐”,更“能打”,同时也更是凶名在外、恶名昭彰。
蔺养成也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知道自己部下人数虽多,却都尽是一些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乌合之众,就没打过什么像样的硬仗,跟张献忠麾下百战余生的那些悍将悍卒们可没法儿比。
再加上积石关内也是没吃没喝,投了张献忠,这么多人马一天到晚的人吃马嚼,他八大王总得管吧。
就这样,张献忠率部来到积石关下两天之后,争世王蔺养成犹豫来犹豫去,开关投了张献忠。
如今,蔺养成率部归并到了张献忠的大西营,大家算是成了一伙儿的,不过每当想起这其中的机缘巧合,蔺养成的心里都还不是滋味儿。
这正应了“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这句老话了。
因为西宁城早已是强弩之末。
西北的木速蛮大乱之后,西宁城就已经成为孤选在河湟之野上的一座孤城。
不仅城内的百姓与城外失去了联络,而且城内的官军也彻底与内地的官军断绝了音信往来。
在随后一年半的时间内面,西宁城的卫所官军与匆忙募集起来的乡勇团练,先后经历了几次围城大战,人马、粮草、弹药以及各种守城物资消耗严重,但却几乎没有得到过来自朝廷的一点点补充。
先是军饷断绝了,连着将近两年没有领到朝廷拨付的钱粮了。
不过这一点并没有太大关系,因为西宁卫世袭指挥使李弘嗣所在的家族,世代镇守西宁城,在西北地区算得上是屈指可数的豪门世家,而且是那种富可敌国的豪门世家,守城的钱粮,他们可以出,而且也出得起。
但是紧接着,青海土默特的首领火落赤台吉率领部众撤走了,而前来扫荡劫掠的林丹汗所部更是将西宁城外河湟之野游牧的唐古特人、蕃人以及羌人部落一扫而空。
这一下子,西宁城内的守城军民,不仅断绝了与内地的贸易往来,同时也断绝了与青海蒙古各部的贸易往来,彻底失去了外部的补充渠道。
即便西宁城内的李氏家族再有钱,也从西宁城外买不到东西了,不仅买不到粮食草料,也买不到牛羊马匹。
一开始,李弘嗣和李振声等守城将领,靠着严格的量入为出,在西宁城里实行严格的配给制。
他们收集起城内所有能够找到的粮食,主要是李家自己的粮食,按照守城的官军、守城的乡勇和城中的百姓这样三个等级,每天定额配给。
包括李弘嗣、李振声这两个世家出身的守城将领,也是以身作则,每天按照自己定下的配额维持生存。
他们原本以为,远在北京的大明朝廷在赶走入侵宣大的建虏之后,就会派出大军前来解救西宁城,因此西北的木速蛮之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最多也就半年。
而李弘嗣和李振声等守城的将领,也是靠着这一点来激励城中军民的士气,不仅扛住了木速蛮之乱,而且也扛住了林丹汗的围攻,同时也扛住了城内的物资匮乏。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城中的官军和百姓们却没有看到朝廷大军的到来。
包括李弘嗣和李振声这两个守城军民的主心骨,也对自己之前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难道远在京师的朝廷在抵御建虏的战争中失败了?!
要不然,原本强大的察哈尔部林丹汗为什么会逃来青海?!
要不然,为什么直到如今朝廷大军都没有前来解决西宁?!
崇祯四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内陪伴着后妃与儿女们其乐融融,同一时间,风声鹤唳的西宁城内,李家大宅的前院,也即西宁卫指挥使司官署二堂之上,李弘嗣与李振声形容枯槁,神色灰败,相对枯坐。
他们两个人对西宁城外的形势,尤其对大明朝京师的大好形势仍然一无所知。
相反,李弘嗣和李振声两人对眼下的形势却是越想越感到忧惧。
尤其是当他们想到,远在数千里外的大明京师,可能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想到西宁城内那些追随自己坚守孤城却生生饿死的无数军民百姓的惨状,两个人面对大明京师的方向,跪在地上,放声痛哭:
“皇上!皇上啊!臣尽力了!臣尽力了啊!当年张巡守睢阳也只三百日而已,而今臣等守西宁,却已四百天有余,援军何时来,援军何时来!?”
他们的哭诉,只能用来说服他们自己,远隔数千里外的崇祯皇帝当然是不可能听见的。
而这两个当初力主坚守待援的汉子,之所以这么抱头痛哭,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外面的情况,还不知道建虏败退的消息,还在担忧着数千里外的京师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西宁城内已经到了粮草断绝走投无路的地步了。
在过去的四百多天里,李弘嗣这个世家大族出身的西宁卫世袭指挥使,与同是李家旁支出身的李振声这个举人,始终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特别是在食物配给上,基本上分到什么就吃什么,做到了与城中军民百姓同甘共苦。
他们两个人作为城中的主将,一开始是每日两顿饭,一顿干饭、一顿稀粥。
一段时间之后城内粮食将尽,两个人也改成了一天两顿掺和着各种野菜的稀粥。
到了崇祯三年的深冬,城里的五谷杂粮见底,即使像李弘嗣、李振声这样的主将,一天连一顿稀饭也保证不了了。
至于西宁城内的普通百姓,到了崇祯三年底,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