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当空照中华-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谓云台,可能是明代以前居庸关城内一座高塔的塔基底座,因为是巨石所筑,坚固无比,所以台上的高塔在战火中被毁之后,它的塔基底座却保留了下来。
这个云台之上的高塔,此前应该是一座巨大的过街塔,因此塔基底座的下面,有一座巨大的拱形通道。
这样一来,整个云台就像是居庸关城中的一座巨大石拱桥一样,两边两个门洞,皆可通行人流、车马。
而拱形通道之上的所谓云台,则高达三丈以上。
所以这处地方,算是形势险要的居庸关城中视野相对开阔的一片地方了。
当崇祯皇帝在两位军机大臣的陪同之下,以及在十二个御前侍从武官的护卫之下,来到云台处的时候,此时的云台上下及其周围,已经被神机营的两千火枪兵团团围住。
而王成胤带着刘振、王沛等居庸关内的将校武官,以及他们召集来的麾下士卒肃立等候了。
第二二五章 谁的过错()
崇祯皇帝一出现在云台之上,原本肃立在台下的神机营士卒即刻单膝跪地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心事重重的王承胤也带着居庸关将校士卒跪地山呼万岁。
云台之上,崇祯皇帝示意身边随侍诸人起身之后,望着台下的居庸关士卒,对孙承宗说道:“孙爱卿,你也曾带兵多年,以你看,如今居庸关中的士卒可有两千之数?”
孙承宗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恐怕不足两千之数啊!”
听完这话,崇祯皇帝往前走了数步,靠着云台之上的矮墙,冲着跪在下面的王承胤大声说道:“王承胤,如今居庸关中所有士卒可是全数到此?”
王承胤一看皇上亲自问话,本来单膝跪地的他,立刻改成双膝跪地,用颤抖的声音回答道:“启禀陛下,除了,除了北关城外的几处墩堡士卒外,其他人,已经全数在此。北关城外的墩堡士卒,因方才关门关闭……”
崇祯皇帝没等他说完,当即又问道:“那几处墩堡共有多少士卒?”
王承胤吞吞吐吐地答道:“大概约有,百十人左右……”
听了这话,崇祯皇帝冷冷一笑,也不跟他计较到底有多少人,只是问道:“那几处墩堡到底有多少人,朕自会派人前去查实。如今,朕只问你,你这居庸关城之中现有多少士卒?”
王承胤听到这里内心越发恐惧了,嗫喏着不敢搭话,但是不答又是绝对不行的,最后只好硬着头皮说道:“微臣守关士卒,如今实有一千四百人,加上城北墩堡士卒,共计一千五百人。”
崇祯皇帝看了看站在云台之下的那些居庸关将校士卒,转头对着孙承宗说道:“孙爱卿是知兵之人,你看台下这些居庸关里的士卒,可是能上战阵之兵?”
孙承宗又是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以臣观之,这个王承胤恐怕所言未必尽实,台下士卒多有衣甲不整,刀枪不齐者,臣看那些人绝非久经操练之兵。陛下一试可知?”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右手王前一伸,示意孙承宗上前安排试探。
孙承宗躬身抱拳,向前两步,然后站直了身体,对着云台之下的王承胤说道:“王承胤,本官乃是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孙承宗,你身居庸关参将,平日里操练士卒是你的本分,而三才阵又是我大明军中士卒必练之阵。今日圣上在此,你且指挥左右,将这一千四百人,摆出三个三才阵来。本官给你一刻钟,速速摆来!”
十一月的天气已经处处都透着寒意了,可是听完了孙承宗这话,王承胤瞬间汗流浃背,这汗当然是冷汗!
若是原本自己的麾下,区区数个三才阵,根本不必一刻钟,但是如今身后的队伍中塞进了他自己以及几个心腹将校的家奴仆人,以及刘振、王沛等人从商铺酒肆街头之中临时花钱雇来的一批无赖、闲汉、店小二什么的,三才阵虽然简单,可是这些人又哪里懂得呢?
为了以假乱真,这老老少少为数数百的普通老百姓,都被打散临时编入营伍士卒之中,如今反倒成了一大漏洞!
但是再头大也得照办啊!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王承胤愣了片刻,很快回过神来,马上喝令刘振、王沛指挥麾下人等摆起了三才阵。
一时之间,云台之下乱成了一片,有的在上官指挥下,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有的则如无头苍蝇一般到处乱窜,不仅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而且还一次又一次带乱了整个队伍。
见此情景,孙承宗回头对着崇祯皇帝苦笑着说道:“单凭这一点,陛下今日就是杀了这个王承胤都不为过啊!”
崇祯皇帝则面无表情地看着云台下仍然乱作一团的士卒,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又过了一会儿,台下的纷乱结束,因为时辰已到。
崇祯皇帝冷冷地看着台下的所谓三才阵,说道:“王承胤,这就是你们摆给朕看的三才阵!?”
王承胤转身看了看自己身后的队伍,除了自己的中军还算像模像样以外,两翼的三才阵完全是个四不像,一年没有层次感,自己原本军中的士卒在前,还算摆成了一队,而临时拉来的百姓,则一股脑地儿拥挤在士卒的身后,两个队列都没摆成。
王承胤见状,心如死灰,立刻转身跪地说道:“臣督练士卒不力,臣有罪,请万岁爷治罪!”
崇祯皇帝听了这话,点了点头说道:“王承胤,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肯实话实说吗?”
这时只见跪在台下的王承胤咬了咬牙,说道:“微臣罪该万死,请皇上宽恕微臣之罪,微臣才敢据实禀报啊!”
这时,侍立在皇帝身边的王国兴突然说道:“王承胤,你好大的胆子!陛下亲自问话,你敢不据实回答吗?!”
王承胤低着头始终没有等到皇帝的恩准,如今听了王国兴的呵斥,只好说道:“微臣万死。居庸关在籍士卒共计三千二百人,而实有士卒只有老弱八百六十余人。今日皇上突然驾到点验,微臣一时糊涂,听信左右胡言,从居庸关商民百姓之中拉来数百,再加上微臣等人家庭奴仆,凑出了这一千四百多人。微臣有罪,微臣罪该万死,但微臣也有苦衷,微臣也是万不得已才这么做,请陛下宽恕啊!”
听着王承胤终于说出了自己想听的答案,崇祯皇帝心中虽然已经如同明镜一般,但还是当众问道:“王承胤,你有何万不得已之苦衷?事已至此,何不一一说来?若有可恕之处,朕自会酌情考虑!”
王承胤听了皇帝说出这话,终于缓了一口气,心说:“刘大帅、李都督,我王承胤今日要是不说实话,恐怕这一百多斤就交代在这里了,只好对不住你们了!”
只听王承胤深吸一口气说道:“微臣当初从蓟州来此任职之时,居庸关就是这幅模样,虽然在籍营兵卫所兵共计三千二百人,但实际只有营兵不到五百,延庆诸卫该归居庸关的卫所兵,也只有老弱四百余,其余在籍青壮军户,微臣一年多来,从未亲眼见过。
“微臣也曾将此情况报与蓟州刘大帅处和前军都督府李都督处,希望刘帅和李都督能为居庸关不足缺额,但蓟州方面和李都督处皆言,居庸关兵籍军册历来如此,且定额已满,不论营兵还是卫所兵皆不能补充。微臣虽然身为参将,但若按所领士卒论,反不如边镇一守备。这就是微臣的苦衷。居庸关如此局面,实在并非微臣一人之过啊!”
听到这里,崇祯皇帝倒是有点欣赏王承胤的坦率了,听他说并非他一人之过,于是问道:“你说居庸关如此局面,并非你一人之过,那么以你看来,此是谁的罪过?!”
王承胤见皇帝面色有所缓和,心下也是一松,见皇帝这样问,他接着说道:“皇上既然过问,微臣就斗胆直言。以微臣看,营兵缺额,乃至操练废弛,那是边镇总兵之责。至于卫所名存实亡,则是五军都督府之责。微臣也是军户出身,对卫所情形略知一二。
“只看居庸关左近,原本皆是卫所军屯之田,如今哪里还有军屯的影子。此地该归前军都督府管辖,卫所之地如今都成了前军都督府世代将门之家的田庄,而原本卫所的军户,如今则成了都督府世代将门之家的佃农,更甚者则沦为奴仆。
“居庸关兵员定额三千二百人,其中倒有两千以上被都督府各大将门世家占役征用,由大明堂堂之军户成了将门世家的门下奔走之奴仆。这样的局面,又岂能是微臣一人之过?!”
第二二六章 宁做暴君()
听完王承胤所说的这番话,崇祯皇帝久久无语。
这时,孙承宗冲着王承胤说道:“王承胤,即便你所说全部属实,也难抵你今日欺君之罪?!左右,还不把他速速拿下!”
军机大臣孙承宗说完这话,据枪林立在云台之下的神机营士卒,立刻上前将王承胤摁住。
这时,崇祯皇帝对下台下众军说道:“军机大臣孙承宗孙阁老所说不错,即便你王承胤所说全部属实,也难抵你率众欺君之罪!居庸关营兵卫所情形,你原可不必等朕来查,主动上报,即使蓟镇和该管都督府都不理会,你也可以向直隶总督府禀报。”
“居庸关乃京西咽喉要地,一旦有失,京师危矣!真到那时,你王承胤并关中将校官佐,虽万死难赎其罪!”
话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突然大声说道:“居庸关参将王承胤,以及关中把总以上官佐,弄虚作假、率众欺君,知法犯法、罪不可赦,全数由神机营拿下,交由锦衣卫人员看押,择日论罪处置!”
“至于关中士卒及冒充士卒之商民百姓,由神机营看管,原地静候发落!”
说完这些话,崇祯皇帝扭头就走,下了云台,在身边一众侍从武官随扈之下,返回到了不远处南关城头的城楼之上。
刘文炳、文震孟带着神机营迅速执行了崇祯皇帝的决定,王承胤、刘振、王沛等居庸关将校官佐被五花大绑交给了王国兴手下的北镇抚司锦衣卫人员看管。
剩余不知所措的居庸关士卒百姓,原本在皇帝面前集结点验之时都是手无寸铁,此时面对神机营两千士卒的枪口,个个呆若木鸡,谁也不敢动弹一步。
当王国兴匆匆忙忙带着麾下锦衣卫,押解着王承胤等居庸关把总以上将校官佐二十余人,来到南关城城楼之下的时候,崇祯皇帝正和两位军机大臣说话,只听皇帝说道:“有了王承胤的供述,朕已不想再等下去。
“李爱卿,你今日就带着京营监军御史文震孟回京,会同锦衣卫指挥使巩永固,连夜赶到京师三千营驻地传朕旨意,免去襄城伯李国祯三千营提督勋臣一职。然后,到襄城伯府传朕旨意,秘密捉拿李国祯,下锦衣卫狱。待朕回京之后,再做处置。”
说完这话,崇祯皇帝又对孙承宗说道:“孙爱卿,一会儿你也派人快马前去蓟镇,传刘策来见,就说朕要与他当面交代居庸关筑城及防务问题。令他明日日落之前务必赶到!”
听皇帝交代完,孙承宗与李邦华对视一眼,都是躬身抱拳应诺,当即派人叫来了文震孟,就在御前斟酌着拟好了两份圣旨,崇祯皇帝让王承恩用了随身携带的皇帝印玺,这件事情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两人当然知道皇帝抓捕李国祯,召刘策来居庸关的目的是什么,本来还想劝皇帝谨慎从事,但是想到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想做而未能做成的事情,皇帝三言两语之间就安排了,心中也是感慨万千,没有再多说什么。
当下孙承宗安排心腹从人,带着皇帝谕旨,与一队拱卫司的锦衣卫快马出了南关城,往昌平方向赶去。
从居庸关到昌平,从昌平到顺义,再从顺义到蓟州,总共约莫二百里路不到,快马一夜总能到达,然后算算刘策赶来见驾的时间,明日傍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孙承宗安排完人去传达皇帝旨意,又与李邦华、文震孟商议了一番他们回京之后收押襄城伯的一些注意事项,然后送走了军机大臣李邦华与京营监军御史文震孟。
这个时候,王国兴上得城楼,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王成胤等人已经押在了城下,如何处置还请皇上明示!”
对此早已盘算好了的崇祯皇帝也没有征求谁的意见,直接说道:“王成胤先留着,等刘策来了,让他见见。至于其他人等,留之无用,一概杀了!”
这话一出,孙承宗等人都是心里一惊,这万岁爷看着年纪不大,心性倒是狠辣,果然不愧是抄家皇帝的做派!
始终随侍在侧的海兰珠看了看皇帝,想说什么,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即使实在蒙古草原之上,部落首领们的决策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