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三国-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拥有三万大军的杨奉又有着长安坚城之利,他们三人虽有十余万军队。却是攻城不下,最后只得接受献帝使杨彪提出地和议。
经过十余天的议和,郭汜济答应了献帝有关于还都洛阳地建议。
在他们看来,小小的洛阳一带,不足万人地部曲却是根本不能与他们所抗衡,而这时新关陷落消息。同样也未传来。
洛阳是谁的部曲,献帝以及杨彪是清楚的,这自然是田畴后来通过秘密遣派人员入长安报告原因了。只要能到得洛阳。便可算是脱离虎口,能得到现今势力强大,声名如日中天的刘晔部曲保护,稍等一段时间,得到消息的刘晔若再能将天子迎奉到幽州或徐州,那便真算得成功!
经过二十余日的准备,于七月二十六日,献帝与文武百官便在杨奉大军的护守下开出长安。浩浩荡荡地过潼关,而欲经弘农返回洛阳。
六日过后。正是八月初二,可郭汜,李和张济突然反悔,这自然是因为他们现了谈判过程中献帝根本没有要他们大军协助,先将洛阳那约有万数军队地势力驱逐掉。
这中间有什么隐情,原本以为放献帝回洛阳,他们依旧可以牢牢控制住地三人坐不住了。
立时要求献帝和百官停止前行,先回长安再说。现今刚过潼关进入弘农境内,前方函谷旧关同样是有人守备的。眼见脱困有望。并且杨奉部曲失了坚城掩护。是无法与就跟在后方地十余万西凉大军相争地,早知郭汜。李这些人反复无常的献帝当然不甘心听其连篇鬼话,一边派人拖着,一边却在杨奉派出军士护送下欲渡黄河而到河东境内。
早前根据地便在此处的总计有数十万的白波军领李乐等人便与杨奉有过联系,求保全天子能够得到朝廷赫免。此时情况之下,献帝作出这等选择也是无奈之极。
就在一切安定,只待当夜献帝便可轻舟随从先离此危境时候。经慕僚提示,郭汜,李以及张济识破了杨彪与杨奉的缓兵之计,直接翻脸相攻。
大军混战之下,箭羽横飞,郭汜,李大军数次与狼狈奔逃的献帝一行只余百步,流箭多次从其身边飞过。随从护卫也是渐渐减少。
濒临如此绝境的献帝,与杨彪一道也顾不得百官只能亡命奔行。他们若能脱身,则后面无论杨奉亦或是百官就便战败被俘,可有了白波军的掩护,郭汜,李只怕也会留些余地,不会妄意杀戮。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随同献帝一起逃命地许多文武官员,纷纷眼见敌军便要追上时刻,义无反顾的以微薄地血肉之躯领着少量士兵阻挡追兵。便是以着“螳臂当车”的无畏态度终于为献帝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也许他们并非是才能卓绝的良臣,但却无愧于真正的忠臣之名……
献帝一行人终于在气力渐感不支的时候,到了黄河岸边,奋起余力上了一叶早已备好的小舟,立时便在船夫全力操舵下,横越激流而到得对岸!
知道献帝已逃到对岸白波军势力范围内,对于这些没少打交道的黄巾余党,郭汜,李是颇有些无奈的。而与留下应战,立营稳守的杨奉也是短时内无法分出胜负。没了皇帝,无论杨奉疑或百官,在他们看来都是鸡肋。最后只得无奈退回长安。
使得杨奉与百官也是逃过一劫,终于在八月中旬,也全数渡河到达安邑境内。
白波军终究只是黄巾贼而非正规军,虽然李乐等人在得到了献帝地封赏后,对皇帝是比较客气地,但刘协在安邑呆着还是觉得浑身不自在。
但他随从经过数次渡河,也仅是百人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再经数百里之地想去洛阳,只怕中间是福祸难料!
八月十七日,终于等到杨奉领着一万五千余下兵员到达安邑的献帝,终于放下了心,开始与心腹们计划着如何摆脱这些白波领们,直接往赴洛阳。
有皇帝在手中,是很有底气地,这一点白波军的领们同样是清楚的,故而奢望他们主动放行,这只怕却是有些白日做梦味道。
就算加上了一万五千兵马,可对于只在安邑一地,便有十万军力的白波军来说,还是不够看了些。
于是,献帝只得以各种怀柔手断,不断加封李乐几人官职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着脱身机会。
终于他等到了……
八月二十五日,掌管半部并州的袁熙与高干,又动了对白波军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除李乐之外领皆领着大军前去支援,安邑便只剩下了约有五万人马。
这种情况下,保护献帝离开,杨奉已有十足把握!
八月二十七日,准备许久的献帝借视察军情之名,离开安邑城内住所进入杨奉军中。而杨奉则立即通告于构乐,尽述皇帝需得归回正统之地洛阳意见。
李乐当然是不愿意的,但他从献帝的动作已经知道了对方去意已绝,特别是经过数番波折的杨奉从献帝中得到了布于洛阳之势力正从属于刘晔消息后,再来明白告之。
自认时运不济,无法以五万军士将对方留下的李乐只得“好人作到底”,故作大度地派人送杨奉大军出城,取道河内而返洛阳!
“朕观将军像模威武,却不知名姓为何?”
揭开车帘的刘协看着护送在自己身边的,正是前番多次见到作战勇猛,只是因为时机不巧,他亦不能亲自询问的将领,立时便欣喜地问道。
“某姓徐,名晃,表字公明,只是杨将军手下前军校尉而已。”
徐晃见得天子动问,而现时于行军途中却不能行得全礼,只要在马上躬身恭敬地答道。
“正是汝等勇猛将士之浴血拼杀,方能使朕有脱身之机。昔时三万余将士,今只余一半,朕之心痛哀哉……”
刘协今年已有十五岁,本就有少年聪慧之名的他,现今虽然年纪尚少,但却极为成熟。触极前时那惨烈一战,数疑命将丧失情形,他顿时有感而道。
“只愿皇上能够平安归都,则为天下百姓之幸也……”
天子被视作天下安定的像征,故而董卓妄废立天子,袁绍另令帝皇是被天下人所不耻的。在徐晃这等将领眼中,当然皇帝若能经此一劫再回旧都,重拾前番帝王基业,必然会使动乱的天下早早回复安定。
这倒是是当之人信奉原因了。
“希望吧……”
刘协轻轻叹息一声,然后便放下车帘,心中却幽然想道:“刘子扬,按辈份汝是为朕之叔辈,但闻名不如见面,你真正能够如父皇所说那般,有使得汉室重兴之能,心中又会没有别样的心思么?”
经过这些年的波折,刘协开始不再盲目信任一人,对于刘晔究竟会是如何一个人。没有亲身经历的他,不愿意草率作出结论,而去毫无理由地相信一个人。但事实就是这么残酷。除了刘晔之外,整个天下又还有谁能让他去相信呢?
面对别无选择的事实,刘协只得将希望全寄于刘晔身上。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兴平二年九月三日,天子刘协还都洛阳。
接到消息的洛阳百姓,以及负责此处的田畴,赵明亲于黄河岸边相迎,同时派出快马回报于徐州的刘晔……
卷八:刘曹联盟 第十章 濮阳再败
“奉天子以讨不臣”,这是荀或早在三年前便与刘晔讲过的策略。
同样,先于刘晔接到天子还都洛阳消息的曹操,召集谋士商议后,也得到了毛介提出的类似说法“奉天子以令不庭”。但想完成这个政治策略的先决条件,却是先要将身边的大敌吕布先行剿灭,否则便是后患无穷!
刘晔先后在徐州、幽州两地施行的全面屯田制,也被曹操看在了眼里,先前因为征战各处,并且顾及到原本兖州士族的反对,他并未能施行屯田制。但经过吕布此次攻占,这些士族们倒也清醒了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重提旧事,成功实行屯田的机会是很大的。
政治上迎奉献帝,内政上施行屯田补充军用。
这就是曹操集团在九月中旬得到献帝还都消息后,作出的决策。
当然,无论是屯田还是迎帝,并非是想当然而行动,至少在这一年内皆无法施行。他们主要的方向,依旧是集结大军杀败吕布势力,将全部兖州收于手上。
袁绍集团也在随后不久得到了消息,对于这个问题,也是如往常一样,谋士们分为数派争执不下。
最先有沮授提出“挟天子以讨不庭”这个虽然话不好听,但却与荀或、毛介所献之策效果相同的正确策略。但以郭图、许攸为的袁绍旧有谋士们,纷纷反对。其言曰“若天子来邺,主公礼恭与否?权力是否需得移交?大事小事又疑或通报不闻?”
听闻此言,原本就不想献帝分薄了他的权势的袁绍立即便下定了决心不迎!
面对此种情况,沮授只得默然而退。同时保持中立的荀谌却也渐渐从乃兄荀或在幽州能得刘晔信任,掌大权,尽才能中看出了袁绍与刘晔的不同。
荀氏一门士子虽然因为家属拖累不得不继续为袁绍效力,但却再非如以前那般尽心尽力,更谈不上什么誓死效忠之语了。
有迎奉天子实力的不只刘晔、曹操、袁绍三家。但会将这个纳于考虑中的。却只此三人而已。
刘表、刘璋之流守成之辈,不见得亦有兴扶汉室的雄心壮志。而袁术则自己作着皇帝梦,正在加紧筹备,只待合适时机便要登基,更不可能想到献帝之事。
至于江东地孙策,他占有了三郡之地,现今正与扬州牧刘矛盾激化,大战一触即,他没实力同样也没心思去考虑此事。
袁绍接到消息的时间比刘晔是早一些的。原本就是献帝一行取道并州、河内而入洛阳。田畴和赵明出的快马报信,却得经过兖州之地迂回通报,当然就来得迟了些“天子还都洛阳?”
当刘晔在徐州召集起所有主要官员。就是在白马湖中操习水军的太史慈,以及驻于彭城主管屯田之事的陈登都返回郯县,而宣布这个消息后,顿时引起一片惊呼声。
从董卓入京乱政开始,到现今已整整过去了七个年头,无论是士族还是百姓们,都有些习惯了再难听到皇帝消息。正渐渐遗忘之时,突然听闻此信,第一反应是惊讶之极,并不算奇怪。
原本历史上,刘协是在次年还都洛阳,因为诸多因素牵扯,刘晔也并不清楚他是否还能够脱得长安牢笼。返回洛阳。
但总是有个心理准备,所以也并不惊讶。
既然事情摆到眼前,那么刘晔也就将重心再转移到此事上来。现今时机已到。三年前荀或所语“奉天子以令不臣”,或实际上可以用“挟天子以令诸侯”来解释。原因很简单,刘协再怎么聪明,他也不可能全盘接受刘晔的施政方案,权力移交给他,那便是将自家命运又全寄托于他人之手。不移交权力,结果也很简单,注定会背上“挟天子”的骂名。
以刘晔现在的习惯和性格,他并不喜欢将一切交由未知。“有多大地能力。就应当承担多大的责任”。当面临自己有能力引导历史,改变民族的走向时。刘晔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缓缓实行自己地理想。
那么,现今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迎天子中的利弊究竟是怎么的?
亲掌大权数年,刘晔已非往时那般只能空谈而对于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对于是否需要借助天子这个“王牌”来加强己方势力的政治资本,刘晔也是持着客观的态度来看待的。
迎天子之后,出师有名,名正言顺,这是肯定地。但同样,不论隔着他方势力迎奉天子难度,便是真正迎了过来,同样也会造成己方成为天下瞩目之地,矛盾的中心点!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迎天子看来会将自家摆到明处,使得人人惦记,那曹操为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却是事事顺利,成功展呢?
这就再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了,历史上曹操迎天子之时,实力并不强,顶多只有四万左右兵力,除去防守各处的,可用之兵绝计不过三万。实力弱小,况且袁绍认为天子就是个累赘,自然不会与他矛盾激化。
但现今刘晔的实力已然使得无论袁绍,还是袁术,甚至是与刘晔结盟的曹操都感觉到了威胁。
这种情况下,再迎奉天子,短时间内也许不会有事,但若让袁绍看到了其中好处,未必不会再次牵头,组织起一次清君侧雄讨刘”来!
双拳难敌四手,当面对四面是敌、各处被攻情况,刘晔再强也终会疲于奔命,撑不了多久的。
有更大地利益可图时,先前再牢固再好听的盟议,终只会是白话废纸而已……
一念转过许多念头的刘晔,看着下方依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