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黄老智慧 >

第28部分

黄老智慧-第28部分

小说: 黄老智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豫兮,若冬涉川。

  “豫”是事先准备的意思。如孔子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凡事事先妥为准备好,要有先见之明,高瞻远瞩,这更是老子所强调的。《易经》的豫卦的《彖》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即是:与刚强相应,意志上行,顺理而动。这也正是一个“士”的写照。在冬天过河(冬涉川),意思是冬天河水被冰冻住,车马行人可以在上面自由往来。不过在过河之前,人们必须注意到或探测到天气的寒度够不够,冰层冻得有多厚,上面大约能支持多少重量等等。不然冒冒失失去过河,走在半路,冰裂了,车马行人都将不堪设想。同时,如果天气的寒度不够,冰层不够坚固,就要等待。虽然急着过河,也得顺理而动,不可勉强从事。譬如以苏秦为例,他到秦国去谋职,并没有事先准备好,因为他完全没有打听好秦国的行情。那时商鞅变法刚结束,秦惠文公深恨“士人”,因为商鞅变法时,要用他(那时他还是太子)“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做榜样来行法,差一点把他杀了。到他即位之后,商鞅还是态度傲慢跋扈,自夸自满,于是有人告他谋反,有了这个借口,就把商鞅五马分尸,处理掉了。再加上丞相公孙衍是个特别小心眼妒才的人。这时苏秦高车驷马,穿着貂皮大氅,来了要求职,所以才会锻羽而归。苏秦经过艰苦的一年准备,揣摩成熟,然后再度出发,就马到成功了。

  2.犹兮,若畏四邻。

  “犹”是一种非常好怀疑而机警的小动物,延伸为警惕的意思。一般来说,有些邻居们最好管闲事,东家长,西家短,芝麻大的小事落到他们眼里,就会把人搞得不能混。如果在企业里,到处都是“眼睛”,专等别人出事,幸灾乐祸。大家谁不是在钩心斗角,岂可丝毫大意!《诗经》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告。美国话叫office politics,平日里,装模作样,尔诈我虞;斗起来,你死我活,毫不留情。譬如庞涓与孙膑是同学要好,俩人结为兄弟,誓约将来彼此提携照顾。庞涓在魏国谋到职位,逐渐掌握了兵权。后来魏惠王从墨子口中知道有个孙膑,是孙武子的孙子,也是鬼谷子的得意门生,才学盖世,深通祖父之学。就问庞涓关于孙膑的事,庞涓无法抵赖,只好写信去召孙膑。孙膑原名孙宾。鬼谷先生,见庞涓来信召孙宾,本不愿他去,可孙宾喜形于色,行色匆匆,于是就在他名字上加了一个肉字旁,宾成了膑,寓意,他将要被陷害而受刖刑。孙膑到了魏国,惠王封他客卿之位。不久庞涓觉得孙膑处处比自己强,可能会分他的权势。于是设计暗害他,令人诬告孙膑通齐谋反。惠王降罪,要判死刑。庞涓假意求情,遂改死刑为刖刑,孙膑从此不能行动,如同废人。庞涓把他接进府里,好酒好肉,尊奉供养。孙膑非常过意不去,庞涓请他把祖父兵法写出,他自然无法推却。后由小校怜他无辜,且知道他一旦写完兵法,就会被庞涓处死灭迹。就把庞涓的整套阴谋偷偷告诉了孙膑,孙膑这才恍然大悟。正在危急万分,无计可施的时候,猛然想起老师在临行时授他锦囊一个,嘱咐他危急时打开看。打开锦囊,里面只有“诈疯魔”三个字。于是即刻把写好的部分烧了,装起疯来。庞涓把他放进猪圈,他就吃猪屎猪尿。庞涓让他在街上当乞丐,勒令地方随时报告他的行踪。后来墨子再到魏国来时,设巧计相救,把他暗中带到齐国,介绍给相国田忌。以后孙膑大展才能,在马陵道计杀庞涓,大战中杀了魏太子申,魏国向齐称臣纳贡,割地赔款,齐国在天下称强。孙膑退隐,相传跟鬼谷先生走了。这段故事很长,其重点是孙膑对人太过信任,对人的警觉性太迟钝,这即使在现代企业里也难以生存发展。孔子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列御寇》)。

  3.俨兮,其若客。

  “俨”是庄重,恭敬,整齐的样子。到人家去做客,态度上自然要恭敬,庄重,仪表上自然要整齐。不过在这里还要加上一个俗语说的“出门看天色;进门看颜色”一环。去人家做客,不单是把自己妆扮得齐整,态度恭敬就行的,最要紧的还是要会察言观色,看主人的待客态度而定。如果他不以客礼相待,这边再谦恭也不见得有用。孔子和孟子都很敏感于这一点,这点对“士”自己选择进退是一个重要的关键。如果君主对自己不尊重,不礼貌,其他就可想而知了。颜色不对,就得马上走人。不然不但没有再留下来的意义,弄不好甚至连性命都会有问题。走人,还得要有“走”的技巧。走不好,恐怕连想走都走不了。

  这前面三点,都是谈到“士”如何应该在自己身上下功夫,保证自己的主动性,机动性,更要紧的是自己的安全性。

  4.涣兮,若冰将释。

  “涣”是涣散,洒脱的意思。引申为为人开朗潇洒,平易近人。夏天有冰在手里溶化,凉凉爽爽,滑滑腻腻,有一种令人非常舒适的感觉。“士”既然要服近来远,待人接物必须态度和蔼,关怀体贴,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唐秦王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得到部下为他卖死力,就是他不但能令人服他,还更能令人爱他,愿意为他牺牲一切而在所不惜。史称,一群人在一起死气沉沉,只要秦王一到,他立刻就能把握住众人的心理,就形成一种特殊气氛,所谓语惊四座,言服八荒,令人如沐春风之中。

  5.敦兮,其若朴。

  “敦”是敦厚,“朴”是朴实。鬼谷先生特别钟爱孙膑,除了他天资聪颖外,可能他的敦厚朴实是一个重要因素。敦厚朴实的人也很可能因不够机警而造成自己的盲点,因为太信任别人而受到伤害。想墨子向魏惠王推荐孙膑,墨子又怎么会知道孙膑是个才能过人的人,当然是听鬼谷子说的,因为他们是好朋友。而墨子的推荐很可能是鬼谷子的授意。等到孙膑在魏受难时,又是墨子去救他,也应该不只是巧合。鬼谷子高瞻远瞩,早有先见之明,知道孙膑敦厚,一定会在庞涓手里上当。庞涓下山的时候,先生也赠他一句话:“欺人者还被人欺”,以庞涓的性格做人,先生怎么会不清楚?鬼谷先生也明知庞涓虽然要害孙膑,但绝不肯马上就伤他性命,因为他“要”,要孙膑的兵法,这就成了他致命的弱点。先生要孙膑“诈疯魔”,就是留出余地和时间来拯救孙膑,并送他到齐国去完成他人生的使命。为什么先生不一下子直接让墨子把他荐到齐国去呢?也许先生觉得为了孙膑能够更完善,有必要让他经过这样一段磨炼。同时,为世界除去一个贪得无厌,损人利己,真正是人类渣滓的庞涓。孙膑留下了孙武兵法十三篇,这是非常大而久远的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孙膑兵法》(1972年在山东出土,440多片竹简,11;000多字,分三十篇。)如果他最后真的是和鬼谷先生一同到海外的一个岛上,安享余年,倒真是优哉游哉,他们就真是神仙般的人物,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既浪漫,又敦厚;既逍遥,又朴实。

  6.旷兮,其若谷。

  “旷”是开广,引申为胸襟,度量,要有深谷一般的容纳量。关于“胸襟度量”已经讨论过不少,相对的是鼠肚鸡肠。世界上没有一个鼠肚鸡肠的人不是自己把自己埋葬掉的。

  以上三点,都是谈到“士”的人际关系。从自己出发,通过别人,培养向心力,影响力和亲和力,作为保证最大成功的柱石。

  7.混兮,其若浊。

  老子用这句话来殿后,是有很特殊的意义的!在这个污浊的世界里,没有一处没有红尘。伯夷、叔齐,以周武王革命是“不义”,就不食周粟,只有双双在首阳山饿死。介子推以晋国诸臣争功夺利为耻,只好在绵山烧死。柳湘莲突然讲究起尤三姐的清白来,结果只有逼成一死一疯。而梁红玉帮着丈夫,击鼓退金兵,保住大宋半壁江山。历史歌颂她还来不及,谁还去究问她的出身。郑板桥的名言“难得糊涂”,真是一针见血之谈。老子用“混若浊”来告诫士人,不能太狷介,自命清高。否则就是决裂性的大悲剧,天下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即使自己是个十分清白的人,难免周围就有不怎么清白的人在,何况人世间,哪里去找完全圣洁的天使?为了存活,为了完成更大的使命,住在高楼大厦和猪圈里,相去几何?好酒好肉与猪屎猪尿,又相去几何?《吕氏春秋》有:“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慝者有殃。”对很多事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千万弄清楚不得的。因为越搅越混,就不可收拾了。美国俗语叫做:“Don't open a can of worms。” 
 
 
  
 黄老智慧
 
 
黄老智慧 
 
 
 
 
 
 
第二部 《老子道德经》新论 
第九讲 争→不争→无所争
 
(美)张绪通
 
  由于人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为了让身体继续存活下去,生来就有保护和防御的本能。所以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要争取;对自己有害的,就排斥。这些都是不用学习而有的能力,就连最低等的动物和植物也都有这种能力,称为生物的本能。荀子说:“‘性’是天生的,‘情’是性的本质,‘欲’是情的反应。人以所‘欲’为可以得到的,就去追求他,这是‘情’之所必定不能避免的。人心以为可以得到的,而去争取它,这是智虑所必然出于此的。”(《荀子·正名篇》)。一个小树的叶子卷了起来,把上面的昆虫吃掉了,或一只羊把青草吃掉了,或是一个昆虫把自己身上的颜色长成和树叶一样,以致别的昆虫以为只是树叶而被它吃掉等等,都是宇宙间自然而然,应该没有是非善恶的牵连。为此,竞争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的,这也不应该有是非善恶的界定。在人类社会里,竞争虽然是一种本能,不过经过人类智力的补充和加强,竞争就成为人类生活以及自我扩张的艺术和学问了。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并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以及如何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却是一个古今中外涉及于人类生存、生活的大命题。

  人类在襁褓之中,看见母亲口里有一块饼,他就会抢过来自己吃,如果有个哥哥站在旁边,他就会把哥哥推开,下意识地不许别人分“他的饼”,如果他做不到,就会哭闹一番,直到满意为止。到了幼儿园,与人竞争的就不只是一块饼了。以后大凡外形的美丑,财富的多寡,知识的博陋,智慧的深浅,灵性的高低……都要比。甚至人都死了,还要比追悼会的规格,棺椁衣衾的丰盛,葬礼的隆重。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然而,竞争之中,有了胜利者,也就必定有失败者。有失而复得者,也有得而复失者。只有大智大慧的圣哲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也才能讲得透彻。

  一般西方人都是直接鼓励人们竞争、斗争,并且绝不讳言弱肉强食,物竞天择。从小起就教,只怕小孩不会争,于是教科书本,电影,漫画都是教小孩要争,要争到底。在美国,小小的孩子就被父母师长逼着去打橄榄球(有的小孩性情不投,逼到自杀。),就是要为他们打底子,生怕将来争不过人家。英雄主义,要争得轰轰烈烈,死伤在所不计。会打橄榄球的将来在企业里容易谋求职位或升迁。身体特别壮的,甚至当上橄榄球明星,能立即变成富豪。因此,橄榄球在美国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体育的意义,它变成了美国的国家象征,是美国的“国球”。每逢元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必定有一场球赛,称为超级杯赛(Superbowl)。这个日子比什么节日都更轰动。譬如2004年的超级杯赛,票价从500美元炒到了6000美元,没有特殊关系根本买不到门票。当时赛地的宾馆,一个套房的价钱涨到17。5万美元一晚。电视广告卖到230万每30秒钟。全国人都疯狂地盯在电视机前面,赌输赢。到了这个地步,起初鼓励竞争的原意,早已不再有实质的意义了,这是鼓励竞争的变相结果。如同古罗马时期,武士(Gladiator)斗狮子或武士相斗本是大力提倡尚武,后来就完全变成“表演”,“娱乐”和“赌博”的性质。又如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本是尚武的竞赛,狠到要彼此抓出对方的肠子来才算,后来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从两男你死我活的敌斗竟变成他们彼此相爱的媒介,史家称为希腊之爱(Greek love)。鼓励竞争和斗争的意义经过一段时期,都变成了当初不能想像的东西,这也是物极必反的辩证必然结果。老子在《道德经》中却恳恳切切地教人“不争”,这是他的习惯,略过了“争”,而只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