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事+-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第一条关于苏丹红的新闻出来时,多少还让人觉得真诚,让人佩服新闻从业人员的英文阅读水平以及新闻敏感度。但是当一系列的报道跟随其后,把肯德基的新奥尔良鸡翅、麦当劳的薯条、SK…II、高露洁牙膏、碧螺春茶叶……都混在一起,搅成让人头晕的糨糊时,那些没有化学基础、没有医学常识的读者们,便开始迷失了—活着是如此艰难,生活里举目皆毒。生活在眼下的环境中,我们如何去阅读和健康有关的新闻,如何判断是非,为自己的健康打算?
先后两次涉嫌苏丹红和丙毒的麦当劳无奈地辩白:其实吃不吃油炸食品,打从有人类那天,这问题就开始存在了。但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让大家轻松无忧地回复到当初的热情,那时的王力宏在麦当劳店里的喇叭中高唱“我就喜欢”。绞尽脑汁,麦当劳想出了开放厨房让顾客参观的主意。被传为刷牙能刷出癌症的高露洁,不得不在报纸上买下整张广告,整版文字只为了告诉大家他们的牙膏没有问题。但这些公司的市场营销人才们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都抵不上给那些参与“举毒大战”的媒体工作人员,上两堂如何阅读研究论文的普及课,如何写作科技新闻的写作课。
举苏丹红为例:确有实验显示苏丹红I号有可能致癌,但究竟是什么样的实验,怎么致癌,很少有媒体给我们解释清楚。
作为一种人工色素,苏丹红共有四种,其中苏丹红I号常用做染色化学制剂,用于溶剂、油、蜡、汽油增色以及鞋、地板等的增光。老鼠的研究试验发现,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给4只老鼠每天喂食苏丹红I号,持续两年,结果老鼠出现了膀胱癌和肝癌的征兆。
1995年欧盟食品法规禁止使用苏丹红I号,防止在食品中出现“红色污染”,我国也于1996年做出禁用的规定。
2002年研究发现苏丹红I号能造成人肝脏细胞的DNA突变,显现出可能致癌的特性。2003年,法国发现经来自印度的苏丹红原料污染的一批食品,欧盟向各成员国发出了警告,明令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2005年1月,意大利从英国进口的一批“伍斯特”调味酱中发现了苏丹红I号。英国得知消息后,追根溯源,发现一批从印度进口的红辣椒粉可能是元凶。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苏丹红I号的359种产品名单,下令召回。三天后,产品增加到419种。
》
“举毒”新闻大战(2)
连载:医事作者:讴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网上开始流传一长串的涉红食物名单。我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超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扫红大战”在国内如火如荼,不仅从亨氏辣椒酱到肯德基烤鸡,还把辣萝卜、榨菜、方便面也一并挖出来,这其中有的是经过检测,有的是通过什么方法推断就不得而知了。总而言之,生活中到处可见苏丹红I号。而可能含有苏丹红I号的进口食品或原料,从刚开始的359种,迅速增加到618种。最后闹得有些滑稽的是,有些媒体建议大家,不要去买红得鲜亮的食品,或者干脆不买红食品,以避免吃到苏丹红。在当时,苏丹红成了一个屡试屡成的道具,被某些媒体用来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
至于出现在新闻或文章中的那些推断、描述是否符合真相,已经没有人问津。至于我们作为读者或者观众的感受,也没有人关心。
健康新闻,你读懂了吗监管、检测、制度完善……这些重大任务,还是留给监管部门,让我们来看看在苏丹红事件背后几个不被关注、很少提及,但确确实实和我们自己的健康有关的问题:苏丹红I号到底如何致癌?有什么样的证据支持这个结论?吃多少能致癌?导致什么样的癌症?
在忙于报道“涉红黑名单”的故事里,很少去提及这些问题。其实目前,并没有任何苏丹红I号让人患病的临床证据,没有足够数据证实苏丹红I号对人体有多大的危害,也没法确定一个人要吃多少才会患病。至于苏丹红作为“可能的致癌物质”,禁止在食品里使用,是各国食品管理部门出于严格把关的考虑。
禁止使用,并不等于我们不小心吃了新奥尔良鸡翅,就会得癌症。这样的概念,有几篇和健康有关的是非新闻,善解人意地告诉了我们?
查到那篇2002年研究的原文(刊登在Cancer Research 62,5678…5684,October 15,2002),作者在最后的讨论里提到:“我们的结果提示,从大鼠的情况也许可以推断人对苏丹红I号的易感性,特别是苏丹红I号对人的致癌性。虽然苏丹红I号对大鼠可致癌,但对人的致癌作用目前还未证实。在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的目录里,苏丹红I号仍未被归为致癌剂。”国际癌症研究所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它把苏丹红列入第三类致癌物,即“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不足”。
而在1999年,在欧盟对食物危险成分归类说明的会议上,把苏丹红I号归为“有可能有致癌作用,对人谨慎使用”和“有可能的致突变作用,对人谨慎使用”。在2002年这篇文章的最后,作者建议鉴于目前没有来自人体的数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那些平时工作接触苏丹红I号的工人有什么临床表现。
但是,作为引起苏丹红事件的源头,也就是最根本的背景—苏丹红I号的危害有多大,就这么在各种报道中被轻飘飘地以“致癌”两个字带过。
伦敦帝国学院的毒理学专家艾伦。博比斯(Alan Boobis)教授说,给老鼠喂食两年苏丹红I号的试验中,其实在两年后,这些老鼠只是表现出了可能会患癌症的迹象。在媒体“批红”正甚时,这位毒理学家还在《经济学家》杂志上给大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老鼠试验中每天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喂食苏丹红,连续两年,如果把老鼠试验的结果类推到人身上,那么对一个80公斤的人,就相当于连续两年每天吃2400毫克。而在英国召回食物中的祸源“伍斯特”调味酱中,每升含有3克的苏丹红I号。也就是说,这个人每天得吃800毫升的辣椒酱,连续两年。而很多被禁的食品中,苏丹红I号的含量还不到1毫克/千克,常人再怎么吃也不可能吃到这么多,因此,致癌的可能性很小。
但所有这些和健康有关的关键背景,一些跟风而上的媒体只字未提,我们读到的只是故事的一部分。为什么媒体只字不提?因为这些信息起不到煽风点火的作用,从它的新闻价值来说,是王小波所说的“熵减”的过程。只有把“致癌、有毒”继续过分演绎,才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应,甚至有些媒体还曾报道不要买“红得鲜亮”的食品,以避免吃到苏丹红,或者干脆不买红色食品。这样的建议继续将这场无视科学、无视真相的混战,演绎得离真相越来越远。
最直接的受害者,是对健康真相一无所知的读者。而在“致癌、有毒”的刺激下,人们的强烈情绪反应就会演变成恐慌。卫生部不得不发布2005年第5号公告,告诉大家:少量摄入苏丹红不会致癌。这份公告所依据的是一份最新的《苏丹红危险性评估报告》,这份报告通过对苏丹红染料系列亚型的致癌性、致敏性和遗传毒性等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对人健康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很小,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引起的致癌危险性不大,但如果经常摄入含较高剂量苏丹红的食品就会增加其致癌的危险性。报告里提到,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I、II、III、IV列为动物致癌物,但尚未证明对人体具有致癌性。就其毒性程度来说,按照目前在食品中的检出量和可能的摄入量,食品中苏丹红含量增加10万至100万倍才能诱发动物肿瘤,而对人体的致癌可能性极小。
当然,报告最后还提到,尽管少量摄入不会致癌,但我国明确禁止苏丹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针对我国一些食品中可能含有苏丹红的情况,卫生部门将加大对食品中苏丹红I号的监测。
》
“举毒”新闻大战(3)
连载:医事作者:讴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份公告被媒体关注的程度,远远小于苏丹红I号事发时媒体的热火朝天。但它其实对于普通老百姓,是最重要的,或者说是最客观的健康指导,也是我们最需要的健康信息。
我们可以探询一下这份公告不为媒体关注的原因,也许因为它缺少新闻眼?缺少戏剧性?缺少亮点?缺少可以引起轰动的种种元素?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受害的是这些媒体的受众—生活在现代媒体环境中我们应当如何去判断,实在让人大伤脑筋。在媒体的诱导暗示下,我们已经不知道在一个又一个“致癌新说”前,怎么去保持适度警惕但又不过度恐慌了。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有着坎坷命运的高科技产品特富龙身上。特富龙是美国杜邦公司对其研发的所有碳氢树脂的总称,它具有独特的自润滑性(不粘),并且相对又比较耐热(180℃~260℃)、耐低温(?00℃)且化学性又相对稳定,被开发为不粘锅的表层涂料。除不粘锅之外,特富龙还用在衣物、家居、医疗以及一些宇航产品中。目前所知它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在高温下分解熔化成“可能的致癌物质”—PFOA(全氟辛酸铵)。PFOA究竟是否致癌,其实和苏丹红I号一样,从动物试验并不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除了致癌之外,特富龙的故事还有两个数字吸引读者和听众。
一是关于钱的数字:美国环境保护署准备对杜邦公司开出数亿美元的有史以来的最高罚款。
二是关于时间的数字:杜邦自1981年以来,三次拒绝向美国环境保护署提供有关“可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巨大伤害的PFOA”的资料。
更有善于演绎的作者,将这几点故事元素糅合在一起,直指杜邦这一跨国公司的诚信危机。这些畅销元素和致癌新说一起,让人们纷纷把家里的不粘锅冷落一旁,涌向商场买铁锅。
其实,“特富龙”在低于260℃使用时PFOA是不会出现的。只有在温度超过260℃,尤其干烧、煎炸时,容易引起涂层分解和熔解,危害身体健康。煮饭、烧汤,一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些糊里糊涂把不粘锅换成铁锅的人们,又有几个知道这些有用的信息?
》
以健康为佐料的媒体狂欢(1)
连载:医事作者:讴歌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在我们的一些媒体忙着“制造毒性新闻”时,别国记者在做什么呢?by hzyben from sjshu/?a=hzyben《环球时报—生命周刊》在一篇关于苏丹红的文章中,询问了他们的驻外记者。结果他们发现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苏丹红方面,欧洲媒体可以说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实欧洲这两年发生了好几起苏丹红事件,法国、意大利、英国都有。但在这两年发生的几次苏丹红事件中,从未见过欧洲媒体添油加醋地使用“毒性强”一类的词汇。相反,媒体客观地告诉消费者,即使吃了苏丹红也不必恐慌,少量服用并无什么风险,并非所有的辣椒产品都有问题,同时如实报道国家发布的规定和通令。
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后,总有人希望看到别的真相。苏丹红、丙毒、高露洁牙膏、特富龙、雀巢奶粉……在这些关于健康的是非新闻的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些公司的名字:麦当劳、肯德基、杜邦、雀巢……
如果把有毒的化学分子式和这些熟悉的公司名字串联起来,我们就会听到一个更吸引人的故事,当然,对公司来说也可能是更悲惨的故事。但显然,我们喜欢这种刺激,我们也习惯被印刷机控制思想。
关于食品的报道,涉及的知识面还不算深,只要“有研究显示,含有××成分的食品容易致癌”(在动物试验中),基本就能成为一篇把读者吓一跳的文章。关于药物的报道,需要的专业知识就要深得多,但是,一些媒体不畏艰难,以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操作方法,志在首先取得话语的胜利。
这样的媒体,更多地是在营造一种说话气氛,只要利于交差,有新闻眼,只要能吸引读者注意力,只要读者看完以后不是继续平静地躺在沙发上,基本上就完成了新闻的任务了。
至于这篇文章见之于世的影响,它在我们心中搅起的难以平息的波浪和恐慌不安的情绪,这些我们读者一切自理。
对于那些能吸引眼球的药物,几乎每一个问题试验面世,不问青红皂白,就会有一个报道。这种报道有时候把不认识的英文专业单词直接略过,面对整个画面,只取鼻子或眼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