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260部分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2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浙江商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们身上,我看到到很多可贵的商业精神,理解了很多生意本质的道理。
  
      在书摊上,有很多关于浙商和温州商人的书。和犹太人如何经商的书一样,我们很多人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到经商快速致富的密码。很多人相信这些商人的成功,有很多类似于武功秘笈这样的东西,掌握了就可以横行天下,美元日圆欧元人民币多元化地赚钱。
      实际上,我接触的这些浙江草根商人,经商并没有太多的花花技巧,远不是某些人想象那样,是一群超高智商的经济动物。
  
      价廉物美,团结协作,守时守信,快速反应,这些都是经商的最基本的道理,但是越是基本的东西,做起来越不容易。真正能够做到,并且做得很好的,浙江这些草根商人算是典型。
  
      价廉物美是我们选择产品和商家的理由。在这个方面,浙江人做得很好。他们往往是和老家的厂家直接拿货,降低中间环节,减少进货成本。同样的机电五金产品,往往做到比其他小型零售商,低15%到20%左右。这种价格差,对于经常采购的大客户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以灌溉用的水带而言,我的采购量很大,所以感触最深。同一种产品,在桂林五金批发市场,我和一个熟悉的浙江老板,可以拿到80元一条的价格。而在县城本地的小店,往往要卖到110一条,最多只能降价5元。
  
      对于自负盈亏的小本生意人,比如像村长之流的,对于商家的服务态度、外表形象、能说会道,都是次要考虑的,价廉物美才是硬道理。所以,大宗的采购,我基本忽略了本地的几个经销商,虽然老板娘长得都还算周正对得起观众。不过,买卖不成骚扰在,有时候也会去她们那里光顾,主要是打听产品型号和功能,然后真正采购的时候,还是去找这些浙江大叔大哥们。
  
      如此一来,大量优质的老客户和大客户,都流到了浙江商家那里。销售规模的扩大,带来了生产和物流成本的进一步降低,这形成了规模化的良性循环。本地的小经销商,逐步就被边缘化,只能做一些零散的小客户,每个单看起来利润率都不错,但是没有销售上量,就永远做不大。
  
      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在桂林五金机电批发市场。本地人开的店,关门的越来越多。而生意做得好,越做越大的,都是操着大同小异的浙江口音。(未完待续)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18 18:01
  例行更新图片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18 18:03
  快速成长的无籽西瓜,大概长到12…14斤左右。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18 18:06
  这是本地人爱吃的有籽西瓜,花瓜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18 18:07
  瓜田边上,休息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18 18:10
  输错了,刚才那张是瓜地里的劳作。主要是剪蔓。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18 18:11
  这张才是瓜地边上的休息。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19 17:30
  浙江草根商人(中)
  
      说到浙商的成功,很多人归结于吃苦耐劳、远见精明。精明的人多了去,不见得这个群体就比别人智商高很多,何况他们多数读书不多,电脑不会用的大有人在。至于吃苦耐劳,我见过的草根商人,几乎就没有好吃懒做的。
  
      他们从事的产业,很多也是利润并不丰厚的传统产业。流行的话来说,就是竞争惨烈的红海。
      一样的勤劳,差不多的智商,为什么浙商更赚钱 ?同样是红海,有鲨鱼,也有小鱼虾米,为什么他们能够占领红海里的食物链高端,而别人只能眼热羡慕?
  
      在草原上,狼并不是最凶猛的动物,但却是生存适应性最强的动物。它们高度的协同作战的能力,让他们爬到了食物链的更高端。
  
      通过和几个浙江老板的交流,知道了很多他们合作的模式。他们一般是依赖亲戚老乡的网络,构成了一个内部信任圈子。每个人分工都有不同,但是基本都是围绕生产和营销两个环节展开。生产的专心负责生产,营销的在各地批发零售兼做,而且生产种类细分,尽量不走入同质恶性竞争的怪圈。浙商遍及世界,集群效应明显,这些产业也跟着蔓延到了全世界。
  
      大多数国人秉持窝里横的传统,产业链合作精神,是非常普遍的残酷。产业链的上下游,更是经常走入你死我活的非理性博弈。只管自己赚钱,不管合作伙伴的生死,反正上下游的厂商有的是,你不供货别人供货,你不卖货别人卖货。所以我们通常都可以看得见,强势渠道压厂商,不停地压低价格;强势的厂商压渠道,利润压得一薄再薄。
  
      这种非理性的博弈,增加了很多的商务环节,加上房地产、物流等成本不停地高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成本越来越高。以农产品为例,从地头到市场,经常达到4倍甚至更高的流通成本。以今年我们这里的桂圆为例,由于是挂果的丰产大年,产量很高,地头价格只有一元多,而在桂林零售市场,很少能够买到5元以下的桂圆。
  
      在一个普遍不信任的世界里,生意的成本就很高。同样,信任的价值也很大。浙商,依赖于他们内部的协同和信任,成功地在这个实业的红海世界里,爬到了食物链的高端。
  
      我仔细地观察和沟通过,由于内部的相互信任,浙商内部“自己人”做生意,非常快捷省事。几个电话,就可以做成很多的事情。我在这些店里待过不少功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见店老板电话里三言两语之间,发货的发货,生产的生产,卖货的卖货,汇款的汇款。成千上万的买卖,就这么弹指间完成。不用担心被骗,也不用操心去骗别人。货如轮转,财随人动,想不赚钱都难。
  
      回忆起自己在写字楼混的日子,在某IT公司做销售大区总监的时候,签订的合同不下数百个,做单的折腾就不用说了,每次合同流程走起来,有时候比做单都要吃力。
  
      仔细想起来,我们大多数人的不团结精神,和浙商的团结精神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商业价值差,而且随着现代商业的发展,这个价值差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会越来越大。这个“价值差”,为浙商带来了低廉的成本,也带来了高效的商业运行节奏。这是他们宝贵的商业精神财富。
  
      对比自己现在做这摊农业生意,简直六亲无靠,不得已经常在批发市场和大小商贩斗智斗勇,在大象、狮子、狼、狐狸和秃鹫的农产品流通生态系统里,挣扎求生。想和加工厂合作,又担心像别人那样经常被截留款项。除了产业链上下游互相斗争,哪里有半点产业链合作精神?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8…22 20:02
  浙江草根商人(下)
  
      和这些大大小小的浙江老板聊过不少。对于未来,他们整体乐观,也有很多的担心和顾虑。
  
      他们实在有理由乐观,在协同作战的效应下,他们进入的每个领域,几乎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在所有没有技术门槛、资源门槛、垄断门槛的商业领域,一路高歌前行。按照浙江人自己的说法,凡是用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不算问题,他们都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克服。
  
      由于这个世界其他人的猜忌、内耗和不合作,他们的抱团精神,在看得见的未来,仍然可以在传统的实业领域里,享受到丰厚的“合作红利”。
  
      很多浙江商人,都沉淀了铺面、仓库、厂房这些不动产。由于国内很多地方政府极力推动房价上涨,一切和“房事”相关的成本,都在大幅飙升。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们积累的这些不动产,让他们减少了很多未来的商务成本。这种“不动产红利”,实际上也是竞争力的一个核心因素。在一个地段的商铺兴旺起来以后,不断提升的租金,对于后来的经营者,会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无形中把这些产业的门槛大幅度提升,进入者很少而且成本很高,这强化了浙商的准垄断地位。
  
      作为草根起家的商人,他们实现原始积累以后,也非常重视自己的商誉。我曾经采购过一台喷灌水泵,用了一段时间以后,很不匹配,想找老板换台大一点的货,老板毫不刁难,回头帮我把那台水泵原价卖掉以后,补差价换购了一台新的。后来很多大小的电机,我也都在他那里购买,因为不用担心售后的这些问题。
  
      就品质而言,只要不吝啬,浙江厂家能够提供很不错的产品。当然,你要是自己舍不得花钱,他们也有很多相当垃圾的产品可供选择。以我经常采购的水带而言,他们提供从40…120元的各种产品,从劣质的塑料胶带到优质的消防带,随你自己选择。这种多层次的产品体系,也相当地“中国特色”。
  
      至于品牌的积累,他们也非常注重。现在口碑比较好点的水暖产品,很多也来自这些地方。
  
      在几乎所有的商业的基本要素都做好以后,浙商作为一个商帮的强大,就不难理解了。
  
      浙商也是普通人,并非经营之神,只不过他们在普通的事情上,做得比我们出色而已。他们一样也面临很多问题。就我了解而言,营商环境、产业层次、后备力量,是他们头疼的大问题,富有富的烦恼,从商的路,注定是一路风雨相随。
  
      关于浙商在国外的很多不公正遭遇,媒体多有报导。在整体辉煌背后,他们一样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血泪。即使是在国内,也有很多暴力非暴力的潜规则。营商环境糟糕,在很多地方相当普遍,并非只针对浙商,但是他们从商的群体很大,往往受伤面也大。
  
      至于产业层次,他们从事的,大都是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业。虽然他们一直在努力提升品质和品牌,但是产业层次决定了他们成长的天花板。而产业层次的进化和提升,遇到的阻力和瓶颈越来越大,很多垄断的领域,民营企业也根本无法染指。成长既遇到了天花板,很多积累的资金就只好拿出来炒股炒楼,或者奢侈消费。这是浙商的宿命,还是民营企业家的宿命?
  
      第一代的浙商,财富已经完成原始的积累,岁月也不饶人。无论是草根商人,还是产业巨富,都面临接班人的问题。这个问题,比做生意更难处理好。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