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94部分

大明武夫-第1094部分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在胜利之后,东人党大臣们因为如何处置西人党发生了分歧又分裂了,主张强力对待西人党的一派成为了北人党,主张缓和对待的就成了南人党,两派继续继承了先辈文臣们的风范,继续进行内斗。

    在朝中内斗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倭寇趁隙入侵了,在这种被称为壬辰倭乱的大祸当中,忙于内斗、极为**的高丽朝廷哪里是丰臣秀吉的大军的对手,短短时间内就丢掉了大片的国土,国君和大臣们都逃离了国都,寻求大明的帮助。

    ********

    感谢“风中龙王”和各位新老朋友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大家

    我在努力着,我还要继续努力下去

第1521章 内斗不休

    而在这场大祸当中,临海君李珒被倭寇俘虏,相应地也失去了继承王位的机会,而好不容易赶走了倭寇之后,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安稳继承王位的李珲,突然多了一个弟弟永昌大君李?,李?虽然年纪小了他很多岁,但是他是王后所生的嫡子,在注重宗法继承的高丽,天生就极受重视。

    于是内斗继续,暂时取得了政治斗争胜利的北派分为了支持光海君李珲的大北派和支持永昌大君李?的小北派,宣祖在离世的时候,选择不立幼弱的嫡子,而让光海君李珲继位,但是遗命小北派的领袖柳永庆等大臣保护永昌大君李?不受迫害。

    然而,已经登上了王位的李珲,当然不会让自己的那些兄弟们再威胁到自己的王位了,他在继位,的第一年就杀死了柳永庆等等小北派的大臣,然后第二年就杀死了自己的哥哥临海君李珒,在数年之后更是将年仅八岁的幼弟永昌大君李?残酷地蒸杀,

    伴随着李珲的残酷清洗,拥护李珲的大北派就获得了政治上的胜利,在李珲承继王位的过程当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然而,拥护他的大北派文臣们理所当然地继续发扬了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内斗不断。这次他们更加推陈出新,一次分成了三派:骨北、肉北、中北。在不逊于先辈的残酷搏杀当中,一大批朝臣被处死或者流放,以李尔瞻和郑仁弘为首的肉北派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而在此期间,为了感谢这些朝臣们历次磨难当中帮助自己的功绩,李珲册封了四批功臣,卫圣功臣(帮助光海君登位的大臣)、翼社功臣(铲除临海君的大臣)、定运功臣(铲除柳永庆的大臣)、亨难功臣(铲除金直哉的大臣)。而郑仁弘被册封为瑞宁府院君,并升为左议政,可谓是位极人臣。

    然而,好景不长,李珲的这种杀戮自己兄弟、监禁后母的举动遭到了信奉伦理的民间和下层官僚儒生的一致声讨,而在朝臣们的自行残杀当中,肉北派的暴政也丧尽人心。

    与此同时,在北方女真部落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也严重威胁到了朝鲜王国的安全。当时秉政的李珲为了整顿国力,实行“两端政策”,也就是骑墙中立,既不得罪明朝也不得罪后金的政策。

    然而,在当年曾经参加援朝抗日、多少对高丽有恩的大明经略杨镐的强烈要求下,万历末年,李珲派出了军队与明朝军队结为联军共同征讨后金,发动了“萨尔浒之战”。

    在这一战役中,众所周知联军惨败,被努尔哈赤的后金大军打得一败涂地,而光海君和大北派在事前就对战事的结果十分不看好,指令高丽军队保存实力。高丽军队的消极避战令大明方面十分不满,加之努尔哈赤对高丽的笼络,使得明朝政府与李珲以及大北派政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而在高丽国内,战争的失败和高丽国主“忘恩负义”的作为,使得原本就对李珲和大北派的残暴统治十分不满的高丽臣民们,反抗情绪变得更为浓烈。

    基于这样的背景,朝鲜内部发生了反叛事件,原本已经被打得近乎于销声匿迹的西人党发动政变,拥立李珲的侄子、定远君李琈的儿子李倧成为高丽新国王。李珲被废王位,同时被流放江华岛。

    而大北派的势力,就此终结了,李尔瞻、郑仁弘等煊赫一时的北派大臣被统统处死。

    因为之前那些惊心动魄的教训,抢下了王位的李倧自然也不会对李珲客气,他用石灰烧瞎了李珲的眼睛,然后流放到江华岛,而原本的世子、也是李珲唯一的儿子李祬在叛乱之后,也被流放到江华岛,之后因为挖地道欲逃出围墙,失败被抓,很快就被赐自尽。

    随着李珲被赶下王位,西人党得到了掌控朝政的机会,不过他们也没有逃出历史的规律,很快就分为参与过政变的勋西派和未曾参与过的清西派继续内斗,而在激烈的内斗当中,又是残酷的搏杀。

    然而,就在这些大臣们继续内争的时候,天下却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先是女真崛起自成一国,而后就是大明内部徐州势力突然崛起,并且很快造反,灭了大明的天下建立的新朝。

    如果说大明的突然覆灭是让高丽的君臣胆战心惊的话,那么大汉在平定满洲之后强行进兵高丽,并且以废立篡位不合法为由,宣布要重新拥立李珲复位,则让高丽的君臣感受到了彻骨的冰寒。

    国主李倧当时吓得胆战心惊,当时就想将江华岛上的李珲处死,但是李珲当时已经被大汉派过去的人所保护起来了,扑了个空,而他想要集结兵力抵抗,也很快落空了——对于打灭了大明和女真的大汉军队,高丽的军队根本兴不起打仗对垒的念头,还没有交战就阵前倒戈了,于是李倧就这样失去了王位。

    复位了之后,李珲当然没有饶恕之前那些人将他赶下台并且弄瞎眼睛的仇怨,他一上台就将李倧和他的子女亲族们全部处死了,然后将当年那些起来发动政变的朝臣,不管是已经死了还是还在世的,全部灭族。经过了这样一番恐怖的残杀之后,骤然重新登上舞台的西人党,又骤然消失了,再也无法在历史上留下残迹。

    但是纵使进行了如此惨烈的报复,当年拥立支持李珲的大北派重臣们也无法复生了,无奈之下李珲只能在残存的小北派大臣当中挑选自己的辅弼大臣,而身为小北派领袖之一的金荩国也就由此平步青云,成为了高丽的议政大臣,权倾一时。

    当然,李珲和小北派两边虽然为了权位暂时走到了一起,但是内心中多年前的隔阂毕竟难以释怀,只是因为大汉的高压实在太厉害,大臣们无法再废掉李珲,李珲也因为自己残废年老了也找不到新的腹心大臣,所以大家还是勉强地捏合在了一起,在公事上合作中。

    如今李珲将这一层意思点了个明白,倒是让金荩国在吃惊之余又有些感慨。

    想当年,这位国主登位之后是何等意气风发,杀兄杀弟、残杀大臣,是何等的豪气干云,又是何等的杀伐果断,可是经过了失位复位、变为残废的变乱之后,却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了。

    他对这一生已经没什么意气指望了,就连唯一的儿子都已经死在了变乱当中,现在所思所想的,无非也就是在王位上安享晚年,以荣华富贵老死罢了——而且以他的年纪来看,可能确实也享受不了几年了。

    可是,大汉朝廷和大使骄横跋扈,行事乖张,就连这样一点点卑微的愿望也横生波折,想来还真是让人心酸。

    金荩国知道尽管他一直和国主不是一派,而且之前有过很多仇怨,但是现在却是绑在一起了——小北派之前被打压多年,早已经式微了,如今骤然重得权位,根基还是不牢固,还是要依赖国主的威权,毕竟即使打了折扣,国主还是国主。

    所以,他决定安慰安慰一下这个老人。

    “陛下自从复位之后,一直为国操劳,勉力支撑国家,与民休养生息,既不大兴土木也不再杀戮大臣,种种作为臣等看在眼里,万民也是看在眼里。”他严肃地站了起来,然后又朝国主跪了下去,“陛下身系我国之盛衰,切不可灰心丧气,以至于贻误了国家大计!臣恳请陛下以国事宗族为重!”

    这么多变故之后,李珲早已经是心如死灰,能够打动他的,也无非是保住这李家的江山了——可没有哪个国君会希望失去他的家天下。

    听到文臣的领袖之一已经表态支持了之后,李珲的心也定下了不少。

    至少现在朝臣们还没有想要废掉自己,也不打算在中朝太子来了之后,借着中朝太子的地位这么做。

    “爱卿能够如此说,确实让朕感动。爱卿说得对,虽然国势如此,但是若是我朝廷上下一心,民气可用,那一定还是有办法可想的。”

    在此时此刻,因为中朝的压力以及各自的困窘现状,原本心里嫌隙很深的君臣们终于暂时抛开了之前的仇怨,暂时地紧密联合了起来,为了保护高丽国的国祚——也就是各自的统治利益而努力。

    “接待的官员侍奉好中朝太子,势在必行。”沉默了片刻之后,李珲断然挥了挥手,“中朝太子身负天下之望,断然是轻忽不得的,一旦有失,中朝必定雷霆大怒,到时候高丽绝对承受不起这后果。”

    “陛下说得对,臣也是如此想的。”金荩国同意了他的看法,“所以臣请亲自负责对中朝太子的接待,上下一应人等有臣来看着,想来也没人敢于轻忽。”

    “嗯,爱卿行事素来缜密周详,有爱卿来亲自办理,朕也就放心多了。另外,这次李珂也会跟在中朝太子身边一起过来,有他在旁边照应、传递消息,爱卿要认真办事,想来不会惹怒中朝太子。”李珲仍是一脸的平静,不过突然又说到了某件忧虑的事情,“不过,侍奉好中朝太子只是其一,爱卿还要打起精神来,谨防某些心怀不轨的高丽臣民,跑到中朝太子旁边造谣生事,令他对朕和爱卿有所误解啊……”

第1522章 大汉使团所在

    高丽朝堂内斗了这么多年,一轮轮的血洗不知道持续了多久,彼此之间早已经积累了十分深刻的矛盾和仇恨。就连在座的两个人,手底下也没少沾染政敌的鲜血,然而政敌是杀不完的,总会有些心怀不满的人在暗地里潜伏着。这些人平时是不用担心的,反正已经失势了,但是如果这些潜伏着的人趁着中朝太子莅临的关头,跑到他的面前去造谣生事,蛊惑了太子,那对他们两个就都是大大不妙的事情了。

    至少在这件事上,两个人的立场是十分一致的。

    “陛下,臣等一定会拥护陛下,决不让宵小趁隙生乱。”金荩国再度给出了保证。“中朝太子既然性子极好,那么肯定也不是偏听偏信之辈,臣等只要小心侍奉好太子,满足他的一切要求,想来他也可以看到高丽上下的一片诚心诚意,不会对宵小之辈的蛊惑当真。”

    “就怕想要蛊惑他的人不仅仅是高丽这边的宵小啊……!”李珲若有所指地叹了口气。

    金荩国的话憋住了,因为他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非同寻常。

    “陛下莫非是说……”他用手指了指虚空,“他们可能会对陛下和高丽不利?”

    “没错,朕就是怕他们借着中朝太子来到高丽的机会,屡进谗言,最后蒙蔽圣听,以至于可以狐假虎威,行事进一步猖狂,最后……最后干涉到朕之家事来了!”李珲沉痛地说。

    这个他们,自然就是指驻扎在高丽的大汉使团了。自从干涉李珲复位之后,外务司就在汉城留下了一个使团,负责处理大汉在高丽的一应事务,还在汉城划了一块地方当作使馆区,俨然就像是独立王国一样。

    不仅如此,以大使施高艺为首的大汉使团,仗着中朝的实力和拥立的恩情,行事素来骄横跋扈,屡屡干涉高丽的国政。他们还逼迫高丽国主承认,任何中国之人和高丽人的纠纷都归使团处理,于是他们在裁断中国商人和高丽商人的纠纷时一直都偏向于中国商人,甚至还强迫高丽相关官署以极低的价格将一大片参场包给了中国商人来采参,不允许高丽人擅入,如此种种自然令高丽上下怨声载道。

    在最初的时候,因为刚刚复位需要帮助,所以李珲只能忍气吞声,不过在过了几年之后,他的根基慢慢地重新稳定了,而使团的行事愈发不知收敛,所以他开始有限度地对使团进行了抵触,虽然因为投鼠忌器他的抵抗并不是特别坚决,但是还是惹怒了使团上下,大使施高艺有次当面觐见李珲的时候,还说过了“为君者不可忘恩负义”、“陛下眼有宿疾,不宜操劳过度”之类的威胁话。

    中朝太子年幼,还不知深浅,万一被使团上下蒙蔽了,说了几句话让使团作为尚方宝剑,然后使团作出什么不测之事,那怎么得了?难道还有人能追责到太子身上去吗?

    这种情况,自然由不得李珲不忧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