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家族全传-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大国策,却瞒着政府,当然就有许多人对蒋介石不满了。而蒋介石此时对中苏关
系也做了错误分析,他认为:“日俄两国对我中国,有一相同的企图,就是迫使我
们中国脱离西方,尤其对美关系,而陷人孤立地位,只有听任他们的宰割,日俄两
国……为了共同对付西方尤其是美国,亦可以瓜分中国为条件,而互谋妥协”。基
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蒋介石认为直接与苏联进行高级会谈的时机尚未成熟,如果匆
匆行事,到时机密泄露,将使中国陷入难堪境地。因此,蒋介石一纸电令,召回了
陈立夫。
“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矛盾成了第一位的矛盾,掉转枪口,一致对外成了
有识之士的共识。蒋介石也不得不考虑联合老对手——共产党一致抗日的问题了。
“中日战争既已无法避免,国民政府是一面着手对苏交涉,一面亦着手中共问
题的解决。”1934年的蒋介石做如是想。
这年年底,陈果夫、陈立夫在受命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进行外交谈判的
同时,又接受蒋介石交给的另一项秘密任务,寻求与延安接触的途径,打通延安之
路。只是后来因陈立夫有莫斯科之行,此事只能暂时作罢。
1936年3月,陈立夫自柏林归国,继续参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判,在
谈判中,鲍氏提出了国共两党关系问题。他说:
“苏联政府特别注意蒋介石同中国红军的关系。他说,如果蒋介石的主要力量
用于‘剿共’,蒋介石的军队同红军间不实现统一战线,那么,对日本的侵略进行
严重的斗争,是不可能的。”
鲍氏的话,陈立夫立即转告了蒋介石。蒋介石既然迫切希望得到苏联援助,也
就不得不考虑与共产党搞统一战线问题。
1936年夏,在陈立夫的陪同下,蒋介石再次召见鲍氏。蒋介石向鲍表示,他正
着手改善同中共的关系,准备同中共讨论抗日问题。但他又强调,中共可以合法存
在,但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
蒋介石既然已经定下了调,陈立夫便开始替蒋介石说话。在与鲍氏的谈判中,
陈立夫多次向鲍要求希望苏联出面做中共的工作,劝说中共放弃武装。他说:“如
此苏联政府就可以表示对南京的真诚态度并赢得南京政府这个真诚的同盟者。”
但当时的苏联政府出于种种考虑,并不想在中国的国共两党关系中充当调解人。
鲍向陈立夫反复申明:“苏联政府不介人国共两党关系的改善,因为苏联政府在此
事上不起任何作用。蒋介石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与中共谈判”。
这样,蒋介石、陈立夫希望通过苏联来与中共接触的途径行不通了,只好另谋
他途。
2.受命与延安接触
陈立夫不愧为蒋介石的干将,他很快为蒋介石找到了门路。
陈立夫兵分两路,同时着手与中共接触。
一路是在国外。1936年春,国民政府驻苏大使馆首席武官邓文仪,在蒋介石、
陈立夫的指示下,与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负责人王明进行了接触,双方进行了多
次的会谈。会谈约定,国共谈判以在国内进行为好。不久,中共方面指定潘汉年为
联系人,与邓文仪会见,并派潘回国,与国民党代表继续谈判。
另一路则在国内,陈立夫把这任务交给了亲信曾养甫。
曾养市早年在上海曾协助陈果夫招兵买马,后为陈果夫所推荐、提拔,颇得二
陈信任。此时,曾养甫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铁道部政务次长。
曾养甫接受任务后,觉得很棘手。因为此事,蒋介石。陈立夫一再强调要秘密
进行。如果为外人获知,曾养甫的前途就很难说了。而且,当时国民党仍指责共产
党“祸国殃民”,欲尽除之而后快,国统区的共产党完全处于地下状态,平时特务
想抓到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都很困难,现在去哪儿找共产党负责人呢?
困难很大,但曾养甫最终还是想出了办法。他想起了在他主持的浙赣铁路理事
会担任秘书的湛小岑。湛当年曾参加过周恩来领导的觉悟社,与周还有私人关系。
曾认为湛小岑一定与周恩来还有联系,通过湛能找到共产党。
其实,湛小岑那时已经与共产党、周恩来完全没有联系了。但湛通过与中共北
平市委有联系的北平中国大学教授吕振羽,和中共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周小舟取得了
联系,这样,经过许多曲折,陈立夫终于打通了与共产党的关系。
打通关系之后,双方开始了谈判,国民党这一方仍由陈立夫主持,曾养甫、湛
小岑具体负责。
1936年5月中旬的一天,陈立夫来到曾养甫家,并让曾养市打电话找来湛小岑,
准备给中共方面写信,表明国民党对国共双方再次合作的态度及办法。
陈立夫坐在宽大的沙发上,片刻沉思之后,便一字一字口述起来。湛小岑则伏
在书桌上,奋笔疾书,将陈立夫的口述笔录下来,陈立夫提出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四
项条件:
1.K方(指国民党)欢迎C方(指共产党)的武装队伍参加对日作战;
2.C方武装队伍参加对日作战时,与中央军同等待遇。
3.C方如有政治上的意见,可通过即将成立的民意机关提出,从中央选择;
4.C方可选择一地区试验其政治经济理想。
这4项条件由湛小岑抄写多份,从几个渠道传到了共产党人手中。
随后陈立夫又准备派曾养市到延安去,直接与毛泽东。周恩来会谈。还邀请周
恩来或中共高层次代表赴南京商议具体问题。
这样,陈立夫从国内也打通了前往延安之路。
1936年9月,中共方面指派潘汉年作为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赶赴上海。潘汉年
此次赴沪,随身携带了周恩来致陈果夫、陈立夫的信。信中写道:
“分手十年,国难日亟。报载两先生有联俄之举,虽属道路传闻,然已可窥见
两先生最近趋向。黄君(中共与南京联络的联络员)从金陵来,如养甫先生所策划
者,正为贤者主持。呼高应远,见京中今日之空气,已非昔比。敝党数年呼吁,得
两先生为之振导,使两党重趋合作,国难转机,实在此一举。
近者寇入益深,伪军侵绥,已成事实,日本航空总站,且更设于定远营,西北
危亡迫在旦夕。乃国共两军犹存敌对,此不仅为吾民族之仇者所快,抑且互消国力,
自速其亡。敝方自一方面军到西北后,已数作停战要求。今二、四方面军亦已北入
陕甘,其目的全在会合抗日,盖保西北即所以保中国。敝方现持送贵党中央公函,
表示敝方一般方针及建立两党合作之希望与诚意,以冀救之御侮,得辟新径。两先
生居贵党中枢,与蒋先生又亲切无间,尚望更进一言,立停军事行动,实行联俄联
共,一致抗日,则民族壁垒一新,日寇虽狡,汉奸虽毒,终必为统一战线所击破,
此可敢断言者。敝方为贯彻此主张,早已准备随时与贵方负责代表作具体谈判。现
养甫先生函邀面叙,极所欢迎。但甚望两先生能直接与会。如果夫先生公冗不克分
身,务望立夫先生不辞劳瘁,以便双方迅作负责之商谈。想而先生,乐观事成,必
不以鄙言为河汉”。
周恩来的来信,不计前谦,切盼国民党领导人能激于民族大义,与共产党携手
合作。并对二陈寄予了殷切希望。陈立夫看完信后,颇为感动,更加努力于两党的
合作,再次邀请周恩来到广州或香港会谈,还希望陕北与武汉电台通过密码直接联
系。
国共合作看来前途是一片光明的了。然而好事多磨,不久蒋介石又改变了联共
的态度。
本来蒋介石联共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一方面是因日寇进逼甚急,而英美对日妥
协,蒋介石无奈只好联苏、联共以抗击日本,另一方面是因国民党内部反蒋势力联
合起来,惜“抗日”之名,欲打倒蒋介石。蒋介石为应付反蒋派,也需和共产党缓
和一下。
到了9月,国内外形势却发生了变化。英、美原以为日本占领东北后,是作为进
攻苏联的准备,故而对日妥协。不料日军战领东北后,不是北向苏联,而是南下华
北,欲灭亡整个中国,这就大大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英美不能容忍日
本在华北的扩张。于是,英美对日态度比以前强硬起来,英国还答应贷巨款给国民
党。在英美的压力下,日本人也稍稍收敛了一些。另外,陈济棠、李宗仁、白崇禧
等联合起来倒蒋的“两广事变”也平息了,李、白等通电表示服从“中央”。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认为红军三大主力部队虽已会合于陕甘宁边区,但人数
已减少到3万人,力量有限。而此时日人有所缓和,党内已经“统一”,是集中国民
党力量,消灭红军,取消革命根据地的良机。于是蒋介石策划集中兵力,围攻陕甘
宁边区。
既然如此,那么国共谈判在蒋介石看来纯属多此一举。于是他命令二陈故意抬
高谈判条件或尽快结束这场谈判。
蒋介石既做如是想,二陈便积极替主子卖命了。
11月10日,上海沧州饭店,陈立夫会见了中共代表潘汉年。
会见时,气氛很沉闷。陈立夫摆出一副阴冷的面孔,睥眇地看着中共方面的人
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中共代表潘汉年虽然年仅30岁,但经验却十分丰富,他早年只身闯入上海文坛,
成为一名很有影响的“十字街头”文学闯将。嗣后又投身革命,曾担任中央特科二
科科长。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他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今天的这场会谈一开始
他就感觉到有些异常,他暗暗叮嘱自己,今天的这场会谈,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原则,
不能松懈,不能给陈立夫以可乘之机。
会谈开始了,潘汉年站了起来,以他那惯有的学者风度,有条有理地说明了中
共起草的《中共两党抗日救国协定草案》,提出了许多合情合理的建议:
——双方派全权代表谈判,订立抗日救国协定。
——双方共同努力,实行对日武装抗战,保卫与恢复全中国之领土与主权,实
现抗日救国联合战线。
——国共两党派出同等数量的代表组织混合委员会作为经常接洽与讨论的机关。
——国共双方均保持其政治、组织上的独立性。
——为实现抗日救国统一战线,应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步骤,双方立即停止军事
行动;划定红军适宜的屯驻地区;改革现行政治制度。释放政治犯;召开抗日救国
代表大会;建立全匡统一的军事机关;与苏联订立互助协定等等。
陈立夫聚精会神地听着潘汉年的发言。说老实话,陈立夫从内心里佩服共产党,
认为这个草案确是无可挑剔的。但蒋介石在会谈之前,就已经给他下了密令,无论
如何也不能承认中共方面提出的这个草案。故而他在一面专心听潘汉年的发言,一
面又在思考如何刁难中共,让中共知难而退出谈判。
潘汉年的发言完毕之后,陈立夫接着发言,他故作坦诚的模样,说道:
“既然共产党开诚合作,那我就好任意提条件了。首先,对立的政权与军队必
须取消,中共军队最多编3000人到5000人,师以上干部一律解职出洋,半年后召回,
量才录用,适当分配到南京政府各机关服务。如果军队能如此解决,中共所提的政
治各点就好考虑了”。
陈立夫的“真诚”并没有蒙住潘汉年的眼睛,他一眼看穿了陈立夫的险恶用心,
如果交出了政权与军队,那么中共拿什么与国民党抗衡呢?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国
共产党不就吃了没掌握军队的亏吗?陈立夫所提的条件决不能答应。
陈立夫的话音刚落,潘汉年就站了起来,严正指出:
“你这是站在‘剿共’立场的收编条件,不是抗日合作的谈判条件。当初邓文
仪在莫斯科活动,曾养甫派人送到苏区的条件都不是收编,而是讨论合作。你这些
条件当是奉了蒋先生之命才摆出的,蒋先生目前有此想,大概误认为红军已到了无
能为力的时候了,或者受困于日本防共之提议。”
潘汉年的话一下子揭穿了陈立夫的老底,陈十分尴尬,无言以对。沉默了十几
分钟以后,陈立夫又厚着脸皮说:
“你我均非军事当局,无权决定军事。能否请周恩来出来一次,蒋先生愿和周
恩来面谈。”
潘汉年一口回绝了陈立夫的建议。他说:“在你们这种苛刻条件下,周恩来是
不会出来和你谈的。”
“如不把贵党的条件报告,暂时停战的条件不解决,我想他是无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