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励志]与神对话 >

第17部分

[励志]与神对话-第17部分

小说: [励志]与神对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处理关系中记住这一真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没有它,关系将是十分困难的。 
让我们抛开这种纯粹的精神上的神秘,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一智慧的实际应用。 
根据过去的理解,非常理智、非常着意去做、许多非常信教的人们经常在他们的关系中做一些他们认为对对方最好的事情。令人伤心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在大多数情况下),所有这些产生的结果是被他人不断滥用。不断错误处理。关系不断地恶化。 
最终,这位想方设法“做对别人正确的事情”(较快地原谅别人,表示怜悯,继续不计较某些问题和行为)的人,变得甚至连上帝都怨恨、气愤和不相信了。因为,一个公正的上帝怎么会以爱的名义要求这种无休止的经受痛苦、没有欢乐、付出牺牲呢? 
答案是,上帝不是这样。上帝只要求你把自己包括在你爱的人之间。 
上帝还不止于此。上帝提议——建议——你反自己放在首位。 
我这样做完全了解你们一些人将把这称为亵渎,因此认为这不是我的话,你们另一些人将做的事更差:把它作为我的话,但误解或歪曲它去适应自己的目的,去为非上帝的行为辩解。 
我告诉你:——在最高的意义上,把自己置于首位,从不会导致非上帝的行为。 
所以,如果你发现因为做了对自己最好的事情而做了非上帝的行为,问题不在于你把自己放在了首位,而在于你错误地理解了什么是对你最好的事情。 
当然,确定对你来说什么是最好的,要求你也要确定你正在想做什么,这是许多人忽视的一个重要步骤。你“要做”什么?你生活的目的是什么?没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情景下,什么是最好的将是一个秘密。 
作为一个现实问题(让我们再一次把神秘问题放在一边),如果你想了解,在你被滥用的这些情况下,对你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你最起码想做的事情是停止这种滥用。这对你和你的滥用者都将是件好事。因为如果允许继续滥用,即使滥用者本身也在被滥用。 
这对滥用者来说并不是治疗,而是有害。因为,如果滥用者发现他的滥用是可接受的,他能学到什么?而如果滥用者发现自己的滥用再也不能被接受,它能发现什么? 
所以,用爱心对待他人,并不必然意味着允许他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父母们在对待孩子时早就学到了这一点。成人对成人、国家对国家,就学得没有这么快了。 
但不能允许专制君主耀武杨威,必须停止他们的专制统治。对自我的爱,对专制君主的爱,要求这样做。 
这就是对你的问题的回答,“如果爱就是所有存在的一切,人们怎么能说战争是合理的?” 
有些时候,人必须投入战争,来对自己是谁作出最大的声明:他厌恶战争。 
有些时候,为了成为你是谁,你不得不放弃你是谁。 
有的先知教诲我们:直到你愿意全部放弃它,你才真正全部拥有它。 
所以,为了使你自己“作为”一个和平的人,你可能不得不放弃你关于人绝对不要战争的想法。历史曾经要求人们作出这样的决定。 
在最个人的关系和人际关系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生活不止一次地要求你,通过表现你不是某种人来证明你是谁。 
如果你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当然对那些理想主义的年轻人来说,这似乎最矛盾。在更成熟的思考中,这似乎是神的两分法。 
这并不意味着,在人际关系中,如果你受到了伤害,你必须去“报复”。(这也不意味着,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应这样。)这只是意味着,让另一个人继续施加伤害,对你自己或他人都不是一件最可爱的事情。 
这将使一些和平主义者的理论靠边站。这些理论认为,最高的爱要求对你认为是恶的事情不要作出暴力反应。 
讨论到这里又有些玄妙了,因为如果认真解释这一论断,无法回避“恶”这个词,以及它所涉及的价值判断。事实上,没有什么东西是恶,只有客观的现象和体验。但你的生活目的,要求你在无尽的、越来越多的现象中选择少部分称之为恶——因为除非你这样做,否则你无法把你自己,或者任何其他事物,归入善这一类——因此你无法了解、创造你的自我。 
依靠你称为恶和你称为善的事物,你可以确定你自己。 
所以最大的恶将是宣称根本不存在恶。 
你在相对的世界的生活中存在,在这里一件事情只有在相对于另一件事情时才存在。这同时既是关系的功能,又是关系的目的:提供了一片体验的田野,你可以在其中发现自我、确定自我——并且如果你选择的话——不断地再创造你是谁。 
选择像上帝,并不意味着你选择做一个殉教者。它当然不意味着你选择做一个牺牲品。 
在你走向驾驭的路上(那时所有可能的伤害、损害、损失都消除了),把伤害、损害、损失看作是你体验的一部分,在对它的关系中确定你是谁,这将是件好事。 
是的,其他人所想、所说或所做的事情有时将会伤害你——直到他们不再这样做。可以使你从此岸到彼岸的最快的途径是完全的坦诚——愿意宣布、承认、声明你对一件事情的准确感觉。要善意地——但要完完全全地说出你的真实感觉。要温柔地——但要始终不渝地生活在你的真实之中。当你的体验带给你新的清醒认识,容易地、快速地改变你的真理。 
除了上帝,没有一个思维正常的人会告诉你,当你在关系中受到伤害时,“站在它一边,让它对你什么都不是。”如果你现在正在伤害,说让它对你什么都不是,那太晚了。你现在的任务是,确定它对你意味着什么,并表示出来。因为通过这样做,你可以选择并成为你想做的人。   
所以,我不必为了使他们成为神圣的、或使得自己在上帝的眼中显得可爱而去做一个长期经受苦难的妻子,或被轻视的丈夫;或者成为关系的牺牲品。   
    太不幸了,当然不必。   
我不必为了说我“在某一个关系中给予了我最大的付出”,在上帝和人们的眼中“履行了我的职责”或“尽了我的义务”,而去容忍对我的尊严的指责、对我的荣誉的攻击、对我的精神的损害、对我的心灵的伤害。   
    一分钟也不要这样。   
那么我祈求上帝告诉我:在关系中我要做什么承诺?必须保持什么约定?关系带有什么义务?我要寻求什么指南?   
这个答案是你听不到的——因为它使你没有指南,使你做的每一个约定没有价值。这个答案是:你没有任何义务。在关系中没有,在整个生活中也没有。   
没有任何义务?   
没有任何义务。也没有任何约束或限制,没有任何指南或规则。你并不受任何情景或局面约束,也不受任何法规或法律约束。你不会因任何冒犯而被惩罚,你甚至不能做任何冒犯,因为在上帝的眼中根本没有“冒犯”这类事情。   
我以前听到过这一点——这种“没有任何规则”的宗教。这是一种精神的无政府状态。我看不出这怎么行得通。   
    如果你在做的事情是创造你自己,没有什么行不通的。另一方面,如果你想象你自己要做其他人想让你做的工作,没有规则或指南的确会使事情很困难。 
    但思考的人会问:如果上帝有条路想让我走,为什么她不简单地为我创造这条路让我这样开始呢?为什么我要为了成为上帝想让我做的样子,进行所有这些斗争,去“战胜”我的本我呢?这是一个探索的人想了解的,因为这是一个合理的询问。 
    笃信宗教的人想让你相信,我创造的你不如我(本我),所以你才有机会克服各种差异(我要补充的是,你要对抗据说是我赋予你的每一种天生的倾向。)而成为我。 
    罪的倾向就是这些所谓的天生的倾向的一种。人们教育你,你生来就是有罪的。你将死于罪,罪是你的本性。 
    你们有一种宗教甚至教育你,你对此无能为力。你自己的行动是不相干的、没有意义的。通过你的一些行动,你能“上天堂”,这是傲慢的想法。只有一种途径可以上天堂(获救),那不是通过你自己的努力,而是通过上帝给你的宽仁,通过接受圣子作为你的中介。 
    一旦做了这一切,你就获救了。在这样做之前,不管你做什么,你的生活、你作的选择、你作的选择、你自己做的任何旨在改善自我或者使自己有价值的事情,都没有任何效果,没有任何影响。你无法使自己成为有价值的,因为你本来就没有价值。你就是这样被创造的。 
为什么?只有上帝知道。或许他犯了个错误。或许他没有弄好。或许他想再重新做一遍。但就这样,怎么办呢?   
你在嘲弄我。   
    不。你在嘲弄我。你在说,我,上帝,制造了本来就不完美的事物,然全要求他们变得完美,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然后你在说,世界有史数千年以来某个时候,我变得温和了,据说从那时开始,你不必做好事,当你没有做好事时,你只要感觉到坏,并接受一个一贯完美的人作为你的救世主,这样可以满足我对完美的渴望。你在说,我的儿子——你把他称作完美的第一——把你从你的不完美中,从我给予你的不完美中解救出来。 
    换句话说,圣子把你从圣父那里救了出来。 
    这就是你——你们许多人——说我做的事情。 
    那么,谁在嘲弄谁呢?   
这是你这本书中第二次对原教旨主义的基督教教义发起的前线攻击。我很吃惊。   
    你选择了“攻击”这个词。我只是简单地涉及这个问题。顺便说一声,这个问题不是你所说的“原教旨主义的基督教教义”。它是上帝、是上帝与人的关系的全部本质。 
    这里出现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在探讨关系和生活中的义务问题。 
    你不能相信没有义务的关系,因为你不能接受你真正是谁、是什么。你把完全自由的生活称为“精神无政府状态”,我把它称为上帝的伟大承诺。 
    只有在这一承诺的范畴内,上帝的伟大计划才能完全实现。 
    你在关系中没有任何义务。你只有机遇。 
    是机遇,不是义务,这是宗教的基石,是所有灵性的基础。只要你以另一种方式看待它,你就会迷失目标。 
    关系——你与所有事物的关系——都是作为你灵魂工作的完美工具被创造的。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人际关系都是神圣的基础。这就是为什么每一种个人关系都是神圣的。 
    在这方面,许多教堂做的是对的。婚姻是一件圣事。但不是因为它的神圣义务,而是因为它的无与伦比的机遇。 
在关系中,永远不要出于义务感去做什么事情。你的关系给你提供了一个机遇,你可以确定并成为你真正是谁,要带着这种光荣的机遇感去做任何事情。   
我听得进去,但有很多次在关系越来越艰难的时候,我放弃了。结果是,我有一系列关系,我像个孩子一样认为,我愿意只有一个。我好像不知道怎样保持一种关系。你认为我会学懂吗?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必须做什么?   
    听起来你好像觉得保持关系是一种成功。不要把做好的一件工作与永恒混淆起来。记住,你在这个星球上的任务不是看你能在关系中呆多久,而确定、体验你真正是谁。 
    这不是对短期关系的辩护,但也没有要长期的关系的要求。 
尽管没有这类要求,但还要多说一点:长期的关系的确提供了非凡的机遇,可以共同成长、共同体验、共同实现,这有其自己的回报。   
我知道,我知道!我的意思是,我一直觉得这样。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   
    首先,要确信自己是由于正确的原因进入这种关系的(这里我是在相对的意义上使用“正确”这个词的。我的意思是,相对于你在生活中持有的更大的目标而言,是“正确”的)。 
    我前面指出过,大多数人是由于“错误”的原因进入关系的——结束孤独,填补空隙,给他们带来爱或要去爱的人——这是一些较好的原因。其他人这样做是为了安慰他的自我,结束失意,改善性生活,从以前的关系中恢复过来,或者(不管你信不信)是为了消除无聊。 
这些原因都行有通,除非关系在过程中发生一些巨大的变化,这种关系也行不通。   
我不是因这些原因中任何一个而开始各种关系的。   
我对此有疑问。我不认为你了解你为什么开始你的各种关系。我不认为你当时是用这种方式思考的。我不认为你是有目的地开始各种关系的。我认为你是因为“坠入情网”而开始你的关系。   
正是这样。   
    我并不认为你曾停下来看一看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