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超级科技大亨 >

第79部分

超级科技大亨-第79部分

小说: 超级科技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为了保持公司技术的领先性,我们在新兴技术上也有投资,面对如今概念火热的铝电池、石墨烯电池等,都将会立项研发……”胡跃在队伍前面侃侃而谈,翻译同步传递着意思。

    泰格问了句:“你很有把握的新技术,从哪方面开始?”

    孟谦回答:“方向是比较多的,因为目前有很多概念,都已经在实验室里成为现实,譬如铝电池、铝空气电池、石墨烯电池,我都专门研究过,也得出了可靠的理论,重点是如何商业化。”

    “你并没有打算专攻一项领域?”泰格听出来了。

    “有机会将对手扼杀在萌芽状态,为什么还有任其自由发展?”孟谦的理由很霸道——走完所有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有勇气。”泰格倒是喜欢这种态度。

    不过史蒂夫问:“我相信你也对投资、时间有计划了,但你有考虑过,投资方更多的看到你的冒险,而不是自信吗?”

    孟谦实话实说:“它会是个大投资,但商业都是赌注,区别的是输赢的概率、值不值得放手一搏。如果我有信心和实力让这个概率提高,对于这场未来的赌博,还有放弃的理由?”

    “胜负概率?”史蒂夫思考后,点头:“你对一个赌徒谈概率,是很容易打动他的,恭喜你小伙子。”

    孟谦说:“还希望能多帮忙在里面说话。”

    史蒂夫微笑:“公司是你的,你来做主。我们这群人只是提供更多老道的经验,当然也保证自己的利益。”(。)

第132章 第二轮融资【三更】() 
孟谦对不懂的一直都是虚心求教的态度,特别是正式成为“一条船上”的合作伙伴后,他更不会放过手头有的资源。对于公司、另一家公司的发展,未来的战略布局等,都讨论过。

    最终孟谦决定新技术的公司放在国外。

    原因有很多,“计划”的要求、还有中国和西方的阵营问题——如果所有的电池技术都是中国,很可能会受到阻挠和不怀好意。技术太超前,会被所在国。保护;市场太庞大,也有垄断嫌疑。

    基于这几点未雨绸缪,孟谦倾向于搞技术合作,两头发展战略,如果是单一一家公司,可能会面临所在国的技术保护,阻碍全球商业化。但若是两个企业跨国合作,技术保护的前提就不存在。

    有了方案,再交给手下细化后,他就把时间放在游玩和社交上面。这次过来的生意伙伴一大帮,每天晚上都有社交活动,甚至他还跟着去大剧院看了一场有中国元素的芭蕾舞剧,也陶冶一下情操。

    白天也排得很满,他和王曼文作为对海市比较熟悉的人,负责带上斯通父女和一帮白人老外去游玩。走走看看各种稀奇,他们对一个装垃圾的石狮像都好奇的很,围着拍照,以为是艺术品。

    孟谦去看了一眼,哑然。

    王曼文刚想解释什么,就给泰格拉了一把:“还是别浪费口水吧。”

    “嘿嘿。”孟谦忍不住偷笑。

    泰格面无表情的,倒是胡丽安娜懵懵懂懂,拉着他叽里咕噜,他们父女虽然会英语,但沟通主要是西语。

    泰格也不知说了什么,胡丽安娜就拿起相机去拍他们。

    “你这样真的好吗?”孟谦无语。

    “找点乐子,生活太无聊。”泰格的理由很多,指着前方:“下一站,让我们去看看那几个容器。”

    “那个是中国古代的容器?”有人好奇的问。

    “像几千年前的。”也有人猜测。

    孟谦扫了一眼,那不是痰盂么?

    “装酒水的吧?”史蒂夫暴露吃货本质。

    “耶。你可以试试。”泰格很不厚道的点头。

    “老天。”王曼文真是服了,她无法脑补他们拿痰盂干杯的场景。

    ……

    在海市的几天很开心,老外们也愉快的涨了见识。

    之后他们要前往下一站京城旅游,孟谦和王曼文的接待任务也总算结束。孟谦在国内的事情收尾。王曼文继续去上课,她的大四课程得十二月份才会结束,虽然孟谦能够轻松让她毕业。

    但她想靠自己的实力,他也懒得说。

    再几天后,王曼文送他去机场。路上说了些事项:“我们的绿卡大概会在十月初获得,注意通知。”

    “我会留意的。”孟谦点头。

    车很快到了机场,王曼文停车去送他,替他检查携带的物品,再叮嘱一些在那边的事情……孟谦点着脑袋,她确实是个细心的人,会把自己照顾得很好,事业上也有能力,情商智商都不低。

    其实仔细一想,忽略掉她靓丽的外表。她的内在优点同样很多。也难怪龚慧看好她,她这些条件摆出去,少有人能比,能看能干的女神。就只是他还没有那种感觉要安定下来的时刻。

    “都没问题了。”她把东西交给他。

    孟谦愣着发呆,她皱眉:“嘿。”

    “哦。”孟谦反应过来,吻她脸颊。

    王曼文感觉好笑:“我是说拿东西。”

    “一样的。”孟谦接住自己的单肩包,“下次再见了,也别总是太忙,花点时间在自己身上更好。”

    “嗯。”王曼文感觉他这样是挺不错的,从细节能看出变化。相处这段时间下来,他们确实在互相影响。

    “差不多出发了。”孟谦看了看表,再跟她抱抱。

    “拜拜。”她摆摆手,目送他离开。

    过了安检、上了飞机。十几个小时后抵达旧金山,用租车软件叫了一辆车,往湾区的家里赶,花了一段时间调整时差。睡醒过来后,适应了一下。身边没人的状态,开始一切都靠自己的生活。

    吃着面包、牛奶和煎蛋。想着自己的工作计划。

    按照时间来划分,人工智能的研究耗时最长,可能十年以上。

    其次是干细胞工程,光是临床试验,就要五六年。

    再次是新型电池技术,需要三年,也可能更长。

    他在图纸上列出自己的任务,思路就豁然开朗了。怪不得总缺钱,他进行的都是长期投资,初期耗资特别巨大,就像个看不到前途的无底洞。他需要一项短期内制造盈利的项目,弥补空缺。

    但这种投资也得考虑到回报和年限的比对,再考虑难度和利润空间,或者还有市场大小、竞争对手……孟谦抓了抓脑袋,感觉应该是王曼文来调查的,她总是能很好的弥补他这方面的缺陷。

    孟谦盯着纸张看了二十分钟,最终放弃。

    他想不出来合适的项目。脑袋里的技术虽然很多、很强,但容易的不值钱,值钱的耗时长。他也不可能一点点的从中提取分析,他需要一个闪光点,就像当初因为手机没电,而想到开发电池一样。

    现在想不出来……他先处理正经事。

    富国动力正在筹备着一项大事——第二轮融资。

    此轮融资备受关注,因为参与企业有二十多家,车企、高科技公司、基金企业等等,融资的额度也是罕见的高,将会提供高达60亿美元的融资,媲美大公司的ipo,天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相比前一次融资,这次可谓是声势浩大,若前一次是打开汽车用新型能源产业大门的话,这一次无疑是吹响了新能源发展的集结号——大企业、大财团都参与其中,社会各界都在唱好。

    世界各大金融媒体、甚至政府都在密切关注,这项融资涉及到多个国家、多项领域,还会影响到今后新能源的格局、发展模式。甚至因为大量外国企业投资的问题,美国的安全部门都在插手。

    严格说来,富国动力虽然被富国集团控股,但它的注册地不是中国,按照总部所在地的理念,美国政府有权对重大投资、融资行为进行审核,考虑技术安全和保护。当然它最后成了走程序。

    华尔街日报披露消息,这次融资后,富国集团的持股比利将会缩减到66%,其余被各大企业持有。而融资所得的资金,可能会用在对欧洲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供应上,工厂地点可能在印度。

    消息传出来后,各项新能源相关股票,再度迎来上涨。

    这篇深度消息的撰写人是克里斯汀,她果然没令孟谦失望,将他强调的每一个要点都着重描写,包括欧洲新能源汽车建设、印度的工厂等。成功让这股在东亚、北美燃烧的火焰,蔓延到南亚、欧洲。

    媒体、报刊也发出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到来、新产业将会崛起等等乐观的声音,有很多经济评论人,也对此持肯定的态度,认为新技术爆发的时间已经来临,未来富国动力会形成市场的领导者。

    总之是一片唱好,投资者无比热情。

    ===

    ps:90月票的加更。(。)

第133章 虚拟现实【四更】() 
随之而来的还有对富国集团、对孟谦这个“科技狂人”的关注,虽然他低调、他是黄种人,在西方白人社会容易被忽略——但他现在的光芒实在是太耀眼,以至于众多白人都不能不服气。

    经过一次暗地里(富国集团),和明面上(富国动力)的融资后,富国集团虽然不是上市公司,但外界对其估值达到了500亿美元,外界推测孟谦至少还持有公司40%的股份,身家200亿。

    再加上他的其它投资,制药业、持股等,财富将会更高。

    新任的中国首富?

    相比这个,人们更关注他的年纪轻轻——按照非权威的估值,他距离同样是年轻亿万富富豪的马克。扎克伯格已经很近了。就年纪和成就来说,他二十四岁就坐拥如此财富,比扎克伯格更猛!

    他还是干实业、玩高科技的,领先十年(媒体估测)的电池技术、令人惊叹的生物制药技术,每一项都影响着人类——扎克伯格虽然也如此,但就重要性来说,孟谦的成就显然更耀眼。

    《来自中国的钢铁侠》某杂志这么评价他。

    外媒们这一次难得没有黑,给了孟谦不少高评价,当然也有对他企业价值暴涨和后期发展的担忧——如果是白人的话,恐怕这会儿已经是一片歌颂,各种优越了……少数裔注定得承受不公平。

    但全世界都看到了,即便有意弱化有色人种、有意找黑,但就像那个“超过一小点,会引来嫉妒;超越无数步,将会化为崇拜”——再喜欢忽略、喜欢黑,也无法掩盖他身上的光芒。

    走出国门的孟谦,开始被主流媒体注意。

    《时代》杂志甚至发来邀请,希望进行专访,让他担任杂志的封面人物。

    但目前的孟谦还不希望自己站得太高——他想要快活一阵子后,再承担这些主流人物的责任。所以他的助手拒绝了。等他将来成就更惊人的时候、再也没有一句黑的时候,他再站出来。

    现在的孟谦站在幕后,默默看着事情发展。

    富国动力二次融资后,电池事业暂时不需要操心。他关心自己的事业。

    他目前主要的几项工作里,干细胞和人工智能都属于长期项目,回报大但耗时也长;新型电池项目,从战略和技术两个角度,也得三年时间。可问题是。他难道要无所事事的浪费这三年?

    他才二十几岁,这么年轻就要退休了?

    他还想要趁精力犹在,再往前冲几步……所以他前往奥尼克斯。

    纯粹是来找灵感的,ai实验室很多他可以借鉴的领域,他就旁观了一次通过脑电波遥控电视的实验,使用者解放双手,仅用思维去。操控。

    脑电波遥控器类似于耳机,触角贴在前额和耳。垂下,测试人员集中精神,便能够控制电视的换台、声音增减。关闭开启等测试。

    孟谦出声问:“我也能行吗?”

    工作人员知道他的身份,很爽快:“使用它需要专门训练,根据领悟能力的不用,耗时五分钟到半小时。”

    “让我试试。”孟谦感兴趣。

    对方教了他三分钟后,孟谦已经掌握方法,也佩戴这种遥控器,放轻松下来,尝试对电视进行声音增加的控制。

    一开始有些难,但在有几次成功的积累后,手。感……应该是脑感就有了。连续十分钟操作下来。上下换台、增减声音、开关电视都没问题,就是数字输入方面,偶尔还会存在些干扰。

    工作人员说:“想要更精确的控制,一是从硬件方面入手。增加感应灵敏度;二是从操作员身上改变,有针对的训练。”

    孟谦摘下了遥控器:“很不错,既然都已经能够脑控输入数字,那操控遥控车、飞机也没问题了吧?”

    “理论上来说,不涉及太复杂的脑部逻辑,它都能解析并反馈。”这项技术的团队成员们有信心。

    “很不错。”孟谦对它有了点想法。

    具体是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