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超级科技大亨 >

第66部分

超级科技大亨-第66部分

小说: 超级科技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918?”孟谦猜测。

    销售点头:“我们店里刚好到了一辆,是顾客订购的,因为是全球限量车型,我们无法在展厅里展出。”

    “能理解。”孟谦也算是车迷了,跑车界有三大旗舰:保时捷918、迈凯伦p1、法拉利ferrari。它们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hypercar(顶端车?),国内售价上千万,有钱还不一定有名额。

    销售便带他去库房参观。

    大名鼎鼎的保时捷918,就安静停在面前。

    因为是顾客定制的车型,只能看看外表和内饰,不提供试驾。但光是充满未来感的外形,已经俘获了他,流畅的线条设计,就像是艺术品,仅凭外表就折服无数人,更别说它强大到没朋友的性能。

    孟谦连价格都没问:“能替我订车吗?”

    亲自来接待的销售经理笑着:“918是保时捷最尖端的车型,稀有且受欢迎,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15年。”

    孟谦失望:“没别的可能了?”

    但既然带他来看,就不可能没有可能。经理带他们到一旁坐下聊:“实际上会有一些反悔、不满意的客户,偶尔会放弃订单。您如果希望快速,可以拿这些单子,当然缺点是个性选择空间小。”

    孟谦能理解,毕竟已经按照要求生产的,该什么样的外形、配置都已经固定下来,要改很困难。

    经理拿来电脑,打开给他看:“这里面有效果图,都是少量放弃的单子,还有些是别地经销商的囤货。”

    “白色的。”孟谦指着其中一辆。

    经理点开配置单,同时介绍:“先生你很有眼光,这款车它使用了weissach-package的套件,轻量化减负77磅,优化了整体车辆的性能,根据保时捷官方的测试,赛道性能极大的提高,比普通918更强。”

    孟谦喜欢:“它的进度如何了?”

    经理看了几眼:“它已经开始打造了,如果您喜欢它的话,大概需要半年,甚至更快就会到货。”

    “我喜欢。”孟谦找不到挑剔的。

    聊到这里已经无需多言,保时捷918是所有车迷梦寐以求的,即便它的价格超过90万美元,再加上经销商环节,总价已经超过110万,但仍不到国内售价的一半,出手根本不用犹豫。

    ;

第112章 招兵买马() 
两辆车花去一百多万美元,虽不是小数额,但却是孟谦觉得买车最实惠的一次,价格占了很大便宜。付款后,他就能先将这辆高配的卡宴开走。黑色的suv外形不错,驾驶性能也出众。

    沿着金门大桥南下,下桥后放慢车速——前方收费站。

    美国也有收费站,并不是误传的通畅无阻。当然它的收费站数量非常稀有,整个加州,据说就湾区这一带能遇到几个,因为桥梁多。其它地方,洛杉矶倒也有,但那是可以轻松避开的。

    金门大桥的收费站是电子式的,摄像头拍摄前后车牌,即可按照车牌收费。不过孟谦犯了难,他这是新车,没有车牌,也没有安装收费设备……他放慢车速,保持提示的5英里每时穿过。

    没有任何阻碍和提醒,看了眼后视镜,看来自己是“逃费”了。

    餐厅吃饭的时候,他提起这件事。

    王曼文说:“应该是没问题的,明天我查查看。但上车牌以后,我们最好就是去注册专门的账户,过桥享受折扣。”

    “对,还有上车牌。”孟谦记起来。

    她擅长:“很容易的,王洋姐教过我,明天我和她去一趟dmv(车管局),再打探一下考驾照的事情。”

    孟谦没空处理这些琐事:“麻烦你了。”

    “互补合作不是吗?”她觉得理所应当的。

    孟谦点头:“你替我省了很多功夫,很得力。”

    “不过我们目前只有一辆车。”她很注重细节,跑车得半年后才到货,他们两个又要分工忙碌,一辆车肯定不够。

    “你长期租车也不好。”孟谦说,好歹是自己的人,不能让她掉价……“这样吧,我给你二十万预算去买车。”

    “美元?”她问。

    “够了吗?”孟谦心中换算着货币,“要不给你25万预算?找一辆你喜欢的,当然也符合我审美的最好。”

    “没问题。”王曼文爽快答应。

    有王曼文帮他处理生活上的事情,顺心很多。

    如果全部都由他来办,别说工作了,恐怕现在还在为熟悉当地生活规则、如何寻找落脚点而发愁。当初带她出来玩的念头,现在变成了英明的决定。她心细且沉稳,能力很让他安心。

    无后顾之忧的孟谦,投身事业。

    富国动力的选址已经开始改造,位于奥克兰一座八层高的楼房,整栋都租下来,旁边还有仓库,一个实验生产区就能改造出来,今后可以用来生产、测试各类新型电池,试生产检测等。

    国内委派的高层也于昨天抵达,但考虑到对美国的环境尚未熟悉,他们的作用多是监督和沟通两地。再有,富国动力是“计划”的关键,要短期内包装它,所以孟谦任用了泰格·斯通推荐的人才。

    作为集团股东之一的泰格,非常慷慨,不光是把助手理查德·拉尔夫调给孟谦,还在制药企业上给了很多帮助,虽然是由拉尔夫带来的,但如果没有他这个boss的意见,拉尔夫能越权?

    拉尔夫能力也很强,准备好高管资料:“威廉·莱恩,四十岁,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先前所任职的也是高新技术领域,他对新能源产业评价非常高,有自己熟悉的行业经验和经营理念。”

    拉尔夫说得比较通俗,孟谦也理解了:“安排他明年中午跟我见面。”

    “好的。”拉尔夫记录东西不用笔,记忆力超强:“明天下午,先生你需要跟生物制药的两名专业人士谈谈。”

    “这么快?”孟谦好奇。

    “结合孟先生你的实际,奥尼克斯提供的主要是研发人员。”拉尔夫说,言外之意就是挖墙脚得找准。

    “很好。”孟谦满意,这个临时助手也让他满意。

    要不把他挖过来?

    但这么做的话,太对不起泰格·斯通对他的关照了。

    他是个有原则的人,想要就打电话跟泰格说这件事,表示:“我感觉他非常符合我需要的助理标准。”

    “你这动作可真是够快的。”电话那头的泰格笑着。

    孟谦感觉他已经看穿一切,自己也不拐弯抹角:“允许我挖他过来吗?”

    “可以。”泰格答应在预料中的爽快,“他只是我在加州的一名助理,你如果觉得合适,尽管拿去用。”

    “太谢谢你了。”孟谦这时候很需要人手。

    泰格继续说:“以后帮我在技术上加把劲,就是最好的谢意。飞机上信号不好,如果没别的事?”

    “没别的了,你忙吧。”孟谦挂了电话。

    隔天孟谦跟应聘者见面。

    威廉·莱恩是个黑褐色头发的高个儿,不算是健谈的人,但对电池技术的发展、市场的营销方案,都很有见地。孟谦听英语很费劲,但既然是泰格·斯通专门给的推荐,想必有过人之处。

    反正实力见真章,他要是拿不出成绩就等着炒鱿鱼,目前先表达信任:“期待你给公司带来新活力。”

    “我不会辜负期望,孟先生。”莱恩很有自信心。

    莱恩的首要任务是先把公司基础建立起来,有富国集团的名头,吸引人才还是容易的,这家集团被无数风投企业看好,作为未来的电池巨头,注定前途无量,着重事业的精英不难找。

    ……

    中午饭在外面匆忙吃完,再跟王曼文电话聊几句,打发一下时光,得知她事情也很多,就没多谈。靠着椅背小憩一会儿后,下午再度出发,拉尔夫替他处理制药企业技术上的问题。

    坐在拉尔夫的车上,孟谦说了:“有一件事情想跟你谈谈。”

    “请说。”拉尔夫说。

    孟谦把整理好的说辞说出来:“我觉得你能力是挺出众的,符合我对私人助理的要求,就想问你的想法?”

    拉尔夫理解着:“孟先生是希望我给你长期工作?”

    “是这个意思。”孟谦点头,“我跟你的boss斯通先生谈过了,他表示没意见,并尊重你的选择。”

    “我需要点时间考虑。”拉尔夫说。

    “待遇很好商量。”孟谦能理解。毕竟斯通家族能力不弱,在制药、博。彩业方面都是巨头,于科技上投资也多。

    但孟谦也有他的优势,他是新兴的科技富豪,富国集团的前途非常令人看好。

    拉尔夫在路上考虑着,等抵达见面地点后,他还在想……孟谦也跟奥尼克斯制药的人员交流起来。他们受命来帮助公司股东,创立一家全新企业。

    顺利的商谈后,拉尔夫送对方离开,自己也下了决定:“孟先生,我决定在你这边开始新的挑战。”

    孟谦伸手出来,欣赏对方果断的性格:“欢迎加入!”

    ;

第113章 卖“孩子”换钱() 
两天后,孟谦的首位美国助手,理查德·拉尔夫将制药公司的事情顺利搞定。但因为孟谦暂时没有ssn(社会安全号),绿卡也尚未办妥,他想要成立公司必须要去申请个人税号,得亲自跑。

    幸好当地政府对他的投资工作很关注,问题很快处理妥善。他注册的“孟氏生物制药公司”也顺利递交申请,注册资金四亿美元,孟谦持有98%,奥尼克斯制药也出资1000万,持股2%。

    奥尼克斯的出资,很大程度上算是友情支持。但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新公司的选址就是它们提供的,位于旧金山南部的郊区,奥尼克斯制药总部旁闲置的三号区。占地广阔。

    该区域有一座三层高,格外宽大的楼房,涵盖了办公区、研发区以及生产厂区。兼顾全面,还考虑到隐私、机密的保护。按照孟谦原先随意的想法,设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里,那根本是胡闹。

    在发达国家,商业间谍层出不穷。

    谁也不愿意见到自己投资数亿、十几亿的成果,因为保密不到位给泄露掉。

    除了安全工作,很多基础设备都是向奥尼克斯购买或租用的,甚至相关的研究、管理层,也有从奥尼克斯调来的。不知道情况的,恐怕还以为孟氏制药是它们的子公司,而不像是2%的股东。

    当然,互助的原因不止一个。

    比如孟谦也持有奥尼克斯制药2。5%的股份,乃第六大股东。

    这种互相合作的关系,让他少走了无数弯路,巨头还耐心的帮他建立基础。孟谦心怀感激,如果以后有机会,他很乐意两家企业合作……当然放在目前,孟氏制药还入不了巨头的法眼。

    先从基础做起:五项新药;干细胞工程。

    新药在国内的第二期临床,疗效显著!作为亲自体验过的孟谦,清楚它绝对可靠。所以他迫不及待的让它们进军欧美,展开大范围、涵盖不同年龄层的三期,如果一切发展顺利,明年就能提审。

    获批上市后,他就能开始赚外国人的钞票!预计ed和女冷这两项药,主要的消费市场集中在欧美,能提供80%的销售收入。欧美这么大块收益,也是他设立外国公司,注重这块市场的原因。

    ……

    药企在美国落脚后,孟谦梳理着他的产业。

    孟氏制药,英文谐音moose,由孟谦全资的离岸公司持股70%,同时该公司还持股中国的富国制药70%股份。严格来说,它们都是孟氏集团的子公司,因此在一系列合作上,将更加紧密。

    孟氏制药主要由两个部门构成:新药和干细胞工程。新药就是他开挂的五项新药技术,药品已经取得成功,但迫于世俗程序,药品需要临床试验来验证结果,资金的消耗主要在此。

    干细胞工程就比较复杂,它的基础工作如培养、分化都交给国内,而动物实验、临床实验则留给这里,双管齐下以节约时间。基于实验室成果,国内比较顺利,而国外仍一头雾水。

    “这个部门需要有能耐的管理。”孟谦电话和张栋梁沟通着,他需要把这位专家拉过来——包括他在这边的朋友。

    “后天我就能过去。”张栋梁也是爽快,国内的基础工作一时半会没结果,他更期待干细胞技术使用。

    “恭候大驾。”孟谦期待,目前工作太多,他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能让手下分摊的,基本都安排出去。

    隔几天后,张栋梁和徐鹏及助手抵达旧金山。

    孟谦开车去接他们,回酒店的路上,张栋梁拿着手机讲电话,一口流利的英文让孟谦都听不太懂。

    “厉害呀,老张!”孟谦是见识了,张栋梁北方人,普通话的儿化音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