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科幻恐怖电子书 > 超级科技大亨 >

第14部分

超级科技大亨-第14部分

小说: 超级科技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谦说:“这个就是我要考虑的,还得花钱搞这方面的研究。但回到刚才的问题,我们的打赌,赢家是谁?”

    “不算,还没到结果。”龚慧摇头。

    “你一个小时前才刚答应我的,现在就赖皮?”孟谦皱眉头看着她。

    “正式结果出来了才算。”她狡猾笑着。

    “行。”孟谦有点不满,“但我把话说明白了啊,一个条件且不能够拒绝。”

    “不拒绝。”她点头,“只要你能做到。”

    ……

    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生产、产品的成本控制,都需要测试。

    孟谦一个人肯定做不来这么多工作,他需要技术方面的专业人员,最好是十分熟悉电池制造生产的,并且还有一定的创新能力。招聘是一条路线,但技术人才往往是企业的香饽饽,不容易找。

    公司挂上招聘后,他又想到新的路线。

    打电话给上次实验室的管理老师,他们有过几次交谈,那老师说他也有过一些得意门生,吹牛是挺厉害的,就是不知道有没有真本事。电话那头的老师一口答应下来,次日就给了回应。

    “我有一个学生是在大企业干的,专门负责电池材料的研究,如果你真的有新技术和资金,可以把他挖过来。”

    “人家会同意吗?”孟谦怀疑,毕竟在大公司做得好好的。

    刘老师爽朗笑着:“我那学生是技术人,一心向上,你给他接触新技术的机会,他一定会乐意跳槽。”

    孟谦抱着试试的心态:“好的,麻烦老师帮我约个见面时间。”

    ===

    PS:今天多更了一章。

    。

第025章 全新团队() 
因为大家都住在同一个城市,隔天周末便安排见面。

    学校的刘老师负责引荐:“胡跃,我以前的学生,专门从事电池材料研究、生产制造方面;孟谦,比你小十届的学弟,虽然不是这个专业,但理论知识堪称天才,创新能力也非常强。”

    两人互相打量对方,胡跃三十几岁的年纪,胡子、头发都有点长,显得不修边幅,但经验充足、专业能力强,而且拥有硕士学位,高材生一个;反观孟谦,专业不沾边,还过分年轻。

    众人落座后,理科生的思维没有那么多拐弯抹角,胡跃就问了:“我听刘老师说,孟先生搞出了新技术?”

    “基于锂离子体系的升级,主要面向手机使用。”孟谦点头,拿出u盘,“实验测试的数据,视频都在。”

    刘老师也适时说:“小孟陆续在实验室忙碌了一个月,我见过他几次实验,针对的方向都很新颖。”

    胡跃不太相信孟谦,但却相信他的老师:“可以简要介绍吗?”

    对方不要求看数据,孟谦开口便说了一堆,胡跃和刘老师都认真听取着,他分析的角度,创意的方向都是新颖的,虽然是基于传统体系,但这个升级,可以说是把潜力压榨到了极限。

    听完以后,胡跃果然是心动了:“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看看成品。”

    孟谦爽快:“没问题,但是学校周末?”

    刘老师笑着说:“我就是管理实验室的,尽管用。”

    三人心中都有迫切,立即赶回了学校,孟谦也拿出他的数款实验室产品,老化机立马就开动,然后得到的全都是刷新认识的全新结果,看得胡跃是两眼冒光,最后可以说是佩服不已。

    佩服之余,胡跃却也看到短板:“材料是一个大问题吧?如果想要量产的话,很多材料都需要自己造。”

    孟谦承认:“大公司可以采购的半成品,我这里只能自产,还关系到成本和产量的问题,很需要专业人才。”

    刘老师笑着:“小胡,感兴趣吗?”

    “这一行很有挑战,新领域。”胡跃点点头,态度和意思都很明了。

    “欢迎加入。”孟谦朝他伸出手。

    “多谢孟先生给的机会。”胡跃也高兴,说白了他就是个技术狂,有高薪、有更广阔的天地,谁不动心?

    ……

    招到一个人才,孟谦心情不错,连带推荐的刘老师,他也送了一些礼物聊表心意,总不能让人白忙活吧?然后就是双方技术男的交流,一说就是一天,并且得到了很多发展方针和策略。

    跟着,胡跃竟还利用职务之便,带他去参观电池工厂。

    用他的话来说,孟谦是理论和创新很强,但对于实际生产方面,欠缺太多。最好的恶补方法就是工厂走一遭,从头到尾的参观、了解传统生产线。对于丰富他的认识,技术的创新帮助很大。

    孟谦唯一一个问题:“不会给你惹麻烦吧?”

    胡跃很放心:“没关系,生产参观经常有的,公司留有名额。”

    领了参观证,穿上了工作服,胡跃亲自带他去观摩,从最基本的步骤开始:正负极材料的涂布、组装、注液等,这家工厂的规模不小,也主要是针对手机电池,亲眼观摩,对孟谦大有启发。

    “s-mt产线很重要,自动贴片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说是判断一个电子厂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这家厂拥有五条s-mt产线,包括s-mt自动贴片机及回流焊、波峰焊等焊接设备。”

    听着他的介绍,孟谦再看设备:“都是进口产品?”

    “这方面的高端技术主要就是日本和德国,比如贴片机,它来自松下和富士,能够进行各种微型电子元件的高精度贴装,精度高达0。025mm,属于行业的尖端水准,你想要做高端,没得选。”

    高端化,尤其是创新型的,设备的采购将是大开销,贴片机便宜的都要十几万,外国进口的更是数十上百万,一条完整的生产线下来,进口设备的开销是很大的数字;他还额外需要材料自产。

    除了钱、设备,最需要人手。

    孟谦给了胡跃任务:“尽可能的多去找专业人员,从材料到生产设计,都有大需求,待遇很好说。”

    “我认识不少这方面的同行。”胡跃没有推诿。

    “很好,我再尝试去招聘一些,争取组建一个完善的团队。”

    ……

    如果材料、生产设备都尖端的话,新型电池会更强。

    孟谦在实验室的最好作品是2。8倍容量,但理论上还没有接触到极限,能够提升的空间还很多,三倍容量、更加缩短的充电时间,并不算遥远。而这一切,都需要去烧钱准备,铺路商业化。

    除了技术方面的,公司其它职位的招聘也火热展开。

    资本五千多万的公司吸引力不弱,招聘信息挂出去,电子简历就收了一堆。公司岗位的需求也比软件公司的大,以财务部门为例,原先可以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但现在需要自己的财务部。

    孟谦开始忙碌起来。

    以前管十来个人,他压力不大,很轻松。现在岗位复杂、需求大,他又要注重技术又要兼顾管理,如果不是助手帮忙,他肯定一团糟。长远的看,今后公司上千人都是可能的,他肯定管不来。

    他有自知之明,擅长的是技术,而不是管理。

    除了普通员工的招聘外,公司的高层也很紧缺,管理层关系到发展,所以孟谦用了更高端的招聘方式——猎头服务。他需要猎头公司为他推荐出色的高端人才,有能力带领整个公司发展的。

    ……

    数天后,技术团队被胡跃组织起来。

    人数不到十个,在于精而不在多。在核心技术被孟谦攻克的情况下,他们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是:产品性价比。发挥最好的性能,同时还要节约成本,从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为商业化准备。

    孟谦吩咐团队任务:“因为材料大部分依靠自主研发,我们需要成立工厂;在生产线的问题上,公司瞄准高端电池产品,质量首要保证,其次是成本,目前产品的成本太高,需要压缩。”

    道理很浅显,好比容量3倍和3。5倍的产品,容量提高3。5倍固然厉害,但如果成本是前者的两倍,这笔生意是不能做的。团队的任务就是从中筛选出一条效率最佳、性价比最好的路线。

    这需要次数频繁的测试和筛选。

    胡跃被认命为组长,他最先表态:“材料成本控制、生产成本控制,两项任务,研发组会抓紧开动。”

    “很好,实验室需要添加的设备,你随时跟我说。”孟谦表达了一名领导的信任,帮助胡跃建立威信。

第026章 行业宝贵经验() 
隔天,孟谦和梁涛主持公司中高层的职位的面试,谈话时间前后不到十分钟,就刷掉了两个人。第一个对公司的规模和前途有疑虑,孟谦也懒得用这种还没干活就挑剔的家伙,公司不招大爷。

    第二个倒是有意向,而且薪资要求很低,他注重前途,但希望能拿员工股……孟谦认为对方过于异想天开,员工股不是没有,但你做出成绩了吗?没有就滚蛋,他又不是开慈善机构。

    稍迟,公司又来一名应聘者。

    和前面的不同,他是由猎头公司重点推荐的。

    来人西装革履,头发梳理整齐,打扮一丝不苟,抿着嘴唇的模样感觉不苟言笑,他自我介绍道:“孟总、梁助理你们好,我叫宗岩,工商管理专业,曾在一家上市公司任职,担任过市场部、采购部的经理……”

    孟谦看了几眼对方的简历,三十六岁,商科硕士生,履历丰富。他抬头问:“怎么有兴趣来我这里的?”

    宗岩推了推眼镜:“我对贵公司介绍的新型电池感兴趣,认为具有发展前途;我的事业遇到了瓶颈,想换种挑战。”

    孟谦问:“谈谈你对新型电池方面的了解?”

    宗岩是有准备的:“它是个技术空缺的高需求领域,一旦有具备上市条件的产品,对传统电池领域、移动设备、动力电池领域都是巨大的冲击。从长远来说,技术垄断意味着拥有全球发展的潜力……”

    “你的事业瓶颈是指?”孟谦又问。

    “一定要说吗?”宗岩问。

    “说说看。”

    “我因为坚持观点与上司分歧,受到排挤,被迫辞职离开。”宗岩有点尴尬,顶撞上司被炒,不光彩。

    他又补充:“但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我这里不拉帮结派,实力见真章。”孟谦收下他的简历。“好的,你被聘用了,试用期一个月,如果你确实有能力,转正后年薪40万起步。你也看到这是公司起步阶段,对你的考验很多。”

    “我会的。”宗岩点头,又问:“请问我的岗位安排?”

    “对,岗位。”孟谦还差点忘了,“公司的人力资源、营销和行政部门的经理,都由你来出任。”

    “三个部门的经理,都是我?”宗岩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重任在肩是没错,但这也太夸张。

    “你没听错。”孟谦认真的点点头,“就目前来说,三个部门的人手不多,所以工作是比较轻松的。”

    宗岩理解了:“好的孟总,我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孟谦再说:“你可以负责一些招聘活动,把公司的基础建立起来,具体岗位,你先跟梁涛助理谈谈。”

    “我会的,孟总。”宗岩点头。

    ……

    忙碌一上午,孟谦就招了宗岩这一个比较靠谱的。

    他招人主要看履历和性格,有丰富经验的当然最好,人也不要滑头,宗岩有硕士学位,在上市公司做过,专业能力是没问题的;他坦言自己因为跟上司争执而被炒鱿鱼,人也算老实。

    猎头精心挑选的人才,的确比他招聘更有效。

    海市有很多猎头公司,世界500强都有,猎头专门为企业提供中高端人才服务,精准、专业是代名词。相应的,服务好收费自然也高,如果宗岩正式任职,公司需要支付其年薪的30%作为佣金。

    佣金收取是国际标准,没什么好商量的。如果宗岩能够帮他把公司管理得有条不紊,这点佣金也不算多。不是有话说“二十一世纪最缺少的是人才”吗?孟谦有意把事业做大,很需要人才。

    搞定一部分招聘问题,孟谦外出午餐,下午回家。

    开车进小区的路上碰巧看到龚慧买东西回来,他去停车后,有意在一楼等待,再和她一起搭电梯。

    “有什么好吃的?”孟谦瞧着她手里的购物袋。

    “买了些做蛋糕和甜点的材料,这些是做纸杯蛋糕的。”她打开袋子介绍着。

    “很好吃吗?”孟谦吞口水。

    “想吃?”她微笑询问,“正愁做了没人吃完,太浪费。”

    “放心交给我。”孟谦当仁不让了。

    第二次进龚慧家,弥补上次遗憾的参观起来。布局和他那边不一样,这里是两房一厅的,稍小一些,但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