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好姐夫-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郃得知是如此缘故,于是带领他们入营。
为了营地的安全,张郃设置了四条入林的通道,并安排了明暗两哨巡查,其余能入营地的树林都被设置了陷阱、暗桩以及各种机关。若是外人不知道路线,可以说是有去无回。
此后十多天内,陆续有不少骑兵来到此处,张郃派出斥候在密林周围监视情况,若是有外人来此,则不去接应,若是周围安全,则出林接应。
陈县营地的人数扩充为六百多人,战马近千匹,各种箭矢兵器都在营地能够制造,原材料都是张郃派人化装出去采购的,这个营地虽然规模不大,但像是个军事基地的样子。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69章 守孝()
童渊在信中写道:
子诚小友:
我之将去,留言相赠。
汝心存仁义,甚喜我心,我提一要求:见信后即迎娶琳琳,让我心安,琳琳能得佳婿,此生之福。
然天下纷争四起,须知男儿为大事,当断则断
我有徒三人,张任、张绣、赵云,可为你臂助,他日若是寻得任、绣,可出示我之书信
天下人才,无分贵贱,望子诚一视同仁,诚心拜请,则天下英雄皆入汝帐下。
童渊的书信充满着长者对后生的关爱和叮嘱,谆谆教导跃然纸上,姜盛收好了书信,然后把童渊写给张任、张绣的信收入囊中。
第二日,姜盛按着古时的守孝之礼,披麻戴孝、稀粥素食。赵云、夏侯兰拜见时,姜盛表示要留在山上守孝一年。
古时的礼仪,守孝期间不得婚嫁、远行、出仕,夫妻不得同房,不得娱乐等等,有各种禁忌。
夏侯兰道:“大哥非同姓亲属,无守孝之义务,万不可如此!师父遗嘱,让大哥你迎娶琳琳,你怎么能违背师父的遗嘱?”
赵云道:“是啊,大哥,师父已去半年,你这回来,正是要遵师父遗嘱。”
夏侯兰道:“大哥,我等皆为山野人家,迎娶琳琳也是冲喜,而且琳琳属于孙辈,守孝百天即可,你若是守孝,便违背了师父的一番心意。请三思!”
姜盛道:“守孝乃是出于人心,并非礼制所限,我虽为外姓人,但感情却是真实的,你们无需多言。”
赵云道:“大哥孝义为先,可你麾下将士也要陪你守孝吗?他们该何去何从?他们该如何生存?我见于禁、周仓、杨凤皆为忠义之辈,他们追随大哥无怨无悔,难道大哥你就忍心让他们自谋出路?”
姜盛一震,他忘了自己现在是一名主公,他还要为数百名忠心耿耿的精锐之士谋出路。
夏侯兰道:“子龙言之有理,大哥,你的孝心,师父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得到,但是他老人家也绝不会看到你只顾自己的孝义,而寒了忠于你、支持你的义士们的心。”
童琳这时候也进来了,说道:“夫君,二位叔叔所言极是,你要为那些追随你的人考虑,切不可因为爷爷,而让大家对你失望。官军都已班师,皇帝封侯拜将,若是你不去,失去了机会,那些追随你的人有何出路?你若是如此,先不说爷爷不会原谅你,我也不会原谅你!”
姜盛看着最亲的这三个人,然后抹了把眼泪,慢慢站起身。
“好吧,是我考虑不周,累琳琳和二位贤弟费心了,我三日后启程赴京。”
“大哥,请允许我等同去!”赵云道,夏侯兰和童琳也附和。
童渊已过世半年,按照礼制,童渊没有子女,无人符合守长孝的条件,童琳是孙辈,守孝百日即可,姜盛是女婿,外姓人,不必守孝。赵云和夏侯兰是童渊的徒弟,按理要守孝,也按着百日尽孝的标准。
姜盛感念童渊的师友之情,守孝三日,也算全了礼数,来自后世的他对生死的观念比古代人看得开,赵云他们都看得开了,姜盛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赵云他们提出要跟姜盛赴京师雒阳,却遭到了姜盛的反对。
“不可,此去京师,前途难料,你们不可同去,待我稳定下来,自会派人来接你们。”
姜盛虽然知道历史,但自己这个穿越者能不能应对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是个未知数。若是顺利,谋个地方官做做,再来安置众人。
赵云等三人苦求无用,只得留在山上,姜盛仅带于禁、周仓和十名随从回京,其余亲信卫士就留在山上训练杨凤带来的五百多人。
临行前夜,姜盛到后山山洞取了一些夜光玉,去京师不送礼可不行。
整备妥当之后,姜盛一行人就昼夜兼程,往京师而去。
进入司隶校尉部之后,不见了黄巾作乱的痕迹,但仍然是民生凋敝,这哪是京城周边的样子?姜盛不禁感叹,如果给各方诸侯打工,还真不如自己干,他觉得自己未雨绸缪,暗中培养亲信武装并无不妥。
话表两头,张郃进入陈县北部密林建成了训练营地,三百余名黄巾降兵已经锤炼出来,无论是体力上还是战术技能上都有了飞跃,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姜盛,忠诚是他们的信念。
“报——”斥候来报,说有一队骑兵在林子外面徘徊。
张郃随斥候去查看,发现那队骑兵约三十多人,身着官军服饰,身份不明,于是令卫兵回去组织备战。而自己去往近处隐蔽处观察,然后放下心来,出林子迎接。
张郃看到这些骑兵的马鞍后侧都挂着葫芦状油坛,这种油坛是姜盛发明的,形状成葫芦状,坛口用泥封封住,在战马奔跑时不会洒出来,用时只需以箭头戳开泥封即可,这个东西可是独此一家。
那队骑兵为首者一直背对着张郃,张郃并没有认出他来,直到有人发现张郃出来,这为首者才转过身来,此人是姜盛从幽州带出来的老兵,张郃当然认识。
原来这一队骑兵就是姜盛安排南下的队伍之一,姜盛原本想让他们换上百姓衣服,化整为零,但走到半路却被官军截下来了,他们表明身份,并出示了官军大营的令牌,这才放行。后来他们就干脆换上了官军的服饰,大摇大摆地一路往南,反倒方便了许多,而且还获得了充足的补给。
张郃得知是如此缘故,于是带领他们入营。
为了营地的安全,张郃设置了四条入林的通道,并安排了明暗两哨巡查,其余能入营地的树林都被设置了陷阱、暗桩以及各种机关。若是外人不知道路线,可以说是有去无回。
此后十多天内,陆续有不少骑兵来到此处,张郃派出斥候在密林周围监视情况,若是有外人来此,则不去接应,若是周围安全,则出林接应。
陈县营地的人数扩充为六百多人,战马近千匹,各种箭矢兵器都在营地能够制造,原材料都是张郃派人化装出去采购的,这个营地虽然规模不大,但像是个军事基地的样子。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70章 松鹤楼()
且说姜盛到了雒阳,这时的雒阳虽然是首都,但城市规模跟后世的县城差不多,城外破败不堪,人烟稀少。
这就是东汉的首都啊?这么冷清?姜盛有些失望。
入城后,姜盛发现城内与城外存在严重的反差,城外几乎都成了断壁残垣,而城内却一派繁华,沿街的商铺大都营业,一片歌舞升平。
“看样子官军还未回来,咱们去寻家酒楼歇息。”姜盛道。
“军爷里面请!”店小二看到姜盛冲着这家“松鹤楼”走来,连忙出去招呼,姜盛身着从五品五官的服饰,后面跟着十余个亲兵,若不是五校的部队就是清剿黄巾班师回朝的,肯定是大主顾。
于禁和姜盛进了酒楼,周仓和十名卫兵则在门外守卫。
姜盛道:“元福,不必如此,这里是京师,我们要低调,不要惹人注意,都进来用餐歇息吧。”
既然姜盛说了,周仓就带人进了酒楼。时间不长,店小二就把十三个人的酒食送了上来。
“小二哥,我们不需用酒,麻烦你撤掉吧,另外加些肉来,我这里兄弟们饭量都大。”姜盛道。
这是士兵们听到姜盛称呼他们为“兄弟们”,倍感激动,都感到没有跟错人。
左右时间也不着急,酒楼顾客也不多,姜盛等人就边吃边聊,说着些奇闻乐事,那些护卫见姜盛平易近人,也都跟着敞开了话匣子,不觉已是未时末,冬季天短,已是日落时分。
酒楼外面进了一众军士,嬉闹着要酒要肉,其中一人见着姜盛,连忙过来拜见:“姜司马,你脚程好快啊,我是梁河啊。”
姜盛并不识得这人的名字,但认得此人是皇甫嵩军中的一名参军(官职名,相当于后世的高级参谋),连忙回礼,寒暄了几句。
周仓见众人都已吃饱,就去结账,店家问周仓:“姜司马的名讳可是单名一个盛字?”
周仓反问道:“你咋知道?”
店家道:“既是如此,本店不收钱了。”
周仓奇道:“为何?”
店家道:“我家主人有令,若是遇到姜司马,要好生照应,不可收取分文,小的看这天色已晚,不知各位军爷可有住处?若是没有,就留宿本店吧?”
周仓道:“我等都是初来雒阳,并无去处。但不知我家主公如何安排,且等我问问。”
姜盛道:“文则、元福,我们走吧。”
周仓跑到姜盛面前道:“主公,那店家说受他主人之令,分文不收,还问是否需要安排住宿。”
姜盛很是疑惑,就亲自过去问店家,店家低声道:“请将军借一步说话。”
店家引姜盛进了后院房内,拱手拜道:“甄二拜见将军!”
“甄二?你是冀州甄家的人?”
“正是,前日,我家主人传书来此,说如果遇到将军,要好生照应。”
“那么这间酒楼——”
“正是甄家的产业,小的蒙家主抬爱,在此经营酒楼,今后将军在京城的吃住用度都有本店负责。”
“多谢甄家的美意,不过,所谓无功不受禄,你们的盛情我心领了。告辞!”姜盛道。
“将军何必让小的难做呢?若是照应不周,家主定会责罚,还望将军权当帮助小的了。”店家见姜盛不为所动,心中大急,干脆就跪在地上了。
“哎呀,你这又何必呢?”姜盛很无奈。
“若是将军拒绝家主的意思,那小的只有回去请罪了,还望将军体谅小的上有老、下有小,全指望着我养活呢,要是丢了这份工,小的活不下去了。”
姜盛心说,你说的也太夸张了吧,不做酒楼还可以干别的活啊,又不会饿死你们,我看你是怕离开酒楼这聚宝盆。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姜盛给他个面子,以后这种人还有用处,当晚,姜盛一行人就在松鹤楼住宿,周仓和于禁各领五人轮班守卫在酒楼上下。
第二日的时候,官军回到了城外的五校大营,皇甫嵩带领中高级将领入城面圣,因为那名参军告知了姜盛也在雒阳的消息,皇甫嵩令姜盛一同入宫。
姜盛是从五品,算是中级军官,连个将军都不是,别部司马而已。
众人入宫之后就在朝堂上候着,姜盛看这朝堂也忒简陋了点,除了几根大柱子和丝绸帐子之外别无他物,地上是地毯和案几,这个时候上朝的皇上和大臣都是跪坐着的,真正意义上的站姿上朝,是宋太祖赵匡胤首先实施的。
“皇甫将军,皇上正在后花园试驾驴车,让尔等明日再来。”小黄门回来反馈。
“什么?试驾驴车?我等将士浴血奋战,班师回朝后前来面圣,皇上却如此无视我等!不行,我们要见皇上!”高级将领们开始骚动起来。
“这是何人在此喧哗?”尖声尖气的话传来出来。
姜盛看时,见说话这人大长脸,面白无须,乃是一年近五旬的老太监,众将顿时不作声了。
姜盛悄悄问身边的将领,才知道这人就是十常侍之首——张让。
张让道:“尔等作战不力,拖延到年底才班师,有何颜面见皇上?还是先回去闭门思过,等皇上召见各位吧。”
皇甫嵩道:“我持虎符领军作战,今日回朝,应当当面交还虎符,还望大人代为通报。”中常侍虽然是宦官担任,但因为是皇上的近臣,所以朝中文武都以“大人”称呼。
“皇甫将军,你把虎符交给我吧,我去送给皇上。”
“此事不可,虎符乃御用之物,末将一定要亲手交还给皇上,若是大人不便于通报,末将就冒昧了。”皇甫嵩脸色一冷。
“皇甫将军难道要强闯内宫不成?”张让森然道。
“哼,有中常侍张大人在此,末将怎可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