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东汉好姐夫 >

第35部分

东汉好姐夫-第35部分

小说: 东汉好姐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墨迹干了以后,甄逸把这块帛书封在一个精致的锦囊中,挂在小甄宓的脖子上,然后包了些金叶子赠与姜盛,礼送出城。

    姜盛走了之后,甄逸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全家与姜盛建立好关系并提供支持,甄家老少不知道甄逸跟姜盛到底说了什么,不过既然是家主说话,他们就得照办。

    甄逸那个奇怪的想法就是想招姜盛为第四女甄荣的夫婿。虽然甄家是世袭的待遇,但这些年都已没落,儿子们和三个女婿都在经商,若是有个在朝中做官的女婿,以后他甄家就会兴旺发达。不过随后细想,这姜盛虽说是官军的别部司马,但回京之后还不一定怎么样呢,所以这想法就被自己给压下了。

    姜盛回营后的第二日就接到了班师的军令,大军打点行装准备回京。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68章 童渊() 
接到班师的军令后,姜盛并不乐观,因为他的爱妻和义弟就在常山,而下曲阳西侧不远就是常山地界了,可如果班师的时候不回朝给那十常侍送礼,想谋个地方官可不是那么容易。姜盛心里很矛盾,这时有卫兵来报,说是故人来拜访。

    “拜见统领!”此人却是杨凤,他还是用以前的称谓叫姜盛。

    “杨凤?你怎会来此?”姜盛又惊又喜。

    “统领的威名传遍了冀州,小的听闻冀州已经平定,所以才来拜见。”

    “统领!杨凤是来请罪的!”杨凤突然跪倒。

    “请罪?你何罪之有?”姜盛奇道。

    “那日黄巾贼于毒攻打黑山,小的率部去迎战时,黄巾贼寇血洗了张家庄,统领的岳丈大人遭遇不幸,是小的失职,没能及时救援。”

    那张游虽说是姜盛的老丈人,但由于过于势利,丝毫不顾两个女儿的幸福,这让姜盛很是反感,想到以后要向张游尽孝,姜盛就头大。

    张游死了,姜盛应该悲伤才是,但这个消息却让姜盛松了口气,这分明就是不孝嘛,不过戏还是要演的,几滴泪就掩饰过去了。

    “黄巾都已覆灭,于毒也已阵亡,算是大仇得报了,你不必自责。不知婉蓉婉莹现在如何?”张游死了,姜盛自然就会问到他两个女儿的情况。

    “禀统领,那日在黑山被于毒所败,小的就带领数百残兵撤到了常山,确保三位夫人之平安,目前都在常山上,安然无恙。”

    “那就好!来人啊——”

    “主公!”周仓闻声而来。

    “主公?”杨凤很奇怪这个称呼。

    “是啊,在下为主公的仆从,当然要称主公了。”周仓回答道。

    “元福,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以前的部下,杨凤。”

    周仓抱拳一礼,姜盛又对杨凤介绍了周仓,杨凤也改口叫姜盛“主公”。

    “元福,置办酒菜过来。”

    “主公,还有一事要禀报。童老前辈他过世了!”

    姜盛一惊,“你说什么?!”

    杨凤道:“童老前辈过世了!”

    姜盛的泪水顿时爆发出来,从穿越到东汉以来,他一直把童渊当成长辈,当成了亲人,此刻却听得这样的噩耗,他能不悲伤吗?虽说他之前就知道童渊阳寿将尽,但听到这个消息还是觉得不可接受。

    “什么时候?”姜盛嗓音低沉。

    “五月初十,未时三刻,走得很安详。主公,请节哀!”

    “明日随我回常山拜祭!”

    皇甫嵩听说姜盛是童渊的孙女婿,大为惊讶,怪不得姜盛的枪术如此厉害,原来是枪术大师童渊的人。

    童渊的去世让皇甫嵩也深感遗憾,当即准了姜盛去常山拜祭的请求,各部回归皇甫嵩麾下,姜盛仅带于禁、周仓及数十骑卫兵赴常山。

    “子诚,此番回京,皇上必有封赏。希望你切莫耽误了时候,尽快回京。”皇甫嵩叮嘱道。

    “子诚谢过将军,告辞!”姜盛拜别皇甫嵩,径往西而去。

    杨凤当先一骑,上山通报。时间不大,童琳纵马狂奔而来。

    一年未见,童琳长得更加明艳动人,但那骑马的疯狂又哪是姑娘家,分明就是女汉子一枚。

    童琳翻身下马,顾不得客套礼仪,就往姜盛身上扑。

    姜盛紧紧抱住童琳,吻着她的发梢。

    众人大感不妥,都各自去了远处。

    “爷爷——爷爷离开我了!”童琳哭着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琳琳,有我在!”姜盛哽咽道。

    “大哥——”赵云和夏侯兰也冲了过来,姜盛把三个人都拥在一起,由于童渊的去世,这四个人抱在一起大哭了一番。

    张婉蓉、婉莹两人跟在后面走了过来,远远地看着姜盛。

    哭过之后,姜盛才看到张氏二姝,连忙过去拥抱,简单诉说了几句,就往山上走去。众人远远跟着,也都上了山。

    童渊的墓就在后山山洞对面,周围挂着旗幡,碑前摆放着各色水果等祭品。

    姜盛在众人陪同下来到了童渊墓前,于禁等人不便在此,就在远处下山处守卫。

    童琳和姜盛披麻戴孝,跪倒在童渊碑前,拜了三拜,然后为童渊上香献祭。夏侯兰满脸泪水,主持了祭拜仪式。

    冰冷的天气衬托着无边的悲痛,大片的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而姜盛兀自不觉,呆呆的跪在地上,任凭雪花覆盖在身上。

    “夫君,你不要这样,想哭就哭出来吧,不要憋坏了身子。”童琳哭着劝慰姜盛。

    地上已经下了厚厚的一层雪,赵云和夏侯兰也跪在姜盛身边,劝姜盛回庄子。

    姜盛仿佛刚刚回过神来,两行热泪喷涌出来,由于气温很低,流出的泪都在脸上结成了冰,周围的卫兵也都不禁动容。

    姜盛大哭了一场,竟然晕倒在童渊碑前,众人连忙施救,过了半晌,姜盛才悠悠醒转,见众人几乎都成了雪人,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被人称作主公的人了,自己悲伤过度,在雪里待着,这些部下自然不会离去,都被大雪笼罩着。

    “走吧!大家都回庄子吧。”姜盛起身缓步走开,众人跟上。

    小山庄房舍不多,好在这些卫兵扎营的功夫都还行,就在练武场空地上按下营帐。山中粮草物资储备颇丰,这几十个人的吃用自然不用担心。

    是夜,张氏二姝自回房去睡,姜盛则陪童琳回屋。

    童琳含着泪,絮絮叨叨地跟姜盛诉说着这十个多月来的情况,然后把一封信取出来交给姜盛。

    “夫君,这是爷爷留给你的书信,奴家不便拆阅,就等你回来。”童琳从柜子中取出一个布包,交给姜盛。姜盛打开布包之后,里面有三封信,信封上面分别写着姜盛、张任、张绣。

    姜盛展开写着“姜盛”二字的书信,上面是童渊的手书,童琳回避,并不观看。

    文头写的是“子诚小友”,童渊虽然把养孙女许配给姜盛,但并没有自居为祖,仍以小友相称,童渊这意思是并非因为童琳他才喜欢姜盛,而是真心赏识姜盛,所以才以忘年交的身份留下遗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69章 守孝() 
童渊在信中写道:

    子诚小友:

    我之将去,留言相赠。

    汝心存仁义,甚喜我心,我提一要求:见信后即迎娶琳琳,让我心安,琳琳能得佳婿,此生之福。

    然天下纷争四起,须知男儿为大事,当断则断

    我有徒三人,张任、张绣、赵云,可为你臂助,他日若是寻得任、绣,可出示我之书信

    天下人才,无分贵贱,望子诚一视同仁,诚心拜请,则天下英雄皆入汝帐下。

    童渊的书信充满着长者对后生的关爱和叮嘱,谆谆教导跃然纸上,姜盛收好了书信,然后把童渊写给张任、张绣的信收入囊中。

    第二日,姜盛按着古时的守孝之礼,披麻戴孝、稀粥素食。赵云、夏侯兰拜见时,姜盛表示要留在山上守孝一年。

    古时的礼仪,守孝期间不得婚嫁、远行、出仕,夫妻不得同房,不得娱乐等等,有各种禁忌。

    夏侯兰道:“大哥非同姓亲属,无守孝之义务,万不可如此!师父遗嘱,让大哥你迎娶琳琳,你怎么能违背师父的遗嘱?”

    赵云道:“是啊,大哥,师父已去半年,你这回来,正是要遵师父遗嘱。”

    夏侯兰道:“大哥,我等皆为山野人家,迎娶琳琳也是冲喜,而且琳琳属于孙辈,守孝百天即可,你若是守孝,便违背了师父的一番心意。请三思!”

    姜盛道:“守孝乃是出于人心,并非礼制所限,我虽为外姓人,但感情却是真实的,你们无需多言。”

    赵云道:“大哥孝义为先,可你麾下将士也要陪你守孝吗?他们该何去何从?他们该如何生存?我见于禁、周仓、杨凤皆为忠义之辈,他们追随大哥无怨无悔,难道大哥你就忍心让他们自谋出路?”

    姜盛一震,他忘了自己现在是一名主公,他还要为数百名忠心耿耿的精锐之士谋出路。

    夏侯兰道:“子龙言之有理,大哥,你的孝心,师父在天之灵一定会看得到,但是他老人家也绝不会看到你只顾自己的孝义,而寒了忠于你、支持你的义士们的心。”

    童琳这时候也进来了,说道:“夫君,二位叔叔所言极是,你要为那些追随你的人考虑,切不可因为爷爷,而让大家对你失望。官军都已班师,皇帝封侯拜将,若是你不去,失去了机会,那些追随你的人有何出路?你若是如此,先不说爷爷不会原谅你,我也不会原谅你!”

    姜盛看着最亲的这三个人,然后抹了把眼泪,慢慢站起身。

    “好吧,是我考虑不周,累琳琳和二位贤弟费心了,我三日后启程赴京。”

    “大哥,请允许我等同去!”赵云道,夏侯兰和童琳也附和。

    童渊已过世半年,按照礼制,童渊没有子女,无人符合守长孝的条件,童琳是孙辈,守孝百日即可,姜盛是女婿,外姓人,不必守孝。赵云和夏侯兰是童渊的徒弟,按理要守孝,也按着百日尽孝的标准。

    姜盛感念童渊的师友之情,守孝三日,也算全了礼数,来自后世的他对生死的观念比古代人看得开,赵云他们都看得开了,姜盛还有什么放不下的?

    赵云他们提出要跟姜盛赴京师雒阳,却遭到了姜盛的反对。

    “不可,此去京师,前途难料,你们不可同去,待我稳定下来,自会派人来接你们。”

    姜盛虽然知道历史,但自己这个穿越者能不能应对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是个未知数。若是顺利,谋个地方官做做,再来安置众人。

    赵云等三人苦求无用,只得留在山上,姜盛仅带于禁、周仓和十名随从回京,其余亲信卫士就留在山上训练杨凤带来的五百多人。

    临行前夜,姜盛到后山山洞取了一些夜光玉,去京师不送礼可不行。

    整备妥当之后,姜盛一行人就昼夜兼程,往京师而去。

    进入司隶校尉部之后,不见了黄巾作乱的痕迹,但仍然是民生凋敝,这哪是京城周边的样子?姜盛不禁感叹,如果给各方诸侯打工,还真不如自己干,他觉得自己未雨绸缪,暗中培养亲信武装并无不妥。

    话表两头,张郃进入陈县北部密林建成了训练营地,三百余名黄巾降兵已经锤炼出来,无论是体力上还是战术技能上都有了飞跃,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他们的存在是为了姜盛,忠诚是他们的信念。

    “报——”斥候来报,说有一队骑兵在林子外面徘徊。

    张郃随斥候去查看,发现那队骑兵约三十多人,身着官军服饰,身份不明,于是令卫兵回去组织备战。而自己去往近处隐蔽处观察,然后放下心来,出林子迎接。

    张郃看到这些骑兵的马鞍后侧都挂着葫芦状油坛,这种油坛是姜盛发明的,形状成葫芦状,坛口用泥封封住,在战马奔跑时不会洒出来,用时只需以箭头戳开泥封即可,这个东西可是独此一家。

    那队骑兵为首者一直背对着张郃,张郃并没有认出他来,直到有人发现张郃出来,这为首者才转过身来,此人是姜盛从幽州带出来的老兵,张郃当然认识。

    原来这一队骑兵就是姜盛安排南下的队伍之一,姜盛原本想让他们换上百姓衣服,化整为零,但走到半路却被官军截下来了,他们表明身份,并出示了官军大营的令牌,这才放行。后来他们就干脆换上了官军的服饰,大摇大摆地一路往南,反倒方便了许多,而且还获得了充足的补给。

    张郃得知是如此缘故,于是带领他们入营。

    为了营地的安全,张郃设置了四条入林的通道,并安排了明暗两哨巡查,其余能入营地的树林都被设置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