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调教大唐 >

第76部分

调教大唐-第76部分

小说: 调教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元举嗤笑一声,哼道:他如果怕抄家灭族,就不会去做打家劫舍的水匪了。

    郭业还是摇头不解,止不住疑惑问道:你刚才说谷德昭跟顾县令言及,此次他们剿匪失利是因为郑三江得到了落日山的几百山匪援助,才将他的壮班击溃,甚至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马元举点头称是,这一点他听得真真儿的,话从谷德昭嘴中而出,半点错不了。

    可郭业还是有些无法置信,猜疑道:马功曹,你说会不会是谷德昭这狗日的为了推卸责任,才瞎编乱造一通,搞了一个什么子虚乌有的落日山几百山匪出来啊?

    这次马元举倒是站到了谷德昭这一边,摇头说道:这点本官信他,也许你没出过远门不知道,这落日山就在咱们陇西城的邻县巴蜀县境内,不过与岷江倒是相隔不远,乘坐舟船,顺着岷江一直往下,就能抵达落日山脚。

    马元举咽了口唾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陇西县志,然后翻开找到描绘陇西县的地图,在地图左下角的一个小角落里找到了邻县巴蜀县的一个位置,说道:瞧,落日山就在巴蜀县内,你看看,这条是岷江,顺着岷江往下,出了陇西县,便是落日山脚。而且,巴蜀县的功曹佐官与我是同科举人,我俩有通信之谊。我曾听他讲过,落日山的山匪一直都是巴蜀县的老大难之事,常年躲在山中,官军很难剿灭。

    我草!

    郭业眉毛陡立,照这意思来讲,谷德昭这次败得还真够冤的了。

    四十壮班士卒,论你武器与防具再怎么精良,毕竟不是大唐府兵,充其量只能算是正规军中的民兵预备役,虽叫壮班士卒,但是离正规军还是相差甚远。

    如果仅凭四十壮班士卒就想要剿灭一百多的水匪和几百人的山匪,那他谷德昭真是和当今大唐战神李靖李卫公有得一拼了。

    这水匪和山匪咋就搅合在一起了呢?

    这下好了,水陆两军大会和,谷德昭这四十人焉能不败?

    不好!

    郭业脑子一转,突然捕捉到什么危险的气息似的,冲着马元举喊道:完犊子,马功曹,你说这些水匪衫匪既然当了匪盗,连杀头抄家灭族都无所谓了,你说他们这次干趴下了谷县尉的壮班,尝到了甜头,更是让他们发现,用以拱卫县城安危的壮班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你说他们会不会。会不会

    郭业说不下去了,因为他的缜密分析,他的危机意识,让预知到了更大的危险即将来临。

    如果这两股匪盗合二为一,冒着杀头的风险,冒着以后官军围剿的风险,来陇西县城干上一票的话,那么仅仅靠现在城中这些守备力量,拿什么来防御抵抗?

    就凭壮班仅存的二十来号伤兵吗?

    还是凭城中四十捕快,十来个皂班皂隶和一百来号乌合之众般的杂役?

    郭业越想头皮越是发麻,要知道大唐自高祖李渊到当今皇帝李世民,虽然承平十来年,但是如今还没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地步。

    如今是贞观三年,贞观盛世还仅仅只是一个雏形,还没到贞观十几年那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乃至四方来贺,万邦来朝的太平盛世。

    相反,此时的大唐民间刚经历过数年的隋末争雄,不少地方还有小撮的亡隋余孽,和小股小股的反唐势力。

    这是一个大势已定,局面暗潮涌动的年代,这更是一个气氛张扬,民风彪悍的时代。

    正是以上种种因素,才导致了如今大唐国内看似太平,实则不稳的假象。

    郭业来自后世,对唐朝几百年的走势,特别是贞观盛世的崛起都有过不少的了解。

    由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郭业经过心中的推演和分析,很肯定地说,这几百号的水匪山匪,绝对会豁出性命,来陇西县城干上一票大的。

    对于这些刀口舔血的匪盗来说,能够洗劫一个县城,足以让他们富贵一生,再也无需为钱粮奔波卖命。

    对于这些以命搏命的匪盗来说,一个县城的守备力量竟然如此薄弱,如此不堪一击,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个机会。

    如果这样还不促使他们下定决心狠狠干上这一票,那真对不起匪盗二字了。

    马元举似乎猜出了郭业的隐忧,摇头失望地叹气道:这正是本官刚才为何如此小心翼翼的原因了,你想想看,这个消息一旦传扬出去,呵呵,整个陇西县城将会乱成什么样子?到时候无需匪盗攻城,整个陇西县也会自个儿冰消瓦解。

    是啊,马元举的担忧不无道理。

    特别是对那些在县城中有薄有资产的富贵人家,呵呵,人可以逃离陇西县,细软也可以带离陇西县,但是更多的良田店铺和固定不动产呢?

    到时候,怎的一个乱字了得?

    郭业突然警醒,对着马元举催促道:那还等什么,说不定匪盗已经在攻城的路上了。功曹大人,赶紧向益州郡的折冲都尉府求援啊。咱们益州郡是中等州郡,折冲都尉府至少配备了一千名府兵,只要他们迅速驰援,肯定能解了我陇西县的危机啊!

    太宗皇帝李世民他爹,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二年恢复了府兵制,在各个州府设置了军府,到了太宗李世民经玄武门事变登基之后则改称为折冲府,或称折冲都尉府。

    因而折冲府的最高长官也被称为折冲都尉,一般看州郡大小以及所拥有的府兵数量定品衔,通常上等州郡的折冲都尉为正四品,中等州郡的折冲都尉为从四品,下等州郡的折冲都尉为正五品。

    所谓的府兵制度起源于西魏,流行于两晋时期。

    军府府兵不同于拱卫皇城安全的禁军,也不同于卫戍大唐边疆的边防军,它的主要职责是宿卫州府境内的安全和征防州府境内的匪盗与叛乱。

    如果州府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的话,那么折冲都尉府(军府)就类似于后世的某某市武警部队。

    注意,是武警部队,不是解放军。

    我们大家通常都知道,武警部队只用于维护国内安全与稳定,而解放军或者说野战军才是真正对外保护国家主权的军队。

    因此,通常在街头上,我们能看见武警的身影,很少看见野战军,解放军战士在闹市区行走。

    无他,因为解放军常年在深山老林里拉练,连部队番号都是遮遮掩掩的存在,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随意相见就能看见的。

    同样,折冲都尉府的职责是管辖州府境内的宿卫和征防,而不是守卫边疆,对外保护国家领土主权。

    郭业此时所说的折冲都尉府是驻扎在益州郡境内唯一的正式的军方力量,一千名府兵的战斗力根本不是州府县衙的衙役所能比拟的

    马元举此时也是心烦意乱,蹙眉哼道:瞎咋呼什么?你能想到的,难道顾县令还会想不到吗?之前县令大人已经派了县丞吴奎,亲自前往益州郡城的折冲都尉府求兵了。

    呼

    郭业听罢松下一口气,整个人霎时轻松些许,有些劫后余生的庆幸乐道:那就好,那就好。

    不过还没等郭业咧嘴笑开怀,一旁的马元举却又有些颓丧地叹道:不过,即便吴县丞能够快马加鞭向益州郡折冲都尉府求援,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啊!

    当即,他掰扯着手指头,数道:从陇西县到益州郡,至少要经过巴蜀县,茂南县,吴中县三个县城,不说万里迢迢,至少也要近千里的路程,这一去一回,加上到了益州郡内求见都尉大人,签署发兵文牒等等耽搁的时间。依本官推断,至少要半个月,援兵才能到达咱们陇西县。

    半个月?

    这时郭业真是被雷晕了,这年头军队的办事效率就这么低不成?人家孙子兵法不也说了兵贵神速吗?

    不过想来也是,这年头没有电话没有电报,更没有飞机轮船,全靠一封书信一双腿脚还有一张嘴来办事,而且派兵增援这种事又并非小事,肯定要经过层层批阅,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报信求援,到发兵增援,到最后抵达陇西城,需时半个月,还真是差不多。

    不过,半个月才到陇西城,一切还来得及吗?

    这下,郭业也乐观不起来了,当即苦哈哈着脸唏嘘道:半个月,就怕来不及了呀。咱们能等,关键那帮水匪和山匪不能等啊,功曹大人!

    马元举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郭业所说的担忧。

    这些匪盗本来就是抱着捞一笔就走的念头,怎么可能会拖拖拉拉等上半个月再来攻城掠夺。

    随即,马元举欣然起身,一脸肃穆地看着郭业说道:这也是本官今日找你来的真正目的。

    郭业刚想问话,突然,一道伛偻瘦小的人影从门口走了进来,脚步显得有些匆忙,冲着屋内喊道:元举,顾县令召你去后堂一趟。

    郭业转头一看,正是马元举的启蒙恩师,县令顾惟庸的师爷穆恭。

    穆恭见着郭业也在场,随即指了指郭业,喊道:郭业也在?正好,县令大人吩咐过,也召你一并过去。

    虾米?

    郭业大囧,也不知是紧张忐忑,还是激动莫名,陇西县城的大哥大扛把子顾惟庸,竟然要见自己?

第一百零五章 县令大人天大的秘密() 
郭业随着穆师爷,与马功曹一块儿来到了县衙后堂,径直进了县令顾惟庸的书房。

    一进入顾惟庸的书房,郭业立马闻见了一股油墨香味,当即好奇的扫视了一下书房的布置,家具摆设古色古香这是自然,更令他诧异的是偌大一个书房四周墙壁都陈设着书架,满满当当的藏书令郭业开了眼界。

    看着书架上的这些藏书略写陈旧,更有几本已经被翻阅的封面发黄有些破损,显然这书房之地绝对是县令大人平时主要消磨时光的地方。

    这才是真正读书人的书房,自己从秦威那儿接收过来的书房与之相比,弱爆了。

    再看书桌,此时砚台上还有刚刚研磨好的墨汁儿,笔架上的毛笔蘸着墨汁儿,一张洁白宣纸上写着硕大一个字:静!

    每逢大事有静气的静。

    字体中正,丝毫不见仓促和拖沓,极为沉稳的一个静字。

    郭业偷摸瞥了一眼正坐在书桌后头如老僧入定般眯着眼睛的顾惟庸,看来县令大人此时的心境该是极为沉静。

    瞥眼的那个功夫,他粗粗端详了顾惟庸几眼,约莫三十七八岁,国字脸,浓眉大鼻,下颚有须,一副厚重的脸颊,一看就知道此人不苟言笑,平日就喜欢板着脸过日子。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日积月累成官威吧。

    再看顾惟庸的额头,应该说是天庭饱满,郭业后世看书颇为杂乱,连一些命理风水的书都有涉及。

    照着郭业从后世曾国藩冰鉴里得出的结论,这种面相,这种气度的人,只要入了官场,指定是官运亨通啊。

    可就奇了怪了,正经进士出身的人,到了三十七八岁,还会窝在蜀中陇西县这种地方当个七品县令呢?而且一当就是这么多年不挪窝。

    怪哉怪哉!

    就在郭业怔怔失神之际,那边的马元举,穆师爷已经和顾惟庸聊上了。

    此时的马元举正躬着腰,拘谨地对顾惟庸回着话,顾惟庸时不时发表几句言论,不过郭业怎么听顾县令说话怎么别扭。

    到底别扭在哪里,他又一时说不出来。

    突然,顾惟庸的声音有些高亢,对马元举和穆师爷说道:谷,谷德昭,这,这蠢材,本官是,是指望不,不上了。六,六房佐官中,唯,唯有元举一人,能替,替本官分,分,分忧啊!

    我了个去,说话那叫一个费劲啊!

    我靠!!!

    郭业差点惊异地蹦达了起来,他总算是明白刚才为何顾县令说话他那么别扭了,敢情县令大人是个大结巴啊!!

    说话一顿一顿,不是结巴,不是口吃,那还什么?

    毁了,事情的真相彻底毁了郭业的三观。

    他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县令大人为何深居简出,几年来包括县丞吴奎,还有其他下属都不怎么见他说话呢。

    他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以他这种面相和气度的人怎么会蜗居小县城当个七品县令了。

    奶奶个腿儿,敢情县令大人有这个致命的缺陷啊。

    古代当官不像后世,后世就是秃顶汉子,大腹便便的吃货,只要学了马列照样没皮没脸都敢出来当官,哪怕缺胳膊少腿,也能安排到红十字去当个什么党委书记,这叫不歧视,一视同仁。

    古代就不一样了,特别是注重仪表的大唐,这年头当官流行什么?

    流行的是腹中有才华,仪表堂堂美髯公,你让一个说话结巴的县令大人怎么出来显摆,连吟首诗都要吟个一下午,这不是为难人吗?

    等你吟完诗,估计聚会也早就散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