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召唤之后汉荣耀-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是樊稠!张济早已归附汉室,今日特来取你狗头!”张济趁着郭汜发呆之际,手中长刀迎面而下,对着郭汜直直劈下。
郭汜慌忙用手阻挡!
刀影过后,一股热血冲天而起。郭汜手掌应声而落,整个人因为疼痛跌落马下,抽搐的如同虾米一般。
张济翻身下马,再上前,一刀砍下郭汜首级,与樊稠的首级一起包裹严实,而后引兵向前,杀入李傕营中!
刘协一夜未睡,立在城头紧紧注视着城外的火光!
“天下乱战,你说朕若想兴复汉室,这样的大战还要经历多少次?”
蔡琰在刘协身后,一双玉指慢慢揉捏着刘协的肩膀:“陛下,汉室没落,非陛下之过。只要陛下励精图治,复兴之日,定然不远!”
刘协默不作声!只是缓缓抬起右手,将蔡琰的娇手慢慢攥入手中。
第十四章 收取洛阳()
次日凌晨!
远处的喊杀声越来越小,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一丝硝烟气息。
刘协携带城内文武官员,一早就立在城门之下等候。
朝阳初升,天际远处慢慢行来几队人马!
最前方是一支气宇轩昂的骑兵队伍,虽然人马皆有疲惫之色,但是马上骑士依然长枪高举,队形不乱。已经干涸的血液将长枪与战袍沾染的泥浆一般。
最前方是一匹赤红色宝马,吕布双眼微眯,方天画戟斜斜的挂在马背之上。吕布之后,张辽、高顺、臧霸等武将紧随而来。
在骑兵之后,是徐晃的步军大队!步兵人多,又占据奇袭优势,人员并未有太大伤亡,一队队整齐前行。
在徐晃后侧,跟随者一支杂乱的队伍,许多人空手前行,衣衫不整。队伍前段,一名阔面武将,手持腰刀,腰间系着一个包裹,正是张济!
见刘协在前,几人分别下马参拜。
“诸位将军一番恶战,当真辛苦了!”刘协将几人一一扶起。
待到张济身边,张济解下包裹,将郭汜、樊稠首级奉上,俯首叩拜:“罪臣张济,奉召前来!”
“张将军请起,如今大破西凉联军,将军功不可没!朕当厚赏!”刘协扶起张济,吩咐陈到将郭汜、樊稠首级悬挂城门示众!
随后又问道徐晃:“李傕在哪里?”
徐晃有些无奈:“夜间混乱,李傕被杀死在乱军之中,只得一堆烂肉!”
“李傕也死了?”刘协此时才真正的长出一口气。从自己穿越以来,步步艰辛!
先是智杀董卓,而后震慑王允,再到现在大败西凉联军,每一步走的都如履薄冰!好在,总算都走过来了!
“总算完成了一大步了!”刘协长叹一声!
。。。。。。
朝堂之内,刘协慢慢的翻阅着司徒郑公业送来的各个奏章。所谓的奏章,多数是中原各地大小官员的一面之词。如今汉室败落,许多人都升起了不臣之心,就连李傕、郭汜这些小小的武将都敢领兵攻打长安,足见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不能有所作为,但是在各地的奏折中,有几份还是引起了刘协的注意。
一份是荆州送来的奏报,言乌程侯、破虏将军孙坚擅入荆州地界,被部将黄祖射杀,孙坚残部逃奔袁术帐下!
一份是冀州送来的奏报。言邟乡侯、渤海太守袁绍,愤于原冀州牧韩馥不思进取,治下百姓民不聊生,无奈兵发冀州,占据邺城,上表求任冀州牧!
心酸一代猛虎孙坚坠落之余,刘协更加焦虑起来。在自己稳定长安的时候,中原的乱战,已经拉开了帷幕!
看到荆州的奏报,刘协猛然想起一件旧事!
当初袁绍和曹操结盟,大军威逼虎牢关,董卓不敌,一路从洛阳撤退到长安。洛阳破落后,孙坚携玉玺南归,最终也因为玉玺之事,死于非命!
如今董卓之乱已经被自己终止,而故都洛阳依然乱草丛生!
历史中的曹操就是以洛阳破败为由,才胁迫汉帝居住许昌,若是自己此时领兵,重回洛阳,岂不是能将曹操的计划完全打乱?
想到这里,刘协慌忙召集郑公业、黄琬、贾诩等人议事。
得知刘协有意返回洛阳,贾诩面露犹豫之色:“主公,洛阳如今城墙破败,北方是袁绍、南方是曹操,皆是虎狼之臣,如今若是贸然回京,恐生祸端!”
郑公业与黄琬也点头表示赞同。对于贾诩等人称陛下主公的说法,文武百官也见怪不怪,反而以为是汉帝给予亲近臣子独有的殊荣。
“那贾先生有何良策?”对于洛阳,刘协志在必得!得洛阳,则得大义,更能为长安城多一道屏障,现在不取,后期定然会后悔莫及!
贾诩思虑一番,开口说道:“主公若是有意重返旧都,不妨先差一员上将,领精兵先行入城。洛阳城内万事待兴,当以稳定民心,修缮城墙为第一要务,城防与民心皆可用时,再议还都洛阳才是上策!”
贾诩说的确实有理。
只是,这先锋大将该选何人?
吕布断然不行,这厮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只要有人邀战,嗷嗷的向前冲,让他攻城可以,守城绝对撑不过三日。
张辽倒是很好的人选,能攻能守。只是此人历史中属于曹操,现在还未召唤到自己麾下,万一出现反叛,偌大一个洛阳城拱手送给别人,自己还不气死?
思来想去,也只有徐晃可以胜任!
长安这边有吕布坐镇,料想张辽、高顺等诸将也不敢心生二意。
而西凉联军大败,张济倒戈。十万大军所剩不到一半,张济择精干士兵入营,新得大军三万,如今长安城内,已经有步军四万,骑兵五千。军力大大充实,这也是刘协敢于起兵洛阳的一个底气。
次日,刘协诏书一封,封徐晃为安国将军,引精兵一万,大军东下,收复洛阳。
因为涉及到修缮与城防,又责令司空蔡邕随大军前行,完善洛阳城防。
得到旨意,徐晃与蔡邕引兵出城,浩浩荡荡朝洛阳驶去。
徐晃走后,刘协处理政务之际,封张辽为威北将军、高顺为威南将军、臧霸为威东将军、张济为威西将军,高官厚禄,将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转眼间,从夏入秋,又从秋入冬!
冬日刚到,一封捷报就从洛阳传来!
徐晃大军一路收拢百姓,稳定民心,沿途无数昔日逃亡的百姓纷纷随大军返回洛阳,及至洛阳,已经新得百姓三千余户!洛阳破败,蔡邕修缮皇城,重铸城防,徐晃借势不断招收兵源,一月之间,竟然得新兵一万。如今每日在城外操练两万汉军,声势震天。
自董卓挟持汉帝逃亡长安以来,中原诸多文臣武将已经没有了汉帝的消息,所谓的奏报,也不过是走走过场。
而徐晃的冬日练兵,第一次将汉朝丧失许久的威势再次展现到天下人面前!
原来,年幼的汉帝,并没有被董卓和西凉军挟持,不仅如此,年纪尚轻,已经历经多次乱战!
杀董卓、罢王允、破叛军。。。。。。
以娇小身躯,力挽狂澜!
无数事迹,从士兵口中、百姓口中慢慢传开,一个英明聪慧的汉帝形象,牢牢的树立在天下人的心中!
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合上奏报,刘协心潮澎湃!洛阳已定,看尔等还敢无视皇权?
第十五章 一路向东()
初平二年,在寒风中慢慢逝去!
转眼间,又是新的一年!
春风乍寒!
长安城门之前,一队长长的车队正在慢慢行驶!无数禁军将一辆雍容华贵的马车护在正中,一路向东。
马车上坐的,正是当今汉帝刘协。
年初,接到蔡邕传信,说洛阳皇宫已经修缮完毕,城防也恢复当初原样,洛阳百姓箪食壶浆,每日期盼天子重归帝都。得到消息后,刘协与贾诩商量一番,认为确实有必要去洛阳巡查一番。
一则可以重振汉室威仪。二则可以沿途传播王道,收拢民心,三则能震慑宵小之辈。
最主要的是,如今沿途七百里,已经尽数被徐晃打通,以汉帝目前的情况,足矣自保!
想通一切之后,刘协令司徒郑公业带领百官暂居长安,张辽领两万大军驻扎城外,以作策应。
随后起兵一万,以臧霸为先锋,吕布、高顺为大将,贾诩为谋士,沿着官道,朝洛阳进发。
长安与洛阳本是汉朝两大重镇。一路上春风惬意,不时可以看到路边正在田中耕耘的农夫,这一两年,刘协重用文臣,关心农事,几次征战都为时不长,春耕秋收都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两年下来,长安城周边百姓明显增多,连带城内仓库中的军需也稍有盈余!
看着忙绿的诸人,刘协有感而发,不禁想起日后的一首古诗,随口吟了出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句诗句出口,旁边顿时发出一阵轻咦之声。
刘协侧目望去,正是蔡琰!
初平三年,刘协已经年满十三,此时已经褪去了青涩稚童模样,反而初现玉树临风少年郎的风采。
而蔡琰自从父亲蔡邕被救之后,就长期留在刘协身边。从最早的恩情慢慢转化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郎有情妾有意,若不是刘协年幼,两人估计早已经行鱼水之欢。
如今刘协早将蔡琰视作自己后宫第一人,此番远赴洛阳,也自然要美人相随。
蔡琰本来就在欣赏窗外风景,不想刘协出口成章,几句诗句出口,虽然直白,但是细品之下,却有无数韵味在其中。
悯农、爱农、惜农。。。。。。
一时间,各种感觉袭上心头,让一向以才女着称的蔡琰惊叹不已。
“陛下,这几句诗句,是什么题材?虽然怪异,但是平仄有度,耐人寻味,为何我以往从未听过?”
听得蔡琰发问,刘协才猛地惊醒过来。此时正是汉朝,当今流行的乃是汉赋,而这首悯农则是后世唐朝的五言律诗,而五言律诗起源与南北朝,这样一来,岂不是糟了。
刘协面色稍红,想了一番才开口解释道:“这是朕小时候后宫内流传的打油诗,只是随意篡改了几下,没想到还能入小姐之眼!”
蔡琰自幼学文,知识渊博,其父蔡邕更是当代文学大家,能引起蔡琰的注意,可见诗句确实不凡。
“只是打油诗?”蔡琰将信将疑,又细细的朗读了几遍,更是觉得回味悠长,索性从一旁拿出纸笔,将这首诗句纪录了下来。
刘协见蔡琰写的认真,也不好意思打断,只是心中默念:勿怪勿怪!一时口误!可怜一代文豪李绅,又少了一首流传千年的好诗!
一路间,谈笑风生!说快不快,说慢不慢,一万大军出行,礼仪车仗齐全,打的尽是汉帝出巡的口号,一路间各地大小官吏纷纷前来觐见,这与当初被董卓胁迫仓皇逃窜迥然不同。
半月之后,终于来到一处崇山峻岭之地。
陈到策马上前:“陛下,前方乃是函谷关,马车进出不便,还请陛下与蔡小姐下车乘马前行!”
到函谷关了?刘协一喜,慌忙拉着蔡琰娇手一起跳下马车。
在刘协眼前,是一道高耸入云的山脉。黝黑的山石林立,常年的风吹日晒,将整座大山雕刻的鬼斧神工。
这就是八大雄关之一的函谷关吗?
函谷关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
果然名不虚传!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从长安至洛阳,有两大关口,其一为函谷关,其二为汉关。当初秦朝争夺天下,凭借函谷关,硬生生挡住中原六国的轮番攻击,足于说明此关的重要性。
刘协环视一周,赞不绝口!从陈到手中接过马缰,开始顺着函谷关谷道,慢慢入关!
关口极窄,入关行进大约两三里,缓缓变宽,在谷道之上,北面与东北,都是板筑土墙,四周用青砖垒砌,高四丈有余。而南面与东南,则是顺山势削成垛口,每个垛口都留有弓弩射击的位置。除去出入两口,还在关下留有南北二水门,可进可退。立在关口最高处,依稀可见关外几里出,有一大沟,弯弯曲曲,若有大军前来,可以用作御敌之用。
行走半日功夫,方才出关!站在关外,刘协感慨良多,在汉末纷争之中,函谷关饱经战火,想入中原,必经函谷关。
此关,定要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过了函谷关,又走一百余里,就是第二个关口,汉关!相对函谷关,此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