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香火成神道 >

第203部分

香火成神道-第203部分

小说: 香火成神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小三所说的立功云云,曹姓大汉更是一点也没放在心上。既然上了船,还想下么?他自当了暗间起。心里便没这个奢望。

    这个念头,只是在心里一转,嘴上还是说着:“既然知晓吴国公有着异动,我们自然要报得上面知晓!”

    据他所知,他主子在建业布下的探子,绝对不止他和侯小三两个。

    这几组暗间互相不知晓姓名面貌,便是天天见面,也不一定能认出。而主子设这分篮之计,除了做个保险。以防万一之外,还有让各组比拼较劲之意。

    若等到考核,自己这组没有什么情报,获取不了什么重要消息,那指不定什么时候,便会被上峰放弃!!!

    曹姓大汉自然不愿如此,嘴里不停:“我来说,你来写!”

    “好咧!”侯小三答应着,自隐密处取出几物来。乃是一张小小的黄纸,一个小盒,还有一只狼毫笔。

    就见侯小三取了清水来,打开小盒。挑出少许红色粉末化开,顿时便成了红色墨水。

    侯小三提起有些小巧的狼毫笔,沾了沾红色墨水。听得曹姓大汉吩咐,开始在黄纸上书写起来。竟然都是蝇头小楷。

    他们受得培训,这一手字不说多么好看。但字迹细小间又笔画不乱,可见也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过了片刻,整张小黄纸上已经秘密麻麻,都是宋玉最近的动态,末了还附上曹姓大汉的猜测。

    “成啦!”侯小三扔下笔,用指头小心翼翼地捻起黄纸,又吹了吹。

    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随着墨水干涸,黄纸上的笔迹也隐没不见,似乎从来未写上什么消息。

    “快用蜡密封!”曹姓大汉提醒着。

    又经得一番加工,原先的纸条,已经变成一颗黄色蜡丸。

    曹姓大汉将蜡丸收藏好,“我去安放情报,你呆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

    “晓得,晓得,又不是第一次!”侯小三不耐烦地打发着。

    “你……唉……”曹姓大汉叹着气,还是走出了房屋。

    来到外面街上,就有几个熟人打着招呼:“曹老板好啊!”“最近在哪发财啊?”“常来我这坐坐!”

    曹姓大汉打起笑脸,一一回应。

    原先他所处的房屋,乃是一家货栈的后院,他和侯小三化妆成客商,买下了这货栈,前面售卖百货之类的杂物,后面便是货仓和住所。

    对外面,曹姓大汉就是老板,而侯小三便是账房兼伙计。

    周围的商家老板,都知晓这曹老板做生意童叟无欺,为人和气,堪称八面玲珑,都愿与他往来。

    曹姓大汉脸色悠闲,似在闲逛,不多时,已是越走越远,连着周围行人,都是稀少起来,商贩之类更是绝迹。

    见着已经到了目的地,曹姓大汉身上似是掉了一物,借着弯腰取物的一瞬间,向后张望,见后面无人,已是心里有了底,起身疾行,两步便转入了一条更为偏僻的小巷。

    本来不说建业,便是县城里面,也没有这么偏僻无人之处。

    但这几块地皮,不知为何,似是遭了邪气,住人则人病,做生意也是血本无归,渐渐传出了凶名,百姓都说这里有恶鬼盘踞,避之而行。

    其实这些,先前不过是传闻,后面就被大汉的组织利用,做为隐秘接头据点。

    这巷子内生满了杂草,草木清新之气混合着不知名的臭气扑来,大汉却是连眉头都不皱一下。

    走到一处,斑驳脱落的墙壁上画了个小小的笑脸,似是以前顽童的涂鸦。

    曹姓大汉眼睛一亮,在这记号下方翻了翻,找出三块垒在一起的石头,掀开后又在土地里挖了挖,一颗圆球之物就到了手上。

    大汉赶紧将自己原本有着小黄纸的蜡丸埋在土里,又将三块石头按原样摆好,才起身而去。

    小巷子里又恢复了寂静。

    不久后,衣袖飘空之声响过,却是出现了几条人影,穿着飞鱼服,面目阴冷。

    “嘿嘿……不枉放他一马,跟踪多日,终于又找着一处,可惜没钓到什么大鱼,尽是些小虾米!”

    当头一人冷笑说着。

    “大鱼?若真有大鱼,怎么轮得到你我出手?早有百户千户前来接管了!”

    后面一人似乎不是下属,而是平级,语气就有些揶揄。

    宋玉设锦衣卫,基本照搬明朝,指挥使陈云几经升迁,现在也有正五品,而下面又设千户、百户、小旗等职位。

    千户正七品、百户正九品、小旗等同司吏,而下面,又有些不入流的,称为番子,犹如役丁,不过也能领份饷钱。

    而这两个锦衣卫,便是小旗,只比番子高了一级。

    听得同伴此言,当先说话的小旗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但也没说什么,拨开石块,取出蜡丸,就是冷笑:“嘿!显形纸么?不过是江湖上的卖艺把式,多少年的老黄历了,还拿来用,一点新意都没有……”

    找了块干净些的石头,将黄纸取出,铺在石头表面,又自怀中取出一个小瓶,倒出透明液体,将黄纸浸湿,又很快捞出,将黄纸吹干。

    等到黄纸表面干透,原先空无一字的表面,顿时浮现出密密麻麻的淡红色字体。

    这人仔细看了一遍,却是骂着:“晦气!还是什么重要消息都没有!”

    将黄纸抛给后面的小旗,小旗接过,又是浏览一遍,笑道:“早跟你说过,此处不会有什么大鱼,偏不信,现在如何?”

    见同伴有些情绪低落,不由改了口气:“大家都想往上爬,但位子就那么多,现在太难,但国公才二十不到,这里又只是一州,等到以后国公基业遍及九州,我们这些老人,还怕得不到提拔?便是出去独掌一方,都是可能!”

    听得小旗之劝,原先之人的脸色似乎好了许多,自失一笑:“你说得不错,我也是有些心急了,通知老三,收网吧!!!”

    看来也是放弃了这处。

    “好!我这就去传出信号,虽然是小虾米,但积累起来,也是功勋嘛!”小旗面带微笑。

    随着锦衣卫的抓捕,建业又有不少各诸侯的密探落网。

    虽肯定不是一网打尽,但有着城隍阴鬼势力相助,也是将暗藏之辈一一抓出,无所遁形。纷纷抓到牢内,逼问消息,重要的下了黑牢看管,其它的便是一刀两断!!!

    只留下几条小鱼,控制起来,放些九真一假的消息,虽然不一定能起什么用,但也可尝试。

    大军出动,诸侯也不是傻子,要想隐瞒过去,简直难比登天。

    除非蓄谋已久,人数又少,更兼所处之地人烟稀少,动手极快,才有那么几分可能。

    对此,宋玉也没抱多大指望,每次清剿一批暗间过后,不到几日,各诸侯便又会派人潜入,对这不拿人命当儿戏的姿态,宋玉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也只能命锦衣卫不定期清剿治下,城隍势力辅佐。

    所幸自从割据吴州称侯以来,宋玉行事已经越来越堂皇大气,用计也多是阳谋,不怕别人看穿了去。

    个性阴沉难测,好用奇谋,便是蛟蛇性子,在起家时还可用用,到得现在这个层面,便是有些难登大雅之堂。

    天下之争,就在天机与大势。

    便如现在,周羽明知宋玉会趁机攻打荆州,但除了严防死守之外,也毫无办法。

    实力上的差距,不是这么容易便可抹平的。

    宋玉可以在根基不损的情况下起出十万大军,而周羽却是动用了各府县的库存和常平仓,若不能大胜,获得补充,冒然班师,也只不过统治崩溃的下场。(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吴龙出野

    江面波涛汹涌,映着远方骄阳,更是有着金色,零零碎碎,虽浩大不及海洋,但诡秘波折,犹有过之,险道河滩,大风巨浪,不知掀翻多少船只,舟毁人亡,却在巨大军舰下被硬生生斩开一条波浪来。

    水波被军舰划开,形成两道白浪,自舰身两侧向后延伸,如大雁南飞,很是漂亮。

    而成百上前条水浪,却又在舰队周围,形成涟漪。

    此时的军舰后面,还跟着为数众多的帆船,远远望去,便有百余之数,船帆遮天蔽日。

    “这五牙大舰,就是结实,行江踏湖,如履平地啊!”

    洪全踏踏脚上坚实的地板,不由说着。

    他的旗舰名为五牙大舰,乃是宋玉斥巨金,命工部打造而成。

    “五牙”实际上是指战舰有五层结构,高百余尺。左右前后设置六台拍竿,高五十尺。每根木桅顶系巨石,下设辘轳,战斗中和敌舰迫近时,可以迅速用辘轳把巨石放下,砸坏敌船。若一击不中,也可迅速收起再放。若敌舰四面包围,还可以“六管齐下”,其战斗力之强,可见一斑。

    并且,每条五牙大舰之上,均可承载士兵八百人,全长数十丈,在大乾来说,可称庞然大物了。

    洪全身为水师将领,自然知晓有着这船,在水战中能占多大优势?怕是其余小船,一来便得撞翻!!!

    “可惜!这五牙大舰,耗时费力,即使加班加点。到得现在,也才不过二十多条。”洪全有些遗憾。“不过那黄龙船也是不差,比之荆襄水师更胜一筹!”

    黄龙船。也是工部所制,能容战士一百余人,这也是各州水师的正常标准,算是中坚站力。

    而宋玉这边,免了鬼类之患,深入深山,取巨木建船,接合处天然无缝,不需铁钉拼凑。不仅省了工本,在结实程度上,也是更胜其它船只一筹。

    这古时的高船大舰,便是后来的坚船利炮,光是看着便让人惊惧,散失抵抗**。

    洪全望着远方波浪,喃喃自语,“也不知那孟澈作为先锋,可到了江夏否?”

    古代兵事。动员极为麻烦,从宋玉下定决心,大军开始动员,到现在正式出兵。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而在这段时间内,北地烽烟滚滚,袁宗尚在豫州大战。

    而周羽、石龙杰围绕着襄阳城。形成对峙之局。

    “江夏方面兵员不足,孟澈又带了两万水军。应是无事!或者不久后,便可听得捷报传来!”

    不得不说。孟澈人品儒雅,又身怀龙气,不知不觉间,便能令人好感大生,到得现在,便是之前很看他不惯的洪全,都是与孟澈成了朋友。

    此次大军出动,自是走着水路,而宋玉便任孟澈为先锋,带领鄱阳水师直扑江夏。

    孟澈有着龙气助力,水师又有两万,必可打开局面。

    而洪全作为老人,虽然官面上和孟澈平级,但在外人看来,自然还在孟澈这个后来投靠者之上。

    ……

    江夏府,隶属荆州、东与大冶毗邻,南与咸宁交界,乃是荆州的东面门户,素来人流旺盛,商业也很是发达。

    而这些时日以来,因为听得吴军即将前来进攻之消息,商旅早早退避,便连百姓,都多有弃家逃亡者。

    在得到具体情报后,江夏府城在三日前便实行戒严,不得百姓进出,以全心全意备战。

    远处,孟澈抬着千里镜,望着远方的江夏城墙,座驾也是五牙大舰。

    “看来果然防备甚严,更连水师都不出来,已是彻底被吾主威势所慑!”

    又把玩着手中之物,这千里镜呈长筒状,两面各有水晶,打磨得极是光滑,“工司郎中的人,还真有些本事,不论是这‘千里镜’或者‘五牙大舰’,都是军国利器啊!之前的朝廷工部,怎不闻有这些玩意出来……”

    他却不知,之前的朝廷官员,多是出自世家,只知因循守旧,或者有些发明,却也不入上位者之眼,反会被指责为好奇淫技巧,不学无术。

    而宋玉不同,虽然对科技任其自然,但用些来增强自身实力,又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设下赏格,又说了些提议,底下人就献了这两样东西上来,还有其它几件,不是费时甚巨,就是实用不足,都被舍弃。

    “都督说得甚是,但敌人龟缩不出,却也是麻烦,我等毕竟还是水师,拿来攻城,力有不歹!”

    旁边,一个文士模样的人就说着。

    此世之人,只要身居高位,便有收集谋士羽翼的习惯,孟澈之前乃是吴州水师都督,到了宋玉麾下,也算位高权重,自然也有。

    这些都属于私自征辟的幕僚,只要报个备,基本都会批准下来。

    当然,人数上有着限制,多了就要自己负担。

    “据暗间消息,此时的江夏城内,守军才不过万人,怎敢出来?”孟澈对此,倒是毫不吃惊,反有些佩服守城之将的决断。

    历来守城不用年青人,便是怕的年少气盛,中了激将之计,而现在,江夏守备连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