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香火成神道 >

第182部分

香火成神道-第182部分

小说: 香火成神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明看着汹涌过来的红白气运溪流,却是微笑想着。

    这也是他为什么对散修势力下狠手,近乎不受降的原因。

    只要是散修宗门,都会显示灵异,传播自家法理,收集信徒气运,锻造法宝或增添威力。

    在方明看来,这就是抢自己的饭碗!

    白云观如此做,尚且被方明杀上门去,逼死一个真人,散修宗门如此做,自然杀人灭派不带犹豫。

    当然,方明与白云观为敌的原因很多,但不得不说,白云观广占各地香火,禁绝其它外道绝对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现在白云观被方明打怕,势力收缩,散修更是近乎被杀绝,空出的信仰香火气运,自然被方明全部占据,这得到的好处,实在是如山如海!

    浩大浓厚的白气,从吴州各地汹涌而来,又丝丝汇聚,泛出赤色,赤气聚合,最终成就金色,金色云气不断汇入方明头顶金印,金印内部的气运不断上涨,几乎就要将内部充满。

    铃!!!

    冥冥中就似乎听得一声脆响,方明抬头望去,面上露出喜色。

    此时,就见头顶的金印被气运充满,丝丝虚幻的青气得此之助,终于彻底凝实下来,化作青意,汇入方明气运之中。

    “终于有了青色!”方明喃喃说着。

    虽然现在的青色云气很是微弱,混入金气中几乎难以辨别出来,但到底迈入了大神的门槛,以后不过是多加累积的水磨工夫。

    方明一抬手,掌中便有青华闪过,光华深邃悠远,似乎带着玄奥的法则之秘!

    “果然,气运获得突破,相应的,神力也有升级,这青色神力,功用更在金色神力之上!”

    方明盯着手中的一丝青华,似在感慨。

    随即望向体内的灵海神池,又有些苦笑:“青气太少,我体内的青色神力,才占了金色神力的一分还不到,对神位晋升杯水车薪啊!”

    气运比例与神力比例相等,现在方明的气运还是纯金中带着几丝青色,神力自然也是如此,体内的神力大半都不能转化成青色。

    而光凭转化过来的青色神力,却是连从四品的神位都晋升不得。

    方明见此,脸上喜意彻底褪去。

    “神道到了后期,果是越来越难!本尊近日多读道藏,剥离法则,对此方世界的领悟更进一层,又信仰远播,气运大增,居然连从四品的神位都晋升不得……”

    虽然未能晋升从四品神位,有些惋惜,方明内心却不沮丧。

    “不过,这也是本尊的信仰在吴州还未巩固的缘故,现在的信徒香火气运,还有潜力可挖,至少等到秋收,信徒亩产增长五成之后,本尊获得的香火气运,至少还要暴涨十倍!到时晋升从四品,毫无问题!”

    “明年出兵荆州,再下一州,夺得龙气,便可直升正四品!!!而只要到得正四品神位,便是金青位阶,半步古神,这也是梦仙现在的境界,此方世界的极限!”

    方明还是正五品神位之时,便可抗衡梦仙,只是稍落下风,一旦神位晋升,自可压服梦仙,甚至打杀!

    以梦仙为首的太上道,乃是北地道门霸主,只要将太上道压服,其它门派,还敢反抗么?

    “可惜,时不我待啊!本尊今年便得远行一次,深入荆州乃至蜀地,探查消息。”

    虽然锦衣卫和白云观多有暗探密报传来,但他们多处底层,所见有限,又多有谬误,方明不亲自前去,还是不能放心。

    毕竟天降黑日的异象实在太过惹人注目,让方明生出此必是以后大敌的感觉。

    荆州的周羽大都督,也是一条潜龙,并且没有类似宋玉之人在前期压制,目前已是顺利成就蛟龙,也是不可小视。

    方明自然想在事先观望两者气运,找出应对之法。

    毕竟他的望气神通,经过几次晋升,已经远超此世望气之法,用来追根溯源,无往不利。

    而且,现在宋玉正式称公,气运形成华盖,有了庇护之力,也不惧梦仙再次来袭。

    之前的宋玉,乃是吴侯,虽有青气护身,梦仙却也是金青位阶,再加上气运重宝的增幅,只要付出重大代价,自可施展法术。

    但现在,宋玉气运纯青,化作华盖,甚至抚育着紫色,便超过梦仙一头,梦仙若还像上次一样,凭虚御风到宋玉头顶,宋玉一声爆喝,龙气横扫之下,说不得梦仙便会法术失灵,活活摔死!

    分神自保无虞,方明又自付便是遇上梦仙,也是打不过,跑的掉,自然无所畏惧,想外出一游!

    毕竟,方明自穿越以来,一直在吴州打混,还未见过此世其它各州的风光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州试

    阳春三月,暖风醉人。

    而在此时,由吴国公宋玉亲自主持的州试也开始了。

    因为考房等还未完工,此次州试地点,就选在吴国公的政事大殿上。

    这里经过改修,已经可以容纳下千人,金碧辉煌,充满了阳世的富贵之气,朱柱玉雕,处处透着匠心独运,浑然天成中,又有堂皇大气,可见也是出自名家手笔。

    事实也是如此,虽然这工程挂在工部孙淼名下,但他乃是正五品郎中,事务繁忙,又怎能一直在此耽误?真正主持建造吴国公府的,却是鲍家推荐的名家高手,不仅如此,还额外附带了三百名技艺娴熟的工匠,直接送给宋玉,堪称大手笔!

    从此之中,宋玉也真正见识到了门阀世家的恐怖底蕴!

    若论田亩、家丁,此时的宋家,或许比鲍家犹胜,但论得其它方面的软实力,恐怕连郡望都有些不如。

    不过也没办法,这些软实力都是要靠着时间积淀的,而在这方面,宋家就是完全的暴发户,崛起太速,光是要管理名下的田宅佃户,全族人手都有些不够,又怎么还有其它心力来关注别处呢。

    “说到底,还是时间啊!”

    宋家叹着,自家起事太速,到得现在,整个宋族也才不过七八百人!

    此世家族氛围极重,这些宋氏族人,就是宋玉最坚强的后盾和羽翼!

    可惜才七八百人,便是算上沈家,也出不了多少人才。可以辅助宋玉。

    论得人才出现规律,后天虽可培养。但先天资质也很重要。

    不算特例,七八百人之中。出得几个红色就是大幸!

    而金黄之气的人才,就必须自数千人中,才可能寻着一个。

    至于青色本命的命世大才,起码要上万人中,加上机缘巧合,或许才有几分指望!

    这里的人,专指世家之人,只有出自世家,从小才有可能进学。有人专门培养,长大后又会分派家族事务历练,如此才可出人才!

    也就是说,一般要上万个读书人中,才可出得一个命世大才!

    一万人不少了,就算上次宋玉开科取士,全吴州的寒门农家,或者还要算上外州赶来的学子,也才不过**千!!!

    由此可见。比之寒门农户,世家天生要占多少优势!

    此时还是古代,教育资源昂贵,除了世家。有谁能给每个族人进学?

    仅此一项,便奠定了世家人才远超寒门农户,可以传承百年不衰的基础!

    “若真论起来。现在的宋家族人实在太少,便是按县里大户的标准来算。都有些不足……”

    此世家族等级,普通苦役贱户不算。最低乃是农户,其上是寒门,再上乃是大户,之后是郡望,然后便是门阀!最后还有皇室,乃是世家的最上一级,可惜只有一时之盛,论及源远流长,还是不如门阀!

    而从气运来说,农户淡白、寒门纯白、大户白红或纯红、郡望淡黄或纯金、门阀便有青色!

    大乾天道法则,气运便对应实力!

    县中大户,族人便有千数,郡望起码有三千,多的便有五六千,而门阀起码是万人以上!

    大乾遵古法,只有在族谱上的男丁才算族人!

    这些,可都是受过教育,起码也是读书识字的高素质人才!

    也只有这么大的基数,才能使各世家人才不缺。

    当然,一般情况下,大户只能出红色本命之才,郡望就有金色五品黄堂,而门阀世家之中,才能出得青色本命!平民百姓中或者有特例,但极为稀少,不能用作常理!

    逢着乱世,虽然有些不同,规矩被打破,平民中也可出得人才,但论及概率,肯定还是世家占优。

    当然,能来参加科举,必是对自身有着信心,又逢乱世,正是天机混淆,星辰降世之时,此界科举的人才质量,还能提高不少。

    “此届科举自然值得期待,从气运中就可看出,但宋家的人才,也不可缺少……必须尽早培养出来啊!”

    古代最值得信任的,永远是自家族人,宋玉到得这里,也不会硬要抗争,而是自然取用,只要对自身有利,如何都可以。

    既然宋家族人在忠诚度上最高,那为什么不培养重用?

    “族人还是需要繁衍啊!”宋玉暗中叹了口气,虽然自他称侯以来,宋家大肆发展,便是最偏远的几脉亲戚,家里都起码有着上百亩地,娶了不少女子,繁衍后代。

    这是家族实力的需要,毕竟那么多田地佃户,总不能一直让外人管理。

    并且人口大,基数多,才能广出人才,为宋玉效劳,保得家族兴盛,这些在历史上都有证明。

    又逢宋玉得吴州天地眷顾,可以肯定,这一代中的人才,绝对不会少!甚至还会出现井喷趋势!

    但下一代要成长起来,至少也要十几年!天下之争,却已经进入最浓烈的阶段!

    因此,便是宋玉,也只有兴科举,从外界招揽人手。

    宋玉漫步在走廊中,周围侍卫挺立站岗,目不斜视,身上铠甲皆在,却无一丝煞气,这显然不是未经沙场,而是已经将杀气内敛,武艺登峰造极的猛将!

    乱世诸侯,对自身安危,自然不遗余力。

    宋玉见得他们,微微点头示意,这些,都是他的亲军,历来忠心耿耿,跟着他拼杀至今,也是捍卫公侯之位的最后本钱!要耍威风,平时皆是可以,但对他们却万万要不得。

    “宋家的人才,恐怕要等到天下大定,治理九州的时候才能用上了……当然,前提是争龙成功,坐上九鼎之位,否则连宋家都不一定能保全,自然一切休提!”

    此世因为有着祖灵,可以主持家族阴运,逢着危难还可现身示警,自然不会将宗室当猪养,多是委以重任,像赵盘那样,出任州牧的,也不在少数。

    宋玉暗自想着今后章程,脚步不停,几圈转下来之后,便到得中心大殿。

    鼓乐之声齐鸣,鼎磬之音齐响,侍从太监清唱:“吴国公到!”

    殿内早有不少人影,此时都跪了一地,齐声行礼:“见过吴国公!”

    在众人跪拜之中,宋玉端步进了大殿。

    此时的殿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案,案桌上置着文房四宝,后面还有一个蒲团,旁边都有一个秀才,此时正行跪拜之礼。

    虽然大殿宽广,可容千人,现在也几乎排满。

    宋玉此时穿了正式的吴国公服,身后跟着两排宫女太监,来到正中金椅前坐了,才说着:“诸位免礼!”

    “谢国公!”众秀才再拜,此时方可起身。

    秀才中,阳云也在,他借宿舅舅家,极为方便,倒也没有像外地秀才一样,住进专门为秀才开辟的馆阁内,但内心也是深深为宋玉的大手笔而震撼。

    “吴国公此次,对秀才们可真是优待了,在建业的宿食全部免费提供,甚至还发给路费,传出之后,全天下都知晓吴国公亲善士子,必纷纷来投……吴国公志向广大,自有我辈用武之地!”

    大乾乱了数十年,早就将原先积攒的民心丢了个干净,虽然肯定还有死忠者,但毕竟是极少数了,便是现在的阳云,对自己出仕吴国公,也一点没有愧疚之感。

    “主公?”旁边,贺东明行礼问着。

    “开始吧!”宋玉一摆手。

    “诺!”贺东明躬身行礼,又回过头来,对着众位秀才说着:“此次州试,在大殿举行,乃是主公对你等的期许,万望不要辜负……”

    “天下大势,治国之道……都可言之,时限为一个时辰!”

    贺东明声音清越高昂,整个大殿又极是寂静,甚至可以隐隐听到回音。

    “若无问题,尔等便开始入座答题!”贺东明环视一圈,见众秀才都无疑问,便说着。

    周围等候的侍从,立即将铜炉内插上线香,并点上了火。

    见此情状,秀才们哪敢怠慢?纷纷入座答题,有的提笔便写,有的却在冥思苦想。

    宋玉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