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香火成神道 >

第122部分

香火成神道-第122部分

小说: 香火成神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时辰已到,没有前来的,就视为自动放弃!”

    荀靖看了看还有些空着的位子,心下感叹。

    这其中,还有着他的熟人,荀靖和他谈过,算是个人才,平时就有些名气,但太过锋芒毕露,现在便是遭了暗手,失了机会。

    虽然做下这事,之后调查,却是躲不过去。但只要考上,就可从容化解。

    这作恶之人,自然是这心思,毕竟不成神吏,不久后,就是魂飞魄散!自然要拼死一搏!

    荀靖平素却是韬光养晦,又有胡汉三带着兄弟守护。才幸免于难。

    “这选拔考试,自昨日就开始了啊!”荀靖暗自感叹着。

    却又听得刘温声音:“……为官之道、治民之法,都可言之!以两个时辰为限!”

    话音一落。大厅前方,便凭空多了个香炉,中间还插着一根碧绿长香,这香足有成人拇指粗细,烧的甚慢,看来就是以此计时了,荀靖和众考生对视一眼。赶紧坐下,或是低头冥思,或是奋笔疾书。现出人生百态。

    刘温点头,若是人间,自然还要派得兵士,镇压秩序。但阴世不同。

    光凭着他的神力位阶。就可镇压全场,并且观察入微,各书生细微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刘温眼下丝毫毕现,在法域中想要作弊?只是自寻死路而已!

    在众考生绞尽脑汁中,时间就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待得线香烧尽,刘温喝着:“时辰到!考生停笔!”

    偶有几个考生,还不停笔。就见刘温一声冷哼,也不怎么动作。这几个考生,就是身子一软,瘫倒在地。

    “扰乱秩序,逐出考场,成绩作废!”刘温冷声说着,立时就有两个阴兵过来,将哭号的考生拖了出去。

    荀靖额头不由冷汗直下。在方明这法域之中,读书人,虽不算很多,但胜在源源不绝,随着以后地盘扩大,可以预见,还会增加。

    但这些士子,除了投靠方明,却是别无选择,这种不同,顿时造成了地位的不对等。

    刘温看着自己一言,就贬黜了几人,不由也是有些失神。随即回过神来,暗自叹着:“这就是权力滋味么?果易让人沉迷……”

    面上不显,神力涌动,其余考生桌上的卷子都被清风托起,飘到刘温手中。

    “你等先各自回去,静待消息,三日之内,就有结果!”刘温缓和了语气,温言说着。

    众考生对视一眼,也是无法,行礼说着:“学生晓得!”

    纷纷鱼贯而出,都觉心思耗尽,只想大睡数日。

    荀靖最后又望了一眼大厅,随即感叹说着:“人事已尽,就看天命了!”

    不再徘徊,大步走开。

    时间入夜,公房内,刘温正审阅着考生卷子。

    他学识过人,做这些事,自是毫不费力,一篇篇阅过,见得这些文章,虽然文笔不算多优美,但至少道理通顺,做个书吏,却是足够,不由点头。

    又翻到一卷,只见龙飞凤舞,笔走龙蛇,字体刚健中又带着一丝飘逸,卷面又是极清爽,顿时精神大振。

    再看开头,就被吸引,不知不觉读完全篇,又觉回味无穷,不由再看了一遍。

    细细品读,顿时得了些真意,只觉整片文章,都是字字珠玑,不由击节赞叹:“真乃大才也!”

    再看姓名,却是荀靖!

    “如此英才,却不是我能定夺的了,当呈报主公!”刘温谦谦君子,自不会起什么妒才之心,却是立即起身,拿着荀靖的卷子,求见主公。

    “哦!竟然有连你都叹服的卷子,本尊倒要见见!”书房内,方明饶有兴趣地说着。

    接过刘温递上的卷子,方明眼光一扫,就见得荀靖名字,不由失笑:“我道是谁?原来竟是此人!难怪!难怪!”

    “主公认识此人?”刘温问着。

    他之前乃是闲职,对吴南局势,不甚了解,若说是李如壁或朱十六等大名鼎鼎之人,自然晓得,但之前荀靖只是李如壁麾下一个小小的谋士,声名不显,刘温没有听闻也是常理。

    “这人原先乃是李如壁的麾下……”方明放下卷子,随口解释着。(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们的支持,谢谢你们的订阅,打赏,月票,收藏,推荐,点击,你们的每一分支持,都是文抄写作的动力,文抄一定会继续努力,将更好的作品带给大家!!!

第一百六十二章  吏治

    之前荀靖身死成魂时,方明就有着招揽机会。但他硬自忍住了,就是要磨一磨这人的性子。

    毕竟,入了法域,生死都在方明之手,自可稳坐钓鱼台。

    现在看来,成效不小,见得这么多事,荀靖终于起了投靠之意。

    “这……”刘温欲言又止,他虽然之前不晓得荀靖身份,但方明的态度,他还是知道的。

    自家主公,支持的乃是宋玉,已经灭了李家三族,这人乃是李家麾下,用是不用?

    对荀靖之才,还是有些惋惜,不由说着:“主公!荀靖此人有着大才,虽然之前附逆,但人死灯灭……”

    “你不必说了!”方明笑着摆手,打断了刘温的话语。

    “阳世之事,自不会带到阴间,荀靖既然追求上进,本尊又怎会阻拦呢?”

    “就取他为案首,你再选出九人,一起充作文吏!补充各司!”

    “主公英明!”刘温行礼。

    方明哈哈大笑,他把持着长生和上进渠道,这些人才,不论怎么天资纵横,最后还是得为他所用。

    世间之事,果是垄断最为痛快!

    ……

    这是一片田垄,已经开得不少田地,路旁小溪玉带也似,缓缓流过。

    不远处,还可见得水车的巨大身影。路边的农夫,虽然脸上流着汗水,却一脸幸福满足之色。

    一辆马车,沿大路巡视着。后面,还跟着近百骑士护卫,皆披甲执弓。精悍逼人。

    马车上,宋玉掀开帘子,看着外面景色,说着:“看来,此处开垦,很是顺利!孟逐,你办得不错!”

    孟逐正色回着:“这都是主公之功!主公有令。凡是开垦有功者,都有田地赐下,百姓多是踊跃。流民也汇聚于此!不消数月,就可开田万亩!”

    宋玉点头,他本尊虽然还未亲自前来,但已派得谢晋和王忠。先行扫荡新安鬼类。

    凶鬼既除。自然可以大量开垦,到得现在,各县都有喜讯,最低都是五千亩,多的就有上万。

    这还是新安一府,等到后力跟上,其它两府,也可开发。

    宋玉凝神看去。就见丝丝白气,自田亩中产生。聚成溪流,汇入自身气运,不由大乐。

    这每过一日,他的实力,都是暴涨!

    宋玉有着前世学识,坚信矛盾贯穿着事物发展的始终。这道理放到大乾,也可适用。逢着末世,土地兼并,官员结党,贪污之风盛行,杀之不尽。

    这农民和地主,甚至农民和农民,地主和地主之间的矛盾,都是日益尖锐。

    情形已至积重难返之局,只有革故鼎新,开得新朝,才能缓解。

    宋玉在此基础上,另辟蹊径,开出更大一块利益,缓解矛盾,这解放出来的实力,岂是他人可比?

    这还是新开田亩,等到城隍就位,收成暴涨五成之际,那更是气运如火!到时就有了席卷天下的本钱!

    宋玉巡视完冬垦,很是满意,马车刚一至节度府,就有沈文彬上来禀告:“主公!各家进贡的人才,和政事堂本届的肄业生,都在文华阁等候……”

    “嗯!本镇这就去见见!”宋玉点头,向文华阁行去,大袖飘飘,隐隐有着龙行虎步之资,看得众人,不由心折。

    这事,自然是宋玉吩咐的,他就算录取人才,也要在心中过个底。

    现在位阶,做科举之事,却是太早,但搞个小小殿试,还是可行。

    这三府的世家,除灭了几家冥顽不灵的,对于其它大户,只要不犯宋玉法令,都是家宅平安。

    宋玉得了新开的良田,也不需向世家妥协或是从世家那放血,就算有着摊派,也只是个形式,表明服从统治。

    吴南世家,也不是瞎子,宋玉欣欣向荣,他们又怎会不早做准备?

    嫡子之类,还不舍得,但几个庶子旁支,却是无妨。到时就算事败,也可壁虎断尾。

    再加上政事堂运行这么久,也终于有些成果,宋玉就决定一起见了。顺便考考才干,让他心中有数。

    想到政事堂,宋玉就不由一叹,他还是有些低估了此世法度之严。

    那些农家子弟,听得免费教授学识,还供给吃穿,学成后还有着安排,俸禄不缺,本就踊跃。在宋玉打下三府后,报名的少年,几乎将政事堂的门槛挤破,宋玉不得不再加法令,宣布进入政事堂,也得经过选拔考试,刷下些人,免得资源不足。

    这也算是科举的雏形。

    但现在宋玉用人,还是举荐为主,这些政事堂学员,要想出头,必须考过两场,一场入门,过了才有在政事堂学习的资格。

    而在肄业后,又需与世家子弟一同比试,求得任命机会。

    相较而言,世家子弟不仅只需通过一场,就可有着出身,并且有着家族支援,以后提拔速度,也不是政事堂学员可比。

    宋玉本身,也只是想用这些学员稍稍压制世家气焰,并无取代之意,毕竟时机不对。

    就算这样,这些农家子弟,对着一线希望,也是死死抓住,宋玉就听得陈云奏报,这些学员,有不少通宵学习,甚至读书读到吐血者!

    再走几步,就进得文华阁,宋玉直上主位坐了。

    下面两波人,都是跪拜行礼:“见过节度使大人!”

    “免礼!”宋玉看着下方,底下数十人,泾渭分明,一边锦衣玉服,仪表不凡。一边却是粗布麻衣,却浆洗得极是干净,神情自卑中又带着些许狠劲。

    宋玉一示意,沈文彬上前说着:“诸位入座!”

    待得众人坐好,自有仆从将试卷发下,这试卷极是简单,就两道题。

    一道策论,纵谈大势,考的是考生的大局观。一道却是实事案例,要考生写出具体解决之道。

    众考生此时也顾不得敌对,纷纷陷入奋笔疾书之中。

    宋玉居高临下,心中一动,运起望气神通,向下看去。

    厅中气象,在宋玉法眼之下,顿时无所遁形,显出神异。

    只见满堂红白之气弥漫,宋玉不由点头,世家子弟,既然能被举荐,那也是有些才学的,就算是政事堂学员,经过这么久的锻炼,有些红色,也是正常。

    宋玉放眼望去,大多数考生都是红白相间,纯白者寥寥,但这也没什么,本命纯白,也可担任正九品的位子。

    这中间,又有几个纯红本命,乃是一县俊彦。

    最后,在这红白之气中,又有着几丝金色,光芒灿烂。

    宋玉心中一动,记下了这几人的名字。

    考试过后,宋玉设宴款待考生,沈文彬却带着几个副考官在后面阅卷。

    等到宴席完毕,这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

    待得考生告退,宋玉转入后堂,就见沈文彬捧着一叠卷子等着。

    见得宋玉上前,行礼说着:“主公!我等已经排好次序!”

    宋玉接过,仔细看了,就见得,论得眼光大势,还是世家子弟占优,多有令人眼前一亮之语。但说到实际操作,却又是政事堂学生后来居上。

    不由露出喜色:“这政事堂,还是用心办了的,山长该记一功!”

    “诺!”旁边自有文吏,拿笔记下。

    宋玉又看了姓名,见他在意的几个纯红和金色,都在前十之列,不由一笑,说着:“前十名都以从九品文林郎入仕幕府!其余的,发到各县,见习各司,待遇和司吏等同!”

    这相当于实习,先积累经验,再授予实职。

    “诺!”沈文彬恭敬应命,又问着:“这其中,还有世家子弟,只为吏员,是否太低?”

    “本镇还嫌太高了呢?”宋玉冷笑。又说着:“大乾官员,三年一任,却只知舞文弄墨,不太管事,多被吏员架空,这是祸乱之源……”

    接下来的,宋玉没说,但沈文彬心知肚明。这些吏员,和世家沆瀣一气,构成了世家千年不倒的根基,有时就连皇帝都不得不退让。

    “现在本镇白手起家,正是扫清痼疾之时,吏员世袭,实乃大害!传本镇法令,以后吏员,都是三年一考评,优良者提拔,下下者就地解职!”

    “若是典史三次评价都是优等,那就立升从九品,赐予官身!”

    “此令自今日执行,先前投靠的吏员,却可给个恩典,许传承三代!”

    宋玉起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