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75部分

良跃农门-第75部分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已经到冬日了。

    即使在冬日,帮忙起屋子的男人们还是忙得热火朝天,有的甚至光着膀子。

    不知不觉的,立冬过了,小雪过了,大雪过了,转眼就到了冬至。

    关武关全忙着弄田地,积肥,耙耘,保墒,两头转忙得不亦乐乎。倒是李欣他大哥和二弟来这边帮了两天的忙,还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李铭因为天资聪颖,且勤奋好学,少年老成,得先生顾长生看重,引荐给学正,学正大赞,李铭已经是一名儒生了,此番正在考取秀才功名,若过了成为生员,可就是秀才了!

    李大郎和李二郎说起这事儿的事情与有荣焉,“爹跟娘都高兴得很,这可是先生保举,学正保荐的儒生啊!能考上秀才那也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李二郎性子冲些,嘿嘿笑道:“姐,你还不知道吧,三婶娘听了消息巴巴地带了礼送咱家去了,被娘直接轰了出来,碰一鼻子灰才回去,三叔的脸也挂不住,爹都没给他好脸。”

    李大郎拍了下他二弟,“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儿做啥。”

    李二郎便只是笑。

    这对于李家来说自然是件大事儿,老李家上八代都没有出个读书人,李铭可是头一份儿。只是李欣担心他年纪还小,这样被吹捧,难免会影响他成长,再者爹娘兄弟都说他考上秀才十拿九稳,可想想,十二三岁的孩子,这对他又该是多大的压力?

    想了想,李欣还是写了封信交给李大郎,“大哥,这信你交给铭儿。”

    又嘱咐李大郎说:“铭儿才十二三岁,大哥你回去也劝劝爹娘,不要给他太大的压力。能考上是他的辛勤得到的回报,便是不能考上,那也是上天给他的磨炼。作为家人,我们只需要永远支持他鼓励他就好,他还是个孩子呢。”

    李大郎若有所思,揣好了信郑重地点了点头。

    因为李家那边也有地要忙活,李大郎和李二郎帮了两天忙便回去了。

    李家的事儿关文自然听说了。养了一个来月,伤也差不多好完了,倒也没像文大夫说的那样腰上使不上力,只不过有的时候还是比较容易闪着,动作幅度还不能做太大。中间去了趟镇上拆了线,问了阿秀情况,文大夫和阿秀都说一切都好,让关文夫妻俩不要挂心。

    赵家那边关文也特意去打了一趟,跟两个表弟聊了一通,那十两银子因为是赵昌会娶媳妇儿的钱,所以关文也说了,手上有了钱第一时间就要还赵家这边,娶媳妇儿的钱可是等着急用的。李欣先还了五两银子,剩下五两,她还打算去看看关文他爹那儿拿不拿出钱来。

    只是关氏对李欣的态度又不太好了。

    估计是觉得分家的事儿是她引起的,对她心生不满吧。或许,还多了件阿秀的事儿?

    李欣没空想关氏的心思,和关文回了荷花村后便继续忙上了起屋子的事儿。

    听说李铭是一个儒生了,而且是由先生和学正直接保举的,接下来考秀才功名也如探囊取物一样容易,关文先是替李欣高兴,后来又是一晚上的无眠。

    有了对比,关止承的那些糟心事儿更加让关文失望了。

    关止承这次也考上了童生,得到消息那天还特地穿了件新棉袄子,一身新行头,一看就是今年的新收的棉花,特别暖和,那张脸也是红润润的。那一身少说也有一两百个钱吧。

    刚开始关止承还特别得意,甚至特意来李欣这边转悠了两次,李欣没搭理他。等知道人家李铭是先生和学正保举直接提了儒生资格,他脸上就挂不住了。

    跟沈家签的契最后是怎么解决的李欣不关心,不过观察关明和关止承的情绪李欣也知道了,事情应该解决地很圆满。

    至于接下来他们到底还要不要拿钱贿赂主考官捞个秀才功名—李欣可就不知道了。

第一百零五章 阿秀归家

    一个来月的时间,新屋子已经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

    当初起屋子的时候李欣是给了很多意见的。她一直想比着自己理想中的那种乡间屋子建,即使现在条件跟不上,但大致的轮廓还是可以保证做下来的。

    拆了原来的破屋重新建,李欣更加有信心。

    这时候没有所谓的地产房产证,这块文辟出来的地又大,足以建个乡间小“别墅”了。

    依旧是坐南朝北的普遍朝向,西边便是那条下坡路,水源小溪隔得很近。东边一片竹林子,此时入冬了,显得有些萧瑟,可绿色还是有的,空气很清新。

    打西边开了路,上来是一大方空地,从北往南望去就能望到下边儿。以后慢慢将前面不多的稀疏分布的树都给砍了,视野便开阔了。

    按照李欣的意思,堂屋起在中间,是最大的屋子,西边起了两间屋,一间做上房,给老关头住,一间他们两口子住;东边起了阿妹的卧房,隔了柴房,又起了一间屋子,留作备用。灶间在西南角,正是上了坡后的最近的地方,茅房却按照李欣说的,隔了点儿距离,靠在一处山壁下搭了个篷子,还没开始建。

    前方空地倒是留了不少出来,李欣琢磨着以后要是养鸡什么的,还可以再建个鸡棚。

    当然,二黑的窝她也没忘,就放在自己卧房边上盖了个稍微大一点儿的狗窝。

    看二黑那长势,说不定真的是头大型犬。

    李欣也带着二黑去给卢伯伯看过·卢伯伯虽然说不明白这狗到底是什么品种,但也说应该是犬一族的。二黑长了牙后很少腻着李欣要吃的,它饿了自己就会朝身上里边儿去,等它回来李欣摸摸它的肚子,便知道这二黑自己给自己找食去了。

    不用担心它的饮食,李欣不过是提供了个睡的地方给它而已。

    可是这二黑却像是很喜欢李欣,一直腻在她身边,对其他人却一概无视活敌视。好在它也从来没有伤害过别人。

    大体的屋子轮廓开出来后,就要考虑用水和方便的问题了。

    因为是在小山坡上·不太容易打井,小溪倒是处不错的水源,只是天天提水也麻烦。李欣便想到可否从山顶接水下来。

    正好隔得不远有一处崖壁,错错落落的倒是形成了一个小规模的瀑布,直接倾倒下来。李欣便叫了关武关全砍了粗壮的竹子,劈成两半,把中间的竹节都给抠了,一根一根地接在一起,连成了竹桥,小心地避开人的活动地方沿着山壁伸到了瀑布处·又接了回来,一直接到灶间准备好的大石缸里。

    水自然就源源不断了。

    又是干净的山泉,虽说从山顶一路下来积杂了些泥、树叶啥的,但这水质绝对没得说。

    竹桥搭的地方基本没人活动,也不用担心别的什么。更让李欣高兴的是,那瀑布下来的地方石头很多,也形成了溪流,最终会聚在山坡下那条小溪里边儿,运气好的话还能碰见鱼。

    鱼啊,李欣梦寐以求很久了的美味…···

    屋子宣告完工的那一天距离小寒还差上五六天。这屋子从开始打地基到最后完工·总共也花了近两个月。看着面前崭新的屋子,李欣从心里觉得生活开始变得美好了。

    按照惯例,谁家起了新屋搬新家·都要请客吃一顿的。

    帮工的顾家人是绝对少不了的,借钱给关文的何家也得请,加上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粗略算算怎么着都要十桌才够。

    就是那会儿李欣和关文成亲也不过摆了四五桌。

    这个钱不能省,关文是觉得不请人吃一顿说不过去,李欣的心思却更重了一些。

    借着请吃饭这个事儿,在父老乡亲面前表个态·坐视了分家后跟关明关止承没有瓜葛的事儿·摆一摆谱让他俩说不出来最好。

    李欣的打算是,借吃饭的由头请了人来·说说场面话,再当着大家的面·承诺每年给关明一些孝敬。

    这份孝敬不能少,毕竟那是关文的爹,一两也好五两也罢,总归是要给出去的。与其等到关明来要,不如她和关文先做个表态,别人只会说他们两口子对,说不得他们半句不是。

    当然,以后她和关文要是贫困,估计关明也不愿意少要一分。但若是他们富裕了,也别想从她这儿得到多少甜头。

    划清界限,比什么都强。

    关文没有异议,一切自然都是听媳妇儿的,商议定了要请哪些人,就拟了个单子一家家说去。

    建房子的材料、帮工的工钱、每日饮食这些开销算下来总共花了十一两多,李欣手里边儿还剩下三两多的余钱。

    三两多办一场十桌的酒席,按照一桌三百个钱来办也足够了。

    这时候阿秀却也回来了。

    看到一身干干净净却瘦了好多的阿秀,李欣愣了半晌才喃喃道:“是……阿秀?”

    “大嫂。”阿秀轻轻笑了笑,提着包袱走过来拉住她的手:“怎么,不欢迎我啊?”

    “五姐!”

    阿妹听到前面有声音,从房中出来,看到阿秀也喜不自禁:“五姐,你回来了!”

    “嗯,大嫂屋子都起好了,我能不回来看看吗?”

    阿秀摸了摸阿妹的头,见阿妹的小脸蛋比起她走时还圆润了些,知道她过得不错,心情更加好了,扫了眼屋子由衷地赞道:“大嫂,这屋建得不错。”

    李欣拉过她仔细打量她一番,这才放心下来说道:“在医馆里很辛苦吧?看你都瘦了一圈了。”

    “是有些累,不过挺充实的·每日都有忙头。”

    阿秀在安和堂里,吃住都在那边,一个月有三百钱的进项。她好学又勤奋,文大夫更加乐意栽培她,去大户里看病人也带她去了几次。

    见阿秀有本事,李欣便高兴,“屋子建完了,昨儿收拾了一下,也把东西都搬过来归置好了。你这次回来能待多久?后日我们办酒席来着·要是不赶就多留在家里几天,也好好吃一顿,说起来你也很久没尝到我的手艺了吧。”

    阿秀便点头,一边胳膊被阿妹揽住,阿妹的小脑袋瓜子腻在上边儿。阿秀好笑地推推她的头,从包袱里摸了摸,拿出一锭银子来:“大嫂,这钱你拿着。”

    李欣先一愣,然后笑道:“你自己赚的,自己留着。女孩子身没点儿银子可不行嘴馋了想吃零嘴都没有。自己收着吧,大嫂这儿有的。”

    “工钱我自己收着的呢。”阿秀笑了笑,又推给李欣,“这是跟文师傅去沈府给沈夫人瞧病的时候,沈夫人赏的,说我做事仔细,轻手轻脚,我就给她揉了揉穴道,她就赏了我二两银子。”

    李欣微微张大了嘴,阿秀又笑道:“沈夫人眼睛尖一眼就认出我来了,还真是那日咱们去赶趟的时候卖给她结子的那位夫人。她还问起大嫂你来着,说想要你的结子。”

    阿妹赶紧在一边道:“那是不是要买结子啊?大嫂这段时间教了我好几个做法我那儿也做了两个呢!沈夫人要是买,正好有货!”

    阿秀便轻轻一笑,“阿妹不急,等我回去你把结子给我,我给沈夫人带去。”

    “沈夫人为何对你那么好……”李欣却微微蹙了眉头,“我一直想不透来着,据说沈老爷和沈夫人之间感情深厚,沈老爷没有姨娘可上次你却说顾家海棠说姨娘们怎么怎么的······”

    “大嫂误会了。”阿秀解释道:“沈府虽然说是沈老爷和沈夫人在做主,但沈老爷和老太太都还在呢也没分家。只不过老太爷和老太太不怎么出来走动,府里的事儿都是沈老爷和沈夫人做主。海棠姐说的那些什么姨娘的是沈老爷的兄弟、侄子们的姨娘。沈夫人的公子们跟沈老爷一样,都没纳妾的。”

    说着便不由分说地把银子推到李欣怀里,眨眨眼道:“大嫂赶紧收着吧,我都给出来了可不好拿回去。”

    李欣哭笑不得,印象中好像自己也这般跟谁说过似的。

    阿秀一片心,李欣也只能收下,“那我就当做这是你庆贺你大哥大嫂乔迁之喜了。”

    阿秀便笑,又问明日的安排。

    李欣道:“预计是办十桌,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的可以去别家借,光用灶间煮食不够,院子边上已经砌上了几方简易灶台。明日你二哥四哥去借东西,我和杏儿姐、银环姐说好了,去置办食材。后天一大早就得起来开始忙活。”

    “那正好,我回来也可以搭把手。”阿秀笑道:“对了大嫂,请哪些人?”

    “该请的都请,好歹也是家里头一件大事儿。”说着叹了口气:“其实最应该先办的是你四哥的婚事儿,还有你的······”

    “就别说我了,我不急。”阿秀拦住李欣说:“我现在就等着吃大嫂做的东西呢,可馋死我了。”

    李欣无奈地笑笑,正好屋子里有糙的荞麦粉,便去给她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