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49部分

良跃农门-第49部分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快十八了,眼瞅着这就要立冬了。要是你十八岁生辰前还没把你亲事定下,于你的名声有碍。”李欣很是认真地说:“这么短的时间里要给你找个如意郎君,只能是相看对方的家世人品,以及亲戚状况之类的。我生怕给你找的未来夫君不是你的良人。”

    阿秀略感沉默,苦涩地说:“大嫂。我爹说要卖了我当丫鬟……”

    “有你大哥在。你爹不会的。”李欣长叹一口气道:“当初我娘迫不得已卖了我,以为是去当丫鬟的。结果……”顿了下,“那些要人卖儿鬻女的中人是信不过的,你大哥也不会看着你进火坑。即使是去给人当丫鬟,伺候别人哪有那么容易的?”

    阿秀仍旧有些唏嘘,“怕是也没什么好人家的男子愿意聘我,我泼辣的性子,村里可能都传遍了。”

    这倒是个难题。虽然李欣知道阿秀是个讲理懂事的好姑娘,那回也是孙家欺人太甚逼得她拿柴刀出来跟人拼命,也是为了这个家。可别的人会信吗?谁家男子的爹娘都不希望儿子娶个母老虎回去吧?

    要说知根知底的人家,李欣也没认识几户。李家村那边她娘虽然帮着问,这关系一提出来也不好说,她的小姑子要嫁到李家村儿去,难免不会被人说压了姑娘在这边做个人质,怕她李欣受欺负什么的。而荷花村这边,阿秀泼辣似是坐实了,不然也不会到现在也没人来关家提亲——村里各家大娘心里都有谱的,哪家姑娘多大岁数有没有定亲都是相互通的。

    至于外面的——

    李欣不由自主地又把眼神放到了韦行知那边。隔了几个摊子听不见那边人说话,但见韦行知和关文聊得很欢畅,站着的韦行知像根修竹,身形瘦弱却又颇为挺拔,有文人的傲气。跟关文说话的同时也不忘回头去看看他老娘,遇上有人来询问字画或者要写书信,问话还价也很是和煦。

    又听说这韦行知没定亲没娶亲,李欣在心里便上了一份心。

    而且,一个温和有礼,举止有度,一个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两人结合的话,应该不错?何况这韦行知家庭简单,就一个老母,阿秀若能嫁了她,过去便是当家主母,要是韦行知有出息,阿秀也就算出了头了。

    李欣望着韦行知那边若有所思,阿秀也随着李欣的目光望过去,颇有些莫名其妙,“大嫂,你看一个书生作甚?”

    李欣“啊”了下,笑道:“没有,只是想阿秀若真的泼辣,还得找个性情温和的男子。书生什么的,最是性情温和。”

    阿秀愣了愣,“扑哧”一声笑道:“大嫂,你别说笑话了,书生?像六弟那样的书生?还是算了吧,我宁愿嫁个在地里刨食的农夫,也不嫁什么读书人。百无一用是书生呐……”

    得,阿秀对读书人的印象因为关止承而彻底扭曲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情窦初开

    李欣心里暗暗叹了口气,她看着觉得那韦行知是个不错的,但估计阿秀对读书人已经有了抵触心理。

    心头不痛快,这亲结了也没意思。

    再想想,韦行知十八岁就是个秀才了。虽然说是家道中落,但人家身上有功名,身家又清白,前途也是一片大好。以后要是飞黄腾达了,难保不会见异思迁。阿秀是个典型的乡村姑娘,等韦行知在那花花世界逛久了,也难免不会觉得阿秀俗气。

    总之也是人心易变吧。

    李欣歇了这个话题,摸了摸阿秀的头,“那还是过两天我去问问我娘那边有没有适龄的好小伙子,一定给阿秀找个好的。”

    阿秀这才羞涩地低下头,“谢谢大嫂为我打算……”

    “女孩子成亲嫁人就像是再出生一次,马虎不得,我自然希望你能好。”李欣叹道:“那么好的姑娘,我还舍不得嫁给别人去。”

    阿秀“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姑嫂两个又聊了会儿,阿妹手攥着五个糖圆球回来了,分别递给李欣和阿秀一个,又跑去给了她二哥一个,回来正东张西望地找她大哥,这才发现她大哥在一边摊子上跟人聊着什么,看上去还很是开心。

    阿妹踟蹰了下转向李欣,轻声道:“大嫂,大哥在那边做什么?”

    “遇见熟人了,让他跟人聊聊天也不错。”李欣笑道:“你大哥怕是不吃甜食的,多了一个你自己吃。”

    阿妹想摇头,又忆起刚才拿给二哥。二哥紧皱着眉头勉强接下的样子,微微失望地低了低头,“我也吃不了两个,又不能给人退回去……”

    “那你拿去给那位老大娘吃吧。”见阿妹很沮丧。李欣指了指韦行知那边。“那位老大娘,你叫韦大娘就好了,拿去给韦大娘尝尝吧。”

    阿妹打眼一眼,见是个面目慈祥的老大娘,心里微微放了点心,腼腆地点点头攥着两根串糖圆球的细竹棍小步地走过去。

    阿秀笑道:“大嫂,你说咱们家阿妹像不像个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仪态举止什么的,我们看着觉得挺慢的,好像人家大户人家的小姐们都是这样要求的。咱们村老顾家的海棠姐姐在镇上沈家当丫鬟。回来跟我们形容的就是说沈家的小姐说话张小口,走路迈小步,连打个喷嚏都要掩了面撇到一边去。规矩多得不得了。”

    李欣讶异道:“老顾家?”

    “大嫂可能不太熟悉,跟咱们家不算多熟,两家隔得还远。但海棠姐姐人挺不错的,那会儿他们家穷,就把海棠姐姐送去当丫鬟了,好让家里省一口吃的。”见李欣不认识,阿秀便细细跟她将,“海棠姐姐在沈家做了有好些年了,最近好像是沈家主母给她配了人让她出嫁,听说过几日海棠姐姐就要回咱们村来备嫁。她每隔三月都会回来一次。跟我们讲过好些沈家的规矩。”

    李欣若有所思。

    沈家……

    记得那日在鎏珍坊崔家小姐要一串华鬘,谁知是被一位沈夫人订了的,鎏珍坊的管事赔着说了一通的好话,崔家小姐闹了一番还是买不着。

    沈家在镇上该是一门富户,至少也跟崔家旗鼓相当吧。崔家是以“和善”出名的。崔家老爷夫人都是大善人。那这沈家……

    正想着。阿妹红着脸咚咚咚地跑了回来,安静地坐在李欣身后。细细抿着唇,看上去像是……害羞了?

    阿秀好笑道:“你躲在大嫂面前做什么?咱们赶紧把剩下的东西都卖了,大嫂说了,今儿带咱们去吃好吃的。”

    “嘴刁的丫头,这句话你倒是记得清楚!”

    阿秀应承了声李欣的笑骂,又鹦鹉学舌地开始招揽起生意来。竹竿上零星摆着的几根络子结子还有两样小玩意儿也很快卖出去了。

    阿秀和阿妹躲在一边数钱,李欣看了看关武面前乏人问津的麂,皱皱眉道:“二弟,这野物要是卖不掉又不能再背回去,不然降降价卖出去得了。”

    野物基本上算是没花成本的,卖多卖少都是赚,可要是等半天等不到人来买,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欣看看那只在背篼里已经不那么狂躁了的麂,轻声咳了咳,“还是赶紧卖了吧,这点儿还能去福满楼吃一顿好的。今儿赚了钱,还是好好享受一下。”

    细细算算,福满楼一道菜大概要花二三十个钱,他们兄妹四个再加上她,五个人,点五六个菜,也就两百个钱左右的样子。今天那妇人半买半赏的半两银子紧够了,况且她自己还带了些私房钱来,想买点儿更好的丝线做绣囊荷包什么的,下次赶趟的时候再来卖,价格也能高些。

    天气渐渐转冷,眼瞅着就要穿两件棉衣了。近段日子秋收后烧了秸秆还田增肥,好多人都要去寺院还愿,并祈求下一年风调雨顺的,圆光寺今日也应该迎来客往,人会很多。她要是赶上这时候去卖些小东西,想来生意会极好。如果能卖点儿吃食,更能挣些钱。

    没几日就要立冬了,再过段日子便是小雪,小雪那天圆光寺的人必定很多,趁着那时候去恰好。

    距离现在也没多少日子了,若真的要晚上在圆光寺那儿摆摊做生意,少不得要在镇上歇一晚,还得跟阿文他姑姑家打个招呼借宿一宿。

    关武略显得尴尬,“大嫂,大哥说等等总会有人来买的。”

    “等到日落西山了还是没人来买可怎么办?”李欣好笑道,又问:“你大哥说你们这麂要多少钱才卖啊?”

    “五两银子。”

    李欣愣了愣,“你大哥也不怕拿不动,喊价喊那么高。人家吓都被吓走了。”

    关武嘿嘿笑,“大哥就说现在的人都喜欢还价,喊高些,人家还也不好太压低了还。我们赚的就多些了。”

    “可他怎么没想过价喊得高了。人家看都不乐意多瞧一眼啊?”

    李欣无奈地摇头,冲韦行知那边喊道:“阿文,你过来一下!”

    关文和韦行知正聊在兴头上,听媳妇儿喊忙招呼一声,跑过来问:“咋了?”

    “你光顾着和人聊天,二弟一个人在这儿守着,你也好意思!”李欣附在他耳边说,又瞪了他一眼,道:“这只麂价格喊得太高了。你就喊三两银子看有没有人来买,要是别人跟你讲价,你尽量往上抬着。一两银子以上你觉得合适就卖了吧。今儿天气不错,咱们早些收拾了去福满楼吃一顿。上次在姑姑在,昌会兄弟不是说他们酒楼的饭菜挺不错的吗?”

    关文被媳妇说了一通也不生气,应了后站到关武旁边,“二弟累了吧,去歇着,我来这边叫卖就好。”

    关武站在那儿也是根木头,憋红了脸也不怎么喊人来买他的麂。

    李欣摇摇头回阿秀那边去,正想跟她们姐妹打个招呼说去陪韦大娘说话,阿秀忽然惊呼一声。转过头来对李欣道:“大嫂,刚才那个夫人是沈家夫人呢!”

    李欣诧异地睁大了眼,快走几步过去,阿秀指了阿妹道:“阿妹去买糖圆球吃的时候糖圆球老板说的。”

    阿妹赶紧点头,小声地说:“那位大叔说那是沈家夫人。他挑担子卖搅糖浆的时候在沈家门口看到过的。说错不了的。”

    阿秀啧啧惊叹,“大户人家的夫人也喜欢来逛我们这儿的集市啊?我还以为她们都会觉得这地儿脏呢。海棠姐说夫人小姐们脚上沾了一点儿灰尘都要拿帕子抹了去。想不到那位沈夫人却不是这样的。”

    李欣心里好笑,想着,那估计是那位顾海棠说这些来哄她们这些村里面的小丫头玩儿的吧。大概也是自认为在沈家待久了,成了镇上的人,自己觉得比别人强,所以回来说一些阿秀这种小丫头不知道的事情以显示自己的高人一等,收到这些小姑娘们的或惊诧或羡慕或嫉妒的表情来填充自己的优越感。自然这些话中多有夸张的成分。

    不过沈家夫人会来这集市闲逛确实让李欣有些意外。

    然而阿秀却若有所思:“说到糖圆球老板……我还没问你呢,你去给那老大娘送糖圆球,回来怎么就红了脸了?”

    阿妹“蹭”一下就往后退了一步,踟蹰着哼哼依依半晌也没哼出一个字儿来。阿秀伸手捏了捏她幼嫩的脸蛋,朝韦行知那边望了一眼,诧异地道:“阿妹是不是瞅见那书生了?”

    李欣脚步一顿,细细看去,阿妹的确是低眉顺目的,被阿秀这么一说,顿时脸上有了一抹娇羞的红色。

    按理说,十三四岁的姑娘豆蔻年华,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阿妹却自小拘在了家里,那几年又有孙氏在家中冷嘲热讽非打即骂的,性子早就收了起来,怕是情窦初开都找不到个人开吧?

    她见得最多的也不过是家中四个哥哥,但关文时常在外,关武又木讷不多言,关全也忙着地里活计,回家来怕也是倒头就入眠。全家唯一能让她有多些接触的就是关止承了。

    虽然关止承性子不对李欣的路子,倒也是一个翩翩少年郎,又因为读了书,有读书人身上的那种清高的气质,最是吸引小姑娘的。

    当然,也可能是阿妹少见与她同年龄段的非血亲男子,所以才害羞了吧?

    李欣只是想了想,并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毕竟阿妹年纪还小。

    那头阿秀还在打趣地问:“跟五姐说,五姐绝不笑话你!是不是见那书生长得好看?”

    “五姐……你,你欺负人……”阿妹扭过头不理她,小手揪住李欣的衣角向她求助,“大嫂,五姐欺负我……”

    李欣好笑地挥开阿秀道:“好了,你不知道阿妹脸皮薄啊,别逗她了。东西都收拾一下,咱们先去福满楼叫菜,等着你们大哥二哥来。”(未完待续)

第七十三章 赚个体己

    让姐妹俩在一边收拾等着,李欣走过去拉了关文出来,踟蹰了下方道:“我们去问问韦兄弟那幅字画能卖多少钱,兑成银子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