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413部分

良跃农门-第413部分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一个人落到了人人都唾弃,都想避开的地步,这个人肯定是孤独的。

    孤独到了一定程度上后……

    李欣打了个寒噤。

    关文以为她冷,忙伸手搓着她手臂和后背,把她更往自己这边儿搂紧了些,低声问:“还冷?”

    李欣舒了口气,摇摇头说:“好了,没事儿了。”

    “瞧你这样可不就是冷着了?”

    关文叹了一声:“你身体寒凉,捂热被子也捂热不了多快,还是抱着我来得好些。”

    李欣点点头,声音中带了丝慵懒:“你身体就是个火炉,冬天抱着倒也好,夏天儿可就受不了了。”

    关文笑道:“那咱俩不正好互补?”

    第二天一大早,李家人便开始忙碌起来。

    刘氏娘家人都在,李厚仲正拉着李铭嘱咐些事情。脸上倒是少见的严肃。

    李铭挎着个包袱,倒也站得笔直,听李厚仲训话。

    唐氏笑眯眯地拉了李铭的手说:“外婆的乖外孙,出门在外。一个人可要多加小心啊。”

    李铭此番出去是跟许多人一起的,倒也不怕什么,对着唐氏点点头。认真说:“外婆放心,我一定会多保重的。”

    唐氏点头,刘家大舅也拽了两句官腔,让外甥好好努力。刘家四舅说话笨拙,只让李铭常想想家,可以的话给家里写封信啥的。

    李铭都一一答应下来。

    同辈的表兄弟表姐妹都来跟他作别,年纪大的倒还好。年纪小的,譬如余娇娇,则是好奇地问李铭去哪里,出去玩能不能给她带点儿糖,惹得家人一并大笑。

    孩子们倒是都被大人哄着。叫着叔叔一路平安。

    刘氏这下也红了眼眶。

    不管之前多么给李铭脸色看,临到别离的时候刘氏还是舍不得的,从怀里掏出两双鞋底儿,说:“也不知道你这要走多少路,这千层底儿鞋是娘纳的,管保结实,是照着你的脚大小做的,稍微偏大些,也不知道你这脚还要长多大……要是觉得大了。就多塞层垫子。”

    李铭接过手,低低喊了声娘。

    刘氏眼里便流出泪来,这下又数落起李铭来:“好好读书不成,偏要跟着你先生去什么游学,那能学到些啥东西,还老久老久见不着面……”

    刘家大舅就不高兴了。瞪了自己妹子一眼说:“妇道人家懂啥!人家先生都去游学,咋铭子不能去游学了?”

    刘氏就哭:“不是说了那啥,父母在,不远游的吗……”

    “娘,我每到一个地方就给家里写一封信,告诉你们行踪。”李铭无奈地道:“这不都说好了的吗?可不允许反悔的。”

    刘氏倒是想反悔,可如今也是有心无力。

    再者她也不想做那背信弃义之人。

    人家顾先生亲自来家里说了这事儿的,她要临时拉着李铭不让他去,这影响多不好。

    李铭瞅了瞅天色,叹了口气说:“娘,我可必须得走了。”

    “你走你走……”

    刘氏顿时撑着腰大哭起来:“你赶紧走,省得我看了生气……”

    李铭伸出瘦削的手臂环住刘氏轻轻抱了她一下,见李欣关切地望着自己,李铭道:“我走了。”

    李欣轻轻点点头。

    李铭是跟着余家的马车走的,赶到镇口去要快些。

    刘氏怔怔地望着疾驰的马车,接过李欣递来的手绢擤了鼻涕,大概也是觉得自己这番样子很是丢人,所以避开了儿女,自己去打水洗脸洗手绢。

    李厚仲跟在她身后絮叨着去了。

    李欣叹了口气,说:“这下可要好些日子见不到铭儿了。”

    张氏笑道:“也就是三年吧,等三郎回来,已经长成个小伙子了。”

    想着李铭三年后的模样,李欣便笑了。

    不知道为什么,他们一家人都是相由心生。

    李厚仲眉毛很挺,人便一根筋;刘氏眼梢微微上挑,人则是泼辣;李大郎五官笔直,嘴唇一般都喜欢抿着,人便沉稳耿直;李二郎浓眉大眼,额头稍宽,人则是憨直敦厚;李三郎则是长得秀气,四个兄弟姐妹中,属李欣和李铭长得最像,他们姐弟也是一样沉静的性子。

    三年后的李铭,势必已经是一个提拔的少年了。

    李欣忽然问张氏道:“他带着走的银两可够了?”

    “够的。”张氏凑近李欣,轻声说:“面上爹给了五两银子,你大哥和二弟分别给了一两,私底下娘怕三郎吃苦,怕是还会多添点儿。”

    李欣在心里算了算,想着自己也是暗暗塞了五两银子给李铭,点头道:“够了。再加上平日里市井之中他自己去赚点儿笔墨钱,足够他用的。”

    姑嫂两个到了张氏屋里,江氏也来凑热闹。

    本来李欣打算早上便走的,只是刘氏拉了她不准她走,说李铭才走,她也回婆家去,这是在抛弃她。

    刘氏怀孕本就情绪外显,李欣也不想招惹了她又哭,只能跟关文商量了下后答应下来,陪刘氏吃一顿午晌饭后再动身。

    姑嫂三人正说着话,门外闪进一个小人儿。

    山子扫视了屋里的人一眼,然后又噔噔噔出去了。

    “他这是做什么?”江氏讶异道。

    李欣揉了揉额心:“捉迷藏,在找人呢。”

    脑子里忽然闪了一下,李欣蓦地想起她回娘家来要做的第四件事儿——跟大哥大嫂说说山子的教育问题!

    只是江氏在这儿,李欣也不好开口。

    正在这时,刘氏在那边儿屋喊:“二郎家的,你去瞅瞅你屋里,九儿是不是哭了!”

    江氏忙站起来往她和李二郎的新屋那边儿去。

    李欣趁机拉了张氏,夺了她手上的针线,道:“大嫂,我有事儿要跟你说。”

    张氏看她神情凝重,语气认真,也立马坐正问道:“什么事儿?”

    李欣便把这段时间山子在荷花村里的为所欲为给学了一遍,包括那次孙家人上门找麻烦。

    李欣轻声说:“大嫂,山子很有领导潜质,像是个小领袖,组织大家也不错,往这方便培养培养倒是挺好的,跟着大哥学学管事务,肯定不差的。只是他这胆子也太大了,上门都不怕,什么都敢去尝试,简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至于脾气……也有些暴烈,我见他捡地上的石头丢人,还撂狠话……这都哪儿学来的?”

    张氏愣了愣,立马回过神来,脸上便带了些恼羞:“妹妹,你怎么不早点儿说?不行,我得去把这混小子给抓回来!”

    “不急不急……”

    李欣忙拦住:“他也就是个孩子,要说坏心是没有的,不然不会在荷花村认识了那么多的朋友。我只是跟大嫂你说说,你和大哥两个可千万不能松懈了对山子的教育,他这脾气和性格要是一直往上走,这可不好。”

    李大郎两个儿子,山子是张扬的,而小兜却很内秀。这娃子跟他哥哥比完全不一样,什么时候都安安静静的,好像局外人一样淡淡地看着周围的人或事儿。

    虽说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到底有肉多和肉薄的区别。

    就张氏而言,肯定是喜欢小兜多一些的。原因无他,因为他乖巧不会闹腾,不会在自己忙活了一天之余还给自己添麻烦。

    别说张氏了,就算是李欣易地而处,也不能保证一碗水端平。

    所以也难免出现哥哥嫉妒弟弟这种事情发生。

    “……平时大哥大嫂也多去关心关系山子,跟他说这些道理,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那也得那孩子肯听啊!”张氏叹了一声:“那孩子,说他一句他也不应声,转身就跑没影儿了,自己个儿乐呵地不行,在外边儿出了饭点不落以外,从早到晚能玩上一天!也不是没骂过没打过,可他不听,有什么法子?”

    李欣道:“我始终觉得,对孩子不能打骂。”

    见张氏要说什么,李欣忙抢先说道:“大嫂,其实要说孩子什么都不懂,这是不对的。孩子是听得懂大人说的话的,只要大人有闹心,肯细心教,说的话他一定能记住,并且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张氏微微低了低头。

    李欣说:“山子在荷花村的时候我想过要跟他交流沟通,只是我逮不住他,他一大早就跑,除了一日三餐,我基本都见不到他的面儿。晚上他好不容易要洗漱睡觉吧,偏你跟他讲了两句,他沾了枕头就睡……我也是没办法了。”

    张氏闻言笑了笑。

    “大嫂,平日里也多关心关心他,他这娃子,最想得到大人的关注,也最想得到父母的重视和关心。别冷落他,也别一味责怪他。你个大哥才是他最亲最亲的亲人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六章 新嫁(上)

    用过午饭后关文一家便要回去了。

    刘氏仍旧是老生常谈,絮叨着让李欣多努把力赶紧怀个孩子。她这当娘的年纪一大把了又要给儿女添个弟弟或妹妹,没道理自己的闺女还是无所出。

    李欣只是点头道是,态度一如既往的温和。

    看在刘氏眼里便更加让她觉得揪心。

    夫妻二人带着扬儿回去,山子还闹着说要跟着姑姑姑父一起去玩儿,被张氏极其严厉地呵斥住了。

    到底还有几日功夫便是新年,由不得他到处乱走。

    山子当然很是不乐意,扭扭捏捏地想趁着张氏不注意溜上去跟着李欣一道走,被李大郎给擒了衣领,动弹不得,只能鼓着眼忿忿不平地瞪着李大郎,嘴巴高高撅起。

    但到底还是安分了。

    回到荷花村李欣便有的忙了,阿妹是新嫁娘,杏儿也差不多待产了,韦大娘年纪大,家中竟然没有一个可以帮她一把的女人。

    关文也得赶在过年前回镇上去一趟,交代些事情。而且李欣也跟他说了,虽然铺子还没有开张,但到底离开张也没多少日子,将来一年铺子那边儿要依仗的还是铺子里的活计掌柜账房之类的人,趁着这个时候给他们多发点儿红包,再请他们吃顿饭,鼓励鼓励,笼络笼络人心。

    即使这铺子里的人许多都是承关文恩情的,只这表面上的功夫还是得做。毕竟说起来这也不过是利益往来。

    关文答应着,李欣另取了几两银子给他让他备用。

    走前关文还问李欣,他这回去便跟四弟妹说一声。让四弟妹来帮她准备。

    李欣想了想觉得可行,但还是跟关文说:“四弟妹这会儿在沈家做工,要是走不开就算了。要是能走得开,就叫她回来帮忙吧。”

    关文答应着去了。骑了红欢走的。

    许是很久没撒蹄狂奔了。红欢显得很是兴奋,驮着关文一路疾驰而去,惹得二黑二黄在后边儿闷不吭声地追了一截,两只狗显得尤为兴奋。

    除了准备过年的事儿和阿妹正月初七嫁人的事儿以外,李欣也没忘了找到杏儿,跟她学了李铭与她说的事情,简单地介绍了两位先生。

    杏儿微微蹙了蹙眉,倒是不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问李欣:“大嫂觉得哪个先生好?”

    李欣笑道:“你先别问我。我要是跟你说了我的想法,在你想法里就有了个印象了,然后你便不能很好地下判断。”李欣道:“你就自己琢磨琢磨。你觉得哪个先生好,我再跟你说我的想法。”

    杏儿笑了笑,思索了一番后对李欣道:“依我看我,这两个先生都挺好的,你弟弟心细,找的也都是隔家里边儿不远的,这个倒是没什么大碍。要说选先生的话,我还是觉得,年老些的好。”

    “哦?”杏儿跟她的想法倒是一致的,李欣忍不住笑了。“这里边儿有什么讲究?”

    “讲究倒是没有,就是觉得老人家的,让孩子更敬畏些。”

    杏儿笑了一声,解释给李欣说道:“大嫂你想,曲先生年纪轻轻。其实还可以继续考下去的。却不考了,想必是个不怎么坚持下去的人。又说他恃才傲物。我觉得他可能还有些浮夸,沉不住气。反倒是傅先生,虽然上了年纪,却仍旧没丢了考举人的希望,这种坚持的精神挺值得人敬佩的。”

    杏儿顿了顿,又说:“我不求小康能扬名天下,甚至是做官什么的,我只想他能识得几个字,能懂得做人的道理。老人家教,我比较放心。”

    李欣哂笑,心里却在想,若是这傅先生只是单纯地追求名利,所以不放弃,这便让人有些失望了。

    杏儿说完话,便问李欣:“大嫂的意思呢?”

    “我其实也是跟你想的一样,觉得傅先生比较好。”

    李欣笑了声,回杏儿说:“不过我的理由跟你的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杏儿忙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