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良跃农门 >

第273部分

良跃农门-第273部分

小说: 良跃农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欣让她去了,白慧自然识趣地站起来说:“时候不早了,我也赶着回去了。”

    又看了看蘅儿和芜儿,无奈地笑道:“许是你手艺太好,这两个丫头把碟子里的糕点吃了个精光,回去怕是午晌饭都吃不下了。”

    说着摸了摸两个小姑娘的头说:“还不快谢谢姨。”

    “谢谢姨……”

    李欣笑着道:“没事,要是喜欢,下次来我多做点儿你带回去,让两个丫头吃个够。”李欣说道:“小孩子嘴馋。这糕点也不腻,多吃点儿没坏处。”

    白慧带着蘅儿芜儿回去了,李欣送到坡口,白慧却顿了一下,转过身道:“李妹妹,我推心置腹地跟你说话。你也坦诚待我,白慧认你这个朋友。”

    李欣一怔,白慧却笑道:“我前两次说的话,李妹妹不妨考虑考虑。有个自小长在自己眼前的姑娘做自己的儿媳妇儿,不管如何都会放心些。娃娃亲我便不说了,我也知道李妹妹你顾虑什么,但扬儿如今毕竟是养在李妹妹膝下,他的婚姻大事自然是需要李妹妹你做主的。我只是想着,到了扬儿该谈亲事的年纪,李妹妹能够先考虑我们家的这两个。”

    白慧怜爱地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女儿,却让李欣更加疑惑,左思右想想不明白,还是问道:“白姐为何就认定了我家扬儿了?他年纪还小,也看不出个好歹来。”

    “我考虑这孩子已经很有些时候了。”白慧笑道:“在这村里,他跟我家这两个丫头岁数相当,稍大一些,年纪正合适,这是一。二来他是这村里的,一个村的,照看也容易,女儿不会离我太远,三,则是他自己的身世,少小悲苦,却又有你跟关大哥这样的爹娘教导着,我相信他长大以后定是个好儿郎。”

    顿了顿,白慧笑道:“鸿雁和关大哥之间的往事我也知道一些,鸿雁说起时也只是道他们小时候有过节。如今都大了,各自成家立业的,其实不用再太过纠缠过往。鸿雁是很想和关大哥修好的。”

    李欣心领神会:“我会跟他说的。”

    “那就麻烦李妹妹了。”白慧握了握她的手:“孩子的婚事,你留份心,考验观察的时间还能有个十年吧?若是真能成儿女亲家,那也是上天的缘分。如今听你这般说,我也不强求了。”

    白慧笑道;“以后我得了空再来寻你说话,你若闲了,也来我那儿坐坐。”

    李欣顿时有些尴尬:“阿文二弟的事儿,害得你小姑……”

    “鸿雁不是是非不分的人,至于公爹和婆母……”白慧倒是犹豫了一下,“罢了,还是我来寻你说话吧,他们多少还是有些不高兴的。”

    李欣点点头,目送白慧牵着两个孩子下了坡。

    去了灶间,阿妹在灶膛里边儿塞柴,一边笑道:“大嫂,孙嫂子怎么会来找你聊天儿?”

    “那日跟你二嫂和银环姐踏青,碰上她,说了两句话投机,这才聊上的。”

    阿妹便笑道:“孙嫂子人挺好的,大嫂跟她处处也不错。”

    “哦?”李欣倒是讶异,杏儿和银环叫她一声白姐,倒也并不显得很亲密,白慧自己也说她少有出门。怎么阿妹却这般说白慧的好话?

    “孙嫂子脾气好,以前我撞过她一次,累她洒了东西,换做别人早就破口骂人了,可她却只笑着说没关系,见我也洒了东西,还没有先顾着她自己的东西,而是帮我拾捡了我的,才忙活她的。”阿妹点头道:“孙嫂子的确是个好人,就没听过她在村里跟谁吵过嘴,也从来不说是非,挺和气的一个人。”

    李欣笑了笑,点了点头。

    白慧也算是小家碧玉了,宅院里的出身,怕是也学不来村妇泼妇骂街的那种架势吧。想来孙鸿雁也不会允许她是这样撒泼的人,不然当年也不会就娶了她。

    这典型的浪漫的英雄救美,美人以身相许的狗血剧情,居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想想还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两天之后,李大郎来了,面带微笑。身边还跟着一个人,李家三郎,李铭。

    李欣见到人先是一顿,反应过来后立马迎了上去,先叫了声“大哥”,然后就拉住了李铭不住打量。

    李铭抿了抿唇,微微一笑:“姐。”

    李欣拉着他转了一圈,良久才说道:“又长高了。”

    李铭今年也十三四的年纪了,个头像拔节一般往上窜,这会儿已经跟李大郎比肩了。身形仍旧单薄得紧,站在本就壮实,如今又稍微发了点儿胖的李大郎旁边儿更加显得像根竹竿。

    李欣心里这般想,嘴上便也这般说了,李铭抿唇笑道:“姐是说我是根傲骨修竹吗?”

    李欣笑着拍了他一下,招呼道:“大哥三弟,赶紧进屋坐。”

    招呼自己兄弟落了座,李欣有去沏茶倒水,搁了能果腹的糕点,又打了温水搁了干净帕子让他们洗洗脸。

    等忙活完坐到了李家兄弟面前,关文也扛着锄头回来了。

    他到底是种习惯了田,收拾了石头地一小片地方就迫不及待开了出来,垦地施肥的,想在那地上也种点儿东西。李欣也不拦着他,随他去,只要不耽误正经事儿便好。

    扬儿竟然还认得他小舅舅,立马扑了上去亲热地叫着,看到李大郎在一边又急忙往李大郎身后往,没见到其他人略有些失望,问李大郎道:“大舅舅,山子哥哥没来吗?”

    “没呢,扬儿还惦记着你山子哥啊?”

    “嗯……”扬儿有些失落,闷闷地应了声。

    关文搁了锄头坐在李欣旁边笑道:“斐子,你怎么来了?”

    李斐不知道李欣拿那个钱给他置地的事情关文知不知道,这些日子他跟着老村长也学了不少应对的法子,当即面不改色地扯了个理由说:“妹妹让三弟回来了给她捎个信,我这不是嫌懒得让三弟写,更懒得让被人送信,所以直接就把人带过来了。”

    李欣当即笑出了声,关文也忍俊不禁。

    李铭笑了笑道:“可不是吗,回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来给姐姐报个平安。”(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百四十七章 李家人

    李欣打量着李铭,越看越满意自己这个弟弟。

    虽然是穷苦农户出身,倒是因为读了书,整个人看着就明理懂事不少。但读书人,却又没有读书人身上那种清高气,人显得很随和,在家也会帮着爹娘兄嫂做事,没有养成骄纵的个性。

    也是她从小背在背上看着他从白嫩嫩的婴娃子到现在这般高挺的少年郎,李欣颇有种“吾家有儿”的感慨。

    李铭抱了扬儿在腿上,逗弄了他两句,方才对李欣和关文道:“顾先生带着我去临近几个州府逛了一圈,看看别处的市井气象,倒是让我感触良多。”

    李欣给李大郎和李三郎添了茶水,听这话便笑道:“顾先生睿智豁达,跟在他门下读书自是你的造化。”

    李铭便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古人诚不起我。走这一番,总算是学到了很多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闭门造车,出门未必合辙,这终究是不妥当的。”

    “铭儿你自己能拿定主意就好,在学塾多多听顾先生的话。”李欣笑了声说:“笔墨纸砚什么的,要是缺只管跟家里开口,你们读书人,怕是都喜欢弄些藏书。你要是想看书,也只管挑捡了对你有益处的买便好。多读些书也有用处,四处多走走看看,也有用处。”

    “不用姐开口,但凡我想要买什么添置什么,爹娘大哥二哥从来就没有不依的。”李铭到底还有两分孩子心性,面上再成熟,心底仍旧有些少年的羞涩:“家里就我一个不做事,没产出,花钱花得最多的却是我……”

    李大郎伸手拍拍李三郎的头,呵呵笑说:“你要是个浑的,家里才不花钱供着你。咱们家的读书郎今年可还要试试考秀才呢。”

    李大郎笑了两声说:“缺钱你只管说,如今家里也富裕了。牛也有,猪也有,娘最近还说要不要新修葺一下屋子……”

    说着李大郎就朝李欣看了一眼。

    李欣走前给刘氏留了钱,她不知道刘氏会不会用。但她说的那番话到底是落到了刘氏心里去的。

    李家那屋子是前头李厚仲分家的时候分到的老屋子,那会儿破旧简陋的,有时候不注意没堵上还会漏风。刘氏早就想修个宽敞明亮的大屋子了,但是因为李家日子一向过得窄巴,她这心思也只能搁在心底里边儿生霉。

    如今手里有了余钱,三个儿子都出息,唯一的女儿也有了自己的积蓄。出手就是几两十两的,让她去买些好衣裳好吃的东西,自然把刘氏乐得心里开花。另外起个大屋子的念头就这般泛了上来。

    刘氏跟李大郎说:“咱们家这会儿可不比以前,你这会儿是村长,虽然还没正式上任,但那也是铁板钉钉的事情,身份地位摆在哪儿,哪能还住以往的破旧屋子?再说你三弟。那可是将来要考秀才考举人的,娘还怕这屋子屋檐啥的都低了,压着他出不了头。起屋子盖高些,娘看着也舒爽,宽敞明亮的屋子对你三弟发展也有利。”

    刘氏是个坐不住的人,想好这茬后就迫不及待地招了家里人商量。

    李厚仲是个守旧的,只说这屋子好好的,没啥必要新修屋子,就惹来刘氏瞪眼:“我闺女让我修屋子,你儿子这会儿出息了还窝在这低低矮矮的屋子里边儿像啥话?你爱住你住去。”

    李厚仲便不敢吭声了。

    李大郎和张氏倒是都乐得能有新屋子,家里屋子本来就不多,眼瞅着山子和小兜岁数渐大。江氏也要生了,总要给以后这下一辈腾出空屋子来吧?所以两口子是点头赞同的。

    李二郎就不说了,他大哥说什么,他没多少意见。江氏自然是听李二郎的。

    全家都同意,就剩下最后一个出外未归的李三郎,刘氏直接替李铭做了主。说:“三郎一向就听他姐的,他姐让修房子,他肯定没有不同意的。”

    李大郎对李欣笑道:“娘这会儿可不就在风风火火地找人商量去了吗?直说快些动工,想在年前住上宽敞明亮的新屋子。”

    关文顿时问道:“家里缺人手不?要是缺人手,我也可以去帮帮忙。”

    “文哥先不急,这会儿都还在准备阶段,还没动工呢。”李大郎就叹了一下,“这其中还有些事儿没商量好,僵在那儿,骑马要等商量好了才能办。”

    “什么事儿僵着?”李欣不由蹙眉问道。

    按理说他们家要翻新屋子的事儿也就只是他们家的事儿,又不需要她大伯三叔那边同意什么的,哪还需要商量了?不是都商量好了吗?

    李大郎和李铭对视一眼,李大郎咳了咳道:“还不是阿嬷……”

    李欣眉头一皱,老太太?

    “阿嬷时而清醒时而不清醒的,那天爹跟娘去大伯家给阿嬷送孝敬,大伯问爹最近咱们家动作蛮大是要干嘛,爹就直接说了要起新屋子的事儿。哪知道阿嬷那天刚好清醒着,顿时就破口大骂说爹忘了祖宗什么的,不准爹娘翻弄地皮。”

    李欣不由嗤了一声。

    她对自己这个阿嬷没有什么观感,说不上好感,也说不上讨厌。虽然她偏心地厉害,偏大的又偏小的,独独不喜欢夹在中间的她爹,但是好在从小她也没对自己跟自己兄弟多么刻薄,顶多是过年不给压岁钱,有好吃好喝的也从来不会想着他们,轮到孙辈做事儿的时候也是好使唤他们做,也就如此罢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她也犯不着跟个老人生什么气。

    李欣道:“这还不好解决?让爹娘另外挪窝起屋子不就行了?”

    “那也不行……”李大郎摇摇头说:“阿嬷说了,不准弃了屋子住到别处去,说是会丢了祖宗给的地气什么的,续不上祖宗的香火,就只能让爹娘住那屋子。”

    李大郎苦涩地笑了笑:“那天娘差点跟阿嬷闹起来,还是后来阿嬷自己又混沌下去了,娘又被你大嫂拉着,才没闹翻天。”

    “娘也是忍阿嬷忍够久了。”李欣低叹了一声,说:“那这会儿爹娘怎么打算的?”

    “爹还不就是那样,闷声不吭,他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李大郎微微摇着头:“至于娘,倒是摩拳擦掌地,好似是一定要把事情给做成的样子,已经找了村里会泥瓦活计的人问上了价钱和工期了,这段时间她就到处忙着问人这样那样的,无比认真。”

    “那娘是要另寻地方起屋子,还是就在原先地皮上翻了旧屋子,起新屋子?”

    “娘说住在那儿也习惯了,不想挪地方。”李大郎道:“娘瞅着那地势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