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 作者宋鸿兵1.11m-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 的储蓄做“储备金”(一般而言,美国银行只保留相当于总储蓄额的1%到2%
的现金和8%到9%的票据在自己的“金库”里,作为“储备金”),而将90% 的储
蓄贷出。
于是,这90% 的钱就将被银行用来发放信贷。这里面存在着一个问题,当90%
的储蓄被贷款给别人之后,原来的储户如果写支票或用钱怎么办?其实,当贷款
发生的时候,这些贷款并不是原来的储蓄,而是完全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的“新
钱”。
这些“新钱”使银行拥有的货币总量比“旧钱”立刻增加了90%。与“旧钱”
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新钱”可以为银行带来利息收入。这就是“第二波”涌到
经济体中的货币。当“第二波”货币回到商业银行中时,就产生了更多波次的
“新钱”
创造,其数额呈递减趋势。当“第20几个波次”结束时,一美元的国债,在
美联储和商业银行的密切协同下,已经创造出了10美元的货币流通增量。如果,
国债发行量及其创造货币的余波所产生的货币流通增量大于经济增长需要时,所
有“旧钱”的购买力都会下降,这就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当2001年到2006年,
美国新增了3 万亿美元国债时,其中相当部分直接进入了货币流通,再加上多年
前的国债赎买和利息支付,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美元剧烈贬值和大宗商品、房地产、
石油、教育、医疗、保险价格的大幅上涨。bbs。2360 但是,大多数增
发的国债并没有直接进入银行系统,而是被外国中央银行,美国的非金融机构,
和个人所购买。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购买者花的是已经存在的美元,所以并没有
“创造出”新的美元。只有当美联储和美国的银行机构购买美国国债时,才会有
新美元的产生,这就是美国能够暂时控制住通货膨胀的原因。不过,掌握在非美
国银行手中的国债,迟早会到期,另外利息也需要半年支付一次(30年国债),
这时,美联储将无可避免地造出新美元。
从本质上看,部分准备金制
度加上债务货币体系是长期通货膨胀的元凶。在黄金本位下,其结果必然是银行
券发行量逐渐大幅超过黄金储备量,而导致金本位必然解体。在布雷顿体系下,
则是必然导致黄金兑换体系的崩溃。而在纯粹法币制度下,最终将无可避免地产
生恶性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世界范围的严重衰退。在债务货币之下,美国将永远
无法偿还国债、公司和私人债务,因为还清债务之日,也正是美元消失之时。美
国的总债务非但不会减少,随着债务利息利滚利的雪球效应和经济自然增长的货
币需求,美国的债务总量将会持续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3。美国的“债务悬
河”与亚洲人民的“白条”美国80年代发行的规模空前的国债,由于利息颇高,
极大地吸引了私人和非银行机构的投资者,外国中央银行也趋之若鹜,在这个现
有美元的回流重新使用的过程中,新美元创造较少。到了90年代,由于打垮了世
界主要竞争货币,美元国债仍然抢手,进口日常商品的价格在第三世界国家货币
普遍贬值的情况下,也显得格外便宜,美国出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岁月。2001
年以来,由于反恐战争的庞大开支和80年代以来大量发行的各种期限的国债纷纷
到期,以及越来越大的利息支出,迫使美国发行更多的国债来替换老国债。从1
913年到2001年,美国在87年里一共积累了6万亿美元的国债,而从2
001年到2006年,短短的5年多的时间里,美国竟增加了近3万亿美元的国债,
美国联邦国债总量已高达8 万8000亿美元,并以每天25。5亿的速度增加着。
美国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开支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医疗健康和国
防,每年高达近4000亿美元,占其财政总收入的17%。美国国债从1982年到1992年,
美国货币增发尚处在“温和增加”状态,年均增加8%。 但从1992年到2002年,美
国货币增发进入“快车道”,达到了12%。从2002年开始,由于反恐战争和刺激濒
临衰退的经济的需要,在战后利率接近最低点的情况下,美国货币增发速度达到
了惊人的15%。其实,从美国国债增发的陡度来看,一切已属必然。美联储在2006
年3 月宣布停止M3广义货币统计报告并不是偶然的。bbs。2360 (人类
历史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如此严重地透支过未来,美国不仅透支了自己人民的财富,
也同样严重地透支着其它国家人民的未来财富,任何一个熟悉股票投资的人,都
可以清楚的预见到这种陡度的曲线最终将意味着什么。)2001年911以来,
葛林斯潘为挽救股市和债券市场,不顾后果的把利率从6%迅速降到1%所造成
的美元信贷暴涨,使美元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人们终于明白了,原来美元其实是
印着绿色花纹的纸片。全世界的主要美元持有者几乎同时扑向了房地产,石油,
黄金,白银,大宗商品等美联储变不出来的东西。一位法国投资者说:“纽约人
能发行美元纸币,但只有上帝才能发行石油和黄金。”其后果就是,原油价格从
22美元一桶上涨到60美元,黄金、白银、白金、镍、铜、锌、铅、大豆、糖、咖
啡、可可等价格分别是2002年价格的120%到300%。 但经济学家仍然信誓旦旦的说
通货膨胀只有1…2%,人们不禁想起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种谎言:
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更加令人不安的是美国的总债务已高达44万亿美
元,这些债务包括联邦国债,州与地方政府债务,国际债务,私人债务的总和。
这些债务平摊到每一个美国人身上高达近15万美元,一个四口之家要负担近
60万美元的债务。在私人债务中,最令人注目的就是数目庞大的住房按揭贷款和
信用卡欠款。如果以5%的保守利息计算,44万亿美元每年需要支付高达2。2 万亿
美元的利息,几乎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全年的财政总收入。在全部债务中,近70%
的债务都是1990年以后“创造”出来的。现在的美国已经不可能再发动80年代初
的高利率战争来套牢第三世界国家了,因为美国本身已经严重负债,任何高利率
的政策都无异于经济自杀。债务“金钱化”,再加上部分储备金这一超级放大器,
已经严重透支了美国人民未来的财富。到2006年,美国人所上缴的个人收入所得
税的总额,在联邦政府那里仅稍事停留,就立刻全部转入银行系统以支付债务美
元的利息。个人缴纳的所得税没有一分钱用到了政府身上,各地区的教育开支主
要靠当地的地产税收入,全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和维护用的是汽油税,对外用兵
的战争费用恰好等于美国公司缴纳的公司税。换句话说,3 亿美国人被银行家
“间接征税”了几十年,而且还要年复一年被继续盘剥下去。美国人民的储蓄,
则通过长期通货膨胀被银行家的“潜在税收”再刮掉一层皮。先不论美国的债务
人是否还能还得清这利滚利的债务,问题是美国政府压根儿就没有打算偿还国债。
美国政府只是不断地用永远增加的新债券去替换老债券(Debt Rollover )
以及老债务所累积的利息,循环往复,直至永远。正如美联储费城银行指出,
“在另一方面,日益增加的众多分析家现在认为国债是非常有用的,甚至是(经
济的)
福音。他们认为国债完全不需要减少。“是啊,如果一个人可以不断靠借越
来越多的债务来过着奢侈的生活,而且可以永远不用还钱,天底下只怕再也找不
到这样的好事了。这种听起来类似”经济永动机“的”好事“,现在正在美国大
行其道。这些经济学家们认为可以用不断增加债务来永远享受”美好生活“的想
法,与认为一国可以靠多印钞票就能致富的思路,并没有本质区别。这些学者们
还进一步指责亚洲和其它国家过多的储蓄才是造成世界经济结构失调的根本原因,
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论调已足以证明其学术道德已堕落到何等触目惊心程度。
亚洲国bbs。2360 家过多的储蓄?他们哪里还有过多的储蓄呢?这些几
十年辛苦积攒的储蓄正在源源不断地通过购买美国国债,被美国吸进了这个人类
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经济永动机“的”伟大试验“中去了。亚洲国家”出口导向
“
的经济对美国国债的需求,就像吸毒上瘾一般,一刻不被人吸血,就会周身
不通泰。而美国也乐得拿这种实质上“永不偿还”的国债来给亚洲人民打白条。
不过,亚洲国家最终必然会意识到,为了区区5%的美国国债名义回报,冒的却是
美元资产无法挽回的剧烈贬值的实质风险,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合算的投资。美国
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指出,如果中国停止平均每星期几十亿美元国债的购买量,美
国经济就会有大麻烦,但是中国经济由于向美国出口萎缩也会有大麻烦,事实上,
双方已经陷入“金融恐怖平衡”的状态。4。金融衍生品市场的“霸盘生意”如果
每年以利滚利方式增加的至少2万亿美元的利息支出迟早会被“创造”出来进入
货币系统的话,尽管其中一部分可以用更高债务的代价往未来堆积,另外一部分
利息美元增发也足以造成显著的通货膨胀,但奇怪的是,美国的通胀(CPI )似
乎并不明显。国际银行家的魔术是怎样玩儿的呢?窍门在于必须有吸纳大量货币
增发的去处,这就是近十几年来畸形膨胀起来的金融衍生品市场。20年前,全
世界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名义价值(Notional Value)总额几乎为零,到2006
年,这个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达到370 万亿美元!相当于全世界的GDP 总和的8倍
多。
其增长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足以撑破任何正常的人类想象力。金融衍生产品
的本质是什么呢?和美元一样,也是债务!它们是债务的打包,它们是债务的集
合,它们是债务的集装箱,它们是债务的仓库,它们是债务的喜马拉雅山。这些
债务被作为资产充斥着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也是这些债务被保险公司和退休基
金当做资产放在账户上。这些债务被交易着,延期着,挤压着,拉伸着,滚动着,
填充着,掏出着,这是一个债务的盛宴,也是一个赌博的盛宴。在纷繁的数学公
式背后,只有空和多两个选择,每一张合同都是一次赌博,每一次赌博都必见输
赢。
既然是数百万亿美元的豪赌,这个赌场上必有庄家。谁是庄家呢?就是美国
的最大的5家银行,它们不仅是重量级的玩家,而且是做的是“霸盘”生意。bbs。2360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2006年第二季度的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市场报告中指出,美
国最大的5家银行,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花旗集团等,占全部902
家银行金融衍生产品总和的97%,收入占94%。在所有银行金融衍生产品类
别中,规模最大的是“利率产品类”(Interest Rate ),占整个盘子的83%,
名义价值为98。7万亿美元。' 9。4'在利率产品类别中,“利率掉期”(Interest
Rate Swap )占绝对优势。“利率掉期”的主要形式是,在一定期限内,用“浮
动利息现金流”去交换“固定利息现金流”,交易一般不涉及本金。其主要用途
是以“更低的成本”来“模拟”长期固定利率债券的运作。使用这种工具最多的
就是美国两大GS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ity )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
这两家超级金融公司用发行短期债券来资助30年固定利息的房地产贷款,
辅之以“利率掉期”来对冲未来利率变化的风险。在98。7万亿美元的利率衍
生产品中,摩根大通独占鳌头,占有74万亿的分额。在金融领域中,10:1
的资金杠杆比例进行投资已属非常“冒进”了,100:1则是“疯狂型”投资,
90年代著名的超级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在两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指导下,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风险对冲数学
模型,拥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硬件设施,在以这一杠杆比例投资时,一不
留神就输了个精光,还险些拖垮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摩根大通做利率衍生产品
时的杠杆潜在比例竟然高达626:1,堪称世界之最'9。5' 。 摩根大通实际上
做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市场的“霸盘”生意,它是几乎所有对冲利率走高风险公司
的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