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阀-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缛战饩龅暮谩!
岳飞听了,也明白韩世忠的苦心,只得叹道:“本来可以轻而易举,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此一来,就只能硬碰了。”
几名汉将带着千把人马临战倒戈,这让蒲卢浑非常恼火。这个当口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影响之恶劣,不言而喻。为了刹住这股风,蒲卢浑下了黑手。连夜清查此事,把有投敌嫌疑,与那四名叛将有关系的多名军官就地正法,全部砍了脑袋。这一夜,金军不好过。可时间不等人,决定中原归属的大战,越来越近
且不说一场双方动员几十万马步军的大战一触即发,却说李成卫杨再兴两名悍将在河北东闯西荡,拿下大名府后,一路向南,直打到黄河岸边,与紫金山隔河相望!河北大震!各地还没有遭灾的金国官员闻风丧胆,有人甚至打起了弃官逃跑的主意!消息传到真定府,随即又传入燕京!
金帝完颜亶暂时停止了他杀人的嗜好,紧急召见平章政事完颜亮,讨要对策!完颜亮对此事也深感震惊!怎么也没有想到,作为中原后院的河北,居然起火了!既然起火,那当务之急,就是灭火!
眼下,金军主力,一部由耶律马五统率,正跟徐洪率领的三司西军血战!一部由仆散忠义率领,面对的是西军领袖徐卫。再一部,就是乌延蒲卢浑的中原金军了。
也就是说,此时,大金国的首都燕京一带,几乎无兵可派!完颜亮倒也有些魄力,他不顾大同府正遭受西军威胁的现实,把燕京的兵马纠结在一起,拼凑了两万多人,在宗室中挑了一名主将,命他率领这支部队火速南下,会同真定府的金军,保住河北!同时,又急令正与徐洪、杨彦、张宪作战的金军宿将耶律马五,打退这部西军之后,立即回防,穷寇莫追。再令坐镇河东的仆散忠义,又目前情况来看,摆在你面前的西军主力,当为牵制,徐卫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坐在河东,望着河北!
从燕京出发的金军赶到真定府与友军会师之后,纠结了四万余人,全速扑往大名府。可当他们赶到大名时,杨再兴李成卫已经不知所踪。城里屯积的粮饷军械,早就已经被劫掠一空!
浚州,当年大金国二太子斡离不饮恨之地。
在黄河北岸,原本的金军营区,已经是一片狼藉。大火烧过之后的残垣断壁,露出漆黑的灰烬,横七竖八或仰或卧于废墟中的尸体没有人收拾。在滚滚而去的黄河对岸,紫金山的金国驻军已经封锁了浮桥。有趣的是,他们使用的方法,竟和当初徐卫封锁浮桥时一模一样。鹿角拒马,堆砌树干,壁垒上,弓箭手随时都在戒备,生怕对岸的奇兵前来夺桥。
但是杨再兴和李成卫在哪?
他们并没有走远,袭击了浚州和北岸的金军之后,他们的骑兵就在距离战场二十多里外的地方扎了营,歇息一晚。打到现在,李杨二将率八千精骑,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任务。非但攻陷了大名府,夺得大批物资,更一举击溃北岸金军,切断了河北河南的联系,至少,暂时是。
而且,他们昨天得到通知,尾随他们过来的步军,已经占领了磁州,捎带着把岳飞的家乡相州也收了,也就是说,八千精骑的归途已经一片坦荡,随时可以回去。
“你怎么说?”在一个帐篷外头,杨再兴喝下最后一口汤,把碗往地上一放,问道。
李成卫还没有吃完,一边啃着肉干,一边道:“大王交待的事情,我们已经办妥了。按说,应该尽快回去,想必金军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南下。”
“按说?你还有其他想法?”杨再兴一瞪眼道。
“这对岸到底是个怎么情况,我们也不清楚。我们多呆一时,对岸金军的就多紧张一时。”李成卫道。
杨再兴哼了一声:“你操那个闲心干嘛?我们连金军的就粮地都端了,他们要是再收不了中原,那也太不成器了!”
“那你的意思,马上回去?”李成卫反问道。
“是否立即回去,不一定,但这里肯定不能呆了。从这往西,过了苍天,就是卫州,那可是富饶之地,怎么样?”杨再兴提议道。
李成卫闻言大笑:“说了半天,你是惦记着没捞够啊?”
“话不是这么说,咱们好不容易来趟河北,又正好碰上金军防备空虚,不大干一票也对不起大王派我们走这一遭!”杨再兴道。
正说着,数骑飞驰入营,一名马军副兵马使打马到二将跟前,大声报道:“两位都统,探马发现警情!”
“嗯?怎么回事?”二将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
“从大名府方向来了一支骑兵,速度极快,好像是直奔大河来的!”那副兵马使说道。
“还有多远?”李成卫将手里的食物一扔。
“还有不到三十里!”
“还真有往刀口上撞的?嘿嘿!”杨再兴狞笑起来。
“不成!这是大头在后头!八成是金军的增援部队赶到了!传我将令,全军开拔,北上磁州!”李成卫断然喝道。他之所以下令往磁州进发,就是因为那里是他们前些时候过来的地方,滏口陉所在。现在金军的援兵既然到了,万一先发兵占了磁州,堵了滏口陉,那这八千骑兵就算给堵在河北了。
杨再兴脸上虽然不屑,但他心里却明白李成卫的决定是对的。当下也没二话,指挥将士们拆了帐篷,收拾骑具,准备启程。
“你指挥部队北上,我率部断后!距离太近,万一对方硬冲过来,那就不妙了。”李成卫道。
杨再兴一挥手:“断后这自然是我的事,你是主将,你走!”
“冲锋在前,撤退在后,这从来都是主将,不承认?那你去跟大王说!”李成卫说罢,不再搭理他,跨上马就走!杨再兴没奈何,只骂道“老子追随大王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呢!倒教训起我来了!”
骑兵们麻利地收拾行装,不少人忙里偷闲眺望大河对岸,咱们能作的,就这么多了。能否收复中原,光复故都,那就得看你们
李成卫预料得没错,在他们发现金军后不久,对方也发现了他们。因为都不知虚实,而骑兵打的就是一个快和狠,金军骑兵竟还真就直接突了上来。但李成卫突火骑也不是吃素的,千把骑顶着几倍的敌人就扑上去了!
一个回合杀下来,金骑有些懵,都说西军的火器厉害,这回算是见识啦!这他妈什么玩意啊?乒乒嘭嘭一阵响,就看到同伴连人带马往下栽。可金军仗着人多势众,也不胆怯!几个回合杀下来,李成卫估摸着大队已经撤走了,而且对方数部于己,久战不利,因此率军北撤。
这金军一路风风火火下来,这撞都撞见了,哪容你脱身?遂咬住李成卫不放!一路追进相州,谁料,在汤阴县境内遭到伏击。原来,杨再兴先行一步,跟这里的步军照会,在北上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尽管因为事情仓促,准备不周,没能歼灭多少敌骑,却着实把金军骑兵吓了一跳,不敢再追,稍稍退却。李成卫料定金军必定还会再来,遂命步军跟着杨再兴火速往磁州撤,他继续负责断后。
汾州,阳凉北关。
从西军进入河东,兵临阳凉关以来,基本没干正事。先是磨磨蹭蹭,扎营,侦察,然后架砲车,运砲弹,迟迟没有发动进攻。偏偏宋军大营里,一杆王旗见天地迎风招展,见关上守军随时紧绷着弦,不为旁的,徐卫的王旗都插在那儿,这是开玩笑的么?
好不容易一切准备停当了,几名大帅都去问徐郡王,到底打不打?几时打?徐卫才晃晃悠悠地说了句,打几砲吧。徐郡王说打几砲,那可不得了了。操砲手们憋着劲,那石弹铺天盖地地往阳凉关上打!
接连轰了四五天!金军在上次阳凉关的争夺战之后,加固了关防,修建了许多新的工事,防御力大大提升,但好几天轰下来,也给金军打得够呛。只能咬牙忍着,等到宋军近前作业时才好好报这一箭之仇。
可左等右等,宋军砲击之后,就是不见近前攻城作业。这时,本就已经怀疑徐卫虚张声势,故布疑阵的仆散忠义更加确信,徐卫志不在此!可他一时也闹不明白,徐卫到底打的什么算盘。直到从燕京发来的消息抵达阳凉关时,他才恍然大悟!徐卫这次根本没想进攻太原,甚至于进攻燕云的也是“佯攻”,真正的目的,就是潜入河北破坏,搅乱整个战局!怪不得都说,徐卫打仗也行,但真正在行的,就是搅局!一潭水都给你搅得浑不见底,让你简直无从下手!想清楚这一点,仆散忠义不在阳凉关上呆了,立即返回太原,徐卫你爱演,就继续在那演吧。
“大王。”姚平仲一头钻进徐卫的军帐,正瞧见徐卫跟那儿有滋有味地早饭。
“希晏?来得好不如来得巧,一起吃点?”徐卫招呼道。
姚平仲看来不太痛快,就站在徐卫桌前,盯着那一桌还算丰盛的早餐怎么也提不起胃口,只道:“大王自便,卑职,卑职就这站会。”
徐卫跟他相交多年,还不知道他的品性?一边吃一边问道:“看样子,希晏兄是有些呆不住了?”
姚平仲闻言,唉声叹气道:“大王,卑职率领熙河军巴巴赶过来,从上到下,谁不指着立功受奖,可这”
“别急,坐下慢慢说。”徐卫拿筷子敲了敲桌边。
姚平仲这才坐下,继续发牢骚道:“就这么耗着,几时是个头?大王?”
“快了。”徐卫随口道。
“快了?大王是说”姚平仲不解其意。
“鄜延、永兴、秦凤三军已经退了下来。据说,这次他们碰上的是你我的老对手。”徐卫道。
“老对手?谁?”姚平仲的注意力给吸引过去。
“当年在鄜州的事,你忘了?”徐卫问道。
姚平仲想了片刻,忽然起身道:“耶律马五!”
“就是他!”徐卫点点头。“看来,兀术这帮人老的老,死的死,马五又给重新起用了。徐经略他们已经完成了既定任务,不需要跟马五硬拼。此外,去河北的也快回来了,我估摸着,这个月之内,最迟下个月初,局势就应该明朗。”
姚平仲这回听得真切,一屁股又坐回来,苦笑道:“往常跟随大王,立功的机会绝计不少,此番,倒好似跟大王来河东走一走,看一看,然后原路回去。”
“这有什么不好?此次西军的任务,本来也是策应南方诸军收复中原。”徐卫笑道。
提起这个,姚平仲道:“大王,依你之见,这次南方诸军收复中原,有多大的把握?”
“我乐见其成。”徐卫道。“折郡王文武双全,经历上次的教训之后,此番他一定在稳中求胜。我们西军都替他作到这一步了,相信问题不大。往常,都是咱们西军斩将夺旗,攻城掠地,风头都让咱们抢了去。这次,咱们也替人跑跑腿。”
听到这个,姚平仲突然哼了一声:“也难怪,那厮成天地哼哼哈哈!这次中原要是光复,折郡王自然是功大,他家兄弟也免不了加官晋爵,搞不好啊,连带着他也沾光!”
徐卫一愣:“谁成天哼哼哈哈?谁家兄弟又加官晋爵?谁又沾光?你这怎么说得我越听越糊涂?”
“还能有谁?环庆刘大帅!”。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772章 恢复中原()
冬月初四,镇江府。
自打天子到达此地,御驾亲征,镇江着实热闹了一阵。再加这段时间以来,时常都有捷报从前线传回,管事的官员们有不失时机地公开消息,镇江府更是一片欢腾。前些时候,说是三路大军已经对开封府的金军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坊间都在传言,说是过年之前,官军必定能够光复中原,收还故都!
所有人都欢欣鼓舞,唯独一个人还悬着一颗心。那就是当朝宰相,徐良。此次北伐大计,是他一手主导,为此筹备了多年,可谓志在必得。但徐良好歹也是出身行伍世家,深知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只要事情还没有成定局,那就有变化的可能。只要没收到折彦质光复东京的奏报,事情就还不算完。
再者,因为川陕距离江南路途遥远,他暂时还不知道堂弟是怎么布置的,西军终究将以什么办法策应南方诸军,都还是未知之数。因此,不敢过于大意。再加上皇帝赵谨,隔三差五的就发牢骚,一直念着要回杭州去,让他好生烦恼。
等到初四这天,他刚吃完早饭,便有内侍从行宫来,说是天子要召见他。不用都知道,赵官家又要说什么。十有八九还是那套说辞,当谁不知道呢?保管是那刘皇后又使人从杭州来,催促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