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游戏竞技 电子书 > 我家后院是唐朝 >

第40部分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40部分

小说: 我家后院是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涞铝臧诔龅暮杳叛纾笆倍愎送雒郑郧罢飧龌挂恢闭莆赵诙湃缁奘掷铮湃缁薏∈乓院螅飧龌褂直凰桓泼攀汤赏醌暋

    也正是通过这个机构他能随时掌握着朝廷的动向,而在他的每个儿子身边也都存在着内卫的人,所以他才了解到李承乾接受常氏贿赂的事情,而在李愔的梁王府同样有这么一个人,所以就算所有人都认为李愔谋反,但他知道李愔是清白的,只是内卫毕竟不是万能的,对常氏的阴谋他也是没有任何察觉,拿不出任何证据为李愔开脱。

    “陛下,六皇子来了。”王珪的声音打破了甘露殿的宁静,李世民暂时停止了思考,道:“让他进来吧!”

    得到王珪的回话李愔进了甘露殿,这回李世民没有如同往日一样批阅奏折,而是站在窗前,看着院子郁郁葱葱的榆树。

    “儿臣参见父皇!”李愔习惯地行了一礼。

    李世民挥了挥手,“起来吧,李恪应该和你说过朝中的形式了吧,你是怎么想的?”

    李世民问的这么直接,李愔也没必要藏着掖着:“儿臣现在的罪责现在可大可小!”

    “可大可小?谋逆可是杀头的大罪!”李世民严厉地注视着李愔。

    “父皇您相信儿臣会谋反吗?”李愔迎着李世民的目光道。

    李世民努力想从李愔眼中找到一丝惊慌的神色,但他却看到的是平静如水,这一瞬间,他忽然有了刹那的恍惚,这个李愔是自己的儿子?以前的李愔可是自己瞪他一眼都吓得发抖的人,“父皇信你,可是大臣们怎么办?父皇不能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把一个说不清是否谋反的皇子留在身边!”

    “父皇,不是大臣们信什么,而是他们愿意信什么,他们的目的父皇应该比我更清楚,他们要的无非是一个平衡,而我打破了这个平衡,所以他们才会追着我不放!”

    李世民诧异地打量了一眼低着头的李愔,道:“愔儿你比我想象的聪明,父皇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当年我又何尝想过争这个帝位,如果不是他们苦苦相逼,把我逼上绝路,我又怎么会同室操戈,骨肉相残!”,说到这,李世民的呼吸渐渐沉重起来,玄武门血染宫墙的记忆他一天也没忘记。

    深深喘息了一会儿,李世民继续道:“是我给你们立了一个坏榜样啊,这些年我努力平衡太子,魏王和李恪的势力,正如你所说,是你打破了这种平衡,这些天,父皇也在思考如何让你度过这场危机,而又恢复这种平衡,思来想去只能委屈你了!”

    李愔的心提了起来,原来李世民已经想好了对策,他小心地问道:“还请父皇明示!”

    “改封蜀王,任益州都督,没有皇命不得擅自进京!”李世民沉声道。

    李愔一喜,没想到李世民和自己想的一样,历史上贞观十年,李世民改封李愔为蜀王,领益州都督,那时他是不喜欢这个儿子,所以把李愔打发的远远的,而现在他却是为了保护李愔,但不管怎么说,李愔还是没有逃脱去巴蜀之地晃一圈的命运。

    “你不满意这个决定吗?”见李愔没有说话,李世民问道。

    李愔高兴还来不及呢,忙道:“没有!”

    来回走了几步,李世民道:“父皇找了一圈也就觉得这个地方合适,距离长安太近,他们肯定不放心,太偏远又太委屈你,而益州经过秦汉到前隋的建设人口有了极大的增长,仅益州城就十万户,这还不算周围十四个县。”

    “而且,父皇让你到那儿还有别的用意,吐谷浑现在对大唐虎视眈眈,洱海地区的六大部落又年年骚扰益州城,去年甚至攻入了益州城内大肆劫掠,但大唐的军队一到,他们又消失的无影无踪,所以,你到了那里的日子可不好过!父皇让你担任益州都督总领益州军政,就是为了让你能展开拳脚经营巴蜀!”

    李愔对李世民的敬佩又上了一层,没想到他还有这个眼光,而历史上巴蜀的确成了大唐的粮仓并帮助大唐皇族躲过几次亡国危机。

    “是,父皇,儿臣一定不负父皇所托!”李愔坚定地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明天早朝你什么都不要说,父皇已经安排了人为你说话,我想这个决定他们都会接受,只是到益州之后就得看你自己的了,是生是死,就看你的本事和造化了。”

    “儿臣明白!”

    “行了,去看看你的母妃吧,为了你她哭了几次,以后记得长点记性,不要再被美色误事!”李世民责怪道。

    李愔一阵愧疚,这件事他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杨妃,又得让他承受离别之痛。

    离开甘露殿,李愔去紫云阁,宫女通报过后,先是清河跑了出来,见到李愔,清河一路跑了过来扑到李愔怀里哭了起来:“六哥,现在可怎么办?”

    李愔拍了拍清河的后背安慰道:“别哭了,六哥没事的,母妃呢!”

    清河道:“母妃担心你已经几夜没睡好觉了,我刚刚安慰她睡下!”

    李愔点了点头拉着清河进了屋里,他道:“清河,我走了以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母妃,程怀亮这个小子也得管好,太子和魏王难保不会给他穿小鞋,他性格又冲动,难免不会钻进圈套里。”

    “六哥你要走?”清河听出了李愔的话里之音道。

    李愔也不瞒她,道:“没错,父皇知道我是清白的,但为了安抚大臣们,只能让我去益州任益州都督!”

    “父皇知道你是清白的,那还怕那些大臣干什么!他是皇上啊!我现在就去找父皇,让他把你留在长安!”清河眼泪又流了下来,站起来要走。

    李愔忙把她按了下来,道:“不要胡闹,父皇这是为我好!”

    清河哭道:“可是你明明是无辜的……”

    清河哭的伤心,让李愔心疼不已,他正欲安慰清河,这时杨妃走了出来:“清河,你父皇做的对,听你六哥的话,不要去烦你父皇了,他一定也不好受!”

    。。。

第七十二章 兄弟() 
“母妃!”李愔站了起来,他看着杨妃憔悴的脸,道:“儿臣又让你担心了!”

    杨妃用一贯的温柔话语道:“哎,还说这个干什么?你要去益州?”

    “嗯,父皇明天早朝就会下令让我去益州!”

    杨妃轻轻点了点头,“也好,远离这个是非之地,到那里躲躲清净,皇上这是在护着你呢!”

    “儿臣明白,父皇已经和儿臣谈过了!”李愔把杨妃扶着坐下。

    杨妃打量着李愔的脸,道:“这样母妃就放心了,虽然那个地方不比长安,艰难了一些,但总比在这长安提心吊胆要好得多。”

    “儿臣不孝,只是以后不能常来看望母妃了!”李愔心中忽然一阵酸涩,正当他熟悉这份温情的时候,他却不得不再次孤身一人离开。

    李愔这话说出来,杨妃差点流下泪来,在这个世界上她除了这两个儿子再也没有了倚靠,她舍不得李愔离开,但她又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只能装作无所谓道:“只要你活着,我们总有相见的时候,所以到了益州以后,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

    李愔眼眶一热道:“母后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

    “放心吧,有这么多宫女伺候着,清河和恪儿又在我身边,我不会有事的!”说完,杨妃站起来,“你还是去处理自己的事情吧,这里你不必担心!”

    最是离别苦,杨妃虽是舍不得,但明白李愔离开长安前肯定还有不少事情得处理,李愔明白杨妃的心思,道:“母妃,保重!”,说罢,离开了紫云阁。

    李愔离开后,杨妃终于低低啜泣起来,清河见了,心中难过,扑到杨妃怀里也是哭了起来。

    忍着难过离开紫云阁,李愔回了王府,这时李恪在梁王府中等他,离开长安后商会所属的产业也必定也会遭殃,李愔不得不为自己生意谋一个出路。

    以前他不愿拉李恪入伙是担心太子和魏王会联合起来对付李恪,现在他去了益州,魏王和太子就不会担心李愔和李恪联合,这样,李恪的日子也会好过一点。

    “三哥,我离开以后,王府的生意就拜托你了,当然,也不用你亲自管理,只要你用你的名头照顾一下,我也不会让你白帮忙,我名下的所有生意都给你三分之一的利润你看怎么样?”他离开以后,盛唐商会就等于少了一个镇场子的,到时候还不知道多少魑魅魍魉会打这块肥肉的主意。

    李恪一喜,他早就眼馋李愔的生意,只是李愔一直不让他插手,他也不好说什么,心里这样想,李恪嘴中却说道:“我们是亲兄弟,那么生分干什么,我护着商会就是了!”

    “口是心非,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是谁在母妃面前抱怨我胳膊肘往外拐,不帮着自己哥哥帮着外人!”李愔笑眯眯地说道。

    李恪面皮一紧,道:“母妃怎么什么都和你说啊!”

    李愔摇了摇头解释道:“当初我不给你分成是为你好,明着给你分成,太子和李泰怎么想,他们肯定以为我们两个兄弟联合起来对付他们,到时候还不有样学样,到时候你怎么办?而且我不给分成,你向我借钱,我还能不给吗?”

    李恪心知错怪了李愔,连连告饶:“是哥哥对不住你!”,他接着转过话头,“你进宫后父皇是怎么说的?”

    “父皇的想法和我一样!”

    李恪松了口气,“那就好,岑文本已经答应我保你入蜀了,只是以后我们两兄弟就得天涯相隔了!”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这些皇子早晚也得到外地之官,我只是提前去了而已。”李愔安慰道。

    “你倒是看得开,也好,你走了,我就能放开手脚和他们争一争了!”李恪第一次在李愔面前说出自己的抱负,这时他才把争强好胜的性格表现出来。

    李愔叹了口气,道:“三哥,听我一句话,不要去争了,皇位的归属父皇心里自有定夺,这样斗下去,你们三人都不会有善果的。”

    李恪不解地看向李愔:“六郎,你忘了我和你说的话吗?我们是前隋血脉,不争?不争我们的命只会丢在长孙一脉的手里,那李承乾何德何能安坐太子之位,我入朝为官这些年,那件事做的不比他好,就连父皇都夸我英勇果敢和他的性格很像!”李恪抓住李愔的肩膀,“六郎,我是为你,也是为了母妃,若是李承乾登上了皇位,你和母后该怎么办呀?”

    李愔一阵感动,没想到李恪如此重情重义,,他道:“三哥,在父皇眼中不争就是争,你难道不明白吗?父皇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骨肉相残,不择手段的对付兄弟手足,只会让他感到厌恶,只会让他人渔利!”

    “不争而争?”李恪碎碎念着,脸上似有一丝明悟,“六郎你的意思我明白,如果我是李承乾我会这么做的,可惜我不是啊!”

    李愔终于见识了李恪的偏执,他明白再劝下去也没有用,以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毕竟这个时代已经乱了套,未来将充满变数……

    长安以西三十里的长安县,一间普通的民居中突然传出一阵哀婉的箫声,路过的百姓从没听过这样悦耳的乐曲,不少都驻足聆听,只是乐曲虽美,却很短暂,箫声停止,路过的百姓虽是意犹未尽,但只得重新拐上行囊赶路,因为这天很快就黑了。

    屋中,一只洁白的玉箫放在了桌案上,玉箫上还犹自停留着一只晶莹的玉手,轻轻抚摸着李愔送给她的礼物,罗小伊泪水簌簌而下,在颉利逃脱的前天晚上常氏终是不忍心把罗小伊留在宫中,用她埋伏在皇宫中的一个内侍省宦官将罗小伊救了出来。

    “咚咚咚!”正在罗小伊对物思人的时候,一阵敲门声响了起来,罗小伊一惊,走到门前,道:“谁?”

    “小娘子,是我!”门外传来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罗小伊松了口气,她打开房门,一个面向白净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少监大人!有姑姑的消息了吗?”这人正是那个内侍省宦官薛贵。

    “是的,太子妃让我们趁夜赶路,和他们在凉州回合,小娘子我们现在就走吧!”薛贵道。

    罗小伊点了点头,门外已经备好了两匹马,她上了马,回望了眼长安那个留下她欢笑和泪水的地方,她明白,那个男人再也不会原谅她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

    。。。

第七十三章 朝议() 
清晨,李世民在宫女的侍奉下穿上朝服,用了早膳,他在王珪的陪同下去往太极殿,此时已是十月中旬,空气略带着一丝寒意,李世民刚步出甘露殿,身体便不由自主缩了缩,望着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