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落的红颜-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为尼。
元朝时候完全不禁止僧人成家,合尊因此在藏地娶妻并生子赵普完,嗣后,赵普完也随父一起出家为僧。十几年后,已经成为高僧的恭帝再次奉诏离开吐蕃,带着家人徒众迁居甘州十字寺(即今张掖大佛寺)。和萨迦寺一样,十字寺在元王朝时期也有非同凡响的地位。因为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诞生之地,据说元睿宗拖雷长后唆鲁禾贴尼正是在这座寺庙里生下忽必烈的。
元英宗至治三年(公元1323)四月,五十二岁的宋恭帝合尊死于河西。多数情况下,认为是合尊的声望越来越大,元朝皇帝为了斩草除根就把他给毒死了,但与这种观点相冲撞的是:宋恭帝合尊的儿子赵普完仍然活得好好地,还继续平平安安地做他的喇嘛,继续娶妻生子。
元顺帝年间,元王朝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农民起义宗教起义此伏彼起,多数都打着复兴宋室的旗号。这种情形再三发生之后,终于引起了元朝统治者的担忧。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五月,监察御史彻彻特穆尔上奏元顺帝,说:“河南诸处群盗,辄引亡宋故号以为口实。宜以瀛国公子和尚赵完普及亲属徒沙州安置,禁勿与人交通。”元顺帝采纳了彻彻特穆尔的主张,将赵完普及其亲属仆从由张掖迁往沙州(今敦煌)。
对比北宋亡国之君徽宗钦宗父子的遭遇,赵显与赵普完父子的运气实在好了不止一点点。只是各种史料的散失,如今我们却不知道,赵普完的后人又在何处?
宋恭帝的生命,终止于元顺帝三岁这年,这也使得野史有充分的发挥空间。
盘点一下,野史基本上都认为宋恭帝就是元顺帝的生父,元明宗只不过是养父。但是这个过程,说法却有好几种。
第一种,说忽必烈为永久收服宋室,在宋恭帝成年后将其招为驸马,许配给他的公主正是迈来迪。(在这里要解释一下,元王朝的公主并不只限于皇帝的女儿,亲王郡王的女儿孙女都一律被称为“公主”。在这种公主泛滥成灾的情形下,迈来迪作为阿儿斯兰郡王裔孙,当然也就是公主。)迈来迪很快就为宋恭帝生下长子普完,又跟随已经成为高僧的宋恭帝迁居甘州(张掖),在此地又生下一个孩子。就在孩子出生的这天晚上,后来的元明宗当时的周王和世梀正因出镇朔漠途经此地,宿于宋恭帝驻赐寺庙附近,看见产房上空红光冲天,知道出生的孩儿定然非同凡响,于是在征得宋恭帝夫妇同意之后,将之收为己子,带往漠北。
这个传说推敲起来几乎就是完全靠不住。由于元仁宗不愿履行传位给侄儿的诺言,因此武宗长子和世梀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三月被封周王并调离京城,出镇云南。同年十月,武宗诸旧臣对小主人的遭遇非常不满,谋划着要抗旨外逃,说:“天下者,我武皇之天下也。出镇之事,本非上意,由左右构斗致然。请以其故白行省,俾闻之朝廷,庶可杜塞离间;不然,事变叵测。” 和世梀当时只有十六岁,拗不过众人的意志,身不由己地被拥上马,“数骑驰去”,昼夜兼程马不停蹄地赶往西北金山(即阿尔泰山)。就在此地,和世梀得到了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一系王爷们的归附拥戴,成为朔漠之主,一直在当地生活了十几年,冬居扎颜,夏驻斡罗斡察山,足迹不履朔漠以外,直到元文宗“禅位”南归为止。
——也就是说,和世梀由云南远去西北朔漠,起因是保命加抗旨,想来不会挑远路走,又是由云南奔往金山(阿尔泰山),在这种情形下,怎么可能路过甘肃张掖?何况他奔往朔漠是1316年的事情,元顺帝则生于1320年,足足差了四年。时间上也不对头得很。更别说什么天降红光的事情有多靠不住了。
第二种,见于明朝人的笔记。说是宋恭帝被招为驸马后,忽必烈忌惮于他,他便自请为僧。后来宋恭帝带同家人一起去朔北扎颜拜谒朔漠之主周王和世梀。周王少年风流,看中了这位瀛国公的王妃罕禄鲁氏并纳之为妾。没过多久,迈来迪便生下了元顺帝,算起日子来,正是宋恭帝的儿子。
关于这种传说,只要拿时间年龄来套一下,就知道离奇得过了头。宋恭帝若是先娶妻再出家,那么他的妻子就算是罕禄鲁氏,也不可能是迈来迪,更不可能被周王看上。因为照此算来,当元顺帝出生之时,宋恭帝的那位罕禄鲁氏至少也得有四十开外的年纪了。而当时的周王和世梀年方二十岁,竟会恋上母亲辈的女人,并且不惜得罪高僧郡王强抢,如此“忘年恋”实在靠不住之至。基本上当闲话看看就好,当不得真。
第三种,倒是把罕禄鲁氏的年龄给说圆了。照这种说法,宋恭帝未婚便出家,在成为萨迦寺高僧之后,宗室赵王前去听经说法,见其虽有仆役却是孤身,就给他牵了条红线,送了一名回回女子做他的妻子。没过多久,宋恭帝便奉诏带着家小去了甘州。周王和世梀恰巧也出巡经过甘州,见回女颇有姿色,便据为己有,随后生下元顺帝。
这个传说也蹊跷得很。遁居阿尔泰山,唯恐进入腹地便被追究违旨之过的周王怎么可能大摇大摆地去甘肃“出巡”?宋恭帝到老才得娶少妻,则那个早已成年的长子赵普完是怎么回事?何况在元皇族中,“赵王”是仅次于皇帝的位份,假若宋恭帝的妻妾真是赵王所赠,周王又怎么会冒如此风险去抢亲?
第四种,说是罕禄鲁氏迈来迪少女时曾经进藏,跟随合尊大师(即宋恭帝)修习佛法,后来才被家族许配给周王为妃。她所生的孩儿名为周王之子,实际上是与合尊“师生恋”的产物。
这说法听起来好象还头头是道。但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穆斯林女子,大老远地孤身一人去萨迦寺干什么?!合尊大师是个喇嘛,又不是清真寺的阿匍!
第五种说法,也是蔡东藩《元史演义》所采纳的说法。说迈来迪是个妓女,宋恭帝做了元朝的瀛国公,好歹也是号人物,时常寻花问柳,迈来迪便成了宋恭帝的外室,生下了元顺帝。宋恭帝死后,迈来迪一介娼妇无处归依,就勾引上了周王,带着儿子做了王爷的姬妾,宋恭帝的儿子也就成了周王的庶长子。
这个这个……算了,连推翻它的理由都省了,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和世梀自十六岁以后,都遁居于金山即阿尔泰山一带。而突厥后人罕禄鲁氏部族居于阿尔泰山至伊犁一带。因此,和世梀在1316年奔赴阿尔泰山察合台汗国时途经罕禄鲁部族势力范围,遂与该部族结成姻亲,纳阿儿斯兰汗裔孙、穆斯林公主罕禄鲁氏迈来迪为妃。对于和世梀,此举不但可得到对察合台汗国有相当影响力的罕禄鲁部族支持,还可抱得美人归。而对于罕禄鲁部族,则与皇族嫡系结了亲家,正是一项双赢的政治联姻。1320年迈来迪在“北方”朔漠产下元顺帝妥欢贴睦尔,自己却因产育而亡。应该才是最合乎情理的真实情况。即使宋恭帝所娶之妻确是回女,也应该是另一位“罕禄鲁氏”,而不是迈来迪。
至于元文宗夫妇声称妥欢贴睦尔并非明宗亲子,其实也很好解释。
文宗夫妇声明妥欢贴睦尔“非明宗子”时,凭的只是一个奶公的一面之辞。而且这声明早不发晚不发,偏偏要等到迈来迪、明宗、明宗嫡妻八不沙都已经成了死人以后再来发,本身就很有问题。最有发言权、最清楚实际情况的人都不在了,那还不是由得文宗夫妇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嘛。
妥欢贴睦尔“非明宗子”的声明,是文宗夫妇宣布的。但更有意思的是,改口坚称妥欢贴睦尔乃“明宗之长子,礼当立之”的人,正是文宗嫡后卜答失里——这个亲手炮制了妥欢贴睦尔为养子之说的关键人物。或者正是因为她自己也知道养子之说站不住脚,才会不惜推翻自己当年的说辞接回妥欢贴睦尔。假若养子之说确有其事,过得了宗王旧臣们的关,卜答失里就没有必要迎立元顺帝了。
由此可见,妥欢贴睦尔“非明宗子”的说法,与事实不符。只不过是文宗夫妇当初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而大加炒作的无稽之谈。
元顺帝妥欢贴睦尔是明宗和世梀亲生之子,应无疑义。野史演义,灿然生花,作为一种消遣和参考,倒也未为不可。
四、燕贴木儿家族的末日与答纳失里皇后
不管野史怎么说,妥欢贴睦尔在他十三岁这年,以“明宗长子”的身份登上了元王朝皇帝的宝座。而终其一生,他和他的家族都以元室正嫡自居,从来也没有把宋室当一回事。元顺帝的生父之谜,就象后来的野史非要说乾隆是陈阁老之子那样,既然元顺帝只认元明宗这一个爹,只维护元王朝的利益、乾隆只认雍正一个爹,只维护清王朝的利益,那么野史硬要去YY,恬着去贴这个冷脸,也就只能说是纯属自讨没趣。
妥欢贴睦尔虽然登基称帝,但是国家大权却并不在他的手里,仍然是由皇太后卜答失里和权臣做主的。而且卜答失里在元顺帝登基的同时,就已经把自己的亲生儿子燕贴古思立为皇太子了。
除了国家大事,元顺帝自己的事情也由不得自己决定。就在他称帝两个月的时候,他就听从卜答失里的安排,册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皇后钦察氏答纳失里。
钦察氏答纳失里出身显赫:她是是文宗的首功权臣燕贴木儿之女。
答纳失里出身虽显赫,却并非蒙古人,因为她的父亲、太平王燕贴木儿太师就不是蒙古人,而是“色目人”。
——色目人,这个名词唐朝就已经开始使用,有“诸色名目”之意。元王朝统治者把治下百姓分为四类:一等为蒙古人,二等为色目人,三等为汉人(包括北方的汉人女真契丹),四等为南人(南方的汉人)。由此可知,元朝的“色目人”,是指蒙古和汉人南人以外的其它人,主要是指西域各民族。“色目”中,以回回人数最多,西夏人、畏兀儿人(维吾尔先民)、罕禄鲁人、康巴人(中亚咸海一带)、钦察人(中亚黑海一带)、阿速惕人(居西亚高加索,奥塞梯人先祖)、阿尔浑人(中亚七河至楚河一带)、郎人(欧洲人)等等等等。
算起来元顺帝自己的母亲就是色目人,他的相貌也因此与从前的元王朝诸帝都大有不同。想来答纳失里就算不是个完全的色目人,也该是个混血女子,与元顺帝倒也不失为年貌相当的一对小夫妻。
然而答纳失里毕竟是燕贴木儿的女儿,这个出身和“皇后”这个位份,注定她的人生不可能善始善终。
答纳失里是在父亲燕贴木儿去世两个月的时候当上皇后的。尽管燕贴木儿已经去世,这个家族的势力还是不容小觑。就在答纳失里受封皇后的同时,她的叔父撒敦进为荣王、左丞相、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不但录军国重事,还食邑庐州。答纳失里的哥哥唐其势则子承父业,做了太平王,同时进金紫光禄大夫,并成为总管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
在这样的势头下,答纳失里皇后的作派也非同一般。元顺帝拿这位皇后也没有办法。如此再三,答纳失里皇后也越来越不成话。
元统二年(公元1334),答纳失里皇后正式得到了册宝。册文曰:“天之元统二气,配莫厚于坤仪;月之道循右行,明周贞于乾曜。若昔帝王之宅后,居多辅相之世勋。盖选德于亢宗,亦畴庸于先正。造周资任、姒之化,兴汉表马、邓之功。咨尔皇后钦察氏,雍肃惠慈,谦裕静淑。乃祖乃父,夙坚翼亮之心;于国于家,实获修齐之助。朕缵丕图之初载,亲承太后之睿谟。眷我元臣,简兹硕媛。相严禘而率典,奉慈极以愉颜。用彰祎翟之华,式著旗常之旧。令摄太尉某官授以玉册宝章,命尔为皇后。备成嘉礼,宏贲太猷。於戏!嵩高生贤,予笃怀于良佐;《关雎》正始,尔勉嗣于徽音。永锡寿康,昭示悠久。”
这道天花乱坠的册文并不能掩饰答纳失里事实上横蛮的脾性。
就在得到册宝的当年五月,她就迳自派太监博啰特穆尔传下懿旨,把由国家专卖的盐十万引(一引为400…600斤)据为自己的私房,元顺帝也只能隐忍。
然而水满则溢月盈则亏,钦察氏的好日子并没有多久好过。
原来当年元武宗海山手下共有三位重臣,其中色目人有两个:康里脱脱与燕贴木儿,另一个就是蒙古旁支伯颜。到元顺帝即位时,康里脱脱和燕贴木儿都已经死了,论资历论功劳,便轮到伯颜了。燕贴木儿的弟弟撒敦虽然得封左丞相,但权力最重的右丞相之位却归了伯颜。除了丞相之位,伯颜还当上了秦王,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