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791部分

锦衣当国-第791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足轻们面前可以夸耀的武技在李家的家丁标兵面前却也算不得什么,李家的家兵同样是脱产专门习武,就是为了战场训练的战士,相比于这些倭寇的武士,李家的家兵甲胄和兵器商或许优势更大。

    双方碰撞在一起,仅仅是稍微停顿,明军就开始向内推进,倭寇的后队不断被弓箭射杀,后队愈发单薄没有办法给前队足够的支持,前队本就是落在下风,被一步步的向后推。

    久野重胜在外面的溃败城内的人都是看到,大炮轰击城墙和城门时候的声势众人也都是看到,士气都已经是跌落到了极点。

    倭寇的兵马自以为久经战阵,都是自大无比,特别是在平壤城中伏击祖承训那几千骑兵,大胜之后更是觉得无比骄横,在平壤北边的那个据点兵马被明军歼灭,没有什么人逃回,战斗的情景知道的人也不多,可方才看到的和经历的,却完全让倭寇兵马的信心崩溃,原来明军这么强。

    天崩地裂的大炮更是让倭寇们胆寒,没有了士气,又在胆寒之中,战局维持不下去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西门已经是被明军夺取,对于平壤城的倭寇来讲还有一桩幸运处,那就是这城池都是模仿大明的城池规制,城门之后还有瓮城,可以依托这个勉强守御,但大家都知道这个也守不长久,对方大炮推进来的话,肯定也是支撑不住了。

    *****************

    “一个个城门的敲开,这次不是要全歼倭寇,是要夺取这个城池,等到城门被打开的差不多,他们自己就会撑不住先行逃走。”

    李如松肃声对边上的李如柏说道,李如柏重重点头,转身去布置吩咐,虽说李如柏远不如李如松,但毕竟是将门出身,又在总兵的位置上做了这么久,这些常务还是明白的。

    吩咐完了这些,看着一队队李家的骑兵和步卒投入战场,李如松才转身看向祖承训,西门被拿下后,祖承训就被李如松叫回了本阵,祖承训此时脸上烟熏火燎的颜色,不过却是兴奋异常,他身边的亲卫捧着那个久野重胜的头颅,也是兴高采烈。

    李如松点点头,面含笑意的看了看那首级,打趣说道:

    “怎么这脸扭成一团了,像是中毒了一样。”

    “大人还真是好眼力,这小子砍人的刀上抹了药,就是射虎用的那种,所以才有这个摸样。”

    “倒是有几分机灵,等这次事了,你们就和我去宣府吧,慢慢干,也有不次于在这边的荣华富贵!”

    听了李如松的话,祖承训连忙跪下磕头,他知道自家拼死作战总算有个回报,将来未必能在辽宁呆下去,却可以去宣府那边求个出身,毕竟李如松在宣府,身边可用的人实在是太少,祖承训也算是跟随多年了。

    李如松笑着让祖承训这边磕了几个头,然后沉声说道:

    “你率领本部兵马去李宁那边,一同去东门那个方向的路上设伏,今日我军就能突入城中,城内的纠缠麻烦些,不过明后日就可以逼迫倭寇弃城,到时候救你立功的时候!”

    骑兵伏击敌人大队,这的确是立功的好机会,祖承训兴奋的磕头谢过,自己急忙去了。

    *****************

    原本以为大军兵临城下,炮轰不过是试探,围城战也会在第二天展开,但倭寇第一军团的一干人没有想到明军动作这么迅猛,作为试探接触的久野重胜被斩杀之后,明军没有丝毫的停顿,立刻是推进到城门处,攻破了城防的第一道关卡。

    在没有见到这支明军的战斗力之时,倭寇兵马颇为自信,甚至是颇为自大,他们没想到自己会凭借城池的防御守卫,自然不会去堵住城门和城门洞,反倒是想着从城门处出击,所以各路都还算是畅通。

    当初的自大,在意识到不妥之后已经来不及补救,朝鲜的城门也就是能做到厚木包铁,实际上还不是什么太厚实的城门,李如松这次率领的明军携带了足够多的火炮,聚集火炮敲开城门,然后步卒和骑兵涌入。

    城门之后有瓮城的作用也不太大,倭寇的弓箭和铁炮并不能阻挡火炮对瓮城内部的轰击,而且以平壤城内部规制来说,很多地方的建设就不能说是合格了,在火炮的轰鸣下,一处处城墙崩塌。

    天黑的时候,战斗已经是发展到了城内,倭寇毕竟在城内有过二万人的部队,而且在这里经营了也有半年左右的时间,天黑的时候,局面总算是相持住了,在大炮没有办法施展的狭窄街道和小巷中,冷兵器的厮杀惨烈异常,但这样的厮杀最起码不是一边倒的进攻,明军推进止住了。

    天色已暗,夜间的战斗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凶险也是很大,李如松这次的出兵就是务求稳妥,立刻是命令停止进攻,收缩一定的区域设置工事,这样的局面,只要到了第二天,将倭寇驱逐出平壤都很有把握了。

    倭寇果然是支撑不下去了,明军这边进入休整,尽管明军已经是在城中扎营设立工事,可倭寇军队也没有趁势反扑,城内除了个别地方还在进行小规模的战斗之外,大部分地方居然已经安静了下来。

    双方殊死交战,到了夜间,城内却有了几条街道构成,横贯全城的安全区域。

    *****************

    “大人,今晚组织拔刀队去夜袭明军吧,要不然明天的局面会更加难堪!”

    平壤城城北原本的一处风月场所,现在已经变成了倭寇第一军团的核心所在,原本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局势崩坏,每个人都是脸色昏暗,小西行长军团长的权威也不复存在,众人七嘴八舌的在那里谏言。

    “组织拔刀队,那是各部最忠勇精锐的士兵,如果他们失败了,恐怕很多足轻马上就要逃散,白天的战斗我们都已经看到,拔刀队夜袭又有什么用,我们的人难道就擅长夜战了?”

    小西行长黑着脸否定了这个提议,下面马上有人大声说道:

    “方才有人禀报,说是明军已经在运送大炮进城了,要是明天,在这个死地一般的城内。。。。。。”

    “各军今晚整备,明日突围!!”

    ……

    谢谢大家的订阅和月票,谢谢“行者2852500,yzq988yzq,凤舞v九天,ipooo”的打赏,谢谢大家。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101章 都在意料之中() 
围三缺一,关键不在三,而在那个一上,这个战术在各处都被应用,大明的兵法在倭国也是许多人在读的。

    近两万大军从东门突围,小西行长也知道城外不会真留给自己一条宽敞大道,让第一军团安然脱身,在这样的局势下,夜里也不用琢磨什么睡觉休息的事情了,小西行长白日的举措虽然慌乱,但夜间却还中规中矩。

    一队队武士率领的足轻被派了出去,甚至各家将领手下的忍者也被汇集成队安排出战,每一队的人数都不多,但要求要足够的深入,尽可能的骚扰明军各营,作为密探和暗杀者的忍者队伍被要求尽可能的去接近明军的帅帐,能够刺杀对方的主帅最好,最不济也要骚扰。

    忍者在倭国有种种的神奇传说,不过在倭国的地位始终很低,比起武士来差的太远,这就说明他们的实际能力了。

    倭寇军将能想到这样的招数,明军也一样,夜不收还有各营的武艺精强的勇士都被派了出来,要求也是骚扰和探察、

    双方在黑暗或者不怎么黑暗的街道上彼此发现,彼此格杀,因为双方的工事距离太近,这种厮杀声往往会惊动两边的军队,然后往往会演变为大规模的夜战,黑暗之中的搏杀容易误伤,容易造成溃乱,往往稍微接触,双方就会回收。

    夜里的平壤长,厮杀声在某处传来,又是迅速的平息下去,但全城的人都没有休息好,所有的兵马都在准备。

    第二天一早,这个日子没什么人去关注,倭国用的也是大明历法,现在双方都应该是临近春节了,平时都是喜气洋洋的气氛,但这时候谁还顾得了这个。

    “大人,倭寇兵马已经大开东门,大军出城溃逃了!”

    天刚蒙蒙亮,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睡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李如松就接到了急报,也谈不上休息,一干人实际上都是穿着盔甲在帅帐中等待消息,李如柏和李如松在中军,其余各将都是在自己的营中看着,传令兵在帅帐周围等待消息!

    “跑了,大哥,咱们现在就把骑兵都撒出去追击,大功啊,大功啊!”

    听到这个消息,裹着一身熊皮大氅的李如柏几乎是跳了起来,在那里兴高采烈的喊道,帅帐之中,越级下令这是大忌,不过李家一言堂,大家也都明白怎么回事。

    李如松眉头皱起来,没好气的骂了一句:

    “追个球,这种顺风仗,你们养的那些儿郎肯定是盯着财货和首级,还追击,怕不是追出乱子来,传我将令,即刻全城总攻,将倭寇残敌赶出城外!”

    “大哥,那城外的追击难道就不做了!”

    “昨日已经安排了李宁和查大受去做,你不必多言!”

    将令从中军传递到各处需要时间,特别是平壤城内地形复杂,街道狭窄,这更是耽误时间,不过阳光出现在天际的时候,总攻开始了。

    平壤城内猛地沸腾了起来,驻扎在各处的明军向昨夜就已经确定好位置的倭寇工事开始攻击。

    不过这个沸腾是单方面的,大多数的攻击都是落空了,因为倭寇工事和营地大都是空了,各处的明军兵马分散,到这个地步反倒是不敢继续追击了。

    倭寇兵马退兵,现在倭寇兵马的大队正在汇集,而分散在各处的明军力量却不集中,不管是昨晚的安排,还是因为街道房屋的阻隔倒是分散,各处的人不敢乱动,急忙回报等待指示,对这个应对也有定策。

    李如松立刻是传令各队向平壤城内几个空旷地带集兵,然后再次向前,激战马上又是发生,城中心的钟鼓楼,双方大队相遇了。

    和昨日在城门洞处的争夺不同,在这个区域倭寇兵马十分顽强,而且战术也是对头,占据了优势地形的近千铁炮兵开火近三轮,然后从容撤去,明军的弓箭扫射,却被对方躲在建筑物和用门板临时做成的木盾挡下。

    这时对战的队伍,身穿甲胄,手中拿着长刀长枪还有弓箭的武士数量众多,与足轻的比例也是高过了昨日许多。

    城内战斗,祖承训的意见很关键,明军也是将步卒推了上来,昨日在城门处争夺的时候,各家的家丁精锐还知道上前,今日不是这样的激战局面,他们反倒是没了那劲头,反倒是将步卒推到前面去。

    辽镇的这等步卒说起来也未必比那足轻强,甚至还有所不如,何况对方这次是武士为主,气势一下子被压了下来。

    “入他娘,那个孙子说倭寇没有弓箭,还说只有朝鲜奸细才用!”

    有军将在人群中大骂,倭寇也有弓箭,在这样面对面的战斗中杀伤当真是不小,让明军没有想到的是,倭寇的弓箭是大弓,箭不长,射不远,但箭头大而且重,射中之后,创口不小,人会流血失去战斗力,这实际上和女真人的弓箭颇有相似的地方。

    “拉炮上来,拉炮上来!”

    几次进攻反倒是被倭寇打了个头破血流,明军各把总千总也不愿意干耗了,左右是有大炮,而且从三江匠坊买来的那些三斤炮和六斤炮有铁轮炮架,拖拽起来也是容易的很,弄过来轰他娘的。

    在东门那边,倭寇大军已经是一队队的出门了,本来倭寇军队行军的规制是足轻居中,铁炮兵行走两翼,因为铁炮兵要随时舞动火绳,保持火头燃烧,队列需要的空间比较大,而武士则是作为一级级的头目夹杂在队伍中,这次却略有不同,铁炮兵依旧在外围,武士没有在队伍中,而是在铁炮兵也足轻之间,武士们习惯在武器上彰显和足轻的不同,有的拿着野太刀,也有的是十字枪,但现在差不多都是换上了长矛,倭寇的队伍每两千人一队,都是出门急行。

    昨日小西行长把第三军团派来的久野重胜部推出去送死,今日撤军却没有做类似的事情,倭寇侵朝军团中,有的军团全是一个大名所属的军队,有的军团则是几个大名所属军队的集合体,第一军团就是如此。

    撤军前有马晴信等几个人都已经做好了火并的准备,如果你小西行长安排我们断后送死,那就要刀剑上见个真章,不过小西行长在这一次的安排却是颇为妥当,断后的兵马是他的精锐本部,他率队走在中间,唯一的要求是各军的大筒和铁炮都要集中使用,他既然这么做,下面各个将领也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