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573部分

锦衣当国-第573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群的声浪此起彼伏的时候,行进中的虎威军有人吹了几声铜哨,兵卒们立刻开始齐声大喊。

    相比于百姓们的大喊,虎威军的齐声大喊更有规律中气更足,一下子把百姓的呼喊压了下去,百姓们一安静,就听到虎威军队列前面有人拉长了嗓子喊道:

    “咱们为什么要去打鞑子!!?”

    “为陛下,为大明!!!!”

    一人发问,众人齐声回答,街道两边的百姓安静了片刻,更加热烈的叫好和喝彩声响了起来,这时又有人大喊道:

    “吾皇万岁万万岁!!”

    虎威军、蓟镇军、大同军的兵卒齐声大喊,百姓们被这此起彼伏的齐声呼喊压制了下,随即也跟着喊了起来“皇上万岁万万岁!!”,这喊声开始随着热闹,后来则是发自真心,的确值得这么喊。

    想想灭掉了鞑虏,为边地扫平了一大害,京师锦衣卫设置巡捕司让百姓过上了平安日子,能赚钱的营生越来越多,各地涌进来的物资越来越多,物价平抑,这难道不是因为有个贤明君主吗?这样的万历皇帝,值得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万岁!!”声音在京师中回荡,好像是浪潮一般此起彼伏,士兵们在高喊,百姓们也在高喊。

    **************

    在禁军的校场处,御用监早就在这里规制好了场地,搭好了高台,万历皇帝身穿束身的武服坐在座位上,王通和禁军的将令站在右侧,而文臣们坐在左侧。

    平心而论,这台子上的气氛并不怎么好,尽管接下来王通没什么动作,可那日朝堂上斗倒了严清,又惩治了造谣诬蔑的言官,文臣们对王通很难有什么好印象了,本来今日献捷是喜气洋洋的,文臣们冷眼相对,弄的气氛很僵硬。

    万历皇帝坐在座位上,也感觉颇为别扭,不过也不好说什么,他在禁军校场这边阅兵,已经有大臣说是违祖制,耗费钱财,再说纠缠更多,也只是在那里安静的等待,不时的有快马将大军入城的景象禀报给这边。

    “陛下,街道上鸦雀无声,百姓皆被军威所震慑!”

    万历皇帝笑着点点头,转头对王通说道:

    “你练出的好兵马,果然是虎狼之士!”

    “陛下,沿街百姓都是喝彩叫好。。。。。。。”

    又有人禀报说道,在文臣那边却不知道谁低声说了句“恐非国家之福”,万历皇帝脸色一僵,却没理会,这时却听到从城南的方向传来山呼海啸的声音,众人都是被惊了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随即就听懂了,不需要人来禀报详情。

    “吾皇万岁万万岁!!”

    …,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810章 龙颜大悦观阅兵() 
献捷于君前,这是朝廷的大典,丝毫含糊不得,进城的兵马距离校场多远都有人不断的通报。

    此时距离还远,这声音都能传过来,可见喊声如何的大,大军到了跟前呼喊“吾皇万岁万万岁”和隔着这么远就能听到,性质完全不同。

    万历皇帝脸上的笑意越来越盛,这时那边通报情形的快马又是赶过来,到了跟前被禁卫引到台前,那人在台下大声喊道:

    “陛下,各军高喊‘陛下护佑,方有大胜!!’‘一切胜利归于陛下!!’,军民齐声呼喊‘吾皇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

    听到这个,万历皇帝脸上绷不住了,哈哈笑出了声音,王通此时高声说道:

    “征北大军能有此辉煌胜利,皆是陛下洪福庇佑,是大明列祖列宗在天之灵的庇佑,吾皇万岁万万岁!!”

    说完跪下,禁军一干将领,内廷衙门各太监也都是跪下,朝中文臣彼此对视,已经到了这等局面,谁还敢硬挺着,当下以内阁首辅申时行为首,也都是跪下,齐声称颂:

    “吾皇万岁万万岁!”

    万历皇帝满脸都是笑意,身子都激动的颤抖,他好歹还记得自己是天子,要矜持不能失态,可开口就要笑出来正经起来实在是难受,那边又有内官尖声的喊道:

    “万岁爷,大军马上就要入校场了!!”

    这才算忍住了笑意,万历皇帝颤声开口说道:

    “诸位爱卿平身,今日主角是立功归来的将士,可不是朕,你们太多礼了,快起来,快起来,准备迎接大军!”

    “主角”一词是个新词,因为剧院和戏院的兴起才出现的,寻根究底的话,还能扯到王通的身上去,不过谁也不会闲的做这件事,至于这“你们太多礼了”就是纯粹的胡言乱语,实在没有皇帝仪态了。

    但下面众人自然不会去提,众人起身之后,校场周围早就预备好的大鼓都是敲响,隆隆一片,尽管路上和校场上早就洒水垫土,但太阳晴好,还是能看到灰尘扬起,大军马上就要入场了。

    万历皇帝有些兴奋的向前走了几步,周围文武大臣,内廷太监自然要站在身后,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是看向大军进来的地方,次辅王锡爵低声对申时行说道:

    “阁老,王通这人有真本事,怎么拍马凑趣的能耐也这么大,这才多大年纪。。。。。。。”

    “君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过这王通恐怕真有宿慧的。”

    申时行目视前方,同样是低声说道。

    ***********

    校场上尘土飞扬,大军围绕校场行军,每有一队走过高台,将士们都是齐声呼喊“吾皇万岁万万岁!!”

    看着雄壮的大军经过高台,口中山呼万岁,万历皇帝当真是热血沸腾,当年在虎威武馆的时候,万历皇帝曾经听王通说过这种阅兵的场面,一直想要尝试一下,皇帝校阅禁军也是有的,但都是禁军在场内演武,然后排列成队,万历皇帝看上几眼,太监宣读些礼仪性的文告算完,那有这种近距离的接触直观。

    “王通,你当年说为朕建立一支虎威军,护卫朕的左右,今日朕见到了,朕见到了!!”

    万历皇帝盯着大军,有些激动的说道,王通在身后低声说道:

    “都是陛下天佑,臣不敢居功!!”

    相对于这边的君臣问答,文臣那边就安静许多,他们知道虎威军强,却没想到居然是这般强,即便是不知兵的文臣也能从校场中的兵马身上感觉到那种肃杀之气,感觉到那种强悍。

    这样的兵马,的确可以灭掉俺答部,的确可以在塞外取得那么辉煌的胜利,在这样的肃杀面前,心中的讥刺和牢骚都是被压住。

    有人一直觉得王通小小年纪,因为万历皇帝的宠信才有今日的地位,王通自己居然不知道收敛,在朝中搬弄是非,今日看到这样的兵马,众人才觉得,王通的确有了这搬弄是非,掀起政争的资格,他的实力足够。

    “大明万岁!!大明万岁!!”

    万历皇帝看到了行走在队列之中的李虎头,也看到了许多张熟悉的面孔,都是自己在虎威武馆的同学,他想喊点什么。

    但他是天子,应该接受别人的歌颂和呐喊,想了半天,万历皇帝才振臂高喊道:

    “大明万岁,大明万岁!!”

    大部分的虎威军、蓟镇军、大同军的兵卒都是第一次看到万历天子,每个人都在热血沸腾的呼喊万岁,却没想到高高在上的万历天子居然也在呐喊。

    场中声音太大,没人听到呼喊,不约而同的安静了下,听到万历皇帝在那里高喊道:

    “大明万岁!!”

    将士们的热情好像是炸药桶被点燃一样,立刻炸开了,他们喊“吾皇万岁”的声音更加宏大,更加疯狂。

    在万历皇帝身后的将领和太监们也跟着高喊:吾皇万岁,大明万岁,文臣们彼此看了眼,也是跟着喊了起来。

    ***********

    轰轰烈烈的阅兵仪式结束,王通与蓟镇副将杨进,大同副将马栋一同向万历皇帝呈上归化城土地和人口的清册。

    这个程序极为重要,这说明俺答部控制的土地和人口,正式成为了大明天子的辖地,成了大明的国土。

    然后则是献上俺答部的金印,僧格都古楞汗的佩刀还有各项代表着俺答汗王廷权力的物品,接下来则是献上战利品的清册。

    这些东西都是真金白银的战利品,不仅仅是一个胜仗,还代表着大明的开疆拓土,代表着大明对敌国的征服,仪式进行到此项的时候,连文臣都很难保持自己的平静,有人喃喃的说道:

    “强汉盛唐。。。。。。。”

    在这个高台上的人都是大明的中枢核心,他们自然愿意这个帝国不断的扩充,不断的强大,不断的向外征服,从前做不到,总是被人来攻打,所以很谨慎,但这不代表发现自己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他们不想做。

    王通封定北侯,升锦衣卫都指挥使,杨进封宁边伯,升为榆林镇总兵,马栋为安边伯,升为大同镇总兵,李虎头为忠勇伯,升虎威军营官,总领虎威军军务。。。。。。

    这些封赏都是意料之中,此等大胜,给出一个侯爵,三个伯爵,以及其他顺利成章的升迁,并不能显得朝廷如何慷慨。

    各军营官,包括虎威军的历韬、谭兵、孙鑫等人散官官衔都给加的足够高,外放出去,不在九边,其余各处一个副将是跑不了的,但官衔这个还是虚的,没有实职,用处实在不大。

    另外,从最上面的王通到下面的普通一兵,都有颇为丰厚的军功犒赏,这个不过是从归化城缴获的战利品中拨出一部分,羊毛出在羊身上,也不是朝廷花钱,慷他人之慨而已。

    赏赐中有个很怪的地方,就是让王通等一干人代管归化城皇庄一半的田地,以田庄收获作为酬劳,在归化城行商可以受到优待,在河套之地开拓田地,所得都归于开拓者,但有个要求,要求王通等人有护卫协防归化城之责。

    此处明面上看,不像是赏赐,而是苦差,又要协防,又要代管,又在北地苦寒,实在是辛苦,但细想起来,就会发现,这等于是把归化城那边作为王通等人的封邑,大明的爵位不过是个虚衔,而王通等人有了实际的封地,甚至还有领民。

    这个大坏规矩的事情,在内阁六部的讨论中出人意料的没有受到质疑和责难,大家也都明白,归化城孤悬塞外,又是新定,赏赐给军将们交给他们手里维护保卫,这样稳定下来的效率会更高。

    等这块地盘彻底称为大明的领土,到时候重新安排也不迟,王通被这样那样的诟病,但他的军事才能,众人都是公认,而且王通在京师将锦衣卫改变成这个样子,在天津将那个小地方经营成那样的繁华之地,将归化城交给他,也让人放心。

    对于真正熟悉王通班底的人来说,都知道这个赏赐是真正的厚赏,皇帝等于给了王通在归化城各项特权,三江商行系统可以在那边大展拳脚,这个赏赐,甚至可以给了王通的保安军一个存在的空间,这可以让王通这个集团赚到无比丰厚的利润,这种数方得利的事情,自然不会受到什么阻碍。

    **************

    献捷之后,大军出城,自有御马监和尚膳监、御用监的宦官和兵部、户部的官员,以及各路差役,带着酒肉出城劳军,又有各家戏院劳军义演,让辛劳了半年的军兵们好好轻松热闹一下。

    而营官以上的军将以及各个相关有功之臣,都是在宫中,天子赐宴,这对于他们是莫大的荣光。

    献捷阅兵的狂欢过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大家的争斗也告一段落,似乎都需要休息下,都要观望下这之后的形势。

    这安静没有持续几天,万历十二年五月二十七这天,在蓟镇那边有快马入京,禀报的是李成梁西征的战果----大捷。,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811章 一比就知道了() 
辽镇总兵李成梁率辽镇大军出征多伦,如果没有王通率兵征归化的大战在前,这恐怕是大明近百年来的第一次,会是天下瞩目。

    自正德年间的应州之战后,大明再也没有发动这样规模的战役,不过王通率三万大军征伐归化,灭国而归,李成梁再率军西征,就不那么耀眼闪光了,王通有这样辉煌的胜利,李成梁的出征不仅不让人有太多期待,反倒是让人提心吊胆。

    大军作战,胜负本就难料,如果王通北征胜,李成梁西征败,那李成梁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这多年的名将称誉,甚至他们李家满门,都要被人怀疑了。

    新任锦衣卫都指挥使王通得胜归来,在朝中强势如此,感觉到王通威胁的大部分人都希望李成梁大胜。

    只有李成梁在西征多伦的过程中大胜,才能让王通的胜利并不是那么耀眼,才可以让人质疑朝廷对王通的封赏是不是太重,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