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487部分

锦衣当国-第487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般做,好在了一时,长久却是麻烦,王大人应当劝谏才是。”

    李文远这人做事比较认个道理,也死板的很,王通举起酒杯,苦笑着说道:

    “天子任免大将,哪有我插嘴的份,这等事稍一不慎,就是粉身碎骨,现在可不是当年在武馆的时候啊!”

    王通感慨了一句,众人都是无言。

    ************

    王通每日里就是早起后去京师外的校场走一圈,然后回到值房处理下各项公事,再回自己的宅邸,不过回到自家院子也闲不下来,各处的公文还是很多。

    如今和当年在京师的时候不一样,那时候王通身边不过几十人,在附近租下宅子就可以过活,现在身边护卫听差则是几百,分住几处,那就很不方便了。

    由吕万才出面,在南城靠近东城的地方置办了一处大宅院,王通也没怎么推拒和众人搬了进去,的确是生活办公都是需要。

    三月中,白日里若是天气好,已经可以开门开窗,是颇为惬意的时候,周林柄那个千户中有三个百户的人算是能够达到整训的要求,现在给他们的要求是练十天,做十天,也就是去校场训练十天,然后回来当差十天。

    巡捕司的第一批合格军卒也是启用,这些人每两人一组,穿飞鱼服,挎绣春刀,行走在分配的各个街道之上,一切违法违规之事都要管理,还有协助顺天府捕快查案的义务,这二人胸口都挂着哨子。

    若有二人合力处置不了的情况,则是大力吹响铜哨,邻近街道的同伴,听到哨音后过来支援,再处置不了,则立刻上报巡捕司,这边军法司的人则会出动,、军法司的兵丁并不只是缉查不法,目前他们还是锦衣卫中最精锐的力量之一。

    军法司已经运转、整训司已经运转,巡捕司也渐渐上了轨道,王通这边也是轻松了很多,马三标一家都是搬了过来,紧邻着王通的宅邸置办了产业,马寡妇除了经常来王通这边看看管管,尽一个管家的职责,平日里也是养尊处优的太夫人,尊贵的很,马三标现在的官身是锦衣卫百户,旁人也挑不出理来。

    王通在自家宅邸的时候,最喜欢呆着的地方是后院的书房,因为他现在的住处特意在后院弄了处校场,书房的窗户打开,就能看到那些年青护卫在校场上训练,总是给人一共活力的感觉。

    尽管王通每日里也是勤练不坠,不过下人们却是总在议论,说王大人不过是刚刚二十岁年纪,坐在书房笑着看外面亲卫训练,怎么就给人四十岁左右人的感觉呢,当然这话都是偷偷说,却不敢拿到明面上来的。

    *************

    “外面踢打,难免会有些尘土飘进来,每日里这屋子都要打扫,杨先生若不习惯,关上窗子说话就是。”

    “大人和学生不必客气,春日正好,关窗不就看不到了,说起来,还是在天津卫的时候,那时心中快活。”

    外面吆喝连声,亲卫们也知道王大人隔窗在看,各个练的不放松,屋中只有王通和杨思尘两人,自从申时行成为内阁首辅,王通回京上任之后,不管是王通的意思,还是杨思尘自己的期望,都是想让杨思尘参加会试,然后走清贵仕途的路子。

    毕竟有内阁首辅的照拂,又有王通这个奥援,在官场上肯定会一帆风顺的向上,对于王通这边也是一样,在身边做幕僚清客的杨思尘,可没有一个朝中地方为官的杨思尘帮助大。

    不过现在的杨思尘神色并不怎么好,他平日里很注重修饰外表,一派名士风度,办差的时候也显得干练异常,可今日看来,包头的布巾有些歪,胡须一看也是几日没有修整的模样,衣衫上甚至还有几块污渍,若说从前是个名士,今日看,就是个潦倒的穷酸了。

    “杨先生,当日就和你说了,那边不成你回来就是,这边始终有你一个位置,你这心思也太重了。”

    听到王通这句有些埋怨的话,杨思尘眼睛发热,鼻子发酸,又怕失了体统,连忙用手揉搓了几下,涩声说道:

    “窗外果然有尘土,不小心进了眼睛!”

    王通也不说破,只是在那里等着,等杨思尘自己恢复了过来,杨思尘没说话,却转头看着窗外两个人正在那边对打,看了一会才算是平静,自失的笑了笑,开口说道:

    “说起来大人笑话,学生在天津卫的时候看的明白,可慢慢的心思就活络了,总觉得申大人毕竟是学生东主,总有几分旧情,不过来到京师近一个月,却连申大人的面都没见上,不过好歹给了一个回信,写着‘好自为之’四个字。”

    说到这里,杨思尘又是摇头笑了笑,继续说道:

    “细想也就明白了,学生算什么,当日差点和张四维坑害了申大人,又把申大人府上的琴娘带走,这等关系,那还有什么旧情,没有旧怨就不错了。”

    “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两个不好,一个是把科举看的比天还重,再就是想的太多,太累,让自己辛苦,回来就好,本官身边还缺你这样一个人,好好做起来,亏待不了你,你看看徐广国现在都是卫辉府的知府了,吕万才是顺天府的府丞,在本官身边,你的前途亏待不了!!”

    王通说的很轻松,杨思尘听到之后,连忙从椅子上起身,从前他在王通身旁,颇为自矜身份,即便行礼,也不过是鞠躬作揖,这时却是大礼跪拜了下来,磕了几个头说道:

    “王大人今后就是小人的恩主,小人做牛做马,粉身碎骨,也要报答大人的恩德。”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在杨思尘如此低谷的时候,王通这般慨然仗义,杨思尘自然感激涕零。

    王通上前就把人给拽了起来,假装不耐烦的说道:

    “得了,你还是自称学生,今后也有你自称下官的时候,这个小人就算了,听得我身上发麻。”

    “大人这般对。。。。。。。学生。。。。。。还。。。。。。。”

    杨思尘今日求见,也是做了被冷遇的准备,毕竟他前面被王通收留,他自己又靠向申时行那边,颇有些反覆无常,攀附权势的意思,在外面碰了钉子回来,谁知道这边会不会给他冷眼,却没想到王通很是豁达的接纳了他。

    几句下来,杨思尘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王通好气又好笑的捶了他一拳,开口说道:

    “别跟个娘们一般,你知道为何申时行不收留你吗,所谓宰相肚子能行船,你做哪些事,他未必就不能包涵?”

    “还请大人明示?”

    “因为你是我王通这边的人啊!”

    

    双倍月票结束,谢谢大家给力的支持,也请大家的支持继续,订阅、月票多多砸来,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689章 又有新秀来() 
听到王通的这句话,杨思尘愣怔了下,随即也是笑了,边笑边摇头说道:

    “学生糊涂,学生糊涂啊!”

    按照惯常的思维,很难想到王通身边也有派系,他毕竟才刚过二十,而且在乎这件事的人还是当朝首辅,实在是让人错愕。

    不过仔细一想也没什么错处,外朝的文官和内廷以及皇帝根本不是铁板一块,而皇帝和内廷则是取得越来越多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在宫外的代言人,王通就是其中一个,还是风头最劲的一个。

    也是王通了得,他现在在京师中各个武职衙门都有亲善之人,在几处还伸进了手,又加上万历皇帝和内廷太监们的信任,的的确确就是自成一派了。

    杨思尘为王通办差将近四年,消息稍微灵通点的人都知道,这是王通的心腹幕僚,这样一个人登门拜见,想重新进入申时行的门下,你让申时行如何想,又让内外的人如何想。

    若是收留下来,很容易让旁人以为申时行和王通合流,这等合流,恐怕连皇帝都不愿意看到。

    王通现在将锦衣卫抓在手中,如果和申时行交好,隐约间可就有了当年刘守有和张居正的意思,权势太大,任谁也不放心,就算宫内不这么想,外朝群臣只要不是申时行亲朋故旧,恐怕马上就要上疏攻讦,表面上维持平衡的内阁六部各位大佬也要撕破脸互斗了,这让申时行怎么会收留。

    会引起天子和内廷的猜忌,会让表面上平静的朝局大乱,做事谨慎的申时行自然不会收留杨思尘。

    话又说回来,当日杨思尘被张四维鼓动,又将申府的一个琴娘带走,这等干系,也没什么旧情在了。

    会试拔贡,对每个读书人来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也会让脑筋很清醒的人变得糊涂,比如这杨思尘,当然,杨思尘凭自己本事去考的话,高中也不是太难,可如果没有朝中文官大佬的扶持,那前途实在是有限的很,何况他和王通关系那么近,恐怕朝中的人扶持不会,打压倒是争先恐后。

    那边碰了个冷脸,有没有颜面回来,杨思尘真有些进退失据,王通这等宽宏的对待,却让他去了心结,这样的聪明人,脑子一清醒,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想明白了,一边感觉自己昏了头,一边却对王通的宽宏更加感激。

    “行了,不要拜谢了,去找谭将,把你一家人安顿在附近,你现在就去洗漱下,收拾利索了过来办差,蔡监军不在身边,你又去外面折腾,现在我这边实在是头疼。”

    看着杨思尘还要说感激的话语,王通连忙摆手,把人打发了出去,说这个话不见外,杨思尘感觉到浑身上下都是轻松,连忙行了个礼走出去了。

    王通在屋中坐了会,不过也有点静不下心来,索性是出门去往后院的校场,在这里呆的时间越长,从前那些琐碎的记忆就越发的淡化,但杨思尘这段时间的遭遇和方才的表现,却勾起了一些王通当年在职场上的回忆。

    那时候是在更小的圈子里,眼界没现在这么宽,也没有现在这么高,想想当年那些得失,再想想现在的经历,实在是让人感慨,也是刚才和杨思尘对答的时候,王通才突然想到,自己也有资格作一个派系,自己也有资格给别人庇护了,荣华富贵应该是到手,接下来是如何让这荣华富贵保持的长久,不过责任似乎也更大了。

    走到校场,五十名亲卫在校场上排成两排,谭将却是站在一边,看着场中的两个人对打,见到王通过来,他上前两步,那些年青亲卫们却肃立不动,这也是军纪的规矩。

    亲卫王通都是认得的,可今日间场中的一人他却不认识,这人看着也就十四五岁年纪,手中拿着一柄长刀。

    别处演练为了怕伤人,都是拿木制的兵器拼斗,但也有个问题,木质兵器毕竟没什么份量,习惯了用这个,用真刀真枪反倒是会别扭。

    但王通这边不同,银子充裕,又有匠坊,训练用的武器也是铁制,不过无尖无刃,而且外面包着皮革棉套,份量和真家伙一样,可却不会误伤人,不过份量到了,瘀伤青紫也是免不了的,擦些药酒也就痊愈。

    拿着长刀那人个子也比同龄人高些,这也是王通亲卫中的特色,十四五岁的孩子都和成人差不多的身高,这也难怪,都是武家子,或者地方豪强的子弟出身,家里不缺东西,孩子练武,自然吃食上管够,营养好,个子都高。

    和长刀这人对着的一个偏瘦的孩子,手中拿着一根杆棒,杆棒头里用皮套棉絮包着,算是根长矛。

    “怎么不穿护甲?”

    王通低声问道,亲卫们用器械训练,都是要传竹甲,这也是从虎威武馆传下来的习惯,但这个习惯王通下面的军将却觉得多余,将来都是要在沙场上厮杀的角色,难道连个疼都吃不得,所以能不用就不用。

    不过王通问起,谭将也只是笑着回答道:

    “让他们真打几次,要不然和大家都是生分。”

    用杆棒的那人王通认得,是战死在宫中的李豹的弟弟,名叫做李彪,虽然在自己亲卫这边,却已经有个百户的身份,而且在京营中还有个把总的实职,也就是年纪小,先在王通这边历练学习,另外一个却不认识了。

    “跟李彪对打的那人是谁?”

    “沙大成的儿子沙东宁,昨日才到的,还没来得及和老爷知会。”

    大海盗沙大成在天津卫开设船行之后,按照从前的约定送来了自己的儿子,沙大成在天津卫也知道不少消息,知道送儿子过去未必苦了孩子,没准还是给自家孩子一个前程。

    两人简单对答几句,也就把目光投向场中,李彪虽然在亲卫中是难得的瘦弱,不过从小也是习武,在亲卫中练的时间也长,动作颇有法度,很是沉稳,但他是处于守势,他的杆棒不时的向前轻探,逼开对方。

    而这沙东宁的动作颇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