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486部分

锦衣当国-第486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忠心的,这就足够,天津卫那场面是他打下来的,锦衣卫这混帐样子也该整顿整顿,你还不是从前老在这边念叨,得了,你这边该帮的要去帮,别让那孩子自己瞎忙,剩下的事情我这边来操心吧!!”

    杨占连忙躬身答应,国舅爷的脾气看着直爽,实际上做事滴水不漏,当年南北查税办差,也是见多识广的角色,他可不敢轻慢,迟疑了下,又是开口说道:

    “伯爷,辽镇李成梁那边送了封信过来,他那边误杀了羁縻的蛮子指挥,那指挥的儿子闹的厉害,李成梁想把这个指挥再给这儿子,不过不合规矩,辽镇高监军那边拦着不让,可这么闹下去,也挺难收场的,想请伯爷说和下。”

    李文全摆摆手,不耐烦的说道:

    “一个羁縻的指挥值几文钱,给他就是,老高真是多事,你帮我写封信过去就是!!”

    

    双倍月票最后一天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687章 御前生感慨() 
杨占从武清侯府这边出来之后,自然是办他自己的差事,不过武清伯妇人却进宫探望慈圣太后,弟妹见见姑姐拉拉家常也是好的。

    现在宫内有什么消息已经很难瞒过万历皇帝了,听到张诚对这桩事的禀报,万历皇帝嗤笑了声:

    “是对王通不放心,还是对朕不放心,怎么还让舅舅那边去盯着,真是。。。。。。”

    不过也没什么太难听的话,毕竟慈圣太后这个打算是为了万历皇帝好,这种母子之间的观心,倒是和权势无关。

    **************

    宫内的旨意,方方面面的表态,王通如今在京师是个什么地位,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

    王同知这般的地位,谁还敢有什么怠慢,整训也不像是刚来那会,还要由襄诚伯陈家那边借出来个庄子。

    既然设置了整训司,那一切都要朝着正规的方向进行,由锦衣卫出钱,买下了这个庄子,专门用作整训的校场,襄诚伯家倒也不亏,买庄子的加钱比当日买下来的时候还要多了三成,而且王通还许了他们天津卫城北的两个庄子。

    原本有怨言的,惫懒的,现在都是抖擞精神,不敢在整训中玩什么花样,你看前面那一瘸一拐的谁谁谁,不就是第一天没来,被在城内扒了裤子打的吗,那脸都丢干净了,现在还没好利索呢,还不得乖乖的来。

    还有,你看那边的大个子,这人的靠山可是御用监的大头目,还不是被收拾了一顿,每天来这边练。

    外面练的勤快,南城各处却有个哭笑不得的情况,王通来到京师后,治安司的文报在各方面的默许下也是给王通送来,南城街头巷尾清净许多,占便宜的少了,滋事的少了,小偷小摸,调戏民女的少了,百姓们拍手称快。

    “这帮番子在外面练一辈子才好,不要回来。”

    文报中有这样一句话,任谁看到都会哭笑不得,看来这这些番子的确是要整训一番了,这哪里是天子亲军,分明是京师混混。

    原来听话的葛力和周林柄,锦衣卫中颇有不少人看他们的笑话,或者背后讥刺两句,这么多年的老千户了,在王通面前跟个孙子似的,没有一点的体统脸面,现在笑话的人没了,剩下的都是羡慕的,羡慕这两位反应的快,抬轿子抬的早啊!

    军法司五个百户,五百二十几人的编制,王通却把这个位置给了李文远,李文远现在也是锦衣卫的千户,做这个位置自然可以。

    王通从天津卫带来的五百“家丁”,此时在天津卫锦衣卫千户的文书上变更了下,就成了锦衣卫的兵卒,有三百人补入了其中,军法司这样的位置,各处都明白其中的要紧,东厂派了一百名番子过来,锦衣卫自家也要派人进去,不然全是外人管着,怎么也说不过去,但治安司那边也有锦衣卫的兵卒,在那里又调了一百人过来。

    李文远训练锦衣卫属下,虽然是锦衣卫的差役,不过却是以练兵的方式来带,这几年的磨练下来,也都算精良。

    治安司的锦衣卫兵卒,说白了都是王通当年的老部下,听谁的不言自明。

    为了区别锦衣卫军法司宪兵和其余锦衣卫的不同,右臂一概缠着红带子,但这五百人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这样的打扮,平日里二人一组,或骑马,或步行,沿街巡视,也有百姓打扮,暗地观察的。

    三月的时候,街面上已经出现了这些人的身影,锦衣卫的军纪也跟着变好,却有个立竿见影的效果。

    整训司的架子搭起来的也快,锦衣卫做的是护卫天子,缉拿刺探的活计,可除却极少人之外,大部分人会的就是挎着刀在街上晃荡,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御马监禁军出军训的教官,不必说,自然是虎威军的官兵为主,然后御马监其余几营的人为辅助,此外还有顺天府的老捕快,东厂的老番子一干人,随时招募教官教头,随时去校场上训练。

    唯一还在准备阶段的就是巡捕司,锦衣卫的兵卒不训练完成,用在街上没什么好效果,反倒是个祸害。

    京师的人又是惊讶了一番,军法司、整训司、巡捕司,这三个架子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千头万绪,要有骨干,要有章法,要有财力物力的支援,却没想到王通举重若轻的做成了,军法司和整训司已经开始运作,开始办差了。

    这样做事的本领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能力和实力,自然就不必说了,众人对王通的感觉,又是有些不同。

    一切都上了轨道,王通进宫的次数就比旁人多了些,身为外臣,经常出入宫禁,这实在是太不合规矩了。

    京师中有人想要说话,特别是想要扬名的年轻清流,看着王通正是煊赫,如果上疏弹劾他不守规矩,就算不成也会给自己吸引注意力。

    还有人心里有几分稳妥的,琢磨这等事还是形成言潮更加有效,有心多窜连些同好一起动手,却没想到去各处聚会之所倡议,反响却是不大,还有人好言相劝,王通刚进京的时候那些事你难道不知道?

    那三十多个欺君之罪的例子就在眼前,有人听到这个也就退了,可还有不甘心的,说什么为国尽忠,又怎么能计较个人得失。

    不过想做这样的事情,总归绕不过李三才和顾宪成几个人,没有他们几个人的串联鼓动,什么事情也不会有太大的声势。

    对于李三才和顾宪成两个人来说,现在对王通的任何事情,他们都要远远避开,听到别人想要动手,关系好的,少不得要点拨一二,不熟悉的,则根本不会出声应承。

    这么下来,就算再糊涂懵懂的人,都能从清流士子这些头面人物的表现看出什么来,都是偃旗息鼓。

    不管如何忌惮,总有几个脑子不好的愣头青,可他们上了奏疏之后,那弹劾的奏折就好像是石沉大海,没有一点的消息,然后他们在衙门中就越来越不受同僚的待见了。

    ************

    “陛下,这些鱼虾海螺都是捕捞上来之后,用大木桶盛着海水装在马车上送来京师,路上走的慢,还要备着几大桶,半路轮换。”

    桌子上倒是丰盛异常,皇宫大内的御膳,大多以家畜家禽为主,偶有水中的东西也是河中的,海中鱼虾贝类,也只是在冬日才能见到冻的,平时是见不到的,不过今日却不同,桌上却都是海鲜为主。

    这就是王通的供奉了,在天津卫置办齐全,派人送到京师来,莫说是材料,就连厨子都是从天津卫送来。

    万历皇帝虽说每日里忙闲自如,可有好友入宫,陪着一起吃饭聊天,而且还是自己很少碰的新鲜东西,心中高兴的很,宴席上气氛颇为热烈。

    “王通,这么麻烦,恐怕宫外会有人说这个奢靡。。。。。。。”

    张诚在一边低声说道,这等场合,他自然要在场伺候的,听到他这话,王通笑着说道:

    “张公公,从天津卫到京师不远,再破费又能花多少,若陛下吃的高兴,到了夏天,走漕运这块,花费更少,更方便。”

    王通这般解释,张诚笑笑没有说话,万历皇帝筷子却不停,他对两道菜比较喜欢,边吃边说道:

    “鱼虾终究是有几分腥气,吃着不太习惯,但这个螺片味道不错,再就是这虾干红烧肉,味道比美味馆那时候强多了。”

    说起当年,众人都是哄笑,海鲜满席,少不得配上暖胃的黄酒,万历皇帝酒量尚可,但几碗下去,也有些醺醺然。

    差不多的时候,菜肴撤去,换上醒酒茶,万历皇帝酒意上头,有些兴奋了,开口说道:

    “王通你做的那些都是不错,这两个月,各处的呈报朕都是看到,百姓们都是交好,其他各处,心里就算是不舒服的也说不出不是来,那些从前有自己主意的,都是恭顺许多。”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王通在锦衣卫做的风生水起,却给那些习惯了自作主张的大佬一个信号,万岁爷抓权的心思很重,手下又有王通这等能折腾的人物,要是再硬顶着,可就要考虑考虑后果了。

    “都是陛下天威庇护,臣才能这么顺利!!”

    王通自然不会傻傻居功,还是先把功劳归在了万历皇帝身上,万历皇帝喝了口茶,靠在椅背上闭了下眼睛,睁开后吐了口气,脸色却沉了些,开口说道:

    “得把从前那些人都换下去,朕才能放开手脚做一番事业,蓟镇那边朕要换人,宣府的副将历云来顶上。”

    听到这话,王通一愣,蓟镇的人,那不就是戚继光了吗,他是张居正和冯保支持的大将,手握重兵在京师侧翼,而且功勋太大,万历皇帝的确不会容他继续统帅蓟镇。

    计算的确如此,不过王通心中却突然有点感慨,俞大猷病逝,马芳老朽,李成梁渐渐沉溺富贵,戚继光也要离开蓟镇,这一代的名将们,都要凋零了吗?

    …

    谢谢各位书友的订阅和月票

    特别感谢“淡泊江南客”书友的慷慨支持,您现在已经锦衣当国粉丝榜的舵主了,感谢您的支持,老白会继续努力,再次感谢

    谢谢“1999存在,书友100812151005976,没看完,marcoliu,淡泊江南客”各位书友的慷慨打赏,谢谢大家,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688章 已成一系() 
皇帝是天下之主,戚继光负盛名近三十年,手握精兵十余万,身在京畿之侧,何等显赫的人物,万历皇帝饭后的一句话,他就要换换地方了。

    万历皇帝说完这句话之后,又是做闭目养神的模样,可眼睛微眯,却是盯着王通的反应,王通神色没什么变化,端坐着说道:

    “历韬父子都受陛下大恩,定然会为陛下全心尽忠。”

    万历皇帝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

    “朕就是这么考虑的,戚继光是张居正举荐,又受冯保照顾不少,戚继光的忠心朕是相信的,不过他在那个位置上,就难保有居心叵测的人动了心思,还是防患于未然的好,蓟镇已经经营的颇有模样,历云来这人不好说有什么大才,但朕看他,守成稳妥,这就足够了,再说,历韬也是朕的心腹之人,他父亲去蓟镇,也让人放心。”

    ***********

    “陛下准备让外面的言官先鼓噪起来,然后将戚继光调往他处。”

    “陛下要用那些清流。。。。。。这法子虽然好。。。。。。可怕今后,又将这些人的心思养大了啊!”

    王通进京之后,治安司这几人却是难得聚聚,王通宫中饮宴回来,晚饭的时候,却是吕万才和李文远来到了振兴楼,一同坐坐。

    如今邹义是御马监监督太监,自然不方便在外面和外臣多做往来,孟铎的身份也不够,在治安司做个居中联络的角色,这等场合他是没资格来的,所以还是三人。

    听王通说了万历皇帝的手段,吕万才感慨了句,却是提出自己的担忧,暗示外面的那些言官清流,让他们上疏鼓噪,朝中宫中再做出处置,最起码在外面来看,这不是朝廷在处置功臣,而是这功臣的确有错处。

    可吕万才考虑的方向却不一样,言官清流用了之后,也不能白用,会升某人的官,今后会更重视这些人的声音,若是如此,清流这一派势力必然要大涨。

    “这些人年纪都不算大,锐气是有的,却欠了几分老成,分寸上也差了许多,心思大了,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把控,到时候连陛下都要头疼。”

    吕万才“嘿”了一声,展开折扇说道,李文远沉声说道:

    “陛下这般做,好在了一时,长久却是麻烦,王大人应当劝谏才是。”

    李文远这人做事比较认个道理,也死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