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367部分

锦衣当国-第367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通点点头,开口说道:

    “这人也是有大功的,又有这样的胆色,霰弹短炮专设一队,就交给他来做吧!!”

    谭火和木恩起身领命,王通在屋中走了几步,听在桌子前吩咐道:

    “蔡监军,这次的新兵招募选拔,分为两批,一批从保安军中择优选取,一批则是咱们天津卫匠坊中的工匠子弟和青壮,有手艺的自然不要,不过只在那里帮佣,又学不出什么本领的,都可以叫来当兵!”

    蔡楠起身答应了,官坊私坊帮佣的青壮不少,有的人在那里帮工学徒,也能学出一门手艺来,成为工匠,可有的人就是在那里卖力气赚口饭吃。

    前者要留给匠坊,后者却随时都有补充,种地出身的青壮,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都很淡薄,而在匠坊工场中作过一段时间,匠坊工场这种初级的工业,对学徒和帮工都有约束,有劳动纪律,有集体的概念。

    这样的青壮补充到军队中,就是最优秀的兵源,可以比出身农户的青壮更快的成为合格的士兵。

    一件件事交待下去,一桩桩建议被提出,在演武场边上营房中,众人议论的很热烈,边上的蔡楠在那里飞速的记录着,今日说的,都要尽快做起来。

    到最后,王通扫了扫记录的单子,开口说道:

    “诸位辛苦,又是新一年,天津卫、虎威军,还要诸位勤勉操持!!”

    众人都是站起,齐齐抱拳躬身说道:

    “愿为大人效命,勤勉办事,不敢懈怠!”

    这都是程式化的应答套话,说完这句,也就该散去晚饭和歇息,王通肃声又是说道:

    “后日公祭战死烈士,诸位切记!”

    众人肃然。

    ***********

    “烈士抚恤银一百五十两,家中每年供养银子十五两,烈士双亲家眷终生免税赋徭役,亲眷子弟在天津卫从军当差优先录用,家中挂‘大明烈属’牌子,遇事由虎威军主持公道,特此公示”

    由嗓门大的亲兵在木台上高声的朗读,下面虎威军各营肃立,而那些死了家中子弟的烈属们在下面撕心裂肺的嚎啕。

    在场的每个人脸色都是悲戚肃穆,上面那人念完烈士和烈属的待遇,就交给下面的人,拿着这盖了大印的布告走下台,到那些烈属的跟前给他们观看。

    到了这时,谁还有心思看这个布告,但公示一遍,也是程序,大家都对王通和虎威军的信用非常相信,不会有什么怀疑。

    “伤残者若不能劳作,该人以及家中由虎威军供养一生,终生为虎威军军卒,家人终生为虎威军军属,治病吃药一概花费,都由虎威军支给,军饷照发,另有伤残补助,保温饱无忧”

    重伤兵卒的家庭甚至比战死者的家庭还要麻烦,这没有劳作能力的家人就是个累赘,自己活不好还连累家人,虎威军的这个做法却是帮了他们大忙。

    和那些撕心裂肺嚎啕的烈属不同,听到这边说完,伤残军人的家属们愣了愣,都是哭着跪下磕头谢恩,王通所做的可是莫大的功德。

    这样的仪式花费不小,今后对烈属和伤残军属的补助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王通却知道值得,而且一定要做,让虎威军的兵丁们知道战死受伤都不必担心家人,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后顾无忧,可以让自己的士兵更加忠心,战场上奋勇向前。

    一项项待遇说完,王通走到了台上,四下安静,王通扫视了下,提气大声说道:

    “为大明战死,为大明江山社稷战死,他们死的光荣,我会记住他们,虎威军会记住他们,大明百姓会记住他们!!”

    王通说完,校场上一片安静,过了片刻,哭声才又响了起来,不知道是谁带头,兵丁们次第的大吼起来:

    “虎威不败,为大明战!!!”

    十六面牛皮大鼓有节奏的敲动,从校场的东侧,每六名士兵扛着一具棺材入场,每面棺材上覆盖着一面虎威军的军旗。

    王通在木台上猛地立正,右拳横放胸口,全军齐齐行军礼,全场肃然

    

    没想到这时候月票战斗突然激烈起来了,还请大家投月票给老白支持,谢谢大家

    谢谢大家订阅和月票,谢谢“k2c,墓后听政王,1999存在,雨季轻狂1981,沉浮,冥鬼星,ipooo,郝石声,没看完,dick117712,lism”各位书友的打赏,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524章 君臣相知 不畏人言() 
“大人,杨思尘杨先生求见!”

    “你糊涂了,大人今日公祭回来,就把自己关在屋中说要安静,你还敢给人通报!”

    “不是我大胆,是杨先生非得让我通报,急得很!”

    “外面什么事!?”

    在王通的书房外面,几个亲兵聚在那里小声交谈,声音禁不住大了,却惊动了屋中的王通,听到王通询问,外面的亲兵互相埋怨彼此瞪了眼,却连忙回答说道:

    “回大人的话,杨先生说有急事求见!”

    “请进来!”

    ************

    亲兵们领着杨思尘向里走,他们心中也奇怪,杨先生平素是个四平八稳的性子,怎么今日脸上透着如此的焦躁。

    杨思尘走到了门口,刚要进屋,却转身吩咐道:

    “你们都走远些,外人来时一定要通报。“

    亲兵们互相看了眼,却没有动弹,对王通的护卫十分要紧,杨思尘的身份可使唤不动,杨思尘说了句也是明白这个道理,转身进屋,没过多久,就听到里面王通高声吩咐了出来,让众人远远护着。

    王通的亲兵护卫这才走远护卫,不过心中也纳闷,到底是什么要紧事。

    ***********

    一进门,杨思尘就对王通深深一揖,王通也有些奇怪,开口问道:

    “杨先生有什么事?”

    “大人,万事不妥啊!”

    听到这个,王通的眉头皱起,大胜归来,得了这么多的好处,怎么却有个“万事不妥”的倒霉言语,可杨思尘也不是妄言之人,他这般说,肯定有他的道理,当下压下性子开口问道:

    “怎么不妥了!”

    “学生这几日操持天津司衙门设立一事,公祭未得参与,可刚刚听闻,浑身上下都是冰凉”

    “他们为国战死,本官公祭忠魂,宣布抚恤,这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你又有什么惊愕恐惧!”

    王通已经有些不满,他最反感的就是文士大言惊人,先把事情说的天大,然后从容说出解决之法,显出自己本事,杨思尘今日的作派也很像这般,杨思尘不管王通话里的刺,靠近了两步开口说道:

    “大人,虎威军兵马是谁的兵马?”

    “是大明的兵马,是圣上的兵马,也是本官的兵马?”

    “大人,是圣上的兵马,是大明的兵马,不是大人的兵马,坐拥私军,那是心怀不轨,诛灭九族的大罪。”

    “不过是个说法”

    “大人,怕的就是有人这般说,大人对死伤将士发重金抚恤,这是什么,这是市恩,这是意图收揽士卒之心,变大明兵马为自家私军,大人所发抚恤银钱,天下间各处军将就连自家的亲兵家丁也未必给出这个数目,传出去,让天下武人如何看?这文人挑大人的短,武人心中愤懑,两下合力,还有大人什么好处!?”

    听杨思尘急切的说着,王通也有些火起,手用力的拍了下茶几,站起来冷哼喝道:

    “荒唐,年初从宣府外回返,也是这般做法,那有什么不妥,偏偏这次就说的这般骇人听闻,真是笑话!”

    “大人!!”

    杨思尘声音提高,又走近一步,开口说道:

    “那是咱们一家兵马,天下间何人关注天津卫,可这次是三军合战,天下瞩目,大人作为,不知道多少人盯着看着,大人身边多是武将,蔡公公又是自家人,学生这边有没有什么急智,今日知道了,前后联系想想才通了这个关节,却没来得及劝阻,这。”

    王通坐在那边,脸色有些冷,沉吟一下,沉声说道:

    “说了半天,到底有什么祸事!?”

    “大人,京师清流对此等事最为关心,一有出现必攻讦置死地方休,何况又是大人,他们在天津卫不知道有多少眼线,等消息传到京师,必是上疏抨击,圣上信任大人,可这等事如何能含糊,到时候”

    说到这里,王通抬手止住了杨思尘的话,又是站起问道:

    “杨先生,本官在天津卫设税卡,练禁军,还有开海贸易,这一桩桩一件件,那个不是违禁的勾当,那个不是坏了规矩,为何反倒一步步升迁如此,靠的是什么,这还不是天子的信任,陛下若不信我,不要等到这公祭之事,早些年已经粉身碎骨,陛下若信我,这等事还和往常一般,咱们急不急有何用!”

    杨思尘神色变幻,站在那里想了想,却是长叹了口气,也是寻了个座位坐下,缓缓开口说道:

    “大人今年十七,至今尚未婚娶,宅内连个伺候人也没有,违逆人伦,这也是天大的罪过,要是上面那些罪过合起来,由不得天子不生疑。”

    “天子如何想,是否有罪过,这事不在你我,在天子,操心何用,苦恼何用,这男女之事,你看本官每日里内外忙成什么样子,那有什么时间。”

    王通反倒是沉着了下来,开口淡然说道。

    ************

    万历九年的二月似乎比前些年稍冷了些,本来定期的御门听证也只能改在了殿中,皇帝不能冻着,门外伺候的宦官们则没有这样的福气了,站在太和殿外的几个小宦官都是笼着手,轻轻跺脚,显然被冷的够呛。

    虽说是上午,可因为天气的原因,宫内也没什么人奔走,太和殿的门也关闭着,他们也随便了些,在那里小声议论。

    “听说万岁爷昨晚上看了折子,发了好大的火气”

    “可不是吗,今儿个还是我去外面宣那个言官觐见呢。啧啧,你们没看到,那言官一被宣到,脸上就跟发光一般,他那些同僚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嘿嘿,得了廷杖,从此就要天下知名喽!”

    有明一代,就有把忤逆圣意的大臣打板子的传统,称之为廷杖,嘉靖年间,群臣议大礼和嘉靖皇帝僵持不下,在宫门外跪拜哭谏,被几百锦衣卫手持棍棒冲进来乱打一通,这也是廷杖。

    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的时候,朝堂上大臣被打廷杖多有被打死的,嘉靖年间的大礼议也是打死打残了多人。

    不过除了这等极端的例子之外,朝臣士子,在各种事情忤逆天子,激怒天子后被打廷杖,却是个扬名的大好机会。

    可以说一挨廷杖,就是身价百倍,天下人都知道这是忠臣直谏,是有铮铮铁骨的清流士子,来日必将为朝廷栋梁,这样的人物,在朝中为众人推重,在民间也会成为什么士子领袖,风光无比,好处自然也是多多。

    但大明历代皇帝对这个也是明白,自宣德年开始,就很少打廷杖,懒得给这些人求名的机会。

    **********

    “风日宪,你在翰林院做侍读,想必这圣贤文章也是出色了的,可脑子是被狗吃了吗!?”

    万历皇帝坐在座位上,开口还算平和,说了两句却马上咆哮起来,万历皇帝目前在朝堂上给臣子们的印象还是个沉默,没什么主见的少年人,这翰林侍读风日宪还是第一次见万历皇帝这般愤怒。

    风日宪三十多岁年纪,三绺长须,面若冠玉,看着倒是个才子模样,脸色已经有些发白,抬头时看看站在两旁的内阁六部大佬们,个个都是面沉似水,没什么表情,他咬咬牙,磕了几个头下去,抬头说道:

    “陛下,微臣读圣贤书,脑中都是大理大义,都是一腔为陛下,为大明江山社稷忠心的热血!”

    “胡说八道,你也妄谈什么忠义,这般诬蔑大功之臣,就是忠义了!?”

    “陛下,古北口大捷,乃是蓟镇戚将军,宣府李将军的大功,王通恰逢其会,被人救助,何谈什么大功,何况借抚恤死伤兵卒,市厚恩与众,变官兵为私兵,阴怀不轨,居心叵测,陛下,这等奸佞,何谈什么忠义之臣,陛下,为江山社稷,不能任这等小人妄为啊!!”

    到底是翰林院的侍读,语气激昂,吐字清晰,铿锵有力,说完又是磕头,不过他却没有注意到内阁几人却在微微摇头,王通出塞作饵,虽说没有消息流传,可大佬们却是心知肚明,这风日宪的第一句就站不住脚。

    不过这第二句,却看到万历皇帝随手抓起身边的一本奏折,朝着那风日宪就砸了过去,万历皇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指着人吼道:

    “居心叵测,心怀不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