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当国 >

第202部分

锦衣当国-第202部分

小说: 锦衣当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97章 尚书换大使 功劳换黑脸() 
“陛下,此事不妥!”

    “不妥在何处?”

    “这个”

    逢年过节的朝议往往都没有什么重大的议题,这也是大家的默契,轻松过节,不过八月十一提出的议题却让众人措手不及。

    万历皇帝提出的东西很简单,说天津卫临海,又是京师门户所在,近日有人屡次提起天津卫的海疆不靖,所以准备让天津锦衣卫千户王通负责整治清理。

    凡是跟王通相关的,朝臣们就要反对,因为大家事先没有得到通气,所以认为张阁老事先也是不知,但张阁老肯定要反对的。

    可谁也拿不出什么真正有力的理由反驳,海疆不靖,天子派手下的亲卫去督察整治,这没有任何的错误。

    何况锦衣卫本就有督察缉拿的职责,海疆不靖又不是外贼犯边,恰好就是锦衣卫的职责所在。

    谏言了几句之后,万历皇帝轻轻巧巧的驳了回去,按照平日规矩,应该是内阁大学士出来相劝,申时行和张四维的目光都是望向张居正,谁也没有想到,内阁首辅张居正在那里淡然说道:

    “陛下圣明,海疆之事不可轻忽,天津除却京师门户,还有漕运枢纽职能,若不安稳则北地人心动荡,正该安排一人纠察治理,王千户此人甚为恰当。”

    这话说出来,内阁中人都压不住脸上的惊讶与疑问,齐齐的看向张居正,张阁老的态度不会无缘无故的大变,怎么替那王通说起话来。

    但张居正的表态让所有的争论立刻停止,大家再也不提此事,接下来就是内阁票拟呈报司礼监批红下旨了。

    万历皇帝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随即又是严肃起来,冷声说道:

    “李求发!”

    众人又都是一愣,心想为什么陛下要喊工部尚书,平日在文渊阁中,工部尚书一向没什么说话的资格。

    “微臣在!”

    一个圆滚滚的中年出列,工部在内阁六部位次最低,但营建宫室城池,兴修水利,督造器物,钱物进出众多,要论捞钱是第一等的肥缺。

    “天津火器作坊私卖兵器给海盗倭寇,这件事你知道不知道。”

    这话一问出来,李求发先是愕然,接着就跪在了地上,连连磕头说道:

    “陛下,此事微臣不知,此事和微臣无关啊!”

    “天津火器作坊两个工部的主事,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居然私卖兵器给海盗倭寇,主持作坊的鲁某也为此引咎自裁,私卖兵器已经近十年,捞取银钱几十万,你居然不知道,你这个工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没人想到万历皇帝突然会提到这个,会忽然严厉起来,文渊阁中的大臣们对此没有人知道任何风声。

    他们的消息或者是通过官房的文报,或者是通过锦衣卫和东厂走露出来的风声,如果各方面都封锁起来的话,他们想知道消息就要自己有情报网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本事经营起来。

    工部尚书李求发只是在那里磕头请罪,已经不敢说什么话了,各处的火器作坊名义上是御用监和工部共管,可宫里的御用监地位不知道要比工部高出去多少,火器作坊里的人都是听御用监的,谁理会工部,

    再说工部捞钱的地方太多,也不差和宫里争这几文钱,也不去管理,没想到今日间惹下这个祸事来。

    通倭是灭族的大罪,就算有所牵连搞不好也要被下狱了,李求发已经害怕到了极点,只是在那里求告,心中想着,自家孝敬张阁老从来没有耽误,只希望张阁老能帮着说几句话。

    不过文渊阁中其他人都已经看到了张居正的神色,个别思虑全面的还看了看冯保冯公公的神情。

    二人都是神色淡淡不置可否的模样,众人心中都是叹了一口气,知道李求发这次不会有人帮忙了,上面的不开口,下面的人更是不会出声。

    万历皇帝怒容更胜,从龙椅上起身指着李求发骂道:

    “磕头磕头,通倭都闹到朕的家门口来了,你还有什么脸在这里求告,来人”

    “陛下,天津卫毕竟不是京师,宵小之辈心怀侥幸,行不法之事,李大人断然不会有什么牵连,还望明察!”

    内阁首辅张居正终于是开口说话,李求发心中刚松了一口气,却听张居正继续说道:

    “但李大人失察之罪难免,请陛下念在他为国尽忠这么多年的份上,让他致仕回乡养老吧!”

    李求发浑身上下一片冰凉,高高兴兴来上朝,谁想到突然说出这样一件事,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事先一无所知,眼下官位已经没了。

    可丢官事小,要是追究下去,和通倭有牵连也是大罪,李求发在工部尚书的位置上也是捞饱了,要是致仕返乡,算是个最好的结局。

    万历皇帝气呼呼的坐回到座位上,过了一会才开口说道:

    “既然是阁老说话了,那就念李求发你的苦劳,今日回去自己上疏请辞吧!”

    “罪臣谢陛下的恩赏”

    “出去,出去,朕看到你这等人就心烦,快出去!!”

    小皇帝大发脾气的怒喝道,李求发满头冷汗的站起,快步的退了出去,文渊阁中安静异常,没人想到今日万历皇帝会发这样大的脾气,年纪小归年纪小,可他毕竟是天子,果然天威难测。

    也有反应快的想到了一件事,工部尚书李求发很会做人,方方面面都打点的足够,可他并不是张居正的人马,不过是其他派系残留的无害人员而已,近日的事情会不会是张居正借机发作,谁也不好说。

    屋中安静了一会,万历皇帝叹了口气说道:

    “诸位爱卿,用心办事,忠心办事,皇祖世宗肃皇帝半辈子都在剿灭倭寇,到了父皇时候才将倭寇之害清除,可咱们大明自家的衙门,居然来了个通倭,这岂不是笑话,朕难道在皇城也不能踏实睡下吗?”

    也算语重心长,文渊阁中大臣少不得在张居正的率领下齐齐跪下,口中齐声说道:

    “臣等定当忠心用事,请陛下宽心。”

    气氛已经和气了不少,万历皇帝沉默了会,又是说道:

    “工部尚书出缺,张先生和几位爱卿会推一下,递上人选来,司礼监就批了吧!!”

    四品以上的官员需要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共同推举,找出几名候选报给万历皇帝选择,在此时,实际上是张居正报上什么人选,上面就不会有反驳。

    看着张居正跪下领旨,大家彼此交换了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张阁老手眼通天,居然如此轻易的弄了个尚书的职位,不知道这位置会给谁。

    “这件事提醒了朕啊,天津那边是水路、海陆的枢纽,火器作坊又有供应蓟镇、辽镇几地的重任,不能轻易搬迁他处,可靠着海疆,难免有些乌七八糟,心怀不测的匪类滋扰觊觎,稍不留神,就被人钻了空子,就像这次的事情,海盗倭寇滋扰边疆,杀害百姓,用的居然是咱们大明自己官造兵器,这是什么混帐事,朕觉得,这样的重地,找个可靠的人看着最好,诸位爱卿说是不是?”

    话说到这里,难道还能说不是,众臣又是齐声颂扬陛下圣明,万历皇帝脸上总算浮现出些笑容,点头说道:

    “放心的人,朕手边就有,千户王通查出来天津火器作坊的案子,口供、人证、物证都是他督办而出,在京师的时候,不管是虎威武馆还是美味馆、振兴楼,他都管的妥帖,也是能人,不如就让他来兼管吧!!”

    群臣脸色都不好看,张居正面沉似水,沉吟着缓缓说道:

    “陛下,王通是个武职,火器作坊那边历来是要御用监和工部兼管,这么做恐怕不大妥当?”

    今天众人都觉得事情不对,按说张阁老应该坚决反对的东西,却说并不坚决,万历皇帝却笑着说道:

    “无妨无妨,御用监那边是朕的奴婢,锦衣亲军是朕的亲兵,都是朕的人,放谁去都是朕信得过的,就让王通兼管吧,冯大伴,你看怎么安排这个职衔?”

    边上的冯保恭敬的温声说道:

    “回万岁爷的话,御用监毕竟是内官的职位,既然王千户要去管,不如挂职在工部,用个天津火器督造大使的职衔。”

    “好,好,冯大伴说的是,张先生,内阁票拟,司礼监批了之后尽快发出去吧!!”

    张居正眉角抽搐几下,这么给王通好处,他实在是不甘心,可想想冯保的请求,想想工部尚书这个职位,也只得是上前一步说道:

    “臣遵旨!”

    这一刻,文渊阁中有人忍不住惊“咦”出声,不过大家都装作没听见,各个口鼻观心,脑子却都是急转,心想到底怎么了。

    “对了,诸位爱卿,抄拿那鲁某的家产以及治理海疆,不到三日就收上了二十五万两银子,这才几天工夫,金花银增额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一,接下来还有将近一年,一百万两还愁吗?”

    万历皇帝笑着说出,朝臣们眼睛睁大,惊讶无比,随即脸色都跟着黑了下来,难看的很。

    ……

    改了一处小纰漏,谢谢细心的读者提醒,还是那句话,求月票求月票,大家多多支持吧

第298章 一波又是一波() 
金花银增额百万两,天子却不在已知的各项来源中打主意,却夸口自筹,朝中的百官大臣,在野的士子文人,都当成少年意气,过一段时间就无声无息了,或许是个笑话。

    没想到一月不到,将近三十万两银子居然就被筹办出来,现在看,到底谁是个笑话,实在是难说的很。

    抄拿赃物家财,这个谁也不敢插嘴,万一被认为有牵连那可是不白之冤,反正也不是长久之计。

    可还有四万两是王通整治海疆得来的,这个才是真正的麻烦,整治海疆,百官中稍微明白些的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知道却不能去说,海船携带货物北上贩卖,这本就是江南豪富之家的惯常生意,可却是违禁的生意,国法不容。

    王通整治海疆不过是让他们少赚些,可要是直言进谏,把这事情说的明白,那就要完全禁绝,让大家没得赚了。

    到底是少赚些得罪的人多,还是绝了别人生意得罪的人多,大家都会算这笔帐,权衡之下,也只能看着王通去“整治海疆”了。

    至于能从南直隶、浙江甚至是福建乘船北上入天津的船只,和海盗们有什么样的关系,那就没有人去关心了。

    海上事乃是老虎屁股,摸一下就要被老虎吃掉,嘉靖年,浙江巡抚朱纨剿灭浙江双屿岛的海盗,次年却被停职,被逼服毒自杀,临死前上疏说“纵天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

    这还是在倭寇为害东南最炽烈的时候,为什么剿灭海盗倭寇以及佛朗机武装商船却被停职逼死,就是因为他的举动大大损害了南方士绅商人阶层的利益,这个利益阶层,就连嘉靖皇帝都要被其影响。

    嘉靖年尚且如此,到了万历年,情况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更是不能触碰的大老虎,要不然张阁老为什么只在田赋上做文章。

    他千户王通愿意去做这个,由他去就是,做成了算是运气好,做不成大家乐见其成。可要为了攻击王通,把天津卫海上的事情摊开来说,谁知道会不会引起什么其他的是非,万一有人说什么封港或者派兵剿灭的话来,那位得不到好去,自己这个引起是非的,也要跟着倒霉。

    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糊涂就是,就当作王通在那边整治海疆吧

    *********

    李文远家的私宅已经从南街南边的破旧宅子搬迁到了一处好些的地方,他现在也算是官位高升,不过宅子里也没有找人伺候,还是自家忙碌生活。

    宅子清净,平时也少见什么客人,今日却有人登门拜访,振兴楼那边早早的送了几个菜过来,帮着布置好了连忙离开。

    李文远的客人无非是邹义和吕万才二人,与其说是客人,倒不如说是碰头,天还没黑,那两人已经登门。

    落座之后,李文远先是开口把自己这边查杨思尘的事情说了说,吕万才和邹义依次的补充核实。

    “这人倒是造化,被申时行送到了王大人那边去,咱们小大人可是有好运的,去了前程似锦啊!”

    吕万才笑着调侃了句,杨思尘这个人身份真没什么复杂的,以治安司目前的情报力量打听实在是简单的很,三方核实之后,并没有阴谋在其中,反倒是更加确定了张四维动手搞倒张瀚的事情。

    李文远点点头,开口说道:

    “劳烦吕大人今晚写个文书,明日派人急信送到天津卫吧,王大人在京师的时候,吕大人和邹公公这边还能帮衬下,到了那边,身边认字会写文章的只有个蔡公公,未免帮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