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解密骗术大全,多年精心积累-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证据表明,连五洲集团在曲阜市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先后开设了6个账户,截至2004年6月23日,6个账户上累计账面资金额不足10万元。而连五洲集团在梁山及曲阜两地每天的收入都在当天汇往北京,从不存在当地。据初步计算,连五洲集团从6处景点拿走的门票收入,却超过千万元。
三是连五洲集团有“扯虎皮、做大旗”之嫌。
在买断梁山风景区的协议中,连五洲集团称将由梁济运河把黄河水引入梁山泊,在梁山形成1.5万亩的水面。但经向山东黄河水利部门了解,他们从未收到过连五洲集团的申请,而且由于距离太远,这一设想无法实现。
记者多次联系采访连五洲集团董事会主席代雨东,但手机不是关机就是空号。终于联系上连五洲集团总裁戴光,他听了记者反映的情况,只作了简单的解释:退出的景区,有的是实在难以经营下去,有的如微山湖景区,协议一直没有盖章。他一再强调,企业有自己的经营设想,现在连五洲集团正忙着运作“在海外上市”,哪方面的议论都顾不上,就让人们去说吧。
祸起“饥不择食”式招商
这一事件直接暴露了我国旅游景区资源开发中在心态、方式、管理模式上的诸多弊端。记者了解到,山东被买断的6处景区虽然旅游禀赋特色较为明显,但前些年一直经营不善,处于亏损或待开发状态。而这些景点所在的区、县、市,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政府财政普遍困难,自身拿不出钱来搞旅游开发。因此,都将旅游景区的资源开发视为当地的头号招商引资项目。这些地方政府都急于把当地的旅游资源变为经济优势,急于把外地的投资者引进来。政府领导者在这种心态下,想的只是如何能把商家留住,至于项目的可行性、商家的实力等没有详细的决策研究,甚至简单地认为,“反正投资旅游景区,客商的投资永远也拿不走,还用担心被骗吗?”
因此,签订的经营权出卖合同,在租赁费方面是一压再压,比以前每年的门票收入都低得多。如连五洲集团一年交给梁山县的租赁费只有60万元,不到其一年门票收入的1/6。而连五洲集团也极善于把握政府领导者的心理,一口应承承担所有的人员和债务。这样,旅游景区的经营权便轻易地到了连五洲集团手中。然而,这种“饥不择食”很快便结出了苦果:尽管合同规定,任何一方违约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应由违约方全部承担赔偿责任。但连五洲集团以经营不下去为由退出了五峰山、莲台山、微山湖等景区,却不但没有给当地一点赔偿,而且拖欠的部分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至今没有兑现。特别是梁山风景区,虽然连五洲集团的投资没有到位,但他却把违约的责任推到了当地政府身上。理由是根据协议,政府负责梁山泊引水工程中几十个村庄的搬迁,而淹占基本农田、搬迁农民是与中央政策相悖的。因此,景区职工虽然多次发生与连五洲集团的冲突事件,意欲将连五洲集团赶走,但连五洲集团坚决不退出。
根源在于政府“包办”
山东省社科院经济专家张卫国说,旅游景区的开发,投资大、回报期长,既需要投资者有一定的旅游从业经验,更需要有相当的实力。山东6处景区经营权被买断之所以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原因在于这本是一种市场配置资源的行为,却让政府意愿给包办了。由于政府直接站到前台决策,经营部门反而成了附和与顺从的角色。记者采访了解到,这些动辄几千万元、数亿元的投资,均一一写进了买断经营权的协议之中。知情人士说,这样大的投资规模、一卖就是几十年的经营权,如果是按照市场交易的规则办,要详细考察连五洲集团的状况,其项目规划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同时要组织一个包括专家与职工在内的班子,既负责签订协议之前的考察,又要负责监督购买方履约行为。然而,遗憾的是,这些工作政府都没有做,风景区原经营部门在政府拍板之后,只是去落实给对方的优惠政策。记者一再问这些地方政府的领导,在签订协议之前,他们是否了解连五洲集团的情况?这些当时的决策者事到如今大都持回避的态度,称只听说连五洲集团是个有名的民营企业,而且很有来头。除此之外,说不出别的。他们认为连五洲集团投资不到位是企业经营中的问题,与当初的决策没有直接关系。
据记者看到的协议,连五洲集团与五峰山景区签订的协议,有连五洲集团董事会主席代雨东的签字,盖的却是“北京金色五洲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公章。而与莲台山度假村签订的协议,连五洲集团仅有代雨东的签字,竟未盖公章。九仙山景区的协议,双方都未盖章。但这些草率和疏漏,并未妨碍这些景区的经营权归属连五洲集团所有。梁山景区、五峰山景区等地的职工告诉记者,景区经营权出让这样的大事,他们事先只是听说,只知道自己今后将成为连五洲集团的职工,其他全不知情。并告诉记者,“每个景区都有上百人的职工,最起码应该开个职工代表大会,听听大家的意见,或让职工代表参与经营权出让的事,这样才能既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利益,更有利于保障将来的投资效益。”山东省旅游局规划处处长高立平认为,山东6大景区买断现象集中暴露了我国旅游业管理体制的弊端,这就是旅游景点的多头管理制约着旅游资源的配置走向市场化和规范化。
长期以来,我国除旅游部门外,林业、文物、建设等部门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旅游资源的管理上。有的是部门上的宏观管理,有的是派出机构管理(景区管委会是政府的派出机构)。但这种“多头管理”,必然形成“谁都来管但谁都管不好”的状况。因缺乏统一规定,各部门在引进外资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各自为政,只顾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对旅游经营者的经营资格条件和旅游投资项目缺乏宏观调控,致使旅游市场出现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甚至使旅游景点沦为非法经营者“刀俎”上的“鱼肉”。高立平说,要解决“多头管理”,我国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必须分离。山东省旅游局早就提出推进“两权分离”,通过股份制改造或委托管理等方式,解决旅游景区由政府直接管理或部门管理的状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旅游景区的经营权转让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透明的方式。
但由于我国还缺乏一部全国性的旅游大法,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旅游资源存有利益之争,目前山东省旅游局酝酿已久的地方性旅游管理条例,至今也未能出台。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210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警惕:不要掉进短信算命的骗局
【案例导读】
“名字不仅是个人的符号,它和命运还有极大的联系,请发送短信至XXX,回复您的姓名看看生命运势。每条信息3角。”近日许多市民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名字真能测出命运吗?……
【案例正文】
本网讯 “名字不仅是个人的符号,它和命运还有极大的联系,请发送短信至XXX,回复您的姓名看看生命运势。每条信息3角。”近日许多市民都收到这样一条短信。名字真能测出命运吗?
昨天(11月11日),牛女士收到算命短信广告后回复了自己的名字,几分钟后,短信铃声不断,一条还没看完另一条又来了,她的命运被拆分成了10条短信,价格自然也从0。3元涨到了3元。更令牛女士气愤的是,她得到的回复里,居然夹带了好几条广告。
按照短信提供的号码,记者分别将“坏蛋”、“李四”、“可恶”等10个真假名字发送过去,每个名字都得到了5条以上的短信回复。结果令人惊讶,“坏蛋”这个名字命运评价最高。
当记者把这个荒唐的测运结果告诉微软研究院一位技术专家时,专家解释说,“电脑算命是一个‘小儿科’的软件,一般的程序员都会设计。软件完全按照编写的规律来执行,不带任何人的感情因素。”
法律专家黄晓认为,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接受短信服务是消费欺诈行为。短信提供商应当明确告之每条短信的单价和数量。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211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养蜂人自曝“天然蜂蜜”制作内幕
【案例导读】
蜂蜜的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备保健和药物功能,因此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但一些不法经营者却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为了追求利益,竟然……
【案例正文】
本网讯 蜂蜜的营养价值高,而且还具备保健和药物功能,因此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但一些不法经营者却利用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为了追求利益,竟然用土豆粉、白糖和死蜜蜂来制造假蜂蜜。
重庆涪陵区大木乡一名姓范的养蜂人近日向记者透露了自己是如何加工制作“优质”蜂蜜的:先将土豆打成粉状,再加热水煮成米汤一样的“粥”,然后加入白糖并搅拌。为了使人相信这是“货真价实”的蜂蜜,再加入几只死蜜蜂,如此简单就完成了“优质”蜂蜜的制作。范某得意地说:“我的目标主要是去大木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他们认为这里的蜂蜜一定是远离城区、纯天然、无污染的优质蜂蜜,所以生意相当火爆,每天最多能卖出50多公斤所谓的‘天然’蜂蜜。而且我还假装蜂蜜剩得不多了,规定每人限购3至5斤、每斤30元,不少人还抢着买呢,其实成本只有不到5元。”
据范某介绍,最初家里养了几箱中国蜜蜂,但产量不高,主要是自己家人食用。近几年看到很多外地来的养意大利蜜蜂的蜂场产量高、生意很好,他也开始养意大利蜜蜂,但由于技术差,试了好几次都不成功,所以就起了“歪”心思。从别人那里学来制造假蜂蜜的办法后,他就在大木国家森林公园附近搭起一个临时摊位,搁了十几个空的养蜂箱,然后开始兜售起假蜂蜜了。
令人担忧的是,并不只有范某才抓住了如此有利可图的发财“机遇”,不少不法商贩也在走街串巷,叫卖这种加工制作出来的假蜂蜜。许多消费者由于并不具备辨别蜂蜜的知识,往往很容易上当。涪陵区山窝乡谷花村一大型养蜂场负责人认为,这些不法经营者制造的假蜂蜜很不卫生,对人体没有益处,而且这也对大型养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经济损失。
骗术更新时间:06…8…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63164
第212章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针对学生家长的手机新骗术
【案例导读】
利用手机犯罪的案件屡屡发生。现在,学生及其家长又成了犯罪分子的新目标。
其犯罪手法、途径、特点;案件侦破四大难点及警察提示如下:
【案例正文】
本网讯 利用手机犯罪的案件屡屡发生。现在,学生及其家长又成了犯罪分子的新目标。
犯罪手法:对家长谎称其孩子出车祸、患急病等
日前,长春市某高校一贫困女大学生被所谓的“中奖短信”骗了1000元钱。如果说这种短信诈骗方式无甚新意,
那么,通过窃取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向家长谎称其求学在外的孩子发病、出车祸急需用钱,则是手机诈骗分子的又一个敛财之道。
10月12日傍晚,江西临川一家长接到一男子电话,称其在江西新余读中专的女儿出车祸急需用钱,事后证实这是一次诈骗行为。之前,在广州办货运的王先生曾两次接到同样电话,称其在新余读书的孩子突然患病急需住院费。据悉,类似事件在福建、山东、辽宁等地均有发生。
福建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局一队队长陈宗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类事件时有发生,在新学期开始或结束之际,尤其值得关注。
犯罪途径:通过互联网窃取学生家庭联系方式
据陈宗庆介绍,这类诈骗分子主要是利用大(中专)学生在网上公布的资料对其家庭进行诈骗。早在2003年6月,泉州市仰恩大学就报案称,该校陈某、邱某两名学生在福建莆田、龙岩的家人分别接到一名自称“王大江”的男子电话,电话称其子女在泉州发生车祸,正在抢救,急需用钱,并让其将钱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后来,泉州市公安局抓获犯罪嫌疑人吴辉阳(福建安溪人)、吴明发(福建安溪人)、胡建民(江西南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