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实用养生大全-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绮靡华丽”。
总之,孙氏养生强调动静结合,药食兼养,房中损益,多有发挥。
孙氏本人是养生延寿的典范,据载孙氏活到102岁,所著《千金翼方》是在其百岁时完成的,故其养生说就更有说服力,对后世也有较大影响。
(八)陈 直
陈直,宋代医家、养生家。元丰中(1078年~1085年)
任泰州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县)令,生平无考。陈氏所著《养老奉亲书》(约刊于1085年)系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学专著。其后,邹铉续增三卷,名曰《寿亲养老新书》。陈氏养生学说对后世亦有较大影响。
1.强调饮食调治
陈氏继承孙思邈“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的主张,强调饮食调治的重要性,提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养治食”
“人若能知其食性,调
589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175
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
“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之,食治未愈,然后命药”的食养食疗大法。
至于饮食调治的具体要求,陈氏指出:“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黏硬生冷”
“秽恶臭败不可令食,黏硬毒物不可令食……幕夜之食不可令饱,阴霉晦暝不可令饥。”
并且强调“暮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此外,书中还辑录食疗方160余首,供老人服用。
2.重视精神摄养
陈氏根据老人的情志特点,强调精神摄养,指出:“眉寿之人,形气虽衰,心亦自壮,但不能随时人事,遂其所欲;虽居温食饱,亦常感不足,且多咨煎,背执等闲,喜怒性气不定,尤同小儿一般。”因此要“不逆其意,自无所损”。
“老人孤僻,易于伤感,才觉孤寂,便生郁闷”
,故陈氏强调常须“令人侍从左右,不可令孤坐独寝”
,并应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凡丧葬凶祸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惊,悲哀忧愁不可令人预报,……坟园冢墓不可令游”。
3.顺应四时养老
在阐发四时养老时,陈氏明确指出:“春温以生之,夏热以长之,秋凉以收之,冬寒以藏之。若气反于时,则皆为疾疠,此天之常道也”。说明违逆自然环境的变化则病。他强调了“人能执天道生杀之理,法四时运用而行,自然疾病不长,长年可保”
,老人要“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王之气,恭
590
275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怡奉亲,慎无懈怠“等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
随着四季时令气候的变迁,人之生理也相应发生变化,饮膳亦当应时而异。春季“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
“常择和暖日,引侍尊亲于园亭楼阁虚敞之处,使放意登眺,用摅滞怀,以畅生气,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不令独寝,自生郁闷”
;夏季“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
“宜住洁雅寺院中,择虚敞处,以所好之物悦之”
;秋季“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当计其所发之疾,预于未发之前”
“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
;冬季“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
“最宜居处密室,温暖衾服”
“早眠晚起,以避霜威”。
4.注意起居将护
老年人,体力衰弱,动作艰难,百事懒于施为,故陈氏指出:“凡行住坐卧,宴处起居,皆须巧立制度”
“栖息之至,必常洁雅,夏则虚敝,冬则温密。床榻不须高广,应取常制之三分减一。其所坐椅,宜作矮禅床样,坐可垂足履地,易于兴居,左右置栏,前面设几,以免闪侧之伤。裀褥务在软平。其枕应实菊花,制在低长,低则寝无罅风,长则转不落枕。其衣不须宽长,长则多有蹴绊,宽则衣不着身,而窄衣贴身,暖气着体,自然气血流利,四肢和畅。”此外,陈氏还强调:“凡弊漏卑湿不可令居,废宅欹宇不可令入,危险之地不可令行,假借鞍马不可令乘,涧渊之不可令渡。”
总之,陈氏继承发扬了孙思邈的养生学说,主张老人养生要注意饮食调治,精神摄养,顺应自然,将护起居,为老年养生、康复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91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375
十二、古代养生学派
中国养生学从发展过程上看,养生理论和方法是逐步完善的。
历代养生家各有其妙法,这些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流传、推广和系统化使养生学逐步发展至今已独立成为一专门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法。各家养生法有其偏重,为了系统整理养生理论,深入研究养生法则,后世养生家将我国养生学分为养神、养形、保精、调气、食养、药饵调养等学派。
(一)养神学派
养神学派是指主张以养神作为保养生命,益寿延年的学派。这里所说的“神”是指广义的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包括正常的和发病外露征象。先天和后天的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故《灵枢·平人绝谷》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狭义的神,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
1.养神的源流
养神思想始于先秦的老、庄。老子、庄子处于社会大变革的动荡时期。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讲:“淡然无
592
475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庄子继承老子之说,在《庄子·天道》中提出了”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的主张,其养神的方法要求思想清闲,无杂念,静养全神。故在《庄子·刻意》中说:”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老庄之说意在主张无为静养全神,这与调情志是有根本不同的。提倡无为虽有消极性质,但其养神的主张已被历代养生家所推崇和继承。各派养生家在老庄养生思想的基础上,又各有创见。
《内经》把养神作为摄生防病的重要一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百数。”说明其主张静养精神,不为外物所惑。
《内经》还强调人体顺应自然,根据四时之气的不同特点进行养神的法则。
三国时期,著名养生家嵇康,根据《内经》原旨在《养生论》中强调“修性以保神”
,这较无为养神的提法前进了一大步。
修性与恬淡无为有着本质的不同,为养神法开一新径,明示世人要修性。嵇康讲:“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不过怒,不过喜,使体气平和,以达养神的摄生目的。梁代陶弘景对养生学贡献颇多,他具体阐发了如何修性。他在其所著《养性延命录》中主张“和心,少念、静虑,先去乱神犯性之事”以养神。
后世历代养生家,皆主心境的清静恬和,循证此静养全神之说。唯清代养生家曹庭栋为养神法增进新意,他在《老老恒言》卷二《燕居》中曰:“心不可无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静时固戒动,动而不妄动,亦静也。”
593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575
强调正常的思维活动对养神无碍,只是要神志专一,不要杂乱。故在同卷中又强调“唯专则虽用不劳,志定神凝故也。”
曹氏的这一提法实为他本人的颐养经验之结晶。
由此可见,曹氏促进了养神摄生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养神方法
(1)清心寡欲:即清静心神,而无过度的私欲。
《内经·上古天真论》中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思想安闲而少有欲望,心神安定而无恐惧,各人对自己的要求和欲望,都能满足其心愿,这样就不会伤神。后世历代医学,对此论点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程度的阐发。如嵇康从名位、饮食等方面谈清心寡欲。他在《养生论》中说:“清虚静泰,少思寡欲,知名位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强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李杲从以理收心的角度谈养神。他在《医学入门·保养说》中讲:“事事循理自然,不贪、不躁、不妄,斯可以却病而尽天年矣。”
总之,清心寡欲要求随遇而安,不可有过高和不切实际的私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养神的目的。
(2)抑耳目:耳目是人们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因此,人的视听对人的精神有直接影响。所以,养神学派认为勿令乱视妄听是养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庄子·在宥》中引广成子的话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唐代孙思邈在他的《千金翼方·养老大例》中说:“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594
675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类经》中说:“心能役神,神亦投心,眼者神游于宅,神归于目而役于心,心欲求静,必先制眼,抑之于眼,使归于心,则心静而神亦静矣。”
可见,养神必须抑耳目,避免妄视妄听。
(3)调情志:情志活动与神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情志上养神,要做到怡和恬愉,节制七情。《管子·内业》中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
《素问·举痛论》中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说明情志恬愉、乐观,可使气血通畅,利于养神。
七情是人在实际生活中,表达思想感情的必然方式,但要有节制,不可太过,太过必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伤神,故调情志也是养神的重要环节。如过喜,《灵枢·本神》中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
;过怒,《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过思,《灵枢·本神》中说:“怵思惕虑则伤神,神伤则心悸怔忡不寐”
;过悲忧,《灵枢·本神》中说:“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
,《素问·举痛论》中说:“悲则心系急”
;过惊恐,《素问·举痛论》中说:“惊则习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
可见,七情太过皆可伤神,故调节七情,限制其太过,为养神的方法之一。
总之,养神始于老庄,形成于《内经》,后世有所发展。
神,宜养,不宜耗;宜静,不宜躁。养神法,重在修养性情,调节七情。
595
家庭实用养生大全775
(二)养形学派
形,指形体,形乃神之宅,养形学派认为养神也必养形,形神合一方能健康长寿。
1.养形的源流
养形学派主张的养形,主要是指以动养形,其次还有药食调济等。以动养形,始于庄子,《庄子·刻意》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可见庄子提倡导引,提倡运动养形法。子华子、吕不韦强调运动养形。
《吕氏春秋》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到了汉代,动形养生法有了发展。华佗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五禽戏”。
《后汉书·华佗传》中说:“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雇,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
晋代和唐代,受汉代动形养生思想的影响,主张运动、导引、按摩的养生家很多。梁代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说:“体欲常劳……劳无过极。”说明动形要持之以恒,但要适度。
其后,历代对运动养生法多有创见,至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导引》中说:“导引之法甚多,如
596
875家庭实用养生大全
八段锦、华佗五禽戏、婆罗门十二法、天竺按摩诀之类,不过宣畅气血,展舒筋骸,有益无损。“曹氏还首创”卧功、坐功、立功“。他还在《散步篇》中对散步的作用及要求,作了详细的论述。
近年兴起的站桩、甩手及各种运动、舞蹈,如交谊舞、老年迪斯科、健美操、工间操、课间操等锻炼形体的方法,都是我国古代养形法的继承和发展,并对养形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