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民间偏方大全 >

第543部分

民间偏方大全-第543部分

小说: 民间偏方大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心情愉快,调动生活和工作的积极因素,有利于生活保健,尤其利于心理健康。但若不加节制,纵欲无度,耗伤精血,使脑海空虚,元神失养,则损害健康。历代医家认为,节欲保精是长寿的根本方法。《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生之本也。”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繁衍后代的物质基础,失精过多即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张景岳也说:“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尔精,乃可以长生。”《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故年半百而衰也。”有些古人还认为,少年当迟婚,少壮当节欲,老年宜绝欲。若早婚纵欲,精水耗尽,什么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人之精髓有限,生难耗易,如油满灯明,油干灯灭。纵欲伤精,借助药力,毁坏机体,是最愚昧的表现。
适当的节欲,并不是勉强抑制,勉强克制对身心也有害无益。
自然不动者有益,强制才有害,过用者衰竭,任其自然而不勉强。这里的关键在于心理卫生保健,做到不为外物所迷惑,不为心火而扰动,这样,精自可不动。心不收不养,必将损志坏德。前人还认为如不静养心神,心火扰动,相火妄动,扰动精室,使精自流,不使纵欲也会伤精损神。因此,只有做到节欲守神,才可使精髓充盛,达到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目的。
善心养生 其他 中医养生 善心养生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夫养性者,所以习以成性,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悉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养性是养生的根本,养性就是使“性善”。老百姓的通俗说法是“心善”、“善心”。说白了就是心眼好,心术正。心地善良,摆正良心,就不会去做坏事,凡事光明磊落,心安理得,无内疚,就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一个人是否能达到“心善”的境界,主要在于是否能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也可以说,心善的养生之道,主要讲的是道德修养的养生之道。所谓“养性”者,核心问题也是道德修养的问题。古代学者提出“仁者寿”的养生理论,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必然会获得高寿。明朝医家王文禄在《医生》中则明确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认为养德和养生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是兼而得之的。
人的道德伦理意识对心理状况有极重要的影响作用。做了利人利物的善事,会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无限愉快之感,从而对自己机体各部官能活动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使其正常发展。古人云“厚德载福”,就是说多做好事本身就是幸福。这其中的道理一是说人做了好事会感到心理上的一种愉悦;二是说由精神上的愉悦而带来摄生长寿的幸福之果。
应当指出的是,古今养生之道中所论及的道德观念,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就是做人的规矩。这个概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和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是用来评价他人和自身言行对错的标准和尺度。人们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道德作为一定的行为评价尺度,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如“廉洁奉公”、“童叟无欺”、“诲人不倦”、“救死扶伤”、“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人穷志不短”等等,这些道德品质都是传统的道德观念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是人类应当共同遵守的信念。
神的物质基础 其他 中医养生 神的物质基础
神首先表现在气血方面。因为气血是化生精神的基础物质,故气血的多少,与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气血充盛,则神志精明;气血不足,则精神萎靡。正如《黄帝内经》里说:“神者,血气也。”可见,人体的精神活动正常与否,要以气血的功能活动为前提。若气血化生障碍,运行、输布失调,皆可影响神的活动。临床上,当心血不足时,可表现为心跳、心慌、健忘、失眠;当外伤失血、妇女血崩、呕血、便血时,可致头晕心悸,体倦无力,甚则昏迷,乃至死亡。反过来,若精神过用,又会暗耗气血,导致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
其次,神与五脏息息相关。祖国医学认为,五脏藏精而化生神。如《黄帝内经》里说:“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脾藏营,营舍意”。这里的神、魂、魄、意、志,都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范畴,但它们分别有赖于五脏所藏的物质基础,即血、气、脉、营、精,说明五脏功能正常,精气充足,人即精神充沛。
五脏藏神,不等于说每脏分别产生某种精神活动,而在于强调人体内部有承担心理活动的统一系统。“神是在全部生理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最为高级的机能,即脏器间的整体协同作用,是产生精神活动的先决条件。如果各脏器不能协调和谐,则不可能有正常的神志活动。
影响神的因素 其他 中医养生 影响神的因素
人的精神状态的好坏与多种因素有关,诸如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自身疾病等,均可引起神的变化。
社会因素。人,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是从事劳动,过着社会生活的人。因此,每个人的社会环境不同,思想状态亦不同。《黄帝内经》里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黄帝在这里明确地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古今之人寿命长短,健康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古今两个时代的人对待养生的态度不同。上古之人之所以能活到百岁以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民风淳朴,没有激烈斗争的“人患”。尤其是社会动乱、流亡生活、饥馑灾荒、精神创伤等,皆会造成人们精神的异常变化,即使是家庭生活不协调,或家庭成员的生离死别等,也可引起强烈的精神变化。由此可知,讲养神、心理健康,不能离开良好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道德、朴实的民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康的基础,所以,必须把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联系起来研究。
自然环境因素。中医学认为,春在志为怒,夏在志为喜,长夏在志为思,秋在志为忧,冬在志为恐,说明四季不同,情志和心理亦不同。尤其是异常剧烈的气候变化,更易对人的情绪发生明显的影响。如阴雨连绵之时,人会感到忧郁,闷闷不乐;风和日丽或春光明媚之时,人就会感到心情舒畅,容易充满生机。临床上有些精神病可呈季节性发病或加重,如内因性抑郁型精神病,以秋天多见;躁狂型以春天多见。除四时更迭,季节明显变化能影响人的精神情绪外,此外,月廓圆缺、颜色、气味、声音、食物等不同环境均可引起精神状态的改变。这些都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自身疾病。《黄帝内经》里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以上说明,情志是由内脏产生的;内脏的病变,可导致情志异常的变化。所谓内脏的病变,主要是指五脏精气之盛衰,邪气之有无,具体表现在五脏虚实上。如《黄帝内经》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在此“虚”指五脏精气不足,“实”指邪气有余。导致精气不足的原因很多,如情志伤脏、年老体衰、久病与房劳等,均能造成五脏精气亏虚。而五脏精亏,必然精神不振,甚至情志失常。
得神与失神 其他 中医养生 得神与失神
《黄帝内经》里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昌,是指生机旺盛;亡,是说生命消亡。其鉴别点在于是有神还是无神。
所谓有神、无神,主要表现在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协调矫健,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由于目“为五脏六腑之精气之所注”,“神藏于心,外候在目”,故察眼神的变化是判断有神、无神的重要标志。
若两眼明亮,灵活、鉴识精明、语言清楚,即为得神;相反,目光晦暗、瞳仁呆滞、精神萎靡、反应迟钝者,则称为失神,失神者表明身体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不好。用现代科学的话来说,得神,即心理健康;失神,就是指心理不健康,不卫生。心理卫生的主要标准是:
第一,智力发育要正常,因为这是进行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而智力低下则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缺陷。
第二,要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情绪稳定,表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心情愉快,表明人的身心活动处于和谐与满意状态。
第三,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分工和共生环境,自然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消除孤独感。
第四,加强自身和客观环境的改造,以适应生存的需要。适应,是个体为满足生存的需要而和周围环境发生的调节作用。或改造环境以适应个体的生存需要,或改造自身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心理健康要求自身和客观现实环境保持和谐的统一。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沉着冷静、积极稳妥地加以处理。
第五,积极参加劳动锻炼。劳动可以使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生活的意义。
仁者寿 其他 中医养生 仁者寿
儒家创始人孔孟关于养生的说法很多,但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养心,而养心又需从日常做起,也就是平时要养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提出“仁者寿”。这“仁者”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这就是说待人要宽厚大度,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大德必得其寿”,孔子在《中庸》中对此说得更加明确。
我们的周围经常会看到因大德而得其寿的老人。他们尽管满头银丝,但依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这就是因为他们德高望重,安心处世,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心底无私天地宽”,因为“无私”,所以终日心平气和,因为宽厚待人,所以没有忌贤妒能的忧虑,心里始终是泰然自若的。一个人如果一直处于心平气和,泰然自若的状态,就可以使“主”明心正,这就是养心的关键。
一代伟人邓小平虽然政治上遭受三次大的挫折,仍享年九十有三,这是与他炽爱祖国、炽爱人民的高尚品质和置个人得失于度外的博大胸怀密切相关的。他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就是德泽中华、德泽人民的具体体现。历史上不仁不德的暴君,一般都活不长,常有“名医多高寿,皇帝皆短命”之说。大德之人,胸怀宽广,高风亮节,不贪不淫,具有崇高的追求和高尚志趣,爱亲友,爱同志,爱人民,宽以待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自信自爱,不忘众生,这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孟子曾提出:不动心——寡欲——收心,最后达到“养浩然正气”。色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诱惑,金钱、官位等都可能使人心动神驰,孜孜以求。孟子所说的“不动心”,即指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不受外界事件的引诱,做到既“不以一得为喜”,也“不以一失为忧”,这样就可以保持内心的清静。
儒家以孔子为宗师,在养生中强调修养、道德与寿夭的关系。《礼记·中庸》云:“大德必得其寿。”将养生与积极的入世精神结合起来。《易·乾象》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言提示人应不断进取而延命长久,运动亦在其中。儒家以射、乐、琴、舞为怡情、养情、养性、强体之法,并遵圣人之训,戒色、斗、贪,事事以养生为重。
西汉董仲舒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春秋繁露》曰:“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董氏用物质的东西(利),来充养形体;以精神的东西(义)涵养心灵;及顺应自然界寒暑变化的理论,对后世养生者启发颇深。
宋代学者苏东坡说:“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这就是说病后康复并无灵丹妙药,唯一的妙方是“安心”静养。自然,在当今市场经济下,对于患事业病、职业病、嫉妒病、红眼病的人,更需要学点养心修性的本领,这样不仅有利于事业,也有利于身心健康和祛病延年。
注重养德 其他 中医养生 注重养德
讲究养生之道,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