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染,在风力流的影响下,从泉眼斜着上升到海面,形成了奇妙的海中“淡水
井”。
淡水只有陆地上才有,那么,海中怎么出了“淡水井”呢?查来查去,
找到了淡水井的来路。原来,是地下径流流入海底,又从泉眼喷出。地下径
流难以数计,不难想象,茫茫大海上,也就决不止佛罗里达东海岸这一眼“淡
水井”了。
巨大的水库
在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宛如一个巨大的水库,镶嵌在陆地
之中,东西长约 4000 公里,南北最宽约 1800 公里,总面积达 250 万平方公
里,是世界上最典型的陆间海。
地中海多半岛、岛屿、海湾和海峡。北部的海岸线十分曲折,南欧三大
半岛向南突入海中,南部的海岸线则比较平直。地中海有西西里岛、撒丁岛、
科西嘉岛、克里特岛、马耳他岛等众多岛屿。
地中海的平均深度为 1500 米,最深的地方达 4594 米,海底地貌起伏不
平,海岭和海盆交错分布。一般,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到非洲突尼斯一
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地中海的面积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
西地中海在科西嘉岛和撒丁岛以西的海域,叫做巴利阿里海;科西嘉岛
和撒丁岛以东的海域,称为第勒尼安海。
东地中海也被半岛和岛屿分成若干海域。亚得里亚海位于亚平宁半岛和
巴尔干半岛之间,形状狭长,海水较浅。从亚得里亚海过奥特朗托海峡往南
是爱奥尼亚海,海盆宽广,深度较大,一般水深 3000~4000 米,地中海的最
深点就在这个海域。巴尔干半岛与小亚细亚半岛之间是爱琴海,海岸线曲折,
岛屿星罗棋布。小亚细亚以南为利万特海。
地中海的北岸是南欧高峻的阿尔卑斯山系,南岸是非洲干燥的撒哈拉沙
漠,注入地中海的大河只有非洲的尼罗河和意大利的波河,仅占地中海水总
补给量的 5%。地中海所处地区是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十分
强烈,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和河水的补给量,据计算,一年之内,蒸发可
使海水面降低 1.5 米,如果封闭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将在 3000 年左右完全
干涸。但是,地中海至今依然“活”着,这是因为它有特殊水体交换的缘故。
地中海海水的含盐度较高,而临近的大西洋水含盐度较低。盐度高的地
中海海水比较重而下沉,从直布罗陀海峡底部以 168 万立方米/秒的流量流入
大西洋;盐度低的大西洋水比较轻而上浮,通过海峡以 175 万立方米/秒的流
量注入地中海。两股方向相反的海流,大致在海峡 125 米处分界,上下分明,
互不干扰。这样,地中海从大西洋多“赚”了 7 万立方米/秒的水,补充了因
蒸发而损耗掉的水分。地中海东面通过土耳其海峡与黑海海水也有类似的水
体交换,不过比通过直布罗陀海峡的水体交换量要小得多。
地中海在海洋交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可通大
西洋,东北经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相连,东
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可达印度洋,所以,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与南
欧、北非各国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地中
海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运输已相当发达,今天依然是世界上运输最繁忙
的水道之一。
神奇的“海火”
常言说,“水火不相容”。然而,海面上燃烧着火焰的事儿又屡见不鲜。
有一艘轮船黑夜中航行于海上,船员们发现前方闪烁着亮光,宛如点点灯火。
待到近前,发现那里并没有港口和陆地,只有一片令人目眩的亮光,在茫茫
的海面上闪烁。人们登高眺望,惊奇地发现:大海开花了!海面光芒四射,
鲜艳夺目;水中的鱼儿,环绕着神话般的光晕;风车似的光轮不停地转动,
把大海映得时明时暗,绚烂异常。人们把这种海水发光现象称为“海火”。
海火有时被人们偶然看见,其实,它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
1975 年 9 月 2 日傍晚,在江苏省近海朗家沙一带,海面上发出微光,随
着波浪的跳跃起伏,这光亮就像燃烧的火焰升腾不息,直到天亮才逐渐消失。
次日晚,海面上的光亮比第一天还强。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周,到第七天,有
人发现海面上涌出许多泡沫,每当有渔船驶过,激起的水流就像耀眼的灯光,
异常明亮,水中还有珍珠般的颗粒在闪闪发光,这奇景过后几小时,这里发
生了一次地震。1976 年 7 月 28 日唐山大地震的前夜,人们在秦皇岛、北戴
河一带的海面上,也曾见过这种发光现象。尤其在秦皇岛附近的海面上,仿
佛有一条火龙在闪闪发亮。
有人根据这些现象得出结论:海火是一种与地面上的“地光”相类似的
发光现象,当强地震发生时,海底出现了广泛的岩石破裂,就会发出令人感
到眩目耀眼的光亮。
那么,没有引来地震的海火是如何发生的呢?科学家们的解释是:海洋
里能发光的生物很多,除甲藻外,还有菌类和放射虫、水螅、水母、鞭毛虫
以及一些甲壳类动物,而某些鱼类,更是发光的能手。它们具有不同的发光
器官,有的是一根根小管,就像电灯丝;有的像彩色的小灯泡,赤、橙、黄、
绿、青、蓝、紫俱全,发出的光亮像霓虹灯一样变幻无穷。
名不副实的水域
世界上有那么一些水域很有意思,它们虽然叫海,却名实不符,例如里
海、死海、咸海等就是这样的水域。里海位于亚欧两洲之间,南面和西南面
被厄尔布尔士山脉和高加索山脉所环抱,其他几面是低平的平原和低地。它
的东、西、北三面湖岸属苏联,南岸在伊朗境内。里海南北狭长,形状略似
“S”型,南北长约 1200 公里,东西平均宽约 320 公里,湖岸线长约 7000
公里,面积 37100 平方公里,湖水总容积为 76000 立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
的湖泊。
里海的水源补给,来自伏尔加河、乌拉尔河以及地下水和大气降水,其
中伏尔加河水带来进水量的 70%左右,是里海最重要的补给来源。里海位于
荒漠和半荒漠环境之中,气候干旱,蒸发非常强烈。而且进得少,出得多,
湖水水面逐年下降。较之往年,现在湖面积大大缩小了。
因为水分大量蒸发,盐分逐年积累,湖水也越来越咸。由于北部湖水较
浅,又有伏尔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盐度低,而南部含盐度
是北部的数十倍。
里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西岸的巴库和东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岛地区,以
及里海的湖底,是苏联重要的石油产区之一。里海南岸的厄尔布尔士山麓地
带也蕴藏有石油和天然气。里海湖底的石油生产,已扩展到离岸数十公里的
水域。里海物产资源丰富,既有鲟鱼、鲑鱼、银汗鱼等各种鱼类繁衍,也有
海豹等海兽栖息。里海含盐量高,盛产食盐和芒硝。同时,里海还是苏联与
伊朗之间重要的国际运输航道。
里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内陆湖。那么,又为什么被称为“海”呢?
原来,里海水域辽阔,烟波浩淼,一望无垠,经常出现狂风恶浪,犹如
大海翻滚的波涛。同时,里海的水是咸的,有许多水生动植物也和海洋生物
差不多。另外,里海与咸海、地中海、黑海、亚速海等,原来都是古地中海
的一部分,经过海陆演变,古地中海逐渐缩小,这些水域也多次改变它们的
轮廓、面积和深度。所以,今天的里海是古地中海残存的一部分,地理学上
称为海迹湖。
于是,人们就把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湖,称为“里海”了。其实,它并不
是真正的海。
位于西亚阿拉伯半岛上的死海,南北长 82 公里,东西最宽 18 公里,面
积为 1000 多平方公里。死海位于深陷的盆地之中,湖底最低的地方,低于海
平面 790 多米,是世界大陆上的最低点。
死海含盐度比一般海水要高 7 倍左右。死海的含盐度为什么这么高呢?
这与它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死海的东西两岸都是峭壁悬崖,只有
约旦河等几条河流注入,没有出口。附近分布着荒漠、砂岩和石灰岩层,河
流夹带着矿物质流入死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少雨,蒸发强烈,年深日久,
湖中积累了大量盐分,就成了特咸的咸水湖了。如果用一个杯子盛满死海水,
等完全蒸发后,就会留下 1/4 杯的雪白的盐分和其他矿物质凝结物。
因为湖水太咸,把鱼放入水中就会立即死亡。湖滨岸边也是岩石裸露,
一片光秃,没有树木,寸草不生,故称死海。不过,死海井非绝对的“死”,
人们在这里还发现有绿藻和一些细菌。
关于死海,还有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1900 多年前,古罗马军统帅狄杜率领军队来到死海。他看到一望无际的
湖水,就问随从:
“这是什么湖?”
“报告统帅,这就是死海。”
这时,士兵们押来几个俘虏,要求统帅处置。狄杜威严地命令道:
“把他们带上脚镣手铐扔进海里,祭祀海神吧!”
于是,士兵们不顾俘虏的哀告求饶,七手八脚地抬着被镣铐困住手脚的
俘虏,“扑通扑通”扔进了死海。
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些俘虏一个个犹如睡在柔软舒适的弹簧床
上一样,就是不下沉。不一会,他们居然被风浪送回岸边。一连几次,都是
一样。狄杜认为有“神灵”保佑他们,于是下令把这些俘虏全赦免了。
原来,物体在水里是沉是浮,同比重有直接关系。人身体比重比水稍大
一些,所以人掉到河里就会沉下去。死海含盐量特别大,超过了人身体的比
重,人就不会沉下去了。如果你到死海去旅游,完全可以躺在湖面上安祥地
看书,丝毫不用担心沉下水去。
死海是一个大宝库,那里蕴藏着丰富的溴、碘、氯等化学元素,据估计,
死海中含氯化镁 220 亿吨,氯化钠 120 亿吨,氯化钙 60 亿吨,氯化钾 20 亿
吨,溴化镁 10 亿吨。
死海有个邻居,就是地中海。地中海是个名副其实的海,而死海实际上
是个被陆地包围的内陆湖,只不过有一个“海”的雅号罢了。
南美第一湖
因为四面都被陆地包围,所以前面说的里海、死海,不是海。然而,还
有的水域虽然与大海相通,也不叫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南美洲濒临加勒比海的委内瑞拉的西北部,有一个碧波万顷的湖泊,
这就是闻名世界的马拉开波湖。它的形状十分有趣,像一只大鸭梨,也像一
个肚子大、脖子细的玻璃瓶子,也有人把它比作一只巨大的高脚酒杯,里面
宽阔,瓶颈狭窄。它北面通过马拉开波海峡同委内瑞拉湾相通,湾外是一望
无际的加勒比海。湖泊南北长约 210 公里,东西宽约 95 公里,最宽处为 120
公里,湖的总面积为 16300 多平方公里,海域辽阔,水天一色,是南美洲第
一大湖,它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
马拉开波湖区地处热带,气候终年炎热,潮湿多雨。湖泊濒临海洋,海
风掠过,波涛汹涌,白浪滚滚。湖泊东南方的梅里达山脉,是南美洲安第斯
山脉北段东侧的一个分支,平均海拔高度在 3000 米以上,山体巍峨,峰峦重
叠,许多山峰终年积雪。位于山脉中部的博利瓦尔峰,海拔 5000 多米,高耸
入云,虽然地处热带,峰顶却常年为皑皑的白雪所覆盖,形成热带地区的雪
峰奇观。马拉开波湖碧绿的湖水和博利瓦尔峰晶莹的雪峰交相辉映,显得格
外清新美丽,构成委内瑞拉著名的风景之一。
马拉开波湖底及其周围低地地区是一个巨大的地下油库,石油蕴藏量约
占委内瑞拉石油总储量的 1/4,是委内瑞拉主要的石油产地。黑色的原油常
常从湖畔的裂缝中溢出来。据说,居住在马拉开波湖沿岸地区的印第安人早
就在湖区发现了石油,当时人们把它叫做“大地的汁水”。委内瑞拉成为“石
油之国”,它的第一桶石油就是在湖畔的第一口高产油井中开采出来的。如
果在湖中乘游艇参观,举目四顾,近处油塔矗立,远处塔尖点点,井架林立,
管道如网,自有它的特色。湖的东岸,有连成一片的石油城镇。湖口西岸的
马拉开波城,是委内瑞拉第二大城,也是重要的炼油中心和著名的石油输出
港。过去,从马拉开波城到湖东的石油城区,来往车辆依靠轮渡。196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