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7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革命。茅以升牢记在心里,他贪婪地学习着。1916 年,茅以升以第一名的
成绩考取清华学堂官费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过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主持修
建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撰写了桥梁方面的许多著作,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建
桥人才。
“四个耳朵”——聂耳
聂耳(1912~1935),我国人民音乐家、作曲家。他童年时代非常喜欢
音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笛子、三弦、月琴、二胡和小提琴等多种乐器的演
奏。在他读小学时,是学校音乐团的出色小指挥和儿童小乐队的组织者。
在小乐队的五六个人中,他和两个哥哥就占了一半。这个小乐队由笛子、
二胡、三弦、月琴等乐器组成,能演奏不少旋律优美的诸如《梅花三弄》《苏
武牧羊》《昭君出塞》《三蝴蝶》等民间乐曲。
每当晚风习习,月光皎洁之夜,聂耳的小乐队便奏出了悠扬悦耳的乐曲
来。吸引了不少的邻居和行路人前来围观、聆听。每奏完一曲时,热情的听
众便齐声喝彩,要求“再来一个!”
后来,聂耳从家乡云南来到上海,在“明月歌剧社”担任小提琴手。由
于他琴拉得好,为人又随和,大家都很喜欢他。又因他姓“聂”,占上了三
个耳字,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聂耳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觉得这个绰号
很有意思。在他的第一首习作歌曲上,就用上了四个“耳朵”,署名为“聂
耳”。
聂耳感到该社的活动背离时代的要求。他以“黑天使”的笔名,发表了
《中国歌舞短论》,批评该社负责人黎锦晖搞一些“香艳肉麻的靡靡之音”,
并提出应向群众学习,创作出新鲜的艺术作品。但此举却遭到反对,他离开
歌剧社后,到英国人开办的“百代唱片公司”从事音乐创作和伴奏。在短短
的 8 个月里,他创作了《码头工人歌》《毕业歌》《大路歌》等 10 多首革命
歌曲。外国老板看到黄色音乐赚钱,让聂耳写些黄色歌曲,并许给他很高的
稿酬。但聂耳断然拒绝了,并立即向老板提出辞职。
在人民剧作家田汉 36 岁生日时,聂耳带着小提琴来参加祝贺。正在大家
兴致极高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进来几个不速之客,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密
探,一时都愣住了。这时,聂耳拿起小提琴大模大样地拉出一首曲子来,他
边拉边唱地围绕这些密探转圈子。于是大家也跟着聂耳唱起来,越唱越有劲,
越唱声越大。一时间,室内歌声飞扬。探子看了这情景,交换了一下眼色后,
一边嘴里唠叨着:“神经病,简直是一群神经病!”一边灰溜溜地出去了。
探子走出去后,大家都纳闷地问聂耳:“刚才你即兴演奏的是什么曲子呀?”
聂耳笑着说:“不就是 35 年 3 月 15 日,田汉同志 36 岁生日吗?”
妙算惊人——华罗庚
华罗庚(1910~1985),江苏省金坛人,我国著名数学家。他从小就有
天才的数学头脑,在学习中特别善于动脑筋,以后全凭自学,一步一步登上
科学的高峰。他先后担任过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曾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数学权威。
华罗庚小时候,他的父亲开小杂货铺,家里穷得很。华罗庚一生下来就
被装进一个箩筐里,顶上又盖一只箩筐。老人说这样可避邪消灾,所以给孩
子起名为“罗庚”,很有些吉祥如意的意思。
华罗庚上学期间,并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常常独出心裁,我行我
素。而且把作业乱改一通,但这些并不能掩盖他的天资聪慧。华罗庚的数学
天才大大超过了他的同学们。他上初中二年级时,教数学课的是法国留学生
王维克。有一次王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今有物不知其几,
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过了好半天,
竟没有一个学生能回答。王老师用眼扫视全班时,大部分学生都低着头,恐
怕被老师喊起来回答。只有一个学生在桌上用笔紧张地算着。过了一会儿,
这个学生果然举手要求回答了。他大声说:“是二十三。”王老师问:“大
家说他回答的对不对?”教室里又是一片沉寂,同学们只是惊奇地看着站起
来的那个学生,他就是很不起眼的华罗庚。王老师说:“他答对了。”接着
老师告诉大家,这是我国古代算学经典之作的《孙子算经》里的一道名题。
在楚汉之争中,汉王刘邦的大将韩信,还用这个方法点兵呢!西方数家尊称
它为“孙子定理”。王老师一再表扬华罗庚是个好学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
从此,同学们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其实,这年才刚满 14 岁的华罗庚,根本
没看过《孙子算经》。他完全是靠动脑筋,凭聪明才智计算出来的。王维克
发现华罗庚是个数学天才后,不断地鼓励他、帮助他,一步一步把他领入“数
学王国”。经过许多年的勤奋努力,他进了清华大学,又去了英国剑桥大学
进修。华罗庚终于成了一名自学成材的大数学家,在国际上也很有影响。
数学之星——陈景润
陈景润,福建闽侯人,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在圆内整点、球内整点、
华林问题、三维除数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他的《算术级数中的最
小素数》的论文达到了世界新水平。特别是在人们公认的,称之为数学皇冠
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他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
文,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为我国争得了荣誉。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父亲希望这个孩子的降生能给家中
带来“滋润”的日子,因此给他起了个吉利的名字。
少年陈景润酷爱数学,数学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他不善言谈,不
喜欢交际,在那些穿着整齐、欢声笑语的同学面前,总是自惭形秽。只有在
上课和做作业的时候,他才把自己并列到全班几十个同学之中,也只有在这
个时候,同学们才对他刮目相看。
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讲了一个故事:200 年前,有一位名叫哥德巴赫
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凡是大于 2 的偶数一定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
之和。比如 4=2+2,6=3+3,8=3+5,……哥氏本人虽然对许多偶数进行了验
证,都说明是确实的,但他本人却无法进行逻辑证明。他写信向著名的数学
大师欧拉请教,欧拉花了多年的精力,到死也没有证明出来。从此这道世界
难题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数学家,但始终没有人能攻下来,因此,它被称为
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自从听了这个故事后,哥德巴赫猜想就时常萦绕在陈景
润的脑海中。他常想:那颗明珠究竟会落到什么人之手?中国人,还是欧洲
人?应该是中国人拿下这道难题。他暗暗下了决心,从此更加发愤学习数学,
有时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程度。
有一天,妈妈把米倒在锅里,添好水让他看着,然后就上街买菜去了。
景润头也不抬地答应了妈妈,却照样看书。他的思路完全沉浸在功课之中,
饭糊了也没闻到。等妈妈从菜场回来,一锅米饭有一半已烧成黑炭。
陈景润不仅学习刻苦,还利用余时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他成了
班里有名的读书迷,同学们亲切地送他一个昵称——“booker”。
正因为陈景润具有勇攀科学高峰的雄心壮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他少年
时代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他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数学王国的天空。
严谨治学——竺可桢
竺可桢(1890~1974),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在气象、物候、
地理、自然科学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他一生注重收集中国和世界气候变化资
料,对 5000 年来的气候变迁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撰写了《我国五千年气候
变迁的初步研究》的论文,引起国际学术界的重视。他的代表作《物候学》
既是一部研究物候的专著,也是一本科普读物。
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关镇。小名叫阿熊。镇上的私塾先生为他起了
个大名叫可桢,意思是应该做一个坚实的柱子、国家的栋梁。
小可桢 1 岁半,父亲就教他认字。有一天,父亲外出,走前对竺可桢说:
“可桢,今天不教你认字了,放你一天假。”正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小可桢,
硬要父亲教他认几个字再走。竺可桢 3 岁时,已经认识不少的字,而且会背
诵好多唐诗。
竺可桢 5 岁进了学堂。学习可用心了,门门功课都是成绩优良。他的哥
哥是乡里的秀才,平时经常指导竺可桢写字做文章。有一次,哥哥教他学造
句,一直到天亮,鸡叫了他才肯回房睡觉。这么肯学的孩子,还真不多。小
竺可桢身体瘦弱矮小,有的同学嘲讽他:“好一个寒酸小矮子,准活不过 20
岁……”这几句话刺痛了竺可桢,他发誓要锻炼身体。连夜订了个锻炼计划,
每天早晨鸡一叫就起床跑步、做操。他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增强。同
学们再也不喊他“小矮子”了。
小学毕业后,竺可桢进入上海澄衷学堂。1909 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
这个学堂的老师都是英国人,从教材到上课全是英文,不准说中国话。英国
老师叫学生,不喊名字,只喊编号,根本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待,竺可桢
气愤万分。他深深感到,中国不富强,就会被人欺侮,于是发奋读书,加倍
用功,发誓要为中国人争气。
1910 年,竺可桢到美国留学,在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农学院学农业。后来,
他发现农业跟气象关系密切。1913 年秋,他在农学院毕业后,考上哈佛大学
研究院的地学系,攻读气象学。1918 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
回国后,在南京东南大学工作。解放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少年留学生——李四光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 20 年代,
他首先发现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 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
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么
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
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 7 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
教书先生,收入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
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助
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
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
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
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
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
再用脚小心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
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后来,李四光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
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
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
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
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
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电脑就是明天的笔
电脑的诞生
计算机最早是作为一种先进的数值计算工具而产生的。计算工具的发
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而且总是与人类社会生产、经济、文化的发展相联
系的。
人类最原始的计数方法是利用自身附属物(如手指)或身边的石块、贝
壳等进行的。后来,许多民族都曾用人工制成的小棒来计数,我国称之为算
筹。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算筹。大约在我国汉代,出现了“珠算”。
算盘的定型,大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