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6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争,结果往往是“外来客”取得胜利。
有一种克拉玛斯草,又叫山羊草,原产地欧洲,后来偶然随入迁移到美
洲。美国在 1793 年首次发现山羊草,以后迅速蔓延,1929 年已占据 10 万亩
牧场,1952 年又发展到 250 万亩。它侵占到哪里,哪里的牧草就被排挤,而
且它本身存毒,牲畜吃了“满身疥癣,嘴里生疮”。幸而后来美国引进了一
种吃这种草的甲虫,山羊草的蔓延才得到控制,优质牧场才得以复兴。
在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以及西非、苏丹等地,有一种水生植物凤眼蓝
堵塞河道,无法控制。这种植物很惹眼,有像兰花般的花朵,蓝紫色,是 1884
年为办棉花展览从南美洲带到美国新奥尔良的。参观展览的人为风眼蓝的美
丽姿色所动,纷纷剪些带回自己的渔塘和溪流种植,想不到它们从此立足异
乡,疯狂繁殖,并且拓展地盘到南北美洲、亚洲、非洲和澳洲,占领许多江
河湖泊,阻碍航行,毁坏渔业,影响灌溉和水力发电,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
大问题。
“可爱的风眼蓝”变成了“紫色的恶魔”,手拔刀砍除不尽它们,用火
焚烧也无济于事。路易斯安那州用疏浚机船勉强可以赶上凤眼蓝的繁殖速
率,但这个类似割草机割草的办法只能收到暂时的效果。在西非,动用海牛
类动物吃食凤眼蓝,已在局部地区消除了它对河运的威胁。
某些外来动物的引进同样会带来生态问题,有时比引进植物的危害更严
重,更迅速。
澳大利亚原来是没有野兔的。1859 年,有几个欧洲人远涉重洋,第一次
带来了 24 只野兔。这里没有野兔的天敌,没有竞争的对手,于是这 24 位“异
乡来客”就以它们固有的那种“放荡不羁”的杂交方式迅速繁衍起来。
野兔以食草为生。大量的野兔把草原啃得稀稀拉拉,七零八落,同羊群
争食。结果怎么样呢?确实,野兔可做肉食,也可以产出毛皮,但是,澳大
利亚著名的养羊业却因此而衰败了 100 年!
野兔蔓延极快,平均每年推进 113 公里,24 只发展到几十万、几百万只。
当地居民为了对付这些兔子,想尽各种办法,包括请来猫、狗帮忙,也都不
见效果。直到 1950 年,从巴西传来了一种叫做“多发性粘液痛”的病毒性疾
病,把患这种病的兔子放回去“散布瘟疫”,使更多的野兔传染上这种病而
死亡,这才急剧地减少了野兔的数量,保住牧草,使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再度
发达兴旺。
几年前,《大自然》杂志刊登了驻守在我国南海西沙诸岛上的战士写的
一篇通讯,这篇通讯讲述了一个有趣而真实的故事:
战士们在西沙某岛上养了一些鸡,鸡能提供肉和蛋,改善部队的生活。
可是过了不久,鸡变少了。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岛上的老鼠开始泛滥
成灾。老鼠不仅吃小鸡,而且常常联合起来向大鸡进攻。
为了消灭鼠害,战士从大陆上运来几只家猫。老鼠是家猫的食物,食物
充沛,猫运亨通,猫于是越来越多,老鼠则越来越少。但是,时间长了,猫
还越来越野,它们不仅吃老鼠,而且吃小鸟,连岛上稀有的鲣鸟也受到了威
胁。
对付猫灾的办法是养狗。狗确实是养起来了,也消灭了一些野猫,但能
否最后解决问题并不再引起新的矛盾,还很难说。再说,狗多了,爱打群架,
吵得人心烦意乱,也是个问题。
“叫我们怎么办呢?”战士们最后问道。
事实上,诸如此类的事情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发生过。一定区域的每一
个生态系统,都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功能;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又都
占有特定的位置和起着特定的作用,从而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引
进的外来物种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没有位置,那么结果就将是或者不能生存,
被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因素消灭;或者由于没有制约因素而发生爆炸性增长,
使另一些物种灭绝并产生连锁反应,造成生态系统失调。
不是不要引进物种,而是引进物种要符合生态规律,既要有生存条件,
又要有制约因素,也就是说,应该让引进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有自己的合
适的位置。
祸首是人类自己
几百万年来,人类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艰苦奋斗,创造了灿烂的物质和
精神文明。
在远古时代,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对大自然始终是敬而
远之,既崇拜,又畏惧,以为神圣不可侵犯。
大约 1 万年前发生的农业革命,使人类结束了靠采集和渔猎为生的野蛮
时代,进入了农业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类通过耕作和畜牧从自然界
获得了更多的消费品,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对自然界的破坏也
加剧了,主要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破坏了森林的草原,引起了水土流失
和土地沙漠化。
历史上,由于农业文明发展不当,带来生态环境恶化和促使文明衰落的
例子屡见不鲜。
发祥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
一,这里曾经是林木葱郁,沃野千里,文化发达,可如今却已为漫漫黄沙覆
盖而销声匿迹。4000 年前南亚的印度河流域气候湿润,农业发达,盛产小麦、
棉花、甜瓜,想不到昔日的沃野良田如今变成了光秃秃的不毛之地。黄河流
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直到商代还很繁荣富庶,森林覆盖率高达 50%,可现
在,中华民族的这条“母亲河”已经成了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多的河流,黄土
高原林海湮灭,植被破坏,好多地方沦为千沟万壑、水土严重流失的旱原。
如果说,古代社会生产力还不太发达,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还不够强
大,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短时间内还不很严重,那么,自从工业革命以来,
我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高度发达文明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巨
大损害,就一个个非常明显、非常迅速地暴露出来了。
大批的工厂兴建起来了,千千万万个代表着“经济繁荣”的烟囱喷出滚
滚浓烟;沉睡在地下的矿藏被开采出来了,它们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
质基础;大量新的自然界里本来不存在的化合物被研制出来了,它们迅速地
闯进了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
工业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江湖臭水横流,地面垃圾成
堆,空中烟雾弥漫。阿波罗飞船上的宇航员证实,他们在太空眺望美国,看
到城市和工业区上空笼罩着厚厚的尘雾。在分辨率相当高的卫星拍摄的图片
上,某些工业城市竟已消失不见!
火车、汽车、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
也给我们制造了讨厌的噪声和大量的有害气体。各种各样的农药一方面为发
展农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另一方面又给我们酿成了遍及全球的农药污染。电
视、广播等使我们享受到现代无线电电子技术带来的恩惠,同时又使我们置
身于越来越严重的电磁污染之中。
从 50 年代以来,世界上先后发生了多少起严重的公害事件啊!包括美国
的“马诺拉烟雾事件”、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
以及近 10 年中发生的印度“博帕尔毒气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爆炸事件”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患病或中毒死亡,有些怪病是过去从来
没有见过的。
在某些城市里,空气污染得实在厉害,有人竟带着防毒面具在街道上走
路。水体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变黑发臭,生物绝迹。阿尔卑斯山的空气被装
进“空气罐头”,格陵兰的冰雪用做“瓶装水”的原料,甚至“郊外空气”、
“深山溪水”都成了商品。人们花钱购买它们,为的是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喝上几口干净的水。
土地同人一样,需要休养生息,但是人们往往只管榨干它的“油水”,
使它日益贫瘠。种种原因使世界上每年都有大片农田、草原变成不毛之地,
沙漠的面积正在不断扩大。
森林是披在大地身上的“绿衣裳”,现在这件“绿衣裳”正在被撕成碎
片,滥砍乱伐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结果是水土流失,风沙侵袭,气候失调,
旱涝成灾。
乱捕滥杀以及环境污染还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形
成的速度下降。现在每年都有很多的动植物从地球上消失,由此而引起的连
锁反应将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严重的教训使人开始清醒。现在人们终于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行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人类无节制的行动已经使地球几
乎满目疮痍,制造这一严重环境危机的祸首恰恰是人类自己。为了解决环境
危机,人们必须更新观念,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走新的持续发展的道路。
地球是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充满生机的行星。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大气污染
我们生活在大气的“海洋”里。
人人都需要呼吸空气。刚出生的婴儿呱呱坠地,“哇”的第一声哭就是
为了呼吸第一口空气。
一个人可以 5 个星期不吃饭,5 天不喝水,却不能 5 分钟不呼吸空气。
人是如此,其他生物也这样。生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
厚厚的大气层又是“生命的保护伞”。它挡住或吸收掉太阳的大部分紫
外线和其他有害辐射,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伤害,保护人和生物安然无恙。
大气层像一条棉被覆盖着地球,既削弱了白天太阳的直接辐射,又缓和
了昼夜气温的差别。运动着的大气还能实现热量的交换和调节,给地球上的
生命创造一种冷暖适中的条件。
这样说来,空气实在是太重要了。
可是,实际上究竟有多少人真正认识到了这个最浅显的道理呢?食物来
之不易,水也有短缺的时候,唯独空气到处都有,结果是谁也不稀罕它,很
少有人觉得有必要关心它的痛痒。
表现之一,就是人们漫不经心地往大气环境中排放各种各样有毒有害的
废物。结果是大气环境成了世界各国的公共“垃圾箱”,什么废气都往里排
放,最后超过了大气环境所能承受的极限,对人类健康、农业、森林、生物、
水源、建筑物,以及文物古迹、旅游景观等都产生了有害的影响。
这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到了污染,大气害“病”了。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产生的烟气,各类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
汽车等机动车辆放出的尾气,都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环境专家已经测出的有害人体健康的挥发性有
机物就有 260 多种。主要污染物见下表:
大气污染物
分类 成分
粉尘微粒 碳粒、飞灰、碳酸钙、氧化锌、二氯化铅
硫化物 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硫化氢、硫醇等
氮化物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等
氧化物 臭氧、过氧化物、一氧化碳等
卤化物 氯、氟化氢、氯化氢等
有机化合物 碳化氢、甲醛、有机酸、焦油、有机卤化物、酮等
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碳化氢、硫化氢和氨等六七种。
一般情况下,大气污染物中粉尘与二氧化硫占 40%,一氧化炭占 30%,
二氧化氮、碳化氢以及其他废气占 30%。
从污染来源看,主要有燃料燃烧时从烟囱排出的废气,汽车排气和工厂
排漏跑掉的毒气,而烟囱排气与汽车废气约占总污染物的 70%。在主要大气
污染物中,世界各地排入大气中的粉尘,占污染物总量的 1/6。其中大部分
是烧煤造成的,一般情况下,工厂每烧 1 吨煤约有 11 公斤粉尘排入大气。
污染物 污染源 排放量
(亿吨)
煤粉尘 烧煤设备 1.00
二氧化硫 烧油、烧煤设备 1.46
一氧化碳 汽车、工厂设备燃烧不完全时的废气 2.20
二氧化氮 汽车、工厂设备在高温燃烧时的废气 0.53
碳化氢 汽车、烧煤、烧油设备和化工设备的废气 0.88
化工设备废气 化工设备废气 0.03
氨 工厂废气 0.04
粉尘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大颗粒,其直径大于 10 微米,可以很快落到地
上,被称为降尘,它大多属于燃烧不完全的小碳粒,也就是人们常看到烟囱
冒的黑烟。另一类是颗粒直径小于 10 微米,甚至小于 1 微米,仅仅相当于头
发丝直径的 1/50。其中大部分比细菌还小,是